第8章 初出茅廬
第8章 初出茅廬
雍月怎麽也沒想到蒙直所謂的聽小公主吩咐,就是把她搬到了雍城各位官員的身前讓她吩咐。是的,你們沒看錯,就是字面意思上,那種雙手卡在雍月腰間的‘搬’。該說幸好自己是個小短腿還是個小不點嗎,所以蒙管事才能這麽容易的将自己搬走嗎,省力氣!?
大哥,你是不是玩兒我呢?有你這麽讓人吩咐的嗎!?別人不知道,我自己還不知道嗎!我這個公主什麽水分成分身份,這群大秦正經的官員們能聽我的!你在這兒跟我打什麽馬虎眼,揣着明白裝糊塗呢!?
貓貓鯊魚臉咆哮.jpg
其實這事也不賴蒙直,《秦律》可是有嚴格規定的,偷盜者罰勞役。而在蒙直看來,雍月說的治理方法就是屬于雍月的,他拿走直接用這跟搶走有什麽分別,也要被罰勞役。堆肥法之事雖然他解釋了,但雍城那群官員誰也不信。這回可不能在這樣了,否則就算是王上也不會保他!
所以這才有了蒙直将雍月搬到了各位官員的面前的場景。他蒙直冤啊!
這事鬧的就連雍月也不知道該不該埋怨蒙直了,說他不講究不道義把自己賣了,還是說他對《秦律》的耿直擁護。貓臉無奈.jpg
該說不說,也幸好用雍城大部分官員都圍在雍月試驗田附近,讓蒙直這個搬的動作并沒有執行多遠,不然雍月可真是丢臉丢大了。
本來蒙直是懷着不容一絲差錯的心态将雍月帶過去的,畢竟治理蝗蟲的方法何等重要,萬一自己在轉述的時候表達不當出了什麽問題,那自己可真是萬死難辭其咎了。
但奈何他忘了雍月在這群官員中的名聲。有趙太後和嫪毐拖累在前,先入為主,雍月在這些官員中還真沒有什麽好名聲。以至于當他把雍月搬到到衆官員的面前後,衆人看他和雍月的眼神都不對了。雖然明面上都沒有多說什麽,但是眼神中卻流露着‘你們別鬧了’‘我們在忙正事’‘趕緊回去’等等的意思。
“衆位大人這是何意,小公主真的有要事要說!”蒙直又不是眼瞎,當然看出了這群人的不以為意和不耐煩,但蝗災之事非同小可,可輪不到這群人拖延怠慢。
被說的幾名官員面面相觑,雖然雍月看起來是個奶娃娃,但有些話還真的不能當着她的面說,萬一學會回去跟太後說了,他們的官位還想不想要了!可是又看蒙先生如此生氣的樣子,幾位大人也不好不回複,只能給蒙直的好友田農事官使眼色,讓他趕緊把人勸出去。
被各位上司前輩推出去的田錄也很尴尬,跟其他人不一樣,他可是很清楚自家好友對這個小公主有多麽推崇,又是曲轅犁,又是堆肥法。再加上好友耿直的性子,此時蒙直将小公主抱過來,說不定是真的有要事想說。可是又看看自己這群上司前輩們的态度,一時間田錄也不知怎麽處理好了。
此刻,被放在地上一直充當吉祥物的雍月有動作了,她先是瞄眼左邊有些氣憤的蒙直,後又瞅瞅右邊态度略微不耐的衆官員,再低頭看看自己的小短腿。腦中燈泡一閃,雍月右拳砸在左掌中,大概明白現場是什麽情況了!合着就是這群人嫌棄自己年紀小,不懂事過來搗亂了呗,可話說自己什麽時候搗亂了!
“蒙管事,別跟着他們吹胡子瞪眼睛耽誤時間了,正好人都在這裏,有話就直說吧,又不是聽不見!”上輩子是個東北妹子的雍月也不想跟他們扯了,小手直接拍在蒙管事的小腿肚子上,反正身高就是這樣,愛咋咋地!
蒙直低頭瞄了眼冷靜的小公主,漸漸也收回了自己的怒氣,對着屋內的衆官員正色道,“抱歉耽誤了各位大人的時間,但這件事非常重要,應小公主的命令在下也就直說了,再過幾月蝗災就要來了。”
Advertisement
此話一出,屋內衆人皆驚出一身冷汗。
蝗災蝗災,顧名思義,蟲中之‘皇’帶來的災難,能讓老百姓們能将‘皇’字放在‘蟲’字身邊來形容這次災禍,可見蝗災在黔首們的心裏恐怖之大,遠比水旱。
本來蒙直只是名管事,但因為其願意慷慨教授黔首們堆肥法,衆官員才會敬他稱之為先生。
可是現在這名受人尊敬的先生說什麽!?
大秦再過幾月将會發生蝗災!
蝗蟲所過之處大片莊稼絕收,人們四處流亡,餓殍滿地,天下大疫。一旦此消息傳出去,定會引起黔首恐慌,大秦內外動蕩。蒙先生将此事親口說出,無論真假皆會引禍上身。
“蒙先生,你可不要危言聳聽。《秦律》可有規定,造謠擾亂市場者,處以拔舌之刑。就算是……”說着,該名官員還隐晦的瞄了旁雍月一眼,意有所指。該官員也是出于好心,蒙直先生慷慨教會大家堆肥法實為大才,他也不忍心看到這樣的有功之人受到刑罰。
結果此官員勸誡的話還未說完,一只碧綠色的小蟲便跳到了他的鼻梁之上。
“什麽東西?”
突然被蟲子蹦到臉上,該人驚叫出聲,連忙出手将其打落在地。衆人定睛一看,發現地上的小蟲竟是一只碧綠的螞蚱,一時間表情有些驚疑不定起來。
這時雍月在一旁涼涼的說道,“看見了吧!證據都蹦到你臉上了,你們還沒有發現嗎!難道你們就沒有注意到今年春耕之時,地裏的蝗蟲逐漸增多了嗎?”
此話一說,衆官員瞬間沉默,因為最近一直在盯着試驗田,他們大多數的時間幾乎都蹲在這裏觀看春苗生長,以至于忽視了其他農田的情況。直到這次被雍月點出今年蝗蟲增多這種異常現象。
有幾名官員還不死心,紛紛跑出屋內到附近的田野去看。這才發現黃澄澄的土地中确實零星冒出了不少綠色的蟲子,赫然就是他們之前所說的蝗蟲。
這……這……難道蒙直先生說的是真的,今年真的要發生蝗災嗎,這可如何是好!?
衆官員有些慌了神,自古以來歷朝歷代治理蝗災的方法數不勝數,但成功之數卻寥寥無幾幾近于無。好不容易大秦擁有堆肥之法,預計今年将會是個豐收之年。可是看現在這滿地的蝗蟲,一時間衆位官員的心皆都涼了下來。
各位官員此時糟糕的心情,估計跟之前自己剛聽到将會發生蝗災那會兒也相差無幾。将心比心,思及至此蒙直也洩了火氣,顧不得剛才的憤怒,再次将雍月推到了最前面,硬聲道,“各位大臣不用擔心,小公主已知曉治理蝗災之法。只要我們按照方法應對的及時,今年的蝗災定不足為懼。”
蒙直的聲音将衆大人叫回了神,同時話裏的內容也讓衆位官員驚疑不定。并非他們不相信蒙先生的話,畢竟跟其相處了幾天,蒙先生何等為人他們還是清楚的。但是相信一奶娃娃會有治理蝗災之法,實在匪夷所思,令人不敢相信。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此時的雍月年紀幼小估計連開蒙都沒有,但卻能解決歷朝歷代的心腹大患,也難怪衆位官員們不能相信,也不敢相信。
因為清楚此事的內情,蒙直自然也理解這群官員們的心态,所以作為将小公主推到臺前之人,蒙直也堅定的對此做出解釋,“小公主乃天授之人,生而知之。木碓、石磨、曲轅犁、堆肥法其實皆為小公主所授,乃我大秦真福星是也。”(精鹽之事嬴政事先有令不讓提,所以這次蒙直沒說。)
一句話說的堅定不移,信誓旦旦,看的當事人雍月都快相信了對方的鬼話。
天授之人,生而知之,雖然這話也沒錯,但雍月怎麽聽都覺得對方的話好像是把自己開除了人籍,不由小心嘀咕吐槽道,“我還說我是在我阿母的肚子裏多待了三年天授學識,才知曉這麽多呢,整得這麽封建迷信……別說相不相信了,就說你們到底想不想知道如何預防蝗災和治理蝗災的方法吧!趕緊的,給個準話!”
最後一句話是雍月喊出來的,一群大老爺們如此磨磨唧唧,還趕不上一個好老娘們。他們墨跡的不煩,雍月自己都煩了,有這個時間幹點什麽不好,瞻頭顧尾的麻煩死了。要她說,還不如自己先告訴蒙直,再讓蒙直轉述,饒了這麽個大圈。有懷疑她的這功夫,估計預防治理蝗災的方法早就教的差不多了。
雍月的話雖然後半部分是喊出來的,但這群官員其實離得也不遠,且也沒有老眼昏花耳疾在身,因此雍月的前半句話他們有的人也聽的一清二楚。
剛剛小公主說什麽!?
在阿母肚中多學習三年,難道說這就是小公主知道這麽多知識的真相!?
是的,有蒙先生保證和小公主年齡、現實(蝗蟲)場景的佐證,在場大多數人都相信雍月乃天人所授,異于常人。仔細想想剛才小公主說在太後腹中多學三年,再加上小公主乃秦王政三年所生……趙太後懷胎十月再加天授三年,時間倒推細算一下,這小公主的生父難道是……!?
衆官員細思極恐.jpg
一時間,幾名想的有些多的官員們小眼神亂瞟,看的雍月又是一陣火大。
“算了,甭管這些人了。蒙直,蝗災的預防和治理方法我還是跟你說吧!反正這群人也不相信我,之後我再找阿母直接将這些方法上報。到時候早晚也會傳過來的,也不差這幾天。”雍月有些破罐子破摔了,一臉‘反正一開始自己也沒指望這些老頑固們’的表情。
一看小公主真的要撂杆子不幹,在場幾名官員也急了。
先不說剛才他們推測小公主生父之事是真是假,單說小公主給出的預防治理蝗蟲的方法是否有效,但知道總比不知道強。萬一真的有用他們還沒有及時實施,這要是傳到王上耳中,小公主可能沒什麽事,可他們說不準就會得到一個拖延失職之罪。
“等等等等,小公主莫要着急,都是臣等不是。”衆官員中為首的那名大人,連忙張嘴叫住轉身欲走的雍月。
此時他們也跟着蒙直喊上小公主了,要知道以前他們一直礙于各種原因并不願将此稱號喊出口。但奈何剛剛他們猜測了一些東西,這小公主的出生似乎是‘另有隐情’。不過當下這些也不重要了,他們得先将小公主穩住再說,畢竟蝗災要緊,八卦推後。
一聽這群官員被自己唬住,喊自己留下,雍月面上不顯心中卻暗暗放下了心。只要他們還肯喊住自己,就代表她這招‘以退為進’的勝利。裝做不情願的回過頭,雍月一臉愛答不理的說道:“作甚要喊我?你們不是不想知道嗎!”
“不不不,小公主這是哪裏的話?吾等當然想知道這預防治理蝗災的方法。還請小公主明示。剛才的怠慢皆是吾等之錯,請小公主諒解。”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該官員也是将此計用到極致了。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雍月也不是得理不饒人的人,反正目的已經達到。雍月也就借坡下驢,然後小臉嚴肅的說道,“算了,反正我也不是不能理解,畢竟年齡和身高現在也是我的痛。”
官員們一聽也不禁尴尬的‘呵呵’兩聲。
反正話都說開了就好,畢竟接下來才是正事。
雍月小課堂開課了!
什麽課?蝗蟲預防與治理之課。
預防治理蝗蟲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被時代所限,現代的一些治理方法并不适合在大秦實施,科技不行人力也不行。不過治理難做,但預防還是可以的。
就雍月理解,蝗災應該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次綠蝗剛出現的時候,這應該算是蝗災的第一批先遣軍,傷害不大也很容易讓人忽視過去,一般在開春出現。
第二階段,應該是第一批綠蝗先遣軍産下的卵孵化出來的,這批蝗蟲數量遠超過第一批,大片啃食莊稼也正是從此刻開始。
第三階段便是從綠蝗進化成黃色開始,也就是所謂的飛蝗蟲,也是最危險最嚴重的時期,蝗蟲的數量比第二批還要更多且會大片飛行遷移,破壞力直線上升,受災範圍亦是如此。在古代蝗災到了這個時期,估計就算是神仙也難救了。
幸好,雍月現在所處的時間正屬于蝗災的第一階段,能預防也好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