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高原
第44章 高原
陸執安送給陸遠平的生日禮物,是他按照記憶中的模樣動手畫的一副世界地圖。
自從造紙術改進成功以後,陸遠平等人就十分忙碌,陸執安也沒有再弄出什麽發明創造來,免得人手上顧不過來。
正好離十一月的萬壽節不遠了,所以陸執安就開始倒騰生日禮物的事情。
在确定好自己要送什麽東西之後,陸執安就一頭紮進了宮裏的藏書閣,利用課餘時間去翻閱其中涉及到地形地勢問題的各類典籍,來和自己腦海中的記憶相互印證。
經過了這段時間的反複确認和研究,陸執安基本可以确定,大恒的大陸板塊和他前世所在的世界基本相同,于是,用世界地圖當做生日禮物的事情就此定下。
為了表示區別,這份地圖上還用了黑色和紅色兩種顏色作為區分,紅色是陸執安記得但是在這個世界暫時還沒有找到可以相互印證的資料的區域,黑色則是确實有佐證資料的區域。
這也是在時刻提醒他們,要注意區分兩種情況之間的區別。
等到某一處紅色區域被勘驗過,确實如圖所示的話,再用黑色墨水描一遍,就可以了。
只不過,圖上的紅色區域目前還是占據了大多數,大恒的內部資料中大多都只是大恒內部的事情,涉及外部版圖的內容實在是不多,。
再加上陸執安還憑借稀薄的印象将比較有标志性的山川湖海給簡單标注了一下,這下子,大恒以外的紅色就更密集了一些。
但即便是這樣,陸遠平在鬧明白要從左往右讀圖的時候還是十分開心。
早前說起糧種的事情時,陸執安提到過遙遠的陸地,他就對大恒以外的世界很感興趣,只是大恒如今內憂外患的,他就算是再有壯志,也不得不按耐住內心,盡量去忽略這份誘惑。
但這不是他沒有野心,只是審時度勢下的暫時妥協,開疆拓土,哪代的皇帝不引以為榮?
陸遠平承認自己是個俗人,在真正登上這個位置之後,以往不曾發現的野心全都湧了出來,好在他還能控制得住自己。
“這裏,這個符號是什麽意思?”陸遠平突然将手指向了大恒西邊的位置,那裏被陸執安塗出了大片的陰影,這樣的陰影在整張地圖上的占比很小,而大恒西部的陰影,是整張圖上最大的一塊。①【PS:這裏不是錯漏,具體解釋在作話】
Advertisement
“這個陰影是高原的意思,高原是一種地形描述,指的是一片海拔五百米以上但是地勢比較平坦的土地,海拔五百米則是以海平面為标準線的高度為五百米。”
“這片高原在我夢中上地理課的時候提到過,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還有,在這個位置,還有世界上海拔第一的山峰。”陸執安伸手點了點珠穆朗瑪峰的大致位置方向。
陸遠平微微點頭,雖然他還是不太明白海拔具體以是什麽概念。
但是話題都聊到這了,他不是很抱希望地問了一個問題。
“太|祖時候曾經率兵攻打這個地方,但是大軍走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開始喘不上氣,頭暈眼花,四肢乏力,士氣全無,最後不得不退兵,你知道這是因為什麽嗎?”
這個問題對于當下時代的人來說就像是遇到了天災懲罰一樣恐怖,仿佛是有仙神扼住了他們的口鼻不讓他們呼吸,抽走了他們的力氣以保護那裏的人們。
這也是為什麽明明是大恒兵力、軍心最可用的時候,太|祖卻只能無奈收兵,因為再不收兵,這樣不可理解的現象就會導致軍隊嘩變,這對于當時初創的大恒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但即便是收兵了,如今大恒的軍隊中依舊流傳着西山不可伐的傳說,七十年來更是再未對那裏用過兵。
這樣的忌憚更是讓那裏的人嚣張至極,仗着大恒的兵不敢追擊,反複東進劫掠,簡直可以說是不可一世。
如果陸執安能有知道那種奇特的病是什麽原因導致的,那麽對于大恒來說,這片高原将不再是不可涉足的神鬼之地,這幾十年來賬也就可以好好算一算了。
陸執安知道嗎?他确實知道,這在他前世還屬于義務教育的範圍內呢。
“青藏高原這片區域平均海拔高達四千米,大部分地區的海拔都在三千米到五千米之間,而一千米對應的是大恒的兩裏地。”
“海拔越高,空氣中所含有的氧氣也就越稀薄,這對于長期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們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對于生活在平原的人來說,貿然進入高海拔地區,極易造成缺氧狀态,這也是為什麽會有人大口呼吸卻喘不上氣來。”
“像是太|祖所派軍隊中出現的那些症狀,其實都是高原反應的經典表現。”
陸遠平:???
陸執安看了一眼陸遠平的表情,很好,明顯是沒有聽太明白。
也是,沒有任何理化生基礎的人突然聽到這麽一堆陌生名詞,有這樣的反應也是應有之義。
陸執安是沒有想到,當初他是因為自己的理科成績沒有文科好才選了文科,如今竟然能教別人了。
再一看,旁邊圍觀了許久的孟梓華也饒有興致地看着父子兩個,對于陸執安剛才的話也有些好奇的模樣,陸執安幹脆也不拘着了,拿出自己給本科生開班會的架勢,開始給爹娘補習初中理化生。
“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由無數物質構成的,而對于人類來說,最重要的生存資源要數空氣和水。水就先不說了,今天的話題是空氣。”
“空氣中有許多中氣體,裏面占比最多的是氮氣,第二則是氧氣,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稀有氣體反正我是想不起來了。”
“氧氣,就是人類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資源,而它在空氣中的占比大約是兩成。”
“我們現在呼吸的過程,就是将空氣吸到肺裏,然後由肺部結構将氧氣與血液結合,再将氧氣運送到全身各個部位以供應身體所需,再經由肺部處理,将沒用的氣體呼出體外的循環。”
“像我們生活在的這塊地區,其實屬于黃土高原,但是黃土高原的平均海拔要比青藏高原低許多,而且我們一直生活在這片區域,身體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氧氣含量,所以并不會有缺氧的感覺。”
“但是青藏高原比黃土高原的海拔還要拔高至少兩千米,并且這個拔高的幅度很大,根本不給上高原的人體适應時間,而随着海拔增高,氣壓下降,空氣變得稀薄,同樣是呼吸一次,能夠吸到肺裏的空氣就比在其他地方少很多。”
“空氣都少了,那麽其中的氧氣就少了,于是,不夠用了,身體的各個部位供氧不足,于是就開始罷工,不幹活了,這才表現出了乏力、頭暈眼花之類的症狀。”
陸執安已經盡力在用更加通俗的形容來解釋了,但是這中間隔着的知識代差有點大,所以陸遠平和孟梓華還是有些詞不太能理解。
陸執安袖子一捋,讓人去拿了筆墨紙硯來,給他們做了個類比實驗。
他先是按照平日裏寫字的需求磨了一點墨出來。
“你們看,我們假設墨水就是空氣,做出來這些墨水的墨就是氧氣,現在這個水墨比例正好就是平日裏寫字最合适的濃淡程度,就當它是我們身體最适應的氧氣濃度,用起來自然就舒服。”
然後陸執安往硯臺裏狠狠地加水,看得陸遠平和孟梓華眼皮直跳。
“同樣是剛才那麽多的墨,如今被稀釋過之後,寫出來的字就淡了許多,兩次毛筆蘸取的墨汁數量相差無幾,但是顏色卻是一濃一淡。”
“雖然大氣壓強不應該這麽解釋,但我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你們大概地理解着。”
這個簡單的對比實驗,或許都說不上是實驗,雖然類比的也不是很到位,但确實幫助陸遠平和孟梓華理解了這個理念。
“你剛剛說我們也是生活在高原之上,只是海拔不高并且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氧氣濃度,所以不覺得缺氧。”陸遠平很快就抓到了自己想要的點。
“也就是說,氧氣濃度是可以适應的?”
無論是什麽原因導致的那奇怪病症,只要不是不可治愈的病,就代表着複仇有望。
“對,氧氣濃度是可以适應的。”陸執安點點頭。
前世那麽多人上高原,尤其是每年暑假期間,拉薩那麽多的游客,還有盛大的雪頓節,前來參與的也大多是游客,他們平日裏可不會生活在高原。
“高原反應不一定會出現在每個人的身上,平日裏對氧氣需求量比較大的人更容易引發高原反應,但是高原反應這個東西很容易要命,所以在夢裏,我小的時候還聽說過一個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傳聞,說是不允許未經訓練的人乘坐飛機上高原。”
“哪怕那個時候從西安或者成都飛到拉薩也只需要一到兩個時辰,所有人也都必須老老實實地乘坐兩天以上的火車進藏。”
“就是因為那個時候的醫療條件還不夠高,如果乘坐飛機快速進藏的話,劇烈的高原反應一旦發作很容易就會要命,而火車雖然慢一些,但是有充足的适應時間,也有空間準備急救和補充氧氣的器材,一旦有人發生高原反應,可以迅速進行救治。”
“火車?飛機?一兩個時辰?”孟梓華的關注落在了兩個從未聽說過的名詞上。
“額……”陸執安露出一個無辜的眼神,“就是兩種交通工具,別看我,我不會,這倆東西太複雜了,就算我學的是理科,我自己也造不出來。”
孟梓華收回了遺憾的眼神。
陸執安說兩天進藏,起碼是要在青藏高原之外出發才行,她簡單推算了一下就能得出這個什麽火車應該能日行千裏,要是能用在運兵上,豈不是可以在一日之間就橫跨大半個大恒?
若是能有這樣的工具在,大恒的兵員随時可以從一個地方馳援另一個地方,對于各處邊患的威懾力将大大增加。
可惜,兒子不會造。
孟梓華想問的問題陸遠平其實也想問,只是他慢了一步,然後就沒了盼頭。
那就只能轉回他最關心的問題上了。
“所以,如果進藏的軍隊行軍速度慢一些,多給他們一些适應時間,是不是就能克服這個問題?”
“有這個可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應下來的,有的人就是天生對氧氣的需求量大,再怎麽适應都接受不了低氧的環境,所以必定會有一些兵員在這個過程中被迫離隊,這屬于是正常現象。”
“而且,在這樣的環境中,适應也不是簡單的待幾天就能完成的,我說的那種兩天進藏,絕大多數人都是跑去那邊玩的,除了搬自己的行李根本不用幹什麽體力活,但是打仗的話,情況就要複雜太多了。”
“人在劇烈運動的時候需要大量的氧氣,這和日常生活或者游玩之間的差距大了去了,所以如果是打算讓軍隊入藏的話,最好能讓那支軍隊在每一個地方多待一段時間,休息一段時間适應氧氣濃度,等到大家适應的差不多了再進行日常訓練,一點點增加訓練量那種。”
“不過這樣一來,從軍隊開拔到兩軍對壘,估計需要很長時間。”
陸執安這句話說出來之後,陸遠平就知道短期內是不能對高原用兵了。
大恒如今四境皆是邊患,雖然針對北方的戎庭已經有了對策,但羊毛貿易畢竟還沒有開始,北方的守軍是絕對不能動的。
同理,其他兩個方向的守軍在邊患解決之前也不能動。
而入藏的軍隊少說也要在上高原這件事上壓一兩年的時間,真把其他方向的軍隊調走,還不等西邊打起來呢,大恒就要沒了。
這樣耗時耗力的事情,注定了只能在大恒解決其他邊患、騰出手來之後才能再做考量。
至于肅清邊患……
陸遠平嘆了口氣。
他今年已經快三十了,樂觀點,算他能活五十歲好了,還有二十多年的時間。
也不知道在他有生之年還能不能看得到大軍入藏。
高原邊患對于大恒的歷任皇帝來說都是一個難解的心結,他原以為陸執安或許能有辦法,沒想到這中間還有那麽多的坎兒。
不過他有信心,只要大恒以如今的态勢發展下去,即便是他這一代完不成入藏的目标,陸執安這一代也一定可以。
他在位的時候把基礎給打好,到時候到了地下也無愧于列祖列宗了。
陸執安并不知道陸遠平這個時候在想什麽,他還在對着地圖指指點點。
“其實啊,爹,我們也不是真的就對他們沒轍了。”陸執安雖然沒有上過戰場,但是這一點都不妨礙他紙上談兵啊【bushi】。
“高原地廣人稀,城池也不多,如果不是因為海拔和缺氧問題,對于大恒來說拿下他們并不難。”
“但就像是他們東進劫掠一樣,我們未必就要動駐守的大軍,和他們一樣,派出一支人數不算特別多的軍隊,無論是對他們的那些大貴族進行斬首行動,還是劫富濟貧,都可以極大程度地幹擾他們的生活秩序。”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反正是打了就跑,所以這支軍隊人數也不需要太多,幾百,一兩千,這點我摸不準,爹你看着辦。”
“反正只要能起到震懾和報複的作用,就足夠了。”
“而且高原反應這個問題因人而異,我們未必能弄出來十萬可以适應高原氣候的大軍,但是一兩千,只是從西南駐軍中選拔,還是可以做到的。”
陸執安這會兒提到的理念和前世的某個階段有些像,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小支部隊機動性強,高原又地廣人稀的,搶完東西往茫茫草原一紮,他們也不可能出動大軍滿世界圍剿。
退一萬步,就算是真的來圍剿了,這支小隊完全可以跑回原本駐守的城池。
這種騷擾策略的執行難度可比大軍兵臨城下要簡單多了,陸遠平也是一時之間沒有往這方面上聯想,如今陸執安已經提到了,他想的則是更多一些。
高原上的貴賤之分更加分明,財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有的富戶甚至擁有不弱的小支軍隊,俨然就是所在地區的土皇帝。
如果他們派出去的騷擾軍隊再刻意宣傳一下,他們就是為了報複這些年來遭受到的劫掠,那麽為了保住自己的財産,這些土皇帝們也會自發地向官方施壓。
甚至,那些被壓迫着的百姓也是可用的,這支部隊如果足夠紀律嚴明,只搶那些土皇帝,不騷擾百姓,甚至劫富濟貧,潛移默化間就能增加他們對于大恒的認同感。
真的到了兵臨城下的那一天,說不定還會有人夾道相迎。
陸遠平自己就走過民心的路子,也清楚民心有多重要。
陸執安只是提到了小支部隊這件事,他就已經聯想了許多可用的方針策略,臉上的笑容也是越來越大。
“這可真是我今日收到,最好的生日禮物了。”他看着桌案上攤開的地圖卷軸,喃喃自語。
有什麽比連續幾代人的心結一朝有了打開的希望更讓人振奮呢?
那大概只有徹底打開這一種了。
原本送禮物的環節就是在晚膳之後才進行,經過了這一場的讨論,夜已經深了。
陸風致早在他們剛剛開始讨論世界地圖的時候就已經困得揉眼睛,被孟梓華悄無聲息地哄睡,送到裏間去了,這會兒外間就只有他們三個人。
陸遠平看着陸執安是怎麽看怎麽順眼,還有點得意。
他生了多好的一個兒子啊!有此奇遇,不知道能給大恒帶來多少的變化。
只憑着那些超越這個時代的知識,哪怕陸執安的治國之才只是平庸,也足以讓大恒再興盛幾十年。
如果他能活得久一點,再看顧一下陸執安的兒子,培養出再下一代的優秀君主,大恒的興盛如何不長久?
“安兒啊,你長大了。”陸遠平感慨了一句,然後話鋒一轉,“梓華,我覺得是時候給安兒選媳婦兒了。”
差點被這個急轉彎給閃了腰的陸執安:???啥啥啥?話題是怎麽跑到給他找媳婦兒這件事上的?
陸執安的臉都快要擰巴起來了。
他可才只有十歲啊!離十一歲生日都還有好些天呢!怎麽的就要給他找媳婦兒了?!
這可太刑了好不好?
“是啊,這夫妻感情啊,從小培養最好了,青梅竹馬的,以後家裏也和睦。”
孟梓華看到兒子擰巴的表情不僅不幫忙,還添了一把火。
陸執安:……娘哎,可別搗亂了行不行?
眼看着夫妻兩個你一句我一句的就想把這件事給定下來,陸執安只覺得頭皮發麻。
他現在雖然才十歲出頭,但是加上前世的年紀,心理年齡可都三十多了,真要按照現在的習俗選個跟他年齡差不多的小丫頭……嘶。
一想到有個四年級小學生管他叫夫君,他就覺得身上仿佛多了一百只跳蚤。
“爹!娘!!聽我說!”陸執安忍不住提了提音量,再不阻止,他害怕他的婚事真的就能在今天敲定了。
“嗯?”夫妻兩個一起轉頭看他。
“那個……爹,娘……你們還記得我說的我學過的生物課嗎?”
陸遠平和孟梓華對視了一眼。
“記得,這和你的婚事有什麽關系嗎?”
“當然有關系!”陸執安都快急得跳腳了,嘴皮子上下翻飛,給夫妻兩個灌輸了一通最佳生育年齡的理念。
什麽二十多歲才是最适合生育的時候,什麽父母年紀太小生出來的孩子容易早夭或者先天不足……反正陸執安把如今能想到的問題都說了出來。
可以說是為了自己不多出來一個小媳婦兒非常努力了。
陸遠平和孟梓華一開始的時候還沒太在意他說的話,畢竟他們都是這樣過來的。
十歲就給陸執安相看太子妃或許是早了些,但又不是十歲就成親生子,他們還沒有那麽喪心病狂。
好人家的女孩不多,尤其是陸執安的身份擺在這兒,即便是天下沒有比他更尊貴的待婚男兒了,那也要好好選才行啊。
娶妻不賢禍三代,陸遠平可不想大恒大好的未來因為沒選好下一任國母半道夭折了。
只不過,他們不在意的表情只維持到陸執安說出了又一個拒絕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