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針鋒相對美人畫
第13章 針鋒相對美人畫
第二日怡紅院內。
寶玉坐在床上怏怏的,他昨晚上做了一個夢,一會兒夢見金钏哄着他來吃她嘴上的胭脂,一會兒夢見他的父親打他,一會兒又是金钏跳了井,一會兒又夢見上次夢到過的那個仙子,對着他搖頭:“癡兒,緣何竟堪不破?”
及至醒來,又想起昨天鴛鴦勸告他的那番話,心內煩悶,卻不知如何解。
襲人進來給他洗漱攢發,他道:“只把一縷攢起來,戴個就绛絨簪就可。”
襲人見他聲氣不似以往,就曉得有事,笑問他:“大清早的,可是在哪又受了排揎?”
寶玉低頭想了一瞬,方擡起頭看着襲人。
“今兒我可認真問你,你們跟着我,可是覺得委屈?”
襲人見他面色少有的鄭重,心裏發突,笑道:“如何說的這樣的話?”
寶玉不答,半晌才又說道:“前些日子你一直要回家去,想必在我這裏是委屈了的,今兒我也想開了,各人有各人的緣法,你想要走便走,也省得将來被我害了。”
襲人大驚,前些日子她說要走,無非是吓吓寶玉,一是喜歡他為自己着急上心的模樣,二是借此也好勸着他能上進些,哪裏就能當真!此時心慌慌的,只想着是不是昨兒的事惹了老太太和太太不喜,想要打發她出去。
立刻就攥緊手帕,豎起指頭起誓。
“二爺要趕我,我沒有二話,只是若我死了,二爺只記得平日說過的話就好!”
“噗!”
寶玉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門口傳來一聲嗤笑,正是端着臉盆的晴雯。
“這可奇了,原來還自稱‘我們’的,好像除了你兩別的都是外人,今日這是哪一出?”晴雯咯咯的笑着,又将臉巾扔到寶玉手上:“那日要攆我,現在要攆襲人,可見這世間果然是有因果的,所以得臉時千萬太張狂,平日端的是賢惠模樣,只會教導人,弄得好像大家都及不上,事一出,這以死相逼的戲碼,确實是誰也及不上。”
Advertisement
寶玉見襲人臉色漲紅,知曉是她誤會了,愧疚是自己給了她這場難堪,連忙把晴雯趕出去。
晴雯往日抓不到襲人的錯,這次說了一大番話,也算酣暢淋漓,看襲人快哭了,才鼻子一哼扭身出去了。
寶玉連聲給襲人道歉,又把鴛鴦昨晚教導他的話,一一講給襲人聽。
襲人曉得不是老太太,太太那發的話,就松一口氣,聽到鴛鴦的話,連連點頭,對寶玉道:“鴛鴦姐姐說的不錯,縱然和姐妹們親熱,也該有個分寸,屋子裏也不該任由丫鬟玩鬧,”襲人說到這頓了頓,觀他神色不似以往的不耐煩,才接着道:“平日裏沒事了,也該讀讀書,只求明理,往老爺那裏多去幾趟,多長些見識······”
這一句話寶玉卻是再聽不得,登時又冷笑:“果然在我這裏是委屈了你的。”
一時外面有丫鬟進來報說賈琰來了,襲人因昨日之事還是略感羞愧,來不及和寶玉再做詳談,忙向秋紋麝月吩咐了一聲,便出去了。
賈琰來此是向寶玉送一本自己編寫的曲譜的,畢竟賈母昨日給了他臉面,寶玉這裏他自該回應一些。
寶玉正因襲人說的話生氣,見了他,冷笑道:“琰兒這等仕途上進的人來我這裏做什麽。”
賈琰笑:“我來給二哥哥送本曲譜。”
寶玉見他這樣,又覺不好意思,知道自己遷怒,忙把那本曲譜拿起來看,其實他于這上面倒真不太擅長,只是喜歡聽而已,随手翻了翻,裝作很歡喜的模樣道:“琰兒有心了,我甚是喜歡。”
賈琰料想他是心情不好,也不願多呆,随口說了些閑話,待要告辭時,卻聽寶玉問他:“人人都勸我要上進,執着仕途經濟,為何我倒沒聽你說過?”
因為我跟你不是很熟,當然這話只能心裏吐槽一下。
賈琰不好解釋這叫尊重個人選擇,只得換了一種說法:“人各有志,很難評判哪種好,哪種不好,所作所為不過為心而已,為官者草菅人命,不如不當,為民者固守安樂,也是功勞。”
寶玉聽了也深以為然。
賈琰又道:“不過也不能盡情依着喜好辦事,畢竟男兒一生,為子為夫為父,也不好讓父母妻兒過于擔憂。倘或有個萬一,不至于徒手相看。”
當時他跟賈琏也說過這話,賈琏相當不以為然,背靠榮國府太久,早就生不出危機意識。
寶玉倒是明白他的意思,卻是笑:“我們這樣的人家,無憂,那便無憂,倘若翻了船,那也是沒的救的,老天算着功德孽障,時候到了,自然該去哪兒就去哪兒。”
賈琰不得不承認,這話,還是有點道理的。
大廈将傾,豈非一人之過?豈是一人能救?因果報應,都是一報還一報,否則地下已逝的冤魂昭昭,去向誰讨個公道?
一時有丫頭進來,說大奶奶來請,是詩社的事。
寶玉對所有不勸他走仕途經濟的人都有好感,一聽是詩社,拉着賈琰也要他一塊去,當初開這詩社的時候,探春不知是忘了還是如何,就沒邀請賈琰,倒是寶釵後來提過一次,覺得都住在大觀園裏,單落下賈琰不妥,不過除了迎春弱弱的應了一聲,別人都沒當回事。
寶釵作為外姓親戚也不好多提,于是這事就這麽過了。
賈琰于詩賦上那是十足十的不精通,聽寶玉将姑娘們的詩作連番誇贊,當然誇的最多的還是他的林妹妹,就起了好奇學習之心,于是便跟着寶玉一塊到了李纨處。
青山斜阻,黃泥築牆,門口以籬笆而掩,真是稻香村。
賈琰道:“匠心過重,失了天然。”
“我當時就是這話兒,”寶玉連聲贊同:“遠無鄰村,近不負郭,背山山無脈,臨水水無源,無隐寺之塔,無通集之橋,非其地而強為地,非其山而強為山,分明是人力穿鑿扭捏,雖精巧卻不相宜。”寶玉高談闊論,又連連哀嘆,“可是老爺将我好一頓罵。”
說罷兩人走進去,只見三春并史湘雲,李纨都在,不一會兒,寶釵和黛玉兩人竟罕見的攜手而來,林黛玉的臉色還有些發紅。
人到齊了,李纨開始說這次的目的,原來不是作詩,而是商量惜春要畫大觀園要請一年假的事。
林黛玉笑:“都是因為老太太的一句話,讓她畫園子,她可算是得了個由頭,自是樂得告假了。”
探春道:“不怪老太太,都是因為劉姥姥的一句話。”
林黛玉也不滿惜春要告一年的假,聞言便抱怨,她算哪門子的姥姥,直接叫母蝗蟲就是了。衆人都笑,寶釵在後面跟着點贊林黛玉想的快,撮其要,删其繁,竟是将昨日的情景再現了。
一時又商量惜春要請多少天假的事,林黛玉又開始打趣惜春:“一年真的不算多,畢竟蓋這園子就花了一年,她要畫,怎麽着也得至少兩年吧。”
這是正話反說,越發引的衆人大笑。
寶釵也笑:“颦兒這張促狹嘴,卻也是真真有,最妙的是後面那句慢慢的畫,比昨日那些笑話可是有意思多了。”
黛玉便問惜春是單畫園子還是要把人也畫進去,惜春說按着老太太的意思畫,老太太多有品味的人,說單畫園子就是個房樣子,自然要把人畫進去,像行樂圖才好。
黛玉便道:“別的草蟲不畫便罷了,昨日的母蝗蟲不畫上,豈不缺了典?”衆人聽了又是大笑,黛玉一面笑的兩手捧着胸口,一面說道:“我連題跋都給你想好了,就叫《攜蝗大嚼圖》。”
衆人聽了,皆笑的前仰後合,更有史湘雲笑的連人帶椅都歪倒了。
賈琰心裏不太舒服,面上也淡淡的,迎春見他神色不對,悄悄的戳了他一下,他好像在回憶什麽,被迎春一戳,才回過神來。
寶玉示意黛玉的頭發散了,黛玉便走至裏間照了照鏡子,拿出抿子來抿。
寶玉問她:“今日是得了什麽趣?心情這樣好?”平日裏黛玉雖也愛玩笑,大多還是懶懶的。
黛玉不語,不像表現出來的興致那樣高,實際上她頗為心不在焉,還在想方才寶釵跟她說的事。
今日在賈母處請安後,寶釵就叫黛玉到她房中,原來是她昨日行酒令時不小心說了《牡丹亭》中的句子,被寶釵留意到了。
在這個年代,這種書算是禁書,黛玉即使喜愛書中的詞句情感,也被時代所束縛,一聽寶釵提起,便禁不住慌了神,寶釵細細教導了她一番,無非是作詩寫字不是女子分內之事,針線紡織才是,既認了字,就不該看這些雜書等等。
偏才說了一點,就被丫鬟叫到了李纨這裏。
我們大多都有這樣的體驗,被家長或者同學抓住做了錯事時,滿心羞愧,在衆人面前便會表現的分外積極,生怕把話題引到自己做的那件錯事上,此為心虛時的表現之一。
黛玉大概也有些這個意思,便是寶釵,往日也不曾跟黛玉如此親近,今日無論黛玉說什麽,她都跟在後面變着花樣點贊,未嘗沒有安撫黛玉的意思,那意思就是,你放心,我并沒想着把你那件事說出去。
待兩人出來,衆人已經開始讨論惜春如何作畫。
寶釵道:“藕丫頭會畫的也不過是幾筆寫意,如今畫這園子,樓閣房屋,遠近疏密,非胸有丘壑才行,藕丫頭先畫,有不會的或者難安插的,派了寶兄弟拿去找那些會畫的相公,便容易了。”
寶玉便提議工細樓臺就讓詹子亮畫,至于美人,程日興就是絕技,問他們就好。
“何必去找外面的人?不如我毛遂自薦罷。”
衆人一聽,皆扭頭看去,卻見一直一語未發的賈琰站了起來。
寶玉笑道:“琰兒可別唬我,你那副《九峰雪霁圖》我可是都見過,怕是你還不如四妹妹。”
賈琰道:“我畫景色不好,但畫人物,還算有點心得,不如我現粗畫一張,就用普通的紙和石墨筆,讓姐妹們先評一下,如何?”
大家便都叫好。
寶釵探春也見過他描摹過的那副畫,畫工實在一般,此時見他信誓旦旦,便笑着湊熱鬧,便是黛玉,也好奇起來,湊近桌子來瞧着他畫。
賈琰畫的很快,先打線稿,再定三庭五眼和比例,大約也就小半個時辰,便畫好了。
美人雲髻峨峨,延頸秀項,腰如約素似弱柳扶風,嬌花照水堪是芳澤無雙。
其氣質婉約秀雅,令人一見傾心,再難相忘。
只是美人眉間一抹清愁,淚光點點,拿着手帕成拭淚之狀,端的是惹人憐愛。
寶玉一喜,拿起畫來細看,連連贊好。
史湘雲哈哈笑道:“不用大家商議,我便準了,這畫竟是将林姐姐畫的形神兼備,更難得是這幅神态。”
衆人關系親近,皆以為這只是打趣玩笑之為,也不當回事。
只有林黛玉從賈琰的目光中,敏感的看出來他在諷刺她。
賈琰擡眼。
怎麽,許你把別人比作母蝗蟲,就不許別人調侃你嗎?
林黛玉冷笑一聲。
作者有話要說:
戰戰兢兢的放上這章,不知道是男女主誰更讨厭
女主:刻薄愛開玩笑
男主:沒事找事沒有紳士風度
朋友不讓我這麽寫,但素···人無完人,而且都是有緣由的,有些也不是刻薄或怎樣,有些确實是,額,我也不知道我在說什麽,不敢看評論了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