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鑲金皮書
玉石外棺顫了幾下,上面的石板當中,雕刻出的玉人們往兩邊撤散,只留下正中間的射日王玉人。
他将手裏捧着的玉玺舉起,然後整個玉石棺恢複了平靜。
“他手上拿着的,應該就是傳國玉玺吧?”方泠說道。
這寶貝可謂碾壓級別的,相傳始皇帝命人用和氏璧做出它之後,它的傳奇色彩正式開始。幾經周轉,在後來的幾個朝代的皇帝中傳承,成了皇權天授的證明,但它突然消失了蹤跡。
民間百姓都說,只有擁有傳國玉玺的皇帝,才是正統,于是從那之後,每一位皇帝都想方設法地要把它給找出來,以此證明自己身份的正統。
莫長庚的父親也不能免俗。
方泠在離開家之前,方一北暗中告訴她,祖父當年随同先帝遠征西關,一是為了平息邊塞戰亂,二是幫他找傳國玉玺。
先帝似乎在出征前就得知傳國玉玺流落到了射日王統治的塞外帝國當中。
後來他們發現射日王墓後,才引發了後續包括雲海神宮在內的一系列事件。
射日王以及傳國玉玺是關鍵的節點。
大尚朝經過百年發展至今,不僅在中原大地上的統治牢靠穩固,對關外的影響力也日趨強大,擁有了足夠的實力去解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
方泠在想,莫長庚為了找到傳國玉玺,無非是為他奪回皇位,增添一個重要的砝碼。
但她比較疑惑,莫長庚為何不直接控制兵權,然後出兵?
在當今皇帝已經對他耿耿于懷的時候,他不是更應該抓緊時間編整軍隊,蓄勢待發嗎?
怎麽還跑到地下來找這枚玉玺呢?
這會不會舍本取末了?
她弄不明白。
莫長庚看着玉石棺沒了其他動靜之後,他沉着臉,伸出手将射日王玉人手上的那顆玉雕玉玺拿起。
緊接着,玉石棺再次顫動,射日王玉人往下一沉,整個玉石棺以它為中心點,分成四塊,朝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往外移動,整個石棺終于開啓了,露出裏面的內棺,一個暗紅色的木制棺材。
“這是一口真的棺材。”李央說道。
方泠看着木棺材的表面彩繪,與之前的壁畫如出一轍,全是關于射日王,彩繪落筆傳神,內容豐富,畫中人物活靈活現,精細程度不在玉石棺的雕琢水平之下,是難得的藝術魁寶。
使用的木材是珍貴的暗香檀木,玉石棺開始時,仍有一股古樸的香味撲面而來。
這是一口帝王才能享用的棺椁。
她說道:“想必射日王就葬在裏面了。”
方旭看着內棺,眉心微攏:“殿下,在下覺得此棺必有詐,不宜急着開啓。”
莫長庚難掩即将獲得傳國玉玺的喜悅,他幾乎要動身親自開啓棺材了。
聽到方旭一說,他理智地停下動作,側身問道:“為何這麽說?”
方旭指着退到了四個方向的玉石棺:“殿下有沒發現,剛才那射日王玉人不見了。”
經他這麽一說,大家才注意起這個細節。
射日王玉人是打開玉石外棺的重要環節,打開後,它卻不見了,不免讓在場幾個經常盜墓的好手起了疑心。
內棺木制棺材上方蓋板的正中央,有一道正方形的切割痕跡,它的長度與射日王玉人身高正好相當。
方旭猜測,射日王玉人應該是進入了內棺當中,通過的就是這塊正方形的切板。
他拿出小刀,輕碰切板,切板不為所動,可整間墓室卻傳來了吭吭哧哧的響聲。
墓室的四面牆,在吵雜的響聲中,往外退去數丈遠,使得整間墓室瞬間擴大了許多倍。
吭哧聲并未停止,方旭發現原先裂成四塊的玉石外棺,這時也開始旋轉。
他眉頭一跳:“快躲開!棺材有變!”
所有人往後退出去幾步,看到那四塊玉石分別旋轉了一刻鐘的角度,然後往下一沉,接着再往裏一靠攏,變成了一根玉石柱,穩穩地托舉着暗紅色木內棺。
這時,他們站立的地面開始顫顫地震動。
方泠低頭看着:“怎麽回事?難不成它要……”
她話音未落,腳下的石板突然開始往下落!
這一變化讓他們所有人措手不及,然而事情發展太快,沒當他們反應過來,想着下一步應該如何是好時,方泠只覺得背後一陣疼痛,然後痛感迅速傳遍全身,是她結結實實地摔在了地面上。
所有人幾乎同一時間落地,噗噗幾聲,像幾個重包袱落地。
方泠算好的,李玫比較慘,臉朝下摔,爬起來時捂着鼻子整個人都不好了。
她這一趟也是倒黴,身體和心靈均受到了雙重打擊,爬起來時眼角泛紅,太他媽丢臉了。
方泠站起來後,擡頭看着上方架着的暗紅色木棺,玉石之下,是一根石柱,石柱約有一層房屋的高度,他們摔下來疼是疼了點,但不至于傷得很重。
整間墓室的寬度和高度均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看着那暗紅色的木棺,架在白色玉石柱上,頗有點兒烈日淩空的架勢。
墓室四面牆上,陸陸續續有石塊內陷,他們擔心會被暗器所傷,警惕地盯着四周,直到墓室裏再無動靜傳出。
“牆上出現的閣子裏,藏着文書。”
方旭走近一面牆,從石塊凹陷的地方找到了皮質書籍,他打開一看,是用異族文字記載的典籍。
其他人看不懂,但他卻能看懂,因為他來到西關已有時日,接觸了不少外族文字,加之他天生聰穎,考取了文狀元,學習新的語言對他來說并非難事,若是換成方湘,恐怕就不行了。
那混小子心思從來不用在正事上。
四面牆上大大小小的閣子一共幾十個。
方旭翻了其中幾個:“文字是射日王所在部落種族用的西遐文,這種文字在西關經常會見到。”
方旭如是說,射日王統治的民族在他的時代最為昌盛,距今大概有百年之久,跟大尚朝開國以來時間相當。
後來他的民族逐漸沒落,統治版圖逐漸縮小,不過還算是一個較有影響力的國家。
他們國家的文字,流傳範圍甚廣。
莫長庚在閣子之間,他發現一本用純金鑲邊的書,于是拿了出來,遞給方旭,讓他看看上面寫的什麽。
方旭看了一部分,皺起眉頭:“殿下……在下不敢多言。”
“怎麽?”莫長庚好奇,這書上寫的什麽,讓他不敢開口了。
“殿下,上面記載的是高祖生前的一樁事。”方旭說着,臉上露出難色。
莫長庚冷靜地回道:“不妨直說吧,我不怪你。”
方旭便把書中記載娓娓道來。
上面寫的內容,是射日王自稱他一生當中最得意的一件事。
大尚朝成立初期,國家風雨飄搖,射日王對中原大地垂涎已久,于是打算大軍直入,攻打大尚朝。
莫長庚的祖輩,大尚朝開國皇帝高祖莫沈淵,及時召集了全國的兵力,對抗射日王的進攻。
可他卻節節敗退,最後不得已,他派出使團求和,并願意将他的長公主嫁給射日王和親。
然而射日王不為所動,莫沈淵非常着急。
這時他的一個臣子向他進言,讓他把傳國玉玺贈給射日王,以此讨得對方歡心。
莫沈淵聽後大怒,傳國玉玺可是他身份地位的象征,豈能随便拱手讓人,并下令将該臣子誅九族。
不過這個建議傳入了射日王的耳中,他對中原文化略知一二,其中對始皇帝和傳國玉玺略有耳聞,便對這件寶貝起了興趣。
射日王命人送來口信,要麽把傳國玉玺獻給他,要麽他将率軍直取嵘城。
最終高祖迫于無奈,派出使節送去了傳國玉玺。
射日王頗為自豪,為了給高祖一個下馬威,他還做出了斬殺使節這般極不遵守外交禮節的行為。
高祖也只能忍了,這段歷史成了大尚朝最為屈辱的黑歷史,是莫家王朝揮之不去的心病。
射日王把它全部詳盡地記錄了下來,還帶入了自己的墓穴當中。
莫長庚對這段歷史心知肚明,只是知道的細節不如射日王記錄的這般詳實罷了。
他聽完後,緊緊拽着拳頭,這臉打的,啪啪作響啊!
方泠都替他捏了一把汗,這男人該不會下一秒就沖上去,把射日王挫骨揚灰了吧?
莫長庚只是黑着一張臉,聲音低沉又冰冷:“這事,你們聽了便聽了,出了這個門,便不再會有其他人聽到,知道了麽?”
他轉身瞪了一眼李央和李玫,把他倆吓了一個哆嗦。
他對着他們兩說道:“你們若是說漏了嘴,你們李家想知道的,關于雲海神宮的事,便不會再有下文。”
李玫咽了咽口水,小雞啄米般點頭。
李央咬了咬牙,不得不屈服地回了聲:“我知道。”
“很好。”
莫長庚把身轉回去,背對他們不再多看一眼。
方泠和方旭交換了一個眼神。
莫長庚果然什麽都知道。
李家打的什麽算盤,他都知道。
既然如此,那麽他們方家想調查雲海神宮的事情,他應該也知道了。
但是他警告完李家兄妹後,卻沒威脅他們方家兄妹倆。
他只是嘆了聲氣,冷靜地對他倆說道:“我們開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