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漢武帝的追妻火葬場》6
第18章 《漢武帝的追妻火葬場》6
【結果,劉徹的所有熱情,在看到陳阿嬌的婢女正在內室擺放東西,還有地上一個才擺放到一半的包袱時,涼了下來。
劉徹還給陳阿嬌留了面子,把她放下來,冷靜地問道:
“你的婢女偷東西?”
“不是,是我讓她做得。”陳阿嬌感受着劉徹快速變成負分的情緒,索性破罐子破摔,“我要出宮。”
劉徹似笑非笑:“皇後想要出宮游玩,朕自然是答應的,也不必要拿宮中的花瓶擺件去當錢用。”
如果不是劉徹源源不斷的負分傳來,看他笑眯眯的模樣,誰能想到此時劉徹已經暴怒無比?
這負分都沖到-99-199了!
剛剛把她抱起來的時候明明已經最高分達到+999了!
陳阿嬌心裏苦:“陛下不是想要廢後嗎?臣妾自請下堂,只希望下堂後能出宮回家。”
“朕若是不依?”
“臣妾願意以陛下想要的東西換取。”
“朕想要兒子。”劉徹用眼神暗示,偏偏故意不說自己這次過來的真實目的。
陳阿嬌面無表情:“生不出來,陛下另請高明吧。”
這直白的話語嗆的劉徹差點接不上話,但是不等他接話,陳阿嬌直接把皮靴的圖紙遞給他,上面的內容立刻讓劉徹看得忘乎所以。
圖紙不止是有皮靴的制作縫紉技術,最重要的就是靴子鞋底的材料,原來叫橡膠!
Advertisement
劉徹看得渾然忘我,結果在結尾卻發現,大漢不産橡膠,他差點給氣笑了:“你玩弄朕?”】
嬴陰嫚捧着心口道:“我覺得我心裏也苦。這天幕念書一段段的太慢了,翻書也慢,為什麽不能直接把書給我自己看!”
而且這種橫向的閱讀方式,讓豎向閱讀了十幾年的習慣很難立刻更改過來,贏陰嫚還是有些不習慣。
公子高卻在言情文裏找技術:“橡膠是甚?天幕這麽鄭重其事的寫了一長串,一定是個好東西吧?”
這一點扶蘇也甚為贊同:“希望大秦也有。”
結果就聽到末尾處“大漢不産橡膠”,扶蘇也沉默了。
不産橡膠,鋪墊這麽久幹嘛?
【陳阿嬌看到劉徹惱羞成怒的樣子,反而笑了。
這種玩弄人的把戲,一向是劉徹喜歡做的。
現在玩弄一把劉徹,看他惱羞成怒的模樣,真是好看極了。
“陛下先休了我,寫下诏書放我出宮,我再把剩下的半份技術給你。”陳阿嬌掌握了主動權,悠哉悠哉說道,“放心,大漢有替代品。”
劉徹深深地看了陳阿嬌好幾眼,這個期間負分不斷地瘋漲:-99-199-299-399!
扣的陳阿嬌連眼看着可以達成的“忠仆之愛”又被扣光了!
但是讓陳阿嬌不解的是,你負分狂漲能理解,怎麽正分喜愛值也在+99+199+299+399+999的漲?
感情你打算自産自銷,自己正負抵消?】
陳皇後忍不住笑了:“看來是我還不夠了解陛下。”
劉徹看着小說裏的劉徹,一言難盡道:“朕也沒想到,在後世朕的形象是這樣。”
真不知道是什麽樣的史料給了後世這樣的錯覺?劉徹百思不得其解。
他還不知道,從兩漢時候開始,就不斷地有以漢武帝為主角的志怪小說,各種給他造謠。偏偏後世不少人還真把小說裏的造謠當真,以致于他的名聲非常的兩極化。
一方面因為功績出衆,被列為千古一帝,名副其實;另一方面又因為窮兵黩武和晚年的不少事跡,拉了不少仇恨,民間文人寫他罵他造謠的內容也很不少。
【劉徹最終答應了:“可以,朕現在就寫诏書。”
他說到做到,就在陳阿嬌的宮中寫了诏書,用了大印。
然後,這一對前任夫妻一手交诏書,一手交橡膠替代品。
而橡膠的大漢版替代品是什麽呢?
杜仲。
《別錄》是西漢漢成帝時期劉向撰寫得華夏第一部有書名、有解題的綜合性的分類目錄書,這是對宮廷藏書分門別類後彙編的目錄書,其中就記載了一些宮廷的醫學類藏書,其中就有“杜仲”。
《別錄》中有明确記載:“杜仲生上虞山谷及上黨、漢中……弘景曰∶上虞在豫州,虞、虢之虞,非會稽上虞縣也。(1)”
也就是說,西漢時期,豫州的上虞産杜仲,不是會稽的上虞縣。但是這裏說得是藥用,工業用要更為廣泛,各地杜仲都可以嘗試。】
“杜仲?莫不是思仲?”漢武帝時期,女醫義妁一聽到這個名字就格外熟悉。
而且說起制膠,杜仲的葉子和樹皮也的确會有白色的銀絲膠,難道就是那個可以做膠,竟然還可以做橡膠鞋底?
當聽到後面的《別錄》,義妁确定了,果然是這個杜仲。
義妁單純是好奇醫藥材可以做鞋底,而劉徹就是大喜:若是杜仲可以做橡膠鞋底,那一定也可以做別的。天幕說它在後世很受重視,用途很廣,大漢自然也能使用。
“速速命人去上虞……不,各地都有,先找杜仲樹在哪。”
劉徹通知之後,想起了各地的諸侯。天幕大張旗鼓地說明杜仲樹的好處,地方上的諸侯難保不會搶占,然後高價買賣。
還是需要先找到樹木樹種,能就近種植最好。
比如被諸侯壟斷,劉徹更希望這杜仲樹可以普及起來,想想他的騎兵人手一雙橡膠鞋,可以健步如飛,就對徹底打敗匈奴更有希望了。
.
“是我的書!是我的書!”被提到名字的劉向非常意外,沒想到自己和自己的著作都能傳到後世,這也算是一種青史留名了吧?
他的兒子劉歆滿眼向往:“父親,日後兒子也能像您一樣,寫出能青史留名的書。”
劉向摸了摸劉歆的頭,哈哈一笑:“好,相信我兒,一定可以!”
【現代工業離不開橡膠,小到鞋子的鞋底,零件配件,大到航天飛機的輪胎,橡膠無處不需要。
但是橡膠是标準的熱帶産物,原産地在南美洲,大航海時代後移植到了東南亞,主要生産在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到了現代,我國也只是在海南實現了種植。
而這小小的幾塊地方的橡膠,供應全世界,以致于橡膠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不過西漢時期劉徹的确沒辦法得到橡膠,這個時期橡膠樹還在南美洲呢。
但是華夏本土依然有另一種可以做膠的特産,那就是杜仲。
杜仲樹也是天然橡膠之一。
杜仲樹的樹皮、樹葉、樹根和種子都含有杜仲膠。等杜仲樹長大,樹齡增到10~15年,每公頃可産橡膠 270千克以上。
杜仲樹的含膠量為:幹皮含膠量11%~20%,含仁幹果實含膠量12%,幹葉含膠量4%~6%,老細枝幹皮含膠量10%。
不同于熱帶的古塔波橡膠和巴西橡膠,只能采用溶劑抽提法、研磨浮選法、堿液浸洗制膠法取得。杜仲用堿液浸洗法可制得含70%左右的杜仲橡膠(2),堿液,草木灰和石灰都是堿性。浸洗法,顧名思義就是浸泡清洗。這也意味着,漢代有條件提取杜仲橡膠。
而且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的杜仲都在華夏,移植到歐美後也叫做“中國橡膠樹”。
它非常普遍,很适合華夏大地各地生長,世界上最大的野生杜仲林張家界也屬于漢代的領土範圍,還有秦嶺等地也有許多。
在現代,杜仲膠已經在供應工業和航空航天行業的輪胎等方面,在漢代只供應軍隊的鞋底完全夠用。】
荊長樂為了直播更豐富有趣一些,特意插入了杜仲葉用堿液浸洗法提取膠的視頻。
從浸泡,搓洗,出膠後倒入模具冷卻定型,都十分詳細。
而且模具原來也不止是鞋底,還有車輪外胎,瓶蓋內部的墊子,螺絲圈墊圈等等。
看到後面演變當這些杜仲膠做出來的東西應用到實處後,古人們才知道,原來車輪外加上杜仲膠外胎可以緩震,瓶蓋內部加上膠墊可以更加密封,螺絲圈加上墊圈可以更加嚴絲合縫。
太多太多的用途,都可以為人的生活帶來便利。
此時距離上虞等天幕提到過的杜仲産地更近的諸侯立刻下令:
“速速派兵去把杜仲樹林管控起來!”
“大力尋覓杜仲樹種子和樹苗,包山種植!”
“讓工匠快速實驗!”
而晚明和大清更方便,不僅天幕給了詳細的過程,他們還有更詳細的樹木圖譜。
“太好了,《本草綱目》裏有杜仲樹的圖!”
“快快快,買書找樹!”
“這杜仲既可以藥用又可以做東西,多種點怎麽都不會浪費!”
“也得尋幾個擅長種樹的,可別種死了!”
“園丁,大夫,工匠,都需要!”
一時間,不等小說結束後到抽獎過程,各個朝代的權貴、商人農人們,已經積極地奔走起來。
有錢的搶占山林,沒錢的搶一點樹種,哪怕種在屋前屋後,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也好。
杜仲,俨然成為了上至皇族下到百姓眼中的“植物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