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誤入藕花深處
第55章 誤入藕花深處
他輕聲問她:“你怕什麽?”
懷裏的女孩兒還是哆哆嗦嗦的,她的頭埋在他肩上,聽到他的問話,她搖搖頭,她不知道她在怕什麽,所有的事情如浮光掠影般在她眼前晃過。
她想起母親離世前的樣子,雙眼凹陷通紅,手如枯木,母親瞪着眼,大聲的喊“我的玉兒!”她跌跌撞撞的跑過去,卻只來得及抱住了母親無力垂下的手。
她想起她的父親,一邊咳着鮮血一邊教着她念《柏舟》:“我心非石,不可轉也,我心非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她擦去他嘴角邊的鮮血,笑道“父親放心,”待他真的放心合上雙眼後,她痛哭出聲。
她想起寶玉,她日夜兼程的趕回來,手裏抱着千辛萬苦拿回來的婚書,他穿着紅色喜服,在滿堂的龍鳳花燭聲中,對她道“我娶了寶姐姐,”她沒有眼淚,只能笑,笑知音原不是知音人。
那些場景愈看愈清晰,她總是這樣,只要有一點希望,她就義無反顧的踏上去,她邊走邊哭,可是卻還是要走。
她哭是因為她看的清楚,她走是因為即使看的清楚,她還是保存着希冀與幻想,她既悲觀又天真,既孱弱又勇敢。
如今,她站在這裏,她覺得,她又要重新開始等待下一場離別。
賈琰緊緊抱着她,他的聲音和着清風送過來,他道:“我不會離開你。”徐徐緩緩安定人心。
她終于又小聲地哭了出來,她的臉頰緊貼着他的脖頸,把眼淚蹭都到他身上,冷風一吹,凍得人冰涼,可是氣息交融之間,她又覺得滾熱發燙,她的腦海嗡嗡作響,什麽也不能思考,在他一遍遍的安慰下,她又覺得萬分委屈,于是越發哭個不停。
賈琰其實有些了解她的性子,十來天不哭就難受,聽見她的聲音越哭越大,也不勸了,只是抱着她的腰轉了個身,背對着迎風口,讓她完全的倚在他懷裏,靜靜的等她哭完。
懷裏的姑娘在哭,可是他的心裏卻暖洋洋的,她嗚嗚咽咽的聲音像一首婉轉淺唱的情詩,讓他心神激蕩,無法抑制的喜悅從內心滲透到四肢,他控制不住的揚起嘴角,看向不遠處的芙蓉樹。
妍姿含露,紅萼嬌豔,種了一處相思,偷了半載芳菲。
他仿佛看到了芙蓉花開的樣子。
林黛玉痛痛快快的哭了一會兒,覺得心裏的郁氣忐忑都消散了不少,她的神思逐漸恢複清明,一片綠葉旋轉着拍到她的臉上,她覺得有些癢,想伸手把它拿開,只是她的手一動······
Advertisement
她才發現他們倆人現在的姿勢!
她一下子推開了他!
賈琰順着她的力道就靠在了後面的亭柱上,他低下頭,眼皮半掀,将她衣領上的樹葉拿下來随手扔了,一副懶懶散散的姿态。
“你做什麽!”林黛玉發現他臉上還帶着笑,越發窘迫,慌不擇言的指責,“你怎麽能這樣?”
賈琰擡手擦了一下脖頸,然後将手伸到她面前:“林姑娘真是翻臉不認人啊。”
他的手勻瘦修長,骨節分明,手指上有些潤濕的晶瑩,在日光的照耀下顯出透亮的光。
林黛玉羞愧難當,轉身就走。
賈琰一把就将她拉了回來,他的手放在她腦後,輕輕一推就将她推到亭柱上,不等她反應過來,就欺身上前。
少年已經長成高高大大的樣子,他的身形修長,将少女完全的籠罩在其中,他眉目溫和,可是眼睛裏卻有着一閃而過的銳氣,他撫上她的臉,聲音低沉又帶着蠱惑:“我們是夫妻,我們這麽做都是正常的。”
林黛玉有些無措,他對她從來都是溫和的,包容的,可是他現在,卻讓她感受到了壓迫感。
掌下的肌膚嬌嫩細膩,白璧無瑕,他忍不住摩擦了兩下,他的手上帶有薄繭,兩相觸碰,激起一層戰栗,多情善感的姑娘長長的睫毛上還挂在淚珠,長颦減翠,蟬露秋枝。
賈琰俯身。
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争渡,争渡!驚起一灘鷗鷺。
“咳咳咳。”一陣咳嗽聲音響起。
賈琰忍不住在心裏罵了一句。
他回身将林黛玉擋在身後,只見亭子裏又走進來兩個人,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和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男童,兩個人皆是破衣爛衫的,老人似乎眼睛不好,拄着一根木杖敲敲打打的在光頭小男童的攙扶下往前走。
小男童扶着老人坐下,轉身将自己身上的背簍解下來,從裏面掏出半個饅頭和個髒水囊,一口水一口饅頭的喂着老人吃。
賈琰想要走,但林黛玉一眼就看出那個光頭小男童其實是個姑娘,這麽大的姑娘了,還穿着露着腳指頭的草鞋,她心有不忍,于是拽了一下他的袖子。
賈琰點點頭,從手裏掏出一個荷包,走過去準備放在小男童的背簍裏。
背簍裏都是些野草什麽的,還有十幾塊石頭。
石頭?賈琰目光一凝,從裏面拿了一塊灰色的石頭出來,他翻來覆去的仔細看了看,示意林黛玉先坐着等一會兒,自己則轉身跟着這位老人聊起天來。
老人來自胡州,今年胡州大旱,帶着小孫子逃荒逃來了京城,禪雲寺的師傅可憐他們,讓他們在山上種了一點地,他們就在禪雲寺的山下村子裏安了家。
“大伯,這東西您從哪弄來的?”賈琰舉了舉手上的灰石頭。
老人斜着眼,努力的看了看他,露出一口出了黑血的牙龈,他畏縮道:“路過的山裏撿的。”
賈琰略提高了聲音問:“什麽山?”
老人被他吓了一跳,趕忙道:“好多山。”
老人不聾,但是有些傻,賈琰問了半天,也沒問清他到底在哪撿的,問小男童吧,小男童怯怯的,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道:“我們從胡州來,經過一個村子,那的人都好兇,不讓我們進村,我們就去山上過了一夜,爺爺撿的這東西,叫它灰藥子,說要拿它治病,用了這個,爺爺咳得不厲害了,但是鼻子流好多血。”
賈琰沉思不語,半晌後又往小男童背簍裏又扔了一包銀子,囑咐道:“把這灰藥子找個地方埋了,它是有毒的,治不了病,拿銀子去醫館給你爺爺看病吧。”
随後他跟林黛玉一起出了亭子,林黛玉見他一直若有所思的樣子,便把剛剛的羞澀抛在一邊,問道;“可是有什麽事情?”
賈琰深深的看了她一眼,笑道:“是有事。”
林黛玉疑惑的看向他,等着他說。
“想跟你說,”賈琰望了望天,“天快下雨了,我們估計到不了山頂,耽誤了太多功夫,還是先下山吧。”說罷半扶着她就往山下走。
林黛玉垂下眼,她問的明明就不是這個,她張了張口想說什麽,最終還是只輕輕“嗯”了一聲。
下山的路走的很快,上來的時候他們花了一個半時辰,下去只花了半個時辰。
賈琰給她戴上席帽,找了一輛馬車過來,想到附近的小鎮上找一家客棧。
只是······
趕馬的車夫不耐煩了:“我說這位小爺,看你穿衣打扮也不像沒錢的樣子,你要不就拿你身上那塊玉佩抵了吧,或者你娘子身上那塊也行。”
賈琰出門帶錢一直都是随手拿,拿多少算多少,反正夠用,不夠用的話他一般自己湊合湊合就過去了,一直沒有當回事,這次跟黛玉出來,他還特意多帶了兩包銀子,帶多了也很沉的,算了算肯定夠用,只是他剛剛一時忘了,随手都扔到那小男童的背簍裏了。
他轉身問黛玉:“你身上有沒有銀子?”
林黛玉小聲道:“只有香囊裏有幾個小金珠,我給了那小姑娘了。”
賈琰疑惑:“什麽小姑娘?”
“就剛剛我們遇到的那個小男童啊,她是個小姑娘,她連一雙鞋都沒有。”
“你的眼力倒好。”
“······”
兩人聊着聊着,忽聽背後一陣噠噠的馬蹄聲,賈琰轉身,只見趕馬的車夫滿臉不耐煩的嚷嚷着:“這天氣大爺也不缺好活兒,沒錢別擋了我生意。”說罷一揮馬鞭絕塵而去。
黑沉沉的烏雲從遠處壓了過來,細碎的雨打到人臉上,涼絲絲的。
這是禪雲寺下的一個小村落,賈琰找了一個鄉民問了問裏正的家,便拉着林黛玉往那去。
裏正大概五十出頭的年紀,他的兒子兒媳還有幾個孫子孫女今日正好從鎮上回來看他,他一高興便從後院綁了只豬出來,賈琰來的時候,他正在孫子孫女的歡呼聲中殺豬,一把刀讓他揮的霍霍生風,那樣子不像殺豬,說是武松打虎也讓人相信。
見到院子裏進來兩個衣着不凡的人,裏正頗為有眼色,趕忙放下刀上來招呼他們,賈琰拿出自己的印章,向他說明了來意,本來想在裏正家留宿一晚,但是看到林黛玉想吐的樣子,還是算了吧。
賈琰道:“勞煩找個可靠點的人家就好。”
裏正看了看一大家子的人,又見賈琰不願意在他們家,也就作罷,爽朗的笑道:“看大人說的,咱們這地方民風淳樸,這幾年來映葭山的人多了,少不得就有那留宿的,有人要給錢,咱們鄉親們都不讓。”
兩人又客套了一番,裏正便領着他們去了隔壁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小兩進的院子,只有兩位老人在,他們住一晚也清靜。
作者有話要說:
争渡那個大家都知道是李清照的詩吧,還是标注一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