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水泥
第31章 水泥
在陸執安的前世,有這麽一個說法——穿越必備三件套。
三件套究竟是哪三件套,誰也沒有個定論,只是大多逃不過以下幾種:鹽、糖、水泥、鋼鐵、玻璃。
鹽糖與民生挂鈎,水泥鋼鐵和國家建設挂鈎,玻璃則是純粹的用來斂財。
陸執安自然也是聽說過這些東西的大名的,這次出現在他腦海中的東西就是其中之一——水泥。
水泥是科技産物的一種,最初誕生于1756年,後來經過近三百年的發展,逐漸衍生出了多種特性的水泥。
這種特性水泥陸執安自然是不會的。
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文科生,還記得水泥的基礎配方都已經很不錯了,哪裏懂那麽專業的東西。
水泥的原材料主要是石灰石和沙子,這在當下這個時代都是十分好找,甚至都不怎麽需要花錢去買的東西。
但是制作出來的水泥卻可以應用到諸如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方面。
即便是從百姓們的個人層面上來講,用水泥和磚造起的房子,在價格上和現在百姓家中通用的木屋、泥瓦房差別并不很大,但是水泥磚房的使用壽命和抗打擊能力卻要強上許多。
只不過,還是那個最讓人頭疼的問題——水泥這玩意兒到底怎麽造。
陸執安只記得原材料都要什麽還有大致的制作流程,但是每種材料放多少、每個流程耗時多久,這些都是他兩眼一抹黑的,只能一步步實驗着來。
确實是麻煩了些,可若是真的能把水泥給造出來,邊境的城牆、防洪的堤壩都可以更加堅固,這是可以直接提升國家穩定度的利器。
陸執安太明白這樣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兒有多重要了,只拿攻城來說。
普通水泥要在近800度高溫的時候才會開始軟化,直到1300度左右開始融化。
Advertisement
只是這一條特性,就絕了火攻上來的路,如果沒有強力的助燃油料,敵人們想要攻城,只能硬生生打上來,或者是将城門撞開。
但是,由水泥澆築的城牆可不像是磚石城牆,還能尋找攀爬的地方,找不到也能制造,前世連小孩子都知道水泥晾幹以後是不可能把什麽東西插進去的,大力出奇跡也只能崩開一小塊區域,還是插不進去。
如此一來,從城牆登頂的難度呈幾何倍數增長,守城的難度只剩下了城門處,城池陷落的可能性也在成反比下降。
所以,別看水泥灰突突的,用得好了,它能救下無數人的命。
這麽想着,陸執安也就沒有再多猶豫,叫來侍墨,讓他分別派人出去買幾種材料。
這些都是煅燒水泥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東西。
而他自己,則是在晚飯時候前往鳳儀宮。
煅燒水泥的事情他有些拿不準,不太确定普通的炭火能不能達到煅燒水泥需要的溫度,如果不能的話,還得找老爹要一些朔州開采出來的煤才行。
朔州的煤礦現在已經開始開采了,将作監的鐵匠也被秘密調走了一部分,應該是被安排去研究如何用煤提高鐵的硬度。
倒是水泥這邊,如果也需要用煤礦的話,只怕是老爹又要頭疼擴大開采規模的事情了。
自從一家人搬進皇宮之後,見面的時間就少了許多,很多以往他們一家人之間的小樂趣也逐漸沒有辦法繼續産生,比如,陸執安就喜歡隔三差五地把他那沉穩的老爹氣到跳腳。
但,沒了一個樂子,他還可以找更多的樂子。
那句話怎麽說來着?
我就是喜歡看你氣得要死但就是不舍得幹掉我的樣子。
陸執安遞上來的樁樁件件可都是利國利民的産物,他了解陸遠平的性子,只要不是危及到國家安全,這樣的好東西,再怎麽難他也會想着給辦成了。
也正是有了這個前提,陸執安才敢一次次地“只挖坑不填土”。
畢竟他還是個小孩子嘛,小孩子家家地,考慮問題不夠周全簡直太正常了好嘛。
“你如今也大了,不能總想着撂挑子,該做的事情都要做好,別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開個頭就跑,我可沒那麽多時間跟在你後面給你收拾爛攤子。”
哦豁,好像玩脫了。
陸遠平木着臉,看着明顯是在偷笑的陸執安,恨不得把他抓來好好教訓一頓,讓他知道什麽叫父愛。
別以為他看不出來他到底是抱着什麽樣的心思說出剛才那番話的時候揣的是什麽小心思,不就是想要看他忙得四腳朝天嗎?
是,他是肯定不會放過眼下的這些好東西,但這不意味着他沒有辦法和陸執安互相傷害啊。
他這個既是爹又是君的身份,想要整治一下陸執安可太簡單了。
要知道,陸執安現在的課程安排,可是比他當年要簡略了不少的。
當初陸遠平啓蒙開始,直至出閣參政之前,一直都保持着二更睡五更起的作息,每天睡覺時間滿打滿算不過三個時辰,課業更是安排得滿滿當當,偶爾還需要占用睡眠時間才能把課業做完。
而陸執安呢?
起床時間比他晚一個時辰,睡覺又早了一個時辰,僅僅只是睡覺時間就比他多用了兩個時辰,這兩個時辰能做多少事情啊!
而且陸執安對于他現在的課程應付起來沒有一點難度,藺晖文已經不止一次地跟陸遠平提過了,太子殿下的學習速度飛快,甚至偶爾還需要等一等伴讀。
東宮的人也傳來消息,說是伴讀們為了能夠跟上陸執安的速度,每日裏都要比陸執安早起晚歇兩個時辰。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陸遠平也不得不沉默了。
比陸執安早起晚歇兩個時辰,這不就是他當年的作息節奏嗎?
能被選來做伴讀,桓子墨他們的智商是不需要懷疑的。
太子伴讀是未來的國之重臣,無論是品性還是能力,只要有一條過不了關,就不會被選入伴讀行列。
“這就是宿慧的威力嗎?”陸遠平覺得震撼,但是想想又覺得說得通。
陸執安擁有着前世的記憶,也有着自己成熟的學習方法和經驗,比得過這些小孩子倒也算是正常。
只是這樣一來,伴讀們跟不上陸執安的速度,要麽就要陸執安遷就他們,要麽就是不管他們,給陸執安單獨開一個進度班,可是這樣一來,想要培養他們友情的目的就很難達成了。
但是,讓陸執安遷就他們也不合适。
君臣有別,哪有給自己降級的?
正巧在這個時候,陸執安帶着他的新點子來陸遠平這裏找樂子。
自家的臭小子自己心裏清楚,陸遠平看着陸執安的表現就知道他不懷好意,既然如此,那麽也就不能怪他這個當爹的不給孩子努力進取的機會不是?
所以,當陸執安說完了自己要的東西,正打算和往常一樣跟大家說聲晚安就跑路的時候,他被陸遠平攔了下來。
“大牛啊,最近朝中事務繁忙,爹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我兒如此能幹,不如等你下午下課之後到禦書房來幫你爹一把?”
陸遠平嘴上說着力不從心,但是陸執安卻沒有辦法從他的臉上找到半點痕跡。
真要是力不從心的話,哪裏還有時間天天跑來鳳儀宮吃晚飯哦。
不僅吃晚飯,吃完還就不走了。
力不從心不是應該擠時間吃完飯就接着回去加班嗎?
見陸執安一臉“你猜我信不信你的鬼話”的表情,陸遠平硬是不改口,反而故意對他挑了挑眉。
得,陸執安明白了,這是現世報啊!
但是,想讓他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去幹活兒,還是他從沒有處理過的政務,也不是那麽輕松的事情。
他現在年紀還小呢,還不到十一歲,身體正在生長階段,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對他來說可太重要了。
不說未來要長到一米九多的大高個,一米八總是要有的吧?
萬一因為熬夜多了導致他長不高可怎麽辦?這可是一輩子的事!
陸遠平:……
他萬萬沒有想到陸執安竟然會搬出這樣的理由來拒絕他。
“這又是你在夢裏學的?”
十來歲的年紀個子蹿得快他也知道,畢竟自己就親身經歷過。
但是這和睡覺有什麽關系?
“當然有關系了!科學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不僅危害身體健康,同時也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不利于成長期的兒童和青少年發育,而且還會導致學習能力下降、脾氣暴躁等等情況。”
“如果睡眠時間太短,并且一直保持這種狀态的話,還容易猝死。”
陸遠平:你說就說,還一直拿你那小眼神瞟我幹什麽?
陸執安卻是不理他的眼神,轉而提起了自己之前一直在思考的另一件事——上朝時間。
上朝時間那麽早,當初他跟着上了一天的朝都覺得困得不行,但他可是就住在宮裏,不需要像大臣們一樣早早地從各自府中趕來。
也就是說,大臣們的起床時間只會比他早更多,一個小時,甚至是一個時辰。
要知道,能在中央任職的官員,三十歲都能稱得上是後生可畏,四十歲也可以說得上一句年少有為,五十歲甚至是六十才是朝中重臣們的常見年齡段。
這樣的年紀,放在陸執安前世都快要能退休頤養天年了。
可是在大恒,他們還要陪着皇帝每天三四點鐘起床上班。
現在天氣還不算很冷,早上起床的壓力也不算特別大,可是等到了冬天呢?
陸執安是真的怕哪天有個大臣因為早起上朝而突發什麽疾病。
這對于陸遠平的名聲來說肯定是一個打擊,鬧不好就要傳出苛待臣子的謠言來。
“所以啊,爹,要不改一下上朝時間吧。”陸執安并不完全是出自想要多睡會兒覺的私心。
他知道,朝堂上還能留下來的這批大臣們,只有一少部分是暫時沒有辦法處理掉的蛀蟲,剩下的都是陸遠平留下來的能臣幹将,他正期待着一個合适的時機,将所有蛀蟲全部清理幹淨,然後大家勁兒往一處使,努力讓大恒變得更好呢。
能被他留下來的人,在才能上至少也是個能守成的,而這樣的人才,并不好找,損失一個都足以讓人心痛。
畢竟,如果陸執安對未來的規劃能夠成真的話,未來許多年裏的大恒對于人才的需求量都是極大的,而培養可用的人才又需要時間,所以這份底子必須要盡可能地保留。
“爹,你想想,萬一有哪個将相之才因為起太早……”
“閉嘴吧你!”陸遠平瞪了陸執安一眼。
他自己會想,不用他特意提醒。
陸遠平甚至不敢把這種可能放在自己有印象的人才身上去聯想,生怕自己這麽一個聯想就成了真,到時候他可真的要嘔死了。
但是早朝時間是□□定下來的,一直沿用至今,即便是先帝那樣在家事上荒唐的人,也從未有過更改早朝時間的念頭。
陸遠平不知道他要是這麽提出來了,朝堂上的其他大臣會是什麽樣的反應,但至少禮部是肯定要鬧上一鬧的。
想想就頭疼。
陸執安大致能猜到他在頭疼什麽,但是禮部的那群老頭子他也沒有什麽辦法。
前些天的太子冊封典禮,那群老家夥可是把他也給折騰的夠嗆,現在可算是熬過去了,他可不想在短時間內再和他們打交道。
“爹,其實早朝還有一個問題你發現沒?”陸執安想了想,決定先從另一個角度出發。
“嗯?”
早朝這個制度是從數百年前就已經開始流傳下來的,有什麽問題?
“我只是随便說說哈,畢竟我也只上了一次朝。”陸執安摸了摸下巴。
“先說說早朝的目的是什麽。”陸執安寫論文的習慣又下意識地帶了出來。
“早朝主要是為了大臣和皇帝之間交換信息,了解清楚國內近期都發生了什麽事情,有沒有什麽事情是臣子知道而皇帝還不知道的,比如檢舉。”
“還有一點,當國家發生大事的時候,早朝是一個很好的、了解文臣武将們想法、集思廣益的平臺。總的來說,早朝是用來處理國家大事的。”
“既然是處理國家大事,那麽為什麽早朝要搞出來那麽多禮樂之類的環節?速戰速決才是最好的啊!”
陸執安最想吐槽的就是這一點了,雖然這樣的環節是能維持秩序不錯,但也過于繁瑣了一些。
“還有就是各位大臣們說話的方式。”
說起這一點,陸執安也覺得牙疼。
“要知道,早朝可不是一個人參與,每個人在彙報自己的信息的時候先行個禮,再來上一兩句的問候,然後才進入正題,他浪費的是他自己的時間嗎?”
“他一個人說一刻鐘的廢話,浪費的就是每個人一刻鐘的時間,參與早朝的大臣們有多少我不清楚,怎麽說也有上百個吧?這不就一下子浪費了一天出去?有這時間啰嗦,大家都回去處理多少事情了?”
這就像是陸執安以前被迫參與過的什麽學習研讨會,先來個領導發言,說上一堆屁用沒有的感嘆,一個多小時就過去了,如果領導多幾個,說不定第一天就淨是發言了。
直切正題不好嗎?這裏可是國家中樞,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多如繁星,最重要的就是效率二字。
換句話說,如果他們把說廢話的時間挪到睡覺上,猝死的概率也會大大降低。
陸遠平也知道陸執安為什麽說那些環節有問題,畢竟即便是他自己也覺得無聊的很。
但是多年習慣,很難讓大臣們快速改正,而且怎麽改也是一個問題。
想到這裏,陸遠平又看向了陸執安。
他突然想起來,前些日子這小子拿着那篇關于羊毛貿易的文章來找他時,那種文章結構!!!
簡單,明了,思路清晰。
通篇看下來,可以說是一句廢話都沒有,完全不需要他像是看折子一樣,費勁巴拉地從一堆虛僞的問候裏面去提煉自己想要的信息。
這樣的文章寫法,若是能推廣開來,每日處理政事都要輕松上不少。
如果連上朝也能應用到這樣的方法,确實能夠節省不少的時間。
“你有什麽合适的建議沒?”陸遠平想知道,陸執安會不會還有什麽妙招。
陸執安其實也沒有提煉出什麽很有效的更改策略,但是他曾經在前世學到過一種方法——縮句。
溫暖的陽光下,路邊的小花舒展開了自己的花瓣。
陽光下,路邊的小花開了。
将不必要的修飾去除,就能讓句子顯得簡單清晰許多,或許少了一些畫面感,但這種畫面感也不是每時每刻都需要的東西。
像是政事,要畫面感幹什麽?又不是在說書。
陸執安把這一點告訴了陸遠平,然後就沒有別的建議了。
反而是對于大臣們往上遞提案這一點,他還能給支一下招。
“早朝要解決的事情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已經有解決辦法、上朝只是為了敲定最終方案的;以及暫時還沒有解決辦法的。”
“這兩類問題,其實都可以套用論文或者策劃案的模式,只要稍作改變。”
“論文?就是你那篇羊毛貿易的文章那種?策劃案又是什麽?”
陸遠平沒忍住,插了句話。
“對,就是那種。”陸執安點點頭,“論文是我在夢裏學到的一種寫作方法,但如果是在早朝上,策劃案比論文更适合。”
陸執安這一個急轉彎,就把陸遠平好奇的論文給撇開,單獨講起了策劃案。
“策劃案是指對于某一件事的整體規劃,大到最終目标,小到每一步怎麽走,都可以在策劃案中寫出來。”
“就比如在某個地方發生了旱災,朝廷必然要救災,那就可以以策劃安的形式将整個流程規劃出來,然後一步步按照計劃執行。”
“無論是已經得知了消息,還是正巧在上朝的時候得到消息,策劃案都可以直接将各個環節填進去,飛速将整個流程明确下來,甚至,如果近期沒有發生什麽天災,各個部門也可以提前做出預案,真到了災難降臨的那一刻,立刻根據預案行動起來。”
“就比如旱災,百姓們缺少糧食,肯定是要調集存糧救災的,無論調用多少都需要一個過程,那麽在大家還在讨論派誰去赈災、調用多少赈災銀兩的過程中,糧倉其實已經可以按照預案開始準備赈災用的糧食,等到最終細節拍板了再進行微調。”
“這樣一來,就省下了調糧的時間,赈災糧款早一步到達災區,百姓們就能多一分生的希望。”
說到這裏,陸執安微微皺眉,還是覺得自己的舉例好像不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