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章
第 9 章
顧芸娘的錦繡坊原來只是一處繡房,在青石板鋪就的小巷深處,門前綠蘿攀援,掩着兩扇木扉。孫令靈提心吊膽了一路,終于放松下來,顧芸娘不鹹不淡地看了他一眼,請黃育芩與孫令靈二人移步入戶,知見院中環境愈發清幽。庭前綠蔭之下擺着十數只繃架,上面擺放着繡繃,繃繩,繃釘等物事。
芸娘悄聲道:“姐妹們午睡去了,兩位公子請随我來。”說着便領着他倆向內堂而去,內堂之中盡是針黹絲線之物。芸娘将黃育芩和孫令靈引向上座,親奉茶水,态度十分謙恭有禮,渾然不似方才在集市裏那般咄咄逼人。
就在黃育芩和孫令靈二人面面相觑之時,顧芸娘眯了眯眼睛:“這位便是黃公子吧,可否寬衣…”
黃育芩伸手捧茶的手指一頓,茶湯潑濺出來,險些砸了手中的瓷器。
芸娘意識到自己方才的話過于直接,溫言解釋道:“我與院中的姐妹靠繡花手藝謀生,只是大家皆為女流,唯恐讓人看輕了去,這才虛張聲勢,裝出一副厲害的模樣,今日請來二位公子,只為了讨教一番。”
這番話說得比方才所言更加令人摸不着頭腦,二人皆莫名地看向顧芸娘。
原來顧芸娘早年家中遭逢變故,幸得有手藝傍身,因此頂門立戶多年,更是結識了一群姐妹,醉心研究繡藝,故而顧芸娘今日在集市上一瞥,便看出黃育芩身上衣衫刺繡乃是失傳已久的納紗繡。
顧芸娘的手指劃過青色的衣衫,閉眼感受着由絲線組成的浮雕般的繡點:“用得上這般失傳已久的繡品,想必公子家族傳承源遠流長。方才在集市之上奴家不敢挑明,唯恐遭賊人惦記上,态度輕狂了些,還望公子原諒奴家,奴家此番得以觀賞撫摸,真真感激不盡。若是公子責罰,奴家亦是甘之如饴。”
黃育芩聞言淡淡笑道:“顧娘子眼力不錯,此乃我家中舊物,然而門庭早已落寞,因而我并非顯貴之人,此衣在我身上,便真的埋沒了它,若是娘子不棄,我改日将此衣洗淨相贈,才算是明珠贈英雄。”
黃育芩便與顧芸娘相約明日再次登門,将青衣相贈。顧芸娘堅決不願接受,只細細詢問黃育芩的宅邸,承諾竭盡所能盡快複刻納紗繡的手法,便将青衣原物奉還,黃育芩見顧芸娘執拗,便只好松口約定将衣衫送至興隆裁縫鋪即可。
顧芸娘明白眼前的這位貴人不願透露自己的宅邸,便欣然答應。
興隆裁縫鋪隐在巷子的盡頭,古舊的牌匾與鮮亮的布幡相映成趣,一只橘色小貓蹲在門口,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
黃育芩早在十日前便在興隆裁縫鋪定制了幾身新衣,掌櫃對他的印象極深,很快就翻出了做好的新衣,與他竊竊私語了幾句。黃育芩從屏風後面移步而出,蜀錦紅袍襯得黃育芩愈發俊逸華貴,孫令靈一瞬間有些晃神,在黃育芩早年未曾經受變故時,應也是這幅裝扮。黃育芩“刷”地展開紙扇,和朱雀大街上的名門公子別無二致。
“呆子,怎樣?”黃育芩輕笑道。
“好端端的,怎會想起裁制衣服了。”
Advertisement
“與佳人于佳期相會,萬不可怠慢,因此特意做了幾件衣衫。”
孫令靈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若是佳人見到這樣的濁世翩翩佳公子不動心,那便是佳人識人不清,也算不得佳人了。
“騙你的。”黃育芩突然露齒一笑。
裁縫師傅上了年紀,佝偻着腰,親自側旁一面替黃育芩整理衣衫,一面解釋道:“這是趙公府的公子的新衣,只是趙公子平日裏事情忙,而我見這位公子的體型與趙公子極像,便請這位公子試穿。”
掌櫃抄手樂呵呵地笑道:“黃公子的衣物早縫制好了,這個包裹內的便是了。”說罷,沖着櫃臺一側站着的小學徒手中的包裹擠眉,現下客人不多,掌櫃難得清閑地同面前的兩位公子說笑。
黃育芩在裁縫師傅的注目下,轉了一圈,品評道:“這身長袍已然盡善盡美,難怪宴賓樓的老板說,若是尋一處價格合适,手藝高超的裁縫鋪,一定要上田掌櫃這裏。”
田掌櫃捋着胡須,臉上的笑意更深:“不是我小老兒自誇,我家的手藝,若在京城認第二,就沒有敢認第一的。”
“趙公子的眼光真好,離京前,我得記得登門定做這麽一件。”黃育芩道。
裁縫師傅聞言心中一動,連忙扶住黃育芩的雙臂,讓他不要動作,黃育芩不解其意,只見裁縫師傅将腰封收緊,勾勒出纖瘦的腰身,認真道:“公子若是要做這個式樣的,衣袍上身必然比趙公子更好看些。只是腰封收緊了,未免單薄,腰封需要再寬些。”
黃育芩重新轉回屏風背後換回自己的衣衫,掌櫃撐着下巴和孫令靈閑話:“黃公子長得真是一表人才,為人溫和貼心,黃夫人真是有福氣的女子。”
孫令靈敷衍地點點頭,心裏想着,哪來的黃夫人,若說是紅顏知己,倒還是有一位的。
“黃公子這一口官話說得流利,仔細卻聽不出并非京城人士,可是祖上遷居出去的?”
孫令靈搖搖頭,裝作不知。此刻傳來黃育芩的聲音。
“孫賢弟,我請裁縫師傅幫你也做了兩身長衫,想到你如今正在長身體,特意往寬大了做的,日後也是能穿的,何不現在試試?”黃育芩的聲音從屏風後面傳來。
孫令靈:“……”
既然已經是往大了去做,試穿必然不合身,孫令靈便連連擺手婉拒了。
掌櫃笑道:“現在試穿一下也是無妨的,若是大的狠了,就請陶師傅往小了收一些,日後身量大了,回來将餘量重新放出來,也是可以繼續穿的。”
孫令靈見金烏西墜,暮色四合,時間已經不早了,便再次婉拒了。
“那你可不要後悔,日後若是覺得不合身了,也只能自己過來重改了。”黃育芩從屏風後面踱步出來。
孫令靈擡起頭,黃育芩已經換回過來時穿着的衣衫了,從懷中取出一只老舊的荷包,從內取出三枚銀锞子遞給掌櫃,小學徒将手中包裹交予黃育芩。
随着牡丹花會的日子臨近,黃育芩尋到了其它的樂趣,仗着自己與孫令靈是相識,在欽天監內日日東游西蕩。雖然未曾影響欽天監的日常運轉,但是孫有義曾經隐晦地向孫令靈傳達了自己的意思。
此處雖然山高地遠不比宮禁,但是依舊是官衙重地。
孫令靈照例在晨曦初露時,行雲流水地練完一套劍法,他收劍長籲,身側遞來一方手帕,孫令靈扭頭看去,原來是黃育芩,他微微笑着,不知看了多久。
“這套劍法勢如破竹,追星逐月,想必鑽研苦練過了。”黃育芩點頭道,随後又皺起眉頭,“若是在做第十七式時的前刺動作之前,将手肘向後平移再三分,力道方能更顯,而後斜劈亦不凝滞。”
孫令靈依照黃育芩之言,重新演練一遍,果然覺得動作流暢些許,接過黃育芩手中的帕子道:“此套劍法并非出自名門,只是我的家傳劍譜,可惜自我曾祖一輩,便不再有人練它。”
“原來如此了。”黃育芩微笑起來,“孫監正若能見你日日勤練,必然欣慰。”
孫令靈擦汗的動作一滞,臉上的笑容黯淡了三分。
黃育芩眯着眼睛,将孫令靈的黯然盡收眼底。
“黃兄有所不知,家父平日裏最是愛好平和,并不喜舞刀弄棍。只是誰年少時沒有做過仗劍天涯的俠客夢,我只不過是寄托幾分幼年心願罷了。”
黃育芩有些好奇地看着孫令靈,孫令靈輕聲咳嗽:“孫家先祖是本朝太祖的肝膽相照的兄弟,後來生了嫌隙,被褫奪了兵權之後,欽天監由孫家世世代代承襲,既是懲處,亦是網開一面。我的大哥心懷鴻鹄之志,我的幼弟身體孱弱,因此,便只能是我了。”
黃育芩欲言又止,忍住後輕笑:“賢弟此話确有舍身為人的俠士之風。”
孫令靈聽出了黃育芩話中弦外之音,并不搭話,卻想起另一件要事。孫令靈斂笑肅容道:“黃兄如今在欽天監內小住,切不可以随意走動,此處雖不在京中,但也需小心為上。”
“你是說此處有京中的耳報神?”
孫令靈搖搖頭,臉上赧然:“家父古板端方,最不喜手下随意松散,往日正覺得欽天監內沒有章程,如今卻見我帶了外人進來,昨日将我叫到身前,細細地審了一遍。”
黃育芩這才想起,兩日前曾遠遠見過孫有義,而對方似在無意間瞥了他一眼,看來當時就記在了心上。
“不過暫住幾日罷了,也值當斤斤計較。”黃育芩咬牙道,“等到牡丹花會後,即便令尊苦苦留我,我也不稀罕此處。”
孫令靈的心驀地一沉,牡丹花會便是在三日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