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章
第 11 章
這一幕林如海真切的看在眼裏,對寶玉黛玉之間相處的模式心裏也有了幾分打算。
雖然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觀察,林如海對賈寶玉也有諸多不滿,諸如不愛讀書,看到漂亮姐妹就湊上前去走不動道,一有不如意就摔那塊據說是胎裏帶來的玉,惹得上至長輩下至服侍的丫鬟都膽戰心驚,實在不是個世家公子哥的模樣。
可即便如此,賈寶玉也有優點在身的,賈寶玉對待下人并不算苛責,就是有點雙标,不喜歡年紀大的,對待長輩會撒嬌賣癡哄長輩開心,最重要的是對黛玉很好。
林如海知道自己的女兒,以前在家時就喜歡和親近的人弄小性子,對外人确是及其知禮的,到了賈府大概是遠離父母身邊,因此心思更加敏感,加之有饒舌的婆子下人時常有風言風語,所以黛玉生氣就喜歡和寶玉吵架。
吵架倒沒什麽,難得的是寶玉雖說有時候也生氣,卻總是先低頭去哄黛玉,生怕黛玉氣出病來,也會給黛玉杜撰典故叫黛玉開心,對待黛玉的事十分上心。
單憑這一點,林如海就可以包容賈寶玉的其他缺點了,更何況那些缺點并不是不能糾正的,賈寶玉如今年紀不算大,仔細教導還能糾正的過來。
因此林如海在賈政考校寶玉拟園子裏的題目,看到了寶玉的才思之後就做了決定,這個時代對女子束縛極多,他的玉兒又沒了父母,他也不知道自己這個狀态能保持幾時,如果不早些為黛玉作打算,他怕他的玉兒走上夢中所見那條老路。
林如海嘆息一聲,看向無聲哭泣的黛玉,以及站在床邊連連作揖賠不是的寶玉,實際上這次的事他看得清楚,是黛玉沒有問清楚生氣在先,寶玉明明也在生氣,卻還是低頭賠不是。
罷了,人說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好歹知根知底,賈府的衰敗之勢在這裏,将來實在不能,賈府分家,寶玉和黛玉出去單過也能避開這場禍事,林如海走一步看十步,心裏已經大致為寶玉黛玉謀劃好了未來,同時決定,第二天開始正式教導寶玉。
寶玉不喜歡讀書做官,可他卻不願意将來黛玉見人就是跪,寶玉若有個一官半職,黛玉也能跟着過的舒心些。
正在賠不是的寶玉下意識忽略了林如海,忽然聽到林如海的嘆息,寶玉整個人都僵住了,滿腦子都是:完了,當着林姑父的面把林妹妹氣哭了,林姑父要生氣了。
一時之間,寶玉又不敢光明正大的看林如海,還能偷偷用餘光看,一面又擔心黛玉哭多了傷身,兩相為難之下,形跡就有些滑稽了。
外面賈母又在找寶玉,衆奶娘丫鬟忙說在林姑娘房裏,賈母聽了十分高興只說:“好!叫他姊妹一起玩罷,只別叫他們拌嘴。”衆人答應着。
裏面被寶玉纏不過的黛玉起來看過去,看到寶玉這個樣子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下一秒又板着臉道:“你的意思不叫我安生,我就離了你。”
說着就往外走,寶玉看黛玉笑了,就知道黛玉這是不生氣了,立馬把林如海忘到腦後,笑嘻嘻的說:“你到哪裏我就跟到哪裏。”
Advertisement
說完仍拿起荷包來帶上,黛玉見寶玉這般沒臉沒皮的樣子就伸手去搶:“你說不要了,這會子又帶上,我也替你臊的慌!”才說完又哧的一聲笑了起來。
寶玉趁熱打鐵:“好妹妹,我不臊,你明兒得空了另替我做個香袋罷!”
黛玉卻說:“那只瞧我高興罷了。”
兄妹倆一時生氣,一時又好的一個人似的,一起出了房間,去了王夫人上房,可巧寶釵也在哪裏。
此時王夫人的房中十分熱鬧,原來賈薔已經從姑蘇買了十二個女孩,聘了教習,才買了行頭等物回來,因着要安頓這十二個唱戲的女孩子,便将薛姨媽另遷至東北一所幽靜房舍居住,将梨香院騰出來,令教習再次教導十二個女孩子。
因此加強理好了這些出入銀錢大小所用之物的帳目都拿來了,又有林之孝家的來回,說是還有個帶發修行的尼姑,本是蘇州認識,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人家,因生了這個姑娘,自小身體不好,買了許多替身都不中用,這姑娘到底親自入了空門,這才好了,所以帶發修行,今年才十八歲,法名妙玉。
如今妙玉父母亡故,身邊只有兩個老默默一個小丫頭服侍,文墨也通,經文也不用學了,模樣幾號,只因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跡,去歲随了師傅上來,現在在西門外寺廟住着,她師父十分精通演算之術,只可惜去年冬天圓寂了,妙玉本要扶靈回鄉。
她師父臨終遺言,說他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自有結果,所以妙玉并未回鄉。
王夫人不等回完就問:“既然如此,怎麽不接了她來?”
林之孝家的再回:“請了她,她說‘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
王夫人就笑說:“她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驕傲些,就下個帖子請她,客氣些也無妨。”
林之孝家的答應了出去,叫謝了請帖去請妙玉,次日就遣人備轎去接。
當系又有人回,工程上等着糊東西的沙绫,請鳳姐開樓去撿,又有其他各種食物,連着王夫人并上房丫鬟等都不得閑。
寶釵因此便說:“咱們別在這裏礙手礙腳了,找探丫頭去。”
說着就同寶玉黛玉去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的房中閑玩。
姐妹們玩着,難免說起剛才聽見的妙玉,迎春有些新奇的說:
“這倒是奇了,這個妙玉師傅的師父竟能掐會算?妙玉來了咱家的話,是她的結果嗎?”
探春搖頭:“不知道,不過這個妙玉師傅既是個通曉詩書的,那她來了,我們也多個伴。”
寶釵卻說:“這話說的倒是早了些,只怕妙玉師傅通宵佛法,不愛和我們這等俗人一起玩耍。”
寶玉搖頭晃腦的發表高見:“既如此,等她來了不理她就是了。”
黛玉笑話寶玉:“你不理人家?也不怕人家不耐煩搭理你?”
寶玉就不說話了,只笑着看黛玉,黛玉瞧了寶玉一眼就拉着寶釵等人說起了別的。
而賈府這一忙就忙到了十月将盡,這才将古董陳設等物備齊,賈政又請了賈母進園子色色斟酌,再無一處遺漏,于是賈政擇日上奏請貴妃省親,聖上批準,恩準賈妃次年正月十五省親。
林如海這邊看賈府如此聲勢浩大的接貴妃省親,眉頭就皺了起來,太過奢華,當今聖上并不喜歡奢侈,凡事都十分簡樸,登基以來最愛往國庫攢錢,全因如今的太上皇在位時用度奢侈,幾次下江南游玩,導致國庫空虛。
賈府如此行徑,只怕要招來聖上不滿,賈府衆人卻無知無覺,一派歡天喜地迎接貴妃省親的架勢。
林如海默默地看了幾日,他也管不了許多了,只逮着寶玉得空的時候把寶玉抓到僻靜處認真道:
“我觀察許久,你如今也有十三過完年就十四了,尋常人家你這個年紀的男兒也該頂事了,你卻還只知道在姐妹當中玩樂,卻不知如此下去,将來你那些姐妹嫁人之後,你能否為她們撐腰出頭?”
寶玉懵懂的看着林如海,這近一年的時間裏林如海只是跟着他,并不會像他爹那樣教訓他,因此寶玉漸漸的也不緊張了,看到林如海時還能笑眯眯的問好,偶爾還背着人給林如海燒點紙錢衣服什麽的。
誰知乍一下的,林如海就拉着他說教,寶玉反應過來之後,瞬間覺得天都塌了,有些不高興的看着林如海,又念着林如海是黛玉的親爹,也不好像以前那樣甩手就走了,寶玉想了想對林如海說:
“我只當姑父是個脫俗的人,誰知也是滿口俗物,姐妹們在家自有她們的好,為何要嫁人?須知女兒家未嫁之前是個寶,嫁了人之後就失了光澤,再就變成了魚目,為何要嫁人?一輩子在家才好呢。”
寶玉說的理所當然,林如海只覺得無語,卻還是耐着性子道:
“好,即如你所說,你家中這些姐妹不嫁人,一輩子在家,誰去養着他們?誰能叫她們一世無憂?”
賈寶玉撓頭:“上有老太太,還有太太老爺,再不濟鳳姐姐鏈二哥哥他們也都是有能力的,不缺我一個。”
林如海氣笑了:“所以你呢?你只管出主意耽誤姐妹們一生,叫她們不嫁人留在家裏,其他一切當負起的責任都推給旁人不成?好那我再問你,你二姐姐是大房的姑娘,四妹妹是東府的姑娘,她們都有人管,那你三妹妹呢?不嫁人的話誰去管她?
“你在宮裏的大姐姐呢?你做富貴閑人玩樂一生,誰去給你大姐姐做依靠?老太太年壽已高,你老爺太太也會走在你前面,到那時又如何?黛玉呢?黛玉将來又如何?你既不能當一家之主,又無能力護着家中姐妹。
“須知這世間女子如無根浮萍,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你不屑經濟仕途我并不覺得有哪裏不好,可世事如此,你不去做,一旦家中勢弱,你家中的兄弟還好,姐妹們卻不會有好下場你可知道?”
寶玉呆住,愣愣的看着林如海,以前從來沒人和他講過這些,老太太也說他開心就好,父親雖然時常咬牙逼他讀書,可有太太老太太幹涉,父親并不能如何,卻也從沒有和他這般分析過利害關系。
他也從不知道林如海說的這些。
可是……可是他們家不至于此吧?他大姐姐是貴妃,大伯襲了爵位,老太太是超品诰命夫人,他爹大小也是個五品京官,怎麽會像林如海說的那樣?
賈寶玉擠出一個笑容:“何至于此?林姑父,我家如今風頭正盛,不缺我一個富貴閑人。”
這話雖然說了出來,寶玉卻沒什麽底氣,有些心虛的低下頭。
林如海冷笑一聲:“愚不可及!既如此,明日你出了門,按我說的做,等看過了,你還是這個想法的話,我也就不說什麽了,至于玉兒,我自當為她另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