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小試牛刀初進學
第3章 小試牛刀初進學
在現代的時候歷經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大大小小無數場考試,賈琰都是輕輕松松一路重點學校過來的,從沒在考試上吃過什麽虧。
即使苛刻的父母對他的成績也很滿意。
他不擅長八股文,但潛心研究了五年,他從未敢有一刻放松,信心還是有的。
可進了考場之後,他卻不确定了。
他頭暈眼花直想吐。
他知道古代的考試很考驗身體素質,自從來到這個世界起,就一直都注意鍛煉身體,早上繞着桃花源十圈起步,不單單為了考試,古代醫療效果不行,疾病治愈率低,他很珍惜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平常不挑食(重點是也沒條件讓他挑),每頓七分飽,鍛煉身體,早睡早起的,所以他的身體相當不錯。
這次也不是他的身體出了問題,而是他旁邊的人。
古代考試還是很嚴格的,半夜進場,進場前搜身,必須是單衣單褲單鞋,防止帶小抄,考試只需帶書具就好。
搜身後考生還可以領三只蠟燭,随後就進入考場,先睡覺,第二天天明再考。
考場是一個個單獨的小隔間,用木板和周圍的人隔開,因為人數衆多,小隔間一個挨一個,甚是狹小,前面是書桌,後面就是床加恭桶,大概六七平米的樣子,進去之後門就會被鎖上,之後吃喝拉撒睡都在這裏,直到三天後交卷。
他旁邊的考生許是吃錯了東西,夜間又着了涼,剛一發卷就開始拉肚子,且耐力持久,氣味濃郁,一拉就是小半個時辰。好不容易等他拉完,沒過一刻鐘,他又開始了第二發。
賈琰的嗅覺特別靈敏,他們離得又近,現在他感覺整個人都浸染在一股屎尿的味道中,旁邊那人還在“呃··嗯··”抑揚頓挫的使勁,明顯是在憋個大的,一陣“噗噗”的聲音傳來,那考生舒服的松了口氣。
賈琰一側頭,将才吃的早飯,一點不剩的全吐了出來。
這是生理惡心反射,真心控制不住。
賈琰定了定心神,努力去看試卷。
Advertisement
第一天考的是帖經和墨義,都是純背誦的東西,前者就是摘錄經書中的一頁遮去幾個字,相當于完形填空,後者是用經書提出問題,用原文回答,相當于簡答題。
帖經考的是《孟子》中的梁惠王的下篇,墨義的幾個問題也不難,粗粗看了一下,賈琰松了口氣。
苦學五年,他優于別人的是他的學習方法科學,又是成人的思維,所以見效快,但這也是劣勢,他的思維已定型,文章更多的是照着命題迎合的,空有表,裏卻不夠。
所以帖經和墨義是他的主抓項,他不能失分。
他爺爺是書法大家,毛筆字他也是從小就練的,他一向好強,草書行書楷書都不錯,只是科舉規定只能用館閣體,很是讓他費了不少功夫。
中午官府送來的飯食是四個餅,一碟子腌菜,加一份粥。
賈琰覺得空氣裏還是有股味道,但他知道自己不能不吃,遂強忍着吃了三個餅。
哪知道下午才想着答題,旁邊的人又開始拉了,他一個沒忍住又吐了。
之後兩天也是這樣。
旁邊的人不停地拉,他不停地吐。
三天沒吃什麽東西,賈琰氣力已到極限。
旁邊的考生該比他身體狀況更差,本以為會被擡出來,結果人家還在堅持考試。
賈琰到最後一場策論的時候反倒被激起了氣性,也不想那麽多了,放開手腳暢所欲言去答題。
門被打開的時候是第四天早上,朝陽噴薄而出,和風日麗。
他和旁邊的人相視一笑。
“在下衛敬秋,真是對不住兄臺了!”衛敬秋二十左右的年紀,身形單薄,面色蒼白,此時正沖着賈琰連連作揖。
賈琰見他腿肚子都在打顫,趕忙扶起他:“這也不怪你,你不必自責。”
兩人頗有些難兄難弟之感,無奈身體不支,也不好多說,交換了姓名家世,便匆匆而去。
賈琰拿着自己的文章試題去找錢木齋,錢木齋起先不理,賈琰把賈母贈送的蟬玉帶鈎雙手奉上後,錢木齋才喜笑顏開的讓他坐下。
“啧啧,”收了東西的錢木齋分外滿足,一手撫摸着“懷胎五月”的肚子,一邊搖頭晃腦:“你這是答的什麽破爛?”
賈琰心裏罵娘,面上還是笑如春風的湊上去:“我膽小,老師別吓我。”
“我吓你做什麽?看似詞藻華麗,實則故作高深,滿紙空言,庸俗鄙薄,狗屁不通!”錢木齋說得唾沫橫飛,顯然是真心看不上。
賈琰有點心灰,科舉重八股文,內容必須用古人語氣,觀點必須與程朱理學相同,若有與之不同的觀點則無法通過考試。文章的每個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裏面,連字數都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的部分要求嚴格對仗,類似于骈文,絕對不允許自由發揮,而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等也都要相對成文,字數也有限制。
這種專講形式的科舉,自然逐漸造成考生內容空洞,思維僵化。
賈琰自然有一肚子的所思所想要直抒胸臆,然而在這種考試制度下,他不能講。
他一個現代理科生比不上真正的古代文人大家,既能表情達意,又能避開忌諱,只好選一條最穩妥的辦法,抛棄了部分內容。
“我還沒說完,你哭喪着臉做什麽?”錢木齋一擡眼看見賈琰那副衰樣,樂了,拖了個長腔,直把賈琰吊的七上八下的才道:“不過現在考官就愛你這華而不實的腔調,可惜你還是愚笨的很,做都做了,還不徹底些,半拖半拉的,看着讓人心煩,過是沒問題的,名次不會很好。”
說罷将紙卷一把擲在他身上:“滾吧,下次沒什麽好東西就別登門。”
到了放榜那日,果真如錢木齋所說,過是過了,錄取七十三名童生,他排在六十一,第一名巧了,賈琰也認識,正是考試坐在他旁邊的衛敬秋,沒想到那人看着瘦弱不堪,心理素質倒強,那幾天兩人都不好過,一個吃了拉,一個吃了吐,賈琰自覺受了影響,衛靜秋照樣頭名,不過也有可能人家實力超群,即使受影響也能碾壓。
賈琰對這個成績不甚滿意,賈母卻是極高興的。
賈母是金陵史侯家的小姐,簪纓世族出身,後嫁與賈代善,歷經榮國府的鼎盛時期,現在賈府看着富貴繁華,她卻知道這不過是烈火烹油,實際上已大不如從前,只是她年事已高,許多事情也無力再管。
一個小小的童生不算什麽,但賈府為勳貴之家,除開早逝的賈珠,已經數十年不曾有人在科舉上進學,何況賈琰一個庶子,本就不多期待,現在竟然考上了,真是意外之喜,元春封妃省親,賈琰進學,在賈母看來,這就是家族代代延續的好兆頭。
于是特特把他叫來,好生勉勵了一番,問他平常吃什麽玩什麽,丫頭小厮使得的可還順手,有什麽不便。
賈琰便趁機告訴賈母,現在他師從錢木齋,已經不大去族學了,想把族學的束脩撤了,轉到錢木齋這邊來,賈母自然無不可,又說以後每個月再從公中給他加十兩的束脩。
恰巧貴妃又差人送來一個燈謎,于是賈母就命各小輩兒來猜燈謎。
不一會兒,林黛玉薛寶釵賈寶玉史湘雲并三春便都來了,又去傳賈環賈蘭。
衆人看見賈琰在這裏,都有點驚訝,賈母便向衆人宣告賈琰中榜的消息,衆人便上來道賀。
賈琰看她們要猜燈謎,自己最不擅長這個,便想要走。
賈母以前只覺得這個孫兒腼腆不愛說話,現在接觸了幾次,發現竟是個極有主意的,一言一行也溫和有禮,難得是不卑不亢,沒有庶子身上那股小家子氣,賈母有心讓她們小輩親近親近,就不讓他走。
賈環後來去找過賈琰幾次,賈琰果真用竹子給他做了個大船,長三尺,高也三尺,裏面應有盡有,精巧非常,放在水裏就能動,還能随意折疊,賈環喜歡得天天睡覺都放在床頭。
他在賈府就沒有年齡相近的玩伴,賈琰不過給他做了些哄人的小玩意,他便覺的賈琰真心待他,與賈琰愈發親近起來。
賈環從袖子裏掏出一盒子,遞給賈琰。
盒子裏面有兩格,一格放着甜酸乳瓜,一格放着紅蓮蒸坭雙色糕點,“給你吃,你不喜歡的話回去給磐月和羊花。”
賈琰來者不拒,笑眯眯的揣袖子裏:“謝謝環兒。”
至晚間有太監過來,将禮物給猜燈謎猜對的人,每人一個宮制詩筒,一炳茶筅,只有迎春,賈環,賈琰沒有。
賈琰摸摸他的頭,安慰他:“我也沒猜對,跟你作伴,你難受什麽?”
賈環想了想也就不在意了。
賈母也來了興致,讓人做了一架小巧精致圍屏燈,讓她們各自再做一首粘于屏上,然後預備下香茶細果及各色玩物,為猜着之賀。
賈琰絞盡腦汁想了一謎寫上去。
大家和他不熟,對他多有好奇,又見他小小年紀就中榜進學,想必學識是好的,一時都來細看。
只見上面寫道:
“左邊不出頭,右邊不出頭。
不是不出頭,就是不出頭。”(打一字)
衆人都大笑起來,寶釵笑道:“這可跟環兒那首有異曲同工之妙。”
賈琰在旁邊動也未動,托起茶杯喝茶,道:“你們先別急着笑,可都猜出來了?”
衆人一想,竟然沒有頭緒,有時候越是這類白話越不好猜。
“我猜到了!”寶玉一拍大腿,興奮道:“這不是林妹妹的林字嗎?”
林黛玉也猜到了,只是不說。
賈琰莫名覺得有點尴尬,他是想到了他前世姓林,一時忘了這裏還有一位姓林的了,他點點頭,道:“是這個字。”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沉迷紅樓不可自拔,一時沖動就開了文,本來只是自娛自樂的,沒想到竟然有收藏和評論!!!萬分感謝!這文我自己都覺得平淡無味,承蒙諸位不嫌棄,所以我就認真的又重弄了個文案,但好像太長太累贅了,把它删掉又顯得太簡單了,大家覺得哪個好一點啊?
PS我百度了一下,好像古代考科舉還挺難的,但我總覺得學霸在哪裏都是學霸,這文男主的設定就是學習能力還行,所以我還是讓他過了,只不過名次不好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