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陸拾貳
第062章 陸拾貳
元良良沒有向殿下提讓林氏回元家或者讓林氏與爹爹和離, 要求殿下做主的事。
她一是不打算為難殿下,二來她想問問林氏的意思。那日她和爹爹說她替林氏做主只是一時情急之下說的話,實際林氏究竟心裏怎麽想, 她不知道。
元良良寫了一封信讓人快馬送去臨沅老家,她等得心急如焚,三天後的下午,她終于收到了快馬帶回來的信。
林氏在信中讓她千萬別做傻事, 不論是回元家還是和離後去京都,林氏都不願意。
她說她在臨沅老家待習慣了, 如今臨沅老家的人知道她女兒良良在京都嫁了貴人, 也不敢慢待她。眼下的日子她很滿意。
元良良知道娘親是怎麽想的, 她是怕拖累她吧。躲在臨沅老家,誰知道四殿下的寵妃親生娘親是誰, 可若回了元府或者來了京都就不一樣了。
元良良會遭罪, 也會讓殿下跟着被人非議, 畢竟她不只是四皇子府後院的一個普通女人,殿下對她太不一般了。
元良良扁着嘴,眼淚花花看完信,最後也只有無奈接受了此事。想着再等等吧, 也許以後的某一天娘親就改變主意了呢, 到時候她也一定會有更好的辦法讓娘親安度晚年。
殿下得知他的良側妃又哭了,是因為臨沅老家來的一封信才掉的金豆子。殿下便知怎麽回事。
此次小胖子雙滿月宴, 四殿下可是差不多把全京都的豪門貴府都請了來,是以收的禮也很多就是了。殿下親自挑選了些, 讓良側妃過目。
元良良正為娘親傷懷, 沒心思搭理,就聽殿下又說:“本殿打算将這些送去臨沅老家, 不知林氏可會喜歡?”
元良良遲疑看殿下,而後眼睛才有了些光亮。
...
元良良得知元琳琳和元姝兒沒跟着元承業回家,而是在元傾城那住下了,元傾城給元良良送信,結果信中署名是姝兒,信是元姝兒寫給她的,說是請她來大姐夫家作客,她們姐妹四個好有機會坐一起談心。
元良良想了想提筆回信:“近日小皇子哭鬧不止,良兒實難離他而去,若得空,改日定登門拜訪。”
Advertisement
她和元傾城相差兩歲,元傾城和元琳琳元姝兒相差四五歲,且她和元傾城都是婦人,和兩個小丫頭片子有什麽心可談的。
去了探花郎府,勢必也會惹來很多麻煩。她之前聽殿下提過,許志州是二殿下提拔的人,京都城皆知四殿下與二殿下不和,她作為四殿下寵妃還是別給殿下惹麻煩了吧。
只是元良良萬萬沒想到,元姝兒和元琳琳會到處宣揚她們和她的親姐妹關系。非必要,元良良鮮少跟着正妃出去抛頭露面,是以還是正妃去參加二皇子妃生辰宴回府後,氣急敗壞來質問她,她才知曉。
元姝兒和元琳琳跟着元傾城一同出席宴會,兩個活潑的小姑娘和元傾城不同,四處交友,還是以元良良親妹妹的身份,許多達官貴人的女眷得知她們确實是良側妃的妹妹後,還真都對兩人另眼相看。
甚至于,元姝兒還大膽到跑去男客中撒野,二殿下得知她也是元家女後,還誇她長得像姐姐一般明豔動人,把二皇子妃氣夠嗆。
當時,四皇子妃就坐在二皇子妃身旁,眼看着火爆脾氣的二皇子妃拍案而起,可又慣常拿二殿下沒辦法,被身邊的人勸說後,又無奈坐了回去。
四皇子府內女眷妹妹惹出的事,總不能要她一個四皇子府正妃向二皇子妃道歉吧?
她不說話,自有人提起,趁着良側妃不在,有些個要讨好二皇子妃的官家女眷直接數落起良側妃來,還問四皇子妃是也不是,四皇子妃很想跟着一起數落,奈何她要這麽幹,第二日她這個四皇子妃的名聲就能一臭千裏,還有可能會被殿下和爹爹訓斥。
四皇子妃尴尬端坐了半天,直到宴會結束匆匆回府。
元良良聽了正妃的話,沖正妃行一禮,道歉:“妾身替兩位妹妹給正妃娘娘賠不是了。您大人有大量,別跟兩個小丫頭一般見識。”
正妃沒料她會将此事攬下:“良側妃倒是和兩位同父異母的妹妹關系不錯。”正妃講完這句,就甩袖離去了。
元良良覺得正妃太沉不住氣。要是她是正妃,她一定不會這麽快暴露自己。
她會隐忍,好歹這樣殿下抓不住她的把柄,會覺得虧欠她,一直心裏記挂着。元良良慶幸之餘,也替正妃惋惜。
元良良道歉歸道歉,但她也不會傻到去找元姝兒和元琳琳質問為啥給她惹麻煩,因為說了也沒用,事情都發生了呀。反正她在京都貴人女眷中的名聲也算不得好,就這樣吧。
只是讓她沒想到的是,半個月以後,二殿下竟把元姝兒擡進了府,并連寵了一月有餘。聽聞二皇子妃在府裏連砸了幾套價值連城的瓷器。
事實上,二殿下也不是沒像寵姝夫人般寵過其他女人,二皇子妃這幾年也是一路習慣過來,可從沒像如今這般失态過。主要還是因為元姝兒和元良良長得有兩分相似,加上性情和穿衣打扮都像極元良良。
二皇子妃一直知道二殿下對四皇子良側妃念念不忘,而四殿下那般堅忍守規矩之人竟也會被良側妃勾去了魂,四皇子妃在四皇子府過的日子恐怕都不如她,二皇子妃自是怕二殿下也會學着四殿下獨寵元家女一人。
好在,二殿下沒多久就厭了姝夫人,幾日沒去姝夫人那,姝夫人直接不管不顧去找二殿下,二殿下和幕僚談要事被打斷,他一氣之下直接甩了元姝兒一巴掌,并罰她半年內不許出院門t。
姝夫人孤零零呆在院內的數日幾乎每天都在想,她哪裏錯了?
不是都說二殿下心儀二姐姐,她和二姐姐同為元家女,又長得相似,她還特意穿了二姐姐一樣顏色的衣服,二殿下竟是這麽快就厭棄了她?
四殿下又為何久久寵着二姐姐呢?
母親之前還想叫她籠絡住四殿下,母親說二姐姐不和他們一條心,就算以後當了貴妃都對他們家于事無補,就想讓她代替二姐姐在四殿下府裏站穩腳跟。
她不樂意和二姐姐争搶,她也知争不過,倒不如另謀出路。是以她求了大姐姐,讓她也出席二皇子妃的生辰宴,她便有機會見到比誰都有機會坐上那把椅子的二殿下。
元姝兒很不想承認,她後悔了。
元良良正在給坐在花圃裏的齊思良小娃娃畫畫像。
是的,小胖子有名字啦。
朱先生翻爛了幾本書想了四五十個名字,最後四殿下選中了這三個字。
朱先生雖覺得四殿下要求高了點,但殿下選出的名字也是他頂喜歡的幾十個名字中最靠前的。
齊思良,不忘做個良善之人,多麽動聽!
四殿下哪能和朱先生不謀而合,他只是第一眼被這名字吸引,和良側妃一樣有個良字,思良,正合他意。
小胖子不願意配合他娘親,又被飛出來的一只綠色大蟲子吓到,“哇”一聲大哭起來。元良良哄了半天不起效果,索性直接把小胖子眼淚鼻涕糊滿小臉的樣子畫了下來。
哼,叫他不聽話,留着以後拿出來給他的意中人欣賞。
“主子,丁大來報,大小姐來咱府上了。”春雨也是詫異元傾城會登門求見,趕忙跑過來禀報元良良。
元良良雖在內院,但不妨礙她探聽民間的故事,話本子看膩了,打探打探京都城的真實傳說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尤其三個月前香巧和丁大擺了酒,她探聽府外的事就更容易了。
這一探聽,元良良就知道了二殿下府中的事。
元良良讓人将元傾城領進菡萏院。
上回小皇子雙滿月宴,她進菡萏院時就被誇張的景致和擺設吓到,今日再次看到,元傾城還是忍不住驚訝。
牡丹花爬滿了菡萏院的所有院牆,叫人身臨其境花海般。一棵粉嫩荊桃與牡丹遙相呼應,而人比花嬌的良側妃就斜斜靠在荊桃樹下的美人榻上。
“大姐姐,快請坐。”
元良良給元傾城倒了一杯自制花茶,也不開口問,等着元傾城自己說。
元傾城瞧着幾個丫頭哄着小皇子玩秋千,眼裏不由帶了羨慕,只她很快回神,臉帶為難愁苦開口:“良兒,你可有法子救救姝兒?二皇子妃……”
她似是害怕,壓低了聲音才敢又出聲:“不如四皇子妃雍容大度,二皇子妃竟敢對姝兒用家法,我只是一個四品官女眷,別說幫忙,就連去二皇子府見一面都困難。是以大姐姐只有來找你,在這京都城,除了良兒,大姐姐再沒有人可找了。”
元良良不知該如何是好。她一個四皇子府的側妃去救二皇子府的侍妾算怎麽回事?是姐妹她也沒說不認,但她真的辦不到。何況,元姝兒不就是受了點家法?有什麽可救的?
“大姐姐,皇子府的家法我熟。想當年,我剛進殿下府門時,殿下也時常用家法對付我,沒大事。”像什麽罰站抄經,對她來說都是家常便飯。
元傾城被她的話吓到,驚恐問:“四殿下竟對你如此?不是說四殿下對你極好?”
元良良見元傾城滿臉的擔心關懷,心裏覺暖融融的,她無所謂解釋:“四殿下重規矩,這京都城誰人不知。我又剛好學不來規矩,殿下估摸着也是怒其不争,不得不動手吧。”
“良兒可還好?”元傾城打量她上下。
“大姐姐不必擔心,好得很。”元良良輕盈轉幾個圈給她瞧。
“可我花了不少銀子打探,得知姝兒很不好,她被二皇子妃派人用板子打傷了腿,如今連床都下不了了。”元傾城紅着眼無助說。
元良良震驚:“她犯了什麽錯,要受如此重罰?”她想問,家法又不是在京兆府受刑,還有打人的?
元傾城搖頭:“什麽說法都有,我也不知道該信那個。什麽說她違抗二殿下,說她頂撞二皇子妃,還有私逃出府。”
元良良冷靜分析:“這都不是大事,二皇子妃擺明了故意找元姝兒麻煩。”對此,她很有經驗。她府上的四皇子妃不也這般?
元傾城更着急問:“這可如何是好?姝兒應付不來的,她如今在二皇子府想必找個大夫看看都是難事,良兒你可有法子救救她?”
元良良想起她有一次也生病快死了都請不來大夫,最後只來了個不中用的醫女,不對,聽春雨說醫女醫術雖不高,但還是幫了她大忙的。
說來她都還沒找機會找那醫女好好感謝一番,但她也怕給醫女帶來麻煩,她還是有機會再說吧。
元良良又想起元姝兒,嬌俏活潑站在眼前,說特別喜歡她院子裏那顆荊桃樹。
趁劉氏不注意,還偷偷和她說小話。說母親讓她也進府伺候四殿下,但那是二姐姐的男人,她要重新找一個。反正只要和四殿下一樣位高權重身份尊貴,父親母親就無話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