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章
第 59 章
第60章
昔年,聖人帶着學子們周游列國,流芳百世。
如今他的學生遍布天下,如今不少人也會自發的組織起來,游說各國,有好有壞。
翌日一早,朝堂上
公子煜剛要宣布下朝,忽然來人求見。
“大王,宮外有一幫自稱聖人學生的儒生求見。”
“宣。”
這幫人,怎麽說,有好有壞,公子煜跪坐在上上首,朝臣們看了他一眼,紛紛立在兩邊,他們也好奇。
也不知道今日公子煜會不會留下幾位當客卿,其中有沒有能人,之後會混朝堂嗎?不過也不能小看他們這些人。
眼下楚國很多貴族世家也多是學習儒法,家裏藏書只多不少,對于他們來說,這些人就是立在朝堂上,那也好拉攏,若是不能,他們也不會容忍這些外來客,有的是辦法收拾他們。
楚人某種程度上也是重禮法的,公子煜對這些游說的儒生也沒抱多大希望,但萬一其中有可用人才,他也不想錯過,見一見也沒啥損失。
立在朝堂上的人才越多,國家才能更強盛,他不排斥那些外客。
“拜見大王。”
一行人有十多個,各個穿着華麗,身材微胖,公子煜示意他們起身。
“多謝楚王。“
Advertisement
公子煜直直的看向這些人,第一觀感都還可以。
“大王,小民等路過楚國,想拜見大王,順帶着勸勸您。”
公子煜聞言看向這些人,底下的朝臣們也有些好奇。
“您才登基,便發兵攻趙,此舉不妥,治國當行仁善之道,教化百姓。”
“有何不妥,大王曾經在趙國遭受那麽多磨難,都是因為趙人,趙人怎可如此欺辱我楚人,哪怕大王是去為質,他們更是把大王從驿站給趕了出去,讓他流落市井,如此屈辱,大王怎可忍受?”
立馬有朝臣站出來指責道。
“這位大人勿要焦急,大王雖然後來遭受了一些苦難,可之前趙王也是實打實的對趙王好,做人可不能恩将仇報。”
公子煜聞言徹底黑了臉,果然,他就不該對這幫人抱有希望,朝臣們看着這幫儒士,有人覺得他們可能命不久矣了。
“你是說寡人攻打趙國,是在恩将仇報?”
公子煜神色冰冷,他當即起身,一臉怒氣。
“大王,您登基時日不長,草民也曾聽說過您的美名,您登基後,善待百姓,厚待臣子,看似是個明君。”
“可您私德卻是不太好,您可知道,您後宮那位唯一的夫人,在趙國的時候,逼死了自己的嫡母,此等不孝之人,您還留她在宮中,讓人非議,實在不妥。”
公子煜這下徹底火了。
“敢問諸位是親眼所見嗎?道聽途說如何讓寡人采信?說她逼死了嫡母,那你們可有證據?”
“至于你們說寡人恩将仇報,那好,即日起,寡人會在西街尋個地方給你們,讓人時時監視你們,不給你們銀錢吃食,扣留你們所有財寶,讓諸位過一下寡人從前的生活,感受一下寡人的恩情。”
有朝臣原本不想打仗的,想上前趁此勸一勸公子煜,可他這話一出,這人立馬縮了回去,看得出來公子煜已經生氣了。
公子煜這話也讓這些儒生們炸開了鍋。
“楚王這是說的什麽,我等周游列國,無論到那個國家,無不被優待禮遇,您是楚國的大王,楚人歷來重禮法,如今看您,說句不好聽的,跟秦國那些野蠻的君王一般無二。”
有個儒士被氣的漲紅了臉,當下反駁道,他都不敢想,若是真的被公子煜那對待,該有多痛苦。
“大王,忠言逆耳,戰事會讓百姓生活陷入困難,您是楚國的大王,怎可輕易發動戰争,百姓們都是您的子民,您當愛護他們。”
“戰事要停,百姓要多安撫,至于仇怨,遲早會消散,這樣天下人才會稱贊您的仁德,草民以為,以德報怨才是君子所為,這樣才能顯出您的寬宏大量。”
公子煜看着這些人,已經無語,剛要下令把這些人趕出去,忽然有個朝臣開口了。
“大王,臣倒是覺得,戰争确實勞民傷財,不過您之前在趙國受的屈辱也不能這麽過去,應該讓趙國賠償您。”
“這位大人的法子好,大王您可參考一下。”
“既如此,寡人命他帶着你們去游說趙王,若是趙王答應賠償,那寡人也就不說什麽,若是他不答應,你們可有想好後果?”
公子煜這話一出,原本還算安靜的朝堂瞬間變得沸騰起來。
“大王,臣建議您把這些人趕出去,哪裏來的儒生,不知是不是一幫招搖撞騙的騙子在冒充,簡直丢聖人的臉。”
這話是一個武将說的,他長得五大三粗,格外兇悍,他這一站出來,那些儒生倒也沒說什麽。
要知道國家安穩,文臣們權利大,若是起了戰事,他們權利才能大。
公子煜當初下令阻攔的文臣其實也不少,不過也沒什麽用就是了,因為朝堂上武将也有相當一部分。
朝堂上,文臣武将互相制衡,大貴族小貴族,還有一些老臣之間也有龃龉,若是這些人全部都聯合起來,那公子煜這王位也坐不穩。
“大王,眼下楚趙已經交惡,您讓臣去出使,萬一趙王一怒,這會要了臣的命的。”
“你都知道,還說那麽多做什麽?”
公子煜涼涼的看着這人。
“貪生怕死,這位大人可真的是沒出息。”
“寡人可封你們為我楚國客卿,即日起出使趙國,如果趙王願意割讓十座城池給寡人,那寡人即刻下令,停止戰争。”
公子煜在趙國多年,哪裏不了解趙王,趙國的一土一木他都愛惜的不行,一個城池都不會給他們。
“事情辦成後回來,寡人還另外有封賞。”
底下這些儒生們相互看着對方,一時有些拿不定主意,趙王年歲大,他們是聽說過得,可卻不太了解這人。
公子煜立在上首,高高在上,霸氣側漏。
“朝臣們都在,爾等放心,寡人不會食言。”
儒生們徹底震驚,這跟他們原先設想不同,原本想着是勸谏公子煜,以此說服他,好謀取高官厚祿,獲得富貴。
可沒想到公子煜的表現讓他們大為震驚。
更要命的是楚國這些大臣,這其中肯定也有學習儒法的,但是大部分人都保持了沉默。
“多謝楚王看重,爾等必将不辜負大王,還請大王放心。”
“為首的儒生忽然彎腰行禮。
公子煜看這些人冷笑一聲,既然願意,那就去趙國送死吧,趙王聽了這些人的話,怕是直接會把他們活埋。
前些日子,他就收到了消息,趙王早有攻楚之意,為的也是搶奪回之前被攻占的城池。
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責任自然也不同。
公子煜自認為自己不是聖人,至于所謂儒法,他沒那麽喜歡,其中一些道理不可否認可以用來教化百姓。
但若是一心只尊儒法,遲早要完。
目送這些儒生離開,公子煜當即下令散朝。
“這些人當真能勸服趙王?”
“怎麽可能,不過若是這些人說的是真的,那大王後宮那位夫人不可小看,能逼死自己的嫡母,這手段不一般啊。”
“我看他們都是道聽途說,故意污蔑,那位夫人好歹也是趙國公主,趙王的親女兒,天下人誰不知道趙王對趙王後有多好,怎麽可能因為一個庶出公主,就逼死自己的妻子,無稽之談啊。”
“我看不好說,這位夫人眼下是大王後宮獨一份,手段本事肯定有的。”
“大王英明神武,豈會被女人左右,我看你們都是多慮了,也不知道這幫儒生能不能順利回來。”
“趙王豈是那麽容易勸說的。”
“左右跟咱們無關,管他呢,大王一日不立後,我這心啊就懸着。”
“那又如何,大王沒松口,咱們在勸谏,那也沒用,不過遲早的事情。”
“是啊,聽說那位夫人姿色不錯,想來大王只是一時被美色迷惑,在加上之前的情分,遲早有消失的那一天,園子裏的玫瑰花各個都是嬌豔欲滴,可總有衰敗的那一天。”
“有些日子沒聽到前線的戰報,也不知道戰況如何?”
“有時候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大臣們三三兩兩,有關系好的,走在一起,邢傑多少也聽了一耳朵,那些儒生在他看來就是個笑話。
跑來忽悠公子煜,他們是一點也不了解公子煜。
有的人殘暴不仁,那是表現在面上的,可以一眼看出,但有的人看起來溫文爾雅,實則下起手,也是十分狠辣。
想當初,公子煜帶着人殺到楚國王宮的時候,不少大臣們的兒子們可是親眼看到的,他當時并未殺害這些人,後來也留用了一部分。
但他的威名多少也是傳開了,這就是一些武将私下很喜歡公子煜的原因,他們并不喜歡文弱的皇帝。
一些文臣則是害怕,他們琢磨不透公子煜的想法,也不知道他到底怎麽想的。
當初以那樣的方式殺回王宮,公子煜也确實震懾了不少臣子,當然這都是邢傑過來後聽說的,他那時候在後方。
他聽了後都震驚,何況當時親自經歷這場政變的人,僥幸活着的,還不知道如何說呢。
他私心裏清楚,如果公子煜下定了決心,只要削弱了一部分貴族勢力,這位趙國公主,一定能當上楚國王後,他完全有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