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遷新居
第82章 遷新居
太皇太後從盛京回來就不太舒服,漸漸的起不來身,和以往每次得病時候患得患失相比,這次她很坦然,跟蘇麻喇姑說:“我要回歸長生天的懷抱了。”
蘇麻喇姑看她也有幾分不好,加上太醫也委婉的說了,太皇太後一把年紀,到這時候已經是高壽了。
康熙每天除了聽政就親自在慈寧宮守着,并通知科爾沁部趕快來人。
太皇太後兄妹六人,她的年紀最小,姐姐海蘭珠是最先走的那個,往後的幾十年,她的四個兄長也陸續離開了,不僅如此,她的侄兒幾乎不在了,科爾沁部如今當家做主的都是她的侄孫了。
她自己這邊也沒好到哪兒去,四個孩子只剩下一個。她清醒的時候和蘇麻喇姑聊天:“有些話我一直不敢說,人家說長壽的父母總會有早亡的兒孫。這是取兒孫的壽數補了父母,我的孩子三個都年紀輕輕的走了,是不是就是如此啊?”
蘇麻喇姑就說她想多了,但是太皇太後此刻很放松:“不過我就要去見他們了,現在說這個也沒意思了。”
然而在康熙跟前,她拉着康熙的手說:“自古以來卑不動尊,太宗的陵寝已經封了,不能因為我再去打擾太宗他們的安寧,就不必送我回昭陵了。你汗阿瑪在京城,我就跟着他吧。”
康熙聽了連連答應,但是出門就發愁,這事兒不好辦啊!
順治皇帝的靈寝雖然沒封死,那是因為太後還在,先帝的皇陵壓根沒太皇太後的位置,這怎麽安排?
他就把這事兒交給禮部去想辦法,看看是不是在先帝陵寝附近再起一座陵園。
禮部那邊就開始曠日持久的辯論,他們先辯論的是太皇太後葬在先帝附近這符不符合禮!康熙聽說後把禮部官員罵了一頓,不是讓你們議論能不能葬,是現在決定要葬,該葬在什麽地方!
你們挑個符合禮的方位讓工部去幹活!
可是在這群人看來,這事兒的前提就是不合禮制的,既然不合禮制怎麽挑選合适的方位。眼看着康熙怒的紅了眼,這些人立即表示:這事兒能辦,等我們拿個章程出來。
然後禮部的人都捋袖子上陣,個個引經據典,意見很難達成一致。
而太皇太後回來不到一個月,在臘月二十五那天去世了。
Advertisement
這是大葬禮,禮部先把選陵寝的事兒放下,一群人先來負責這次的葬禮。
外面是禮部負責,但是宮裏就要有人挑大梁帶着內務府把這事兒辦了。
這宮裏目前沒有皇後,沒有皇貴妃,只有一個貴妃還是病歪歪的。
鈕祜祿貴妃爬起來,強撐着把大梁給挑了起來。
鈕祜祿貴妃也确實是出身名門,辦事兒從來都是挑不出錯的,康熙也放心,就把宮內的事兒交給了貴妃,宮外的事兒交由禮部和內務府,他帶着皇子們開始守孝。
今年因為太皇太後的事兒免了朝賀,宮裏也沒過年,小孩子們也跟着在冰天雪地裏按時按點的磕頭哭靈。
這裏面傷心的人除了蘇麻喇姑外就是太後了。
海棠留意到太後最近呆呆的,經常掉眼淚,時長長籲短嘆。
晚上海棠和她一起睡,就問她:“您是不是為了老祖宗難受?”
“是啊,也不全是,這些年來她說什麽我做什麽,她這一去,我不知道該怎麽辦啊!她也沒交代我啊!”
海棠就摟着她:“您過自己的日子就好了,棠棠會孝敬您的。”
太後笑笑,但是并不開心。
海棠知道她會過上一段不習慣的日子,等她習慣了太皇太後不在世這件事後,就會重新快樂起來的。海棠對此很有信心,因為太後就是個腦子簡單還很能自我調節的人。
過完年後葬禮也結束了,太皇太後葬在哪兒這事兒就成了一個大事兒。
禮部縮脖子,已經想好了應對的辦法,可是年前還急的紅眼的康熙這下沒催他們了。
按照祖制,該送太皇太後回盛京昭陵,但是太皇太後生前的意思是不回去。
康熙一方便不想違背祖制,一方面也不想違背祖母的遺願。
他在這種擰巴的思想裏下了一道擰巴的旨意。
他借着讓太後搬家到寧壽宮并修繕壽康宮的時候,把慈寧宮太皇太後住過的地方拆了,他祖母喜歡的東西一律拆除,在遵化挑選了一處風水好的地方,用慈寧宮拆下的材料建造殡宮,叫做暫安奉殿。把棺椁放在了暫安奉殿內,至于何時下葬?葬在何處?康熙沒催,禮部沒管,內務府不敢問,科爾沁不敢說,就這麽放着了。
海棠對這一系列事情看的目瞪口呆,此時她扶着太後看着慈寧宮和壽康宮被圍起來重建,跟太後說:“走吧,以後還回來住。”
太後搖搖頭:“不了,不回啦,咱們就住在寧壽宮了。”
寧壽宮前幾年就修好了,真的是養老的好地方,附帶了花園,裏面有戲樓和供奉菩薩羅漢的小樓,地方比寧壽宮大了很多。
這幾年因為太後身邊的孩子也多,擠在一起快住不開了,康熙下令內務府陸陸續續在寧壽宮的範圍內修繕建造了不少住所。還給海棠的院子裏建造了很大的書房,加上這裏環境清幽,就特別适合讀書。
先帝的嫔妃們也跟着搬家,被安置在了邊緣幾處小院子裏。太後住在主殿,海棠的院子就挨着主殿,裏面有很多低矮的花草,還在書房外面種了不少的竹子。
太後帶着海棠先來這裏看,前面引導的太監就說:“皇上給書房題了字。”
太後就跟海棠說:“難得啊,你汗阿瑪輕易不題字,給你提了可見是想讓你好好的讀書,我也不認得字,先去看看,看是什麽意思。”
一群人簇擁着她們去書房,書房在東邊的小院子裏,四面都是房子,各處都是抄手游廊,中間有小路,其餘各處都是花草竹子。
書房的門上挂着匾額“克己複禮”,這就是他們說的康熙的題字。
所以這裏也叫克己書屋。
太後問:“這四個字兒什麽意思?有福有壽嗎?”
海棠笑了笑,給她解釋這四個字出自哪裏又是什麽意思。
在海棠看來,這四個字真是太有意思了,克己!複禮!尤其是複禮,真可謂是很有意味啊!
這幾個字就不該給自己,就該給外面那些兄弟們送去。
根據海棠了解到的,明珠最近一些日子和大哥走的很近。
到了晚上,海棠這裏接待了兄弟姐妹們,大家都來祝賀她喬遷新居。一群人在他的院子裏走來走去,到處看。
姐妹們對她起居的屋子很感興趣,一直在裏面聊天沒出來。海棠就陪着哥哥們在克己書屋呆着。
三阿哥酸溜溜的看着這滿牆的書架,想想周圍的屋子裏都是書,忍不住說:“唉,哥哥晚上做夢能夢到自己有這麽多書就好了。”
八阿哥笑着說:“三哥,你要是想看書,來找九妹妹借不就行了。”何必這麽說,還做夢!
三阿哥一聽,似乎覺得這主意好,看着海棠說:“妹妹,到時候你一定要借給哥哥看啊!”
海棠就沒法說他,你要是借肯定是借的,有借有還不就行了,還鋪墊了這麽多,就弄的人心裏很不舒服。
“借,但是必須要還!”
三阿哥就說:“肯定還,妹妹放心,哥哥也不是那借書不還的人,雖然賴着書不還是風雅的事兒,但是哥哥借妹妹的是要還的。”
海棠心想這人的腦子沒事兒吧,借書不還還風雅?
合着讀書人的事兒不叫賴賬是吧?
七阿哥給海棠出主意:“妹妹,你找塊好料子,讓人給你刻一枚印章,凡是你的藏書都蓋上,免得到時候扯不清楚。”
這主意好。
大家紛紛稱贊,太子說:“我有幾塊好料子,也用不着,回頭妹妹去選一枚找人給你雕刻出來。”
大阿哥立即說:“明珠認識很多大師,到時候找人的事兒包在大哥身上了。”
太子聽了漫不經心的問:“大哥,最近聽你提明珠的時候多啊。”
大阿哥大大咧咧的:“就是遇上了,明珠人不錯,給我出了不少的主意呢。”
太子又問:“明珠大人可真是個熱心人啊,給大哥出什麽主意了?”
“他說最近幾年必有大仗,讓我多練習騎射,将來為汗阿瑪分憂,領一路大軍或者是親自挂帥,到時候軍功到手,封王的日子指日可待。”
這麽一說下面的弟弟們紛紛露出羨慕的目光來,大阿哥一看,心裏很得意,叫了自己的太監進來:“把爺的兵器拿來,爺給弟弟舞一路刀法。”
太監就提醒:“爺,這是內宮。”
都是女眷,您別舞刀弄劍了行嗎?
大阿哥沒聽出來,“哦,是容易吓着她們。這樣吧,拿弓箭來,在這裏射箭,咱們哥幾個自己樂一樂怎麽樣?”
最後一句是問衆位兄弟的。
六阿哥立即說:“不用去拿,九妹就有,她的弓可多了。出了這寧壽宮往東就是一條沒人過路的巷子,咱們讓人堵住兩頭,設了靶子射箭如何?”
書房裏一陣贊成聲,太子也笑眯眯的答應,一群人出了寧壽宮來到巷子裏,讓人勘測距離,放好了靶子。
海棠的弓确實很多,二十多張弓被拿出來,都是好弓,保養的很好,能立即拿起來用。
大家紛紛上手挑選,選了合适的弓拿在手裏,先從五十步開始,每人三支箭。
大阿哥有心誇耀自己的本事,就說:“不行,太近了,咱們從一百五十步開始如何?”
這距離太長,四阿哥往下的幾個阿哥都嚷嚷着不行。
大阿哥才不管這個,讓人只管把靶子挪到一百五十步之外。
他搭弓射箭,瞄準之後一箭正中紅心,得意的看着弟弟妹妹們。
六阿哥嚷嚷:“你這是以大欺小!”
大阿哥居高臨下的看着他們,“射不了就別說,我像你們這麽大的時候就射中了,你們吶,本事不夠就直說,說什麽以大欺小!”
下面的弟弟們瞬間氣的鼓起臉來,三阿哥就說:“讓九妹上!”
大阿哥挑眉,衆位兄弟立即讓開,露出胖嘟嘟的海棠。
行叭!
海棠看看靶子,擡手一箭,正中紅心。
海棠問大阿哥:“才區區一百五十步,大哥,三百步如何?敢比嗎?”
太子笑了:“大哥的本事你是沒見過,不就是三百步嗎?大哥,給這丫頭點厲害看看。來人,把靶子往後移一百五十步!”
下面的弟弟們紛紛起哄,大阿哥看了看這些人,再看看胖海棠。
事情有意思了起來:“行啊,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