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花市 小錢錢,準備進我口袋吧!……
第26章 花市 小錢錢,準備進我口袋吧!……
宋秋鳳最初聽到姐妹仨要穿上賣的衣服拍照, 頭搖得像撥浪鼓,“哎呀,那都是模特幹的事, 咱們怎麽行?我不去!”
宋改鳳憋了幾周的火爆發了, “你再說一句喪氣話試試?我立刻把你的一千五甩到你臉上!拿着這錢你愛回老家回老家, 愛去打白工去打白工!什麽都不學不看, 你指望我和小妹拖着你走一輩子?”
還有那個雞賊姐夫, 光想分享利潤,不想承擔風險。
宋秋鳳不敢再吭一聲,小媳婦似的跟着她們去了車站, 還主動付了車錢。
宋招娣心疼地撫摸二姐後背給她順氣。
她內核是個在菜市場跟人為了搶一包降價洋蔥能把前後左右的人擠到一邊的大媽,見過的風浪多了, 二姐現在可只是個二十出頭的姑娘,之前賣發夾賣IC卡都是小本生意,這次賣衣服可不一樣,四個人一共湊了一萬塊錢呢,這讓她怎麽可能沒有壓力?
這段日子宋招娣跟二姐一有時間就琢磨怎麽布置攤位,兩人各種想法都寫了快兩本A4的大筆記本。
攤位展示還不是最令人頭疼的問題。
上次擺攤賣發夾, 宋招娣就意識到到客流速度會是個大問題。
發夾可以直接包成禮盒, 就算試戴,所用的時間也比試穿衣服短多了,花市的鋪位不到三米長,兩米寬,三面牆挂上樣衣,哪還有地方做試衣間?
客人等得不耐煩了,不就走了?
十個人來看,只做成三檔生意, 多可惜啊!
那麽,要怎麽做才能讓顧客盡快決定購買呢?要是能漂亮地解決這個問題,她們的花市攤子一定能大賺。
兩人讨論了好多次,最後決定,像雜志上的畫頁那樣,把衣服的不同搭配效果拍成照片用來展示,顧客不就一眼能看到穿上後是什麽效果了麽?
對于一定要試穿的,可以在攤子角落挂一個試衣帳子。用吊襪子內衣的那種圓圈挂架,一圈夾子固定上一塊布,試衣的人鑽進去換衣服,沒人試衣把它拿下來就好。
模特嘛,自己三姐妹做就行,沒有相機和攝影師也不是大問題,中山公園游客多,有好幾家給游客拍紀念照的店,一張十元,立等可取,拍不滿意不收錢,還免費封塑。
樁樁件件都計劃好了,大姐竟然還不想配合,宋改鳳怎麽能不氣。
一路上她都冷着臉不理大姐。
到了中山公園,宋秋鳳讪讪地想跟二妹再搭話,小妹扯扯她,指指門口一個賣棉花糖的小販。
宋秋鳳總算還有救,趕快跑去買了三支雲朵似的棉花糖,塞給改鳳一支,“妹——我的好妹妹,別氣了。姐給你賠不是!你也知道我這個腦子跟榆木似的,好多事沒你們想的多。我會故意氣你麽?咱們爹媽這樣,你倆就是我最親的人,我怎麽會故意讓你不好過?”
宋改鳳接過棉花糖,不吃,“待會兒當道具。”她瞥瞥大姐,“你現在是在考驗期,要是再敢犯病,哼!”
大姐小雞啄米點頭,“好好好!”
姐仨找個公共廁所換好第一套衣服,去找照相店。
宋改鳳對比了幾家店門口展示的照片,選定一家,她跟攝影師讨價還價的時候讓宋招娣給大姐化妝。
宋招娣打開二姐的化妝包嘆氣。這個年頭,上底妝的只有膏狀粉條,要麽就是粉餅,粉底液普通商場都沒賣的,更別說什麽氣墊了,也沒有美妝蛋、海綿、化妝刷這些上妝工具,全靠兩手創造奇跡。
好在姐仨皮膚都不錯,不長痘痘。
宋招娣給大姐上好底妝,把她眉毛畫得彎彎,加粗一點,再夾翹睫毛,塗上睫毛膏,又在眼下畫兩個橢圓形的腮紅,大姐的嘴巴和媛媛一樣都是薄薄的,她就用手指把口紅在唇周小心暈開一點,再在唇珠上重點塗一下,嘴巴立即看起來肉嘟嘟,像洋娃娃。
宋改鳳驚訝極了,“小妹你這妝畫得不錯啊!有天賦。”
宋招娣笑,“我覺着吧,化妝不該是一層層塗上化妝品,像是跟人說‘我塗上口紅眼影’了,得修飾缺陷,突出優點。”
宋改鳳仔細在心中推敲,叫小妹也給她化妝,她拿着鏡子學習。
宋秋鳳想,二妹确實見到什麽都要學,換了是她,看看就過去了。她可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于是也仔細觀察。
化完妝,姐妹們再戴上配飾和帽子,攝影師張姐一看,“哦喲,這三姐妹靓哦,孖仔一樣。哦哦,是三胞胎!”
今天陰天,沒多少游人,卻正适合拍照。
拍最初幾張照片時宋秋鳳渾身僵硬,一臉假笑,兩個妹妹也好不到哪兒去。
還是張姐有經驗,“你們說cheese嘛!港劇裏都那樣拍照的!”
姐妹仨又群魔亂舞了一會兒,宋秋鳳差點又要說“我早說不行吧”,宋改鳳笑得像那張經典“假笑”表情圖,宋招娣自己也腮幫子酸疼。
也許,這次她們一下子跳出舒适圈跳太遠了。
宋招娣一急,想了個招,來吧,26個英文字母,一邊比劃一邊說,對着光張不開眼睛,那就wink!什麽是wink?就是擠着一只眼!難看?楊麗萍的孔雀舞看過吧?放個小孔雀手在臉前,嘟着嘴,哎?還挺好看的?
那就這麽拍吧!
26個字母操其實是幫助長期卧床的病人鍛煉臉部肌肉的。沒想到治療拍照僵硬也有特效。
這麽活動了一會兒大家都放松了,表情和姿勢也自然了。
模特們開竅了,攝影師自然也激情高漲。
張姐在公園拍照這麽些年,今天第一次有了自己真的是個攝影師的感覺。
她不斷給模特們提議,“頭擡高一點,迎着光,再微笑!眯一點眼睛也沒關系!棉花糖拿近些,好甜呀!再來一張!孖生仔手拉手拍一張!”
拍了十張照片,模特們換了衣服,鞋帽配飾包包也随之調整,整理妝容頭發,再翻翻筆記本上畫的草圖跟張姐讨論一下,拍第二組。
最後一共拍了五十張,宋改鳳選了三十張,按商量好的價錢給了張姐三百五。
張姐一張張把照片封塑好,在頂部打個小洞,“靓女們,下次再來找我拍照啊!”
她準備把剩下的照片貼在自己店門口旁邊,這可是她的事業高峰,以後給顧客們參考拍照姿勢也好啊!
這三姐妹拍的照片像那種香港明星貼畫,人靓,還更怪趣,主意也多,一個墨鏡能玩出好多花樣,難怪人家能做服裝生意。
回去的路上,宋秋鳳癱坐在公交車座位上,“我怎麽覺着比站半天流水線還累呢?”
宋改鳳握着照片一張張看,揉了揉腮幫,“累好啊,有收獲。”
宋招娣微笑,這是她們姐妹第一次一起拍照。上輩子,她們三個連一張合影都沒有。
三姐妹依偎在一起看照片,宋招娣遺憾,“應該把那幾張也買下的。”
宋改鳳笑,“傻女,以後我們再拍啊!以後我們用自己的相機拍!想拍多少拍多少!”
1月25號是春節前最後一個星期日,也是花市攤子開張的日子。
麗婵和月華昨天中午走了,芳芳和娟子23號晚上就走了。
平時喧喧嚷嚷的宿舍樓安靜了許多。
宋招娣幹脆搬到大姐宿舍住了,林嬌這陣子一見她臉上就露出那個讓人不舒服的笑,好像在憋着什麽得意的事,又像條不懷好意的豺狗。
1月25號天剛蒙蒙亮,四個人一起去了花市。
這次他們不僅背着大包,還一人推了一個小板車,車上堆着大紙箱。
公交車到了,司機卻大聲嚷嚷着不讓他們上車,宋招娣賠笑說,“幫幫忙啦大哥,揾食不易啊。”
司機讓他們一人買兩張票,還不情不願,“今早是人少我才給你們上車的!”
一路颠簸,又轉了一趟車,給司機和其他乘客賠笑臉,到了花市已經快九點了。
G市的花市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萬歷年間,當時的花市在碼頭旁,現在G市每個區都有自己的花市了,各有特色。
宋招娣她們去的花市建在芬村區的市坊間,這裏緊鄰着芬村花卉基地,雖然只有幾十年歷史但是G市最有名也最熱鬧,每年除夕前一周,在一座有百多年歷史的門樓旁搭起攤棚,張燈結彩,從一頭到另一頭足有三四百米長,一兩百個攤販們售賣各種年貨花卉,也少不了各色小吃、服飾,甚至還有幾間游藝攤子,射飛镖紮氣球,套圈的。
宋改鳳讓大姐和徐山平看着東西,她和小妹去找林通求。
前一天她跟喪彪打了電話,約好在花市牌樓邊的管理處見面。
林通求拿了個磚頭塊似的大哥大正跟人講電話,滿臉笑容。
宋招娣聽着,像是在跟大批發商讨價還價。
他講完了,對姐妹倆笑笑,“走吧!”
林通求這次還真挺厚道,給她們的攤位花市正中,緊挨着他賣發飾的攤子。G市人逛花市叫“行花市”,講究有頭有尾,要從一頭逛到一頭,預示新一年事事順利,花市中間的攤位價格按說都要更高的。
宋改鳳也不跟他啰嗦,錢已經交了,攤位就是我的,趕快布置起來。
有了上次擺攤的經驗,這次裝備升級,幾個人配合,先在攤位三面挂上米白色帆布,再固定黑色鐵格網,衣服挂在木質不鏽鋼挂鈎的衣架上,搭配成套展示,還配上絲巾,帽子,包包等配飾。
林通求叼支煙,也不點燃,就站在一邊看這姐妹幾個搭鋪面。
她們先在地上疊幾塊磚頭,才把裝着貨物的紙箱沿着三面棚牆放一圈,也蒙上米色帆布。
接着,用大訂書機把帆布噠噠噠固定在紙箱上,再用美工刀在箱子側面割出凹型裂口,這片帆布就像個門簾,掀起來,在箱子上打個方洞,裏面的衣服早就整整齊齊疊好包好,從洞裏一抓就能拿出來。他猜,箱子裏的衣服肯定提前按尺碼裝的。
林通求默默在心裏點頭,這樣拿貨速度就快了很多,這麽放貨又多出一圈櫃臺,還可以再放上別的貨物展示。收款的櫃臺也用同樣的帆布搭好,下面的紙箱裏放的是紙袋。
果然,她們在上面放上了幾頂帽子,還有墨鏡,包包。
她們這鋪面布置得和其他賣衣服的店很不一樣啊!其他店鋪會在網格上再挂幾串塑料環,這樣能把衣服一件摞一件挂滿三面牆,可以的話,鋪裏面還要再放上一兩個活動衣架,上面也挂滿衣服。
可她們這裏,一面牆就只挂三套,三面牆一共就挂了九套衣服,其中還有重複的單品。
林通求皺皺眉,這不是浪費展示空間麽?
他又看了一會兒,醍醐灌頂,哈,好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