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親人
第12章 親人
第二天一早,陸執安就被近侍叫了起來。
看着窗外還黑着的天空,陸執安第一次覺得自己突然成了皇子乃至太子也沒有多好。
當然,他也知道這句話純屬是他站着說話不腰疼了。
這個時代的人大多活得艱難,和他們比起來,他現在的生活已經幸福了太多太多。
只是人終歸是貪心的,在一些特定環境下難免會想要發一發牢騷。
陸執安也只是想一想而已,倒沒有真的對這件事産生什麽想法,最多就是想着等回頭看看能不能把上朝時間往後調一調,他并不是很想每天都過得像是高三沖刺階段一樣。
就在這樣的念叨中,陸執安總算是洗漱完了。
今天的早飯也是特制的,是陸執安特意叫來東宮食官署的食官署令,複刻出來的雞蛋灌餅。
早餐吃餅比起吃那些粥菜要省事許多,直接用餅子卷起一些清炒的小菜,碳水、維生素、蛋白質就都齊了。
上朝之前一般是不太喝水的,主要是怕不小心喝多了想要上廁所,陸執安也只是在覺得口很幹的時候才用茶水送一送,免得自己第一次上朝就出現一些尴尬的狀況。
早飯吃得簡單,陸執安出發的也很快,從起床到出門也不過是一炷香的時間,等他們趕到廣明殿外的時候,距離早朝開始還有足足一刻半。
陸執安安心了一些,五點起床對他來說還勉強可以接受一下,以後有什麽情況要上朝,按照這個工作節奏來就行。
從太子轎攆上下來,陸執安稍微活動了一下手腳。
可惜因為他要保持好自己作為太子的形象,不能大幅度活動,不然這個時候最适合來上一套廣播體操來熱熱身、醒醒腦。
陸執安不需要多想,就能夠感受到投射到自己身上的諸多視線,顯然,這些視線都來自已經到了廣明殿外廣場的大臣們。
Advertisement
說起來,這些大臣們與陸執安大多都只有兩面之緣,一次是登基大典,一次是中秋晚宴,還有一小部分因為去過大樹村或許見過他第三面。
但前幾次的見面不是離得遠就是時間短,百官對于這個新上任的皇儲還是十分好奇的。
畢竟,皇儲的質量決定着将來這個國家的走向,而官員們也不是一個人,他們的身後還有親友門生,國家的未來對他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雖然就這麽看上幾眼也看不出個什麽,但多看兩眼能得到的信息總會多上一些。
陸執安下了轎攆之後,微微理了下自己的衣服,然後就按照禮儀規制,緩步走到了百官最前方。
這裏是屬于太子的位置,雖然太子冊封典禮還沒有正式進行,但他已經是太子了,站在這裏最合禮數。
站定之後,陸執安就微垂着頭,開始思考自己下一步該怎麽走。
一個國家的發展,大致上可以分成衣食住行醫軍|政這七個方向,其中最緊要的三個方面就是衣食住,它們是保障一個人基本生活條件的基石。
曲轅犁的複刻成功将會幫助百姓們提高年産量,雖然累上一些,但收成是會比往年要好的,比起那一點增加的疲憊,百姓們寧可苦一苦自己。
至于衣和住,實際上是排在了食後面的,畢竟人可以穿的單薄一些,卻不能一直餓着,
那麽,還有沒有什麽方法可以快速提高糧食的産量呢?
說實話,很難。
陸執安以前也看過一些小說,自然是知道土豆玉米紅薯這種對于當前環境糧食産量水平是降維打擊的作物,但這種作物并不是說找就能找到的。
雖然他現在所處的時代看上去很像是一個架空了的古代朝代,但這個世界架的多空,他心裏還真沒有什麽譜,所以也無法确定是否會有另外的大陸存在,又是否會有這些作物的存在。
因為這些不确定性,陸執安未來肯定是要想辦法去尋找的,但也不能就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這件事上。
提高農業生産産量的方法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兩種——提高耕作面積、提高單位産量。
有曲轅犁在,面積是肯定會增加了,而且這種工具并不适合一次性搞出來太多,需要一個适應的過程。
畢竟人的體力也是逐步提高的,突然增加太多的勞動量而沒有一個适應的過程,容易累死。
那麽,如何提高單位面積中的産量呢?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提高種子質量和改進耕作過程了。
提高種子質量又是一個需要循序漸進的事情,可選項就只剩下改進耕作過程這一種。
陸執安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化肥!
但化肥這個東西又和他讀的歷史專業無關,什麽作物需要什麽肥料他也不太清楚,用多少量他更不知道。
如果要在這方面進行改進的話,那就只能找……哎?這事兒是應該找戶部還是應該找工部啊?
陸執安的眼神有一瞬間的迷茫。
但也沒有等他迷茫多久,禁鞭聲響起,百官們按照自己的品階分別站好,要上朝了。
陸執安第一次上朝,腦子懵了一瞬,好在他剛才就已經站在了自己應該站的地方,所以這個時候并不需要多做些什麽,只要等到廣明殿大門開了之後進去就行了。
接下來的流程就像是先前那位太子賓客講的那樣,衆臣拜見皇帝,然後開始“有本啓奏”環節。
陸執安站在隊伍的最前方,努力克制住自己想要打個哈欠的本能,認真聽其他人彙報工作。
雖說他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不會系統性地接觸這些東西,但一些知識和見解就是在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中慢慢彙集起來的,陸執安也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
聽了一肚子的南邊騷擾、北邊匪患、東海搶劫、西域動蕩的消息之後,今天的早朝終于只剩下了最後一項。
那就是宣布東宮三師三少的名單。
實際上,當陸執安出現在朝會隊伍中的時候,人精們就已經大致猜出今天要定下這些人選了,畢竟太子還沒有出閣,非特殊需要是不會跟着上朝的,這個時候的太子第一位任務是學習。
只是任誰也沒有想到,三師三少裏面,竟然夾了一個從四品的侍中。
哦不,為了能讓這位郎中顯得不那麽像是登月碰瓷,皇上還特意先給他晉了一級,職位雖然沒變,但品級升到了正四品。
嗯……和少師的正二品官銜也就只差了四級而已。
不說是百官們了,就是當事人趙家梁自己,都是懵的。
三師三少這種事情一聽就知道和他無關,所以他本身也沒有想着能在這個時候聽到自己的名字。
以至于當聖旨宣讀到他的時候,他都晚了半拍才出列謝恩,下朝的時候還有些暈暈乎乎的。
陸執安下朝後第一件事就是去了廣明殿後的禦書房,擺着手催促何書快點上茶,他快要渴死了。
早上睡醒的時候本就容易渴,他吃了那麽大一餅子還只喝了兩口水,後面又聽了一個多小時的早朝,早就已經渴的不行,現在放松下來,頓時就不裝了。
反正禦書房這邊都是自己人,陸執安對于自己老爹的能耐還是很有自信的,只要他想,這殿裏的消息半點都傳不……
o_O
陸執安一回頭就看到了跟着陸老爹到了門口,正準備拜見他的鎮國公和孟澤鵬,頓時僵住。
完了,辛苦一個早上維持住的形象,沒了。
“父親。”陸執安對陸老爹行了個禮,畢竟是在其他人面前,基本的禮儀保持住。
“行了,何書,都上座,看茶。”
陸老爹揮了揮手。
渴的實際上也不止陸執安一個,畢竟大家為了保持體面,實際上都是起床後幾乎不喝水的。
陸執安還好一些,雖然他沒有喝水,但說的話也少。
但鎮國公他們作為朝中重臣,幾乎都在早朝有所奏對,說的話可比陸執安多多了。
就連陸老爹,在喝到溫度适宜的茶水時,也忍不住喟嘆一聲。
喝了一盞茶,緩過那陣幹渴勁兒之後,陸老爹才終于有心情去理會其他人。
他今天帶着鎮國公父子過來,主要還是想讓陸執安和自己的外家認識一下。
尤其是鎮國公,不僅僅是他的外公,同時也還是太傅。
說起來,因為當年的那場風波,陸執安雖然已經十歲多了,卻一直都沒有見過母家的人,也就只有從大樹村出來以後,雙方有過幾次遠遠的碰面。
本朝最大軍權的持有者有兩個人,其中一個就是鎮國公,鎮國公一家世代從軍,在将士們之間頗有名聲。
也就是因為鎮國公是鐵打的保皇黨,再加上陸老爹自貶後只在孟梓華生産時拜訪過兩次,就再無其他聯系,才能在之前那麽慘烈的奪嫡鬥争中保住全家人。
否則,以他的權勢,在太子失勢後第一個就該被清理掉。
這也足以看出他老人家的政治智慧了。
也正是因為他一直都在秉持着這樣的立場,所以在陸老爹繼位之初,就可以快速地掌握大部分軍權,避免了更大動蕩發生的可能性。
“安兒,來,見過你外公和舅舅。”陸老爹對陸執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