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74章 第 74 章
蘇克薩哈以為,離開京城就能遠離朝堂紛争。
然後,他就被冷冰冰的現實狠狠的打了一巴掌。
遠離京城非但不能避開朝堂紛争,還讓他在死對頭發難的時候毫無還手之力。
鳌拜那個狗東西不知道打的什麽壞主意,明面上同意皇帝親政,暗地裏撺掇皇帝召他回京,回去就是個死,他傻了才會看不出來。
将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他現在拖家帶口為先帝守陵,京城的恩恩怨怨和他沒有關系,即便皇帝讓他回去他也不回去。鳌拜狼子野心,鬼知道聖旨究竟出自皇上之手還是出自那狗東西之手。
前些年他們四個輔政大臣都在京城,朝堂上的針鋒相對暫且不提,鳌拜和他的門下幹過的傷天害理的事情就罄竹難書。
想要繼續在京城為所欲為,朝政大權必不可能還給皇上。
蘇克薩哈不在京城,但是他對京城的形勢看的一清二楚。
索尼不是鳌拜的對手,那老東西喜歡躲在別人身後當獲利的漁翁,走一步恨不得算十步,心眼兒比正常人多的多,真讓他走到前臺和鳌拜過不去,他反而露怯。
這不,索尼提議讓皇上親政,第一次沒成功,第二次還是鳌拜不反對才成功。
皇上親政的關鍵點還在鳌拜身上,有那狗東西在朝中興風作浪,親政還能叫親政嗎?
自欺欺人罷了。
聽說前些日子鳌拜和安親王鬧的天翻地覆,甚至整個八旗都被他們攪和的雞犬不寧。
他們這些外姓的輔政大臣本就該避着皇室宗親,天下是愛新覺羅的天下,不管皇位上坐着的是誰,總歸都是愛新覺羅氏的子孫,嚣張也得有個限度,什麽仇什麽怨非得和一個實權親王較勁?
那是安親王,掌管宗人府的安親王,宗室有什麽事情都得先經過他同意的安親王,得罪誰不行非得得罪安親王?
Advertisement
皇上年紀小,索尼年老體衰,朝中權勢最盛的是鳌拜,宗室中管事的是安親王,這兩個人鬧起來,京城能安穩才有鬼了。
倆人打急眼了不說,還拿圈地來說事兒,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已經不可饒恕,他們還想拖整個八旗下水,這倆人是看他們的江山太穩固,一人一把鋤頭過來挖山?
先帝爺啊,您老人家在天上看着,京城那麽荒唐真的和他一點關系都沒有。
他離開京城的時候太皇太後還能壓制着宗室諸王和朝中大臣,現在可好,才過去多久,連太皇太後都管不住他們了。
造孽啊。
主少國疑,稍有不慎就會發生大亂,這不,亂起來了吧。
蘇中堂自以為看的透徹,不管京城派多少人去孝陵請他回京,他都打定主意不回去。
他又不是傻,回去十成十的把命交代在那裏,說不準他人剛進城門,前面就出現一群官兵把他拿下,然後給他安上一堆莫須有的罪名,不等他反駁就拖去刑場砍頭。
在孝陵沒人敢輕舉妄動,回京城就不一定了,他瘋了才會回去找死。
萬萬沒想到,他就算人在孝陵,鳌拜混賬起來也敢胡來。
狗東西當着先帝爺的面敢綁他,真不怕百年之後到地底下沒法和先帝爺交代?
就算不說百年之後的事情,皇上和太皇太後會允許他打擾先帝爺的安寧?
夭壽了!
他不在京城的這些日子,鳌拜究竟嚣張到什麽地步了?天老大地老二他鳌拜是老三嗎?
蘇克薩哈罵罵咧咧,雙拳難敵四手,鳌拜帶的人多,他奮起反抗也沒能反抗了,鏖戰之後還是被捆成粽子扔到馬車上。
混賬鳌拜怕他抖摟出更多罪證,還怕他的嘴給堵上了。
天理何在?公道何存?
皇陵的混亂不到着半個時辰便結束,鳌中堂和守陵人打過招呼,再讓人去蘇克薩哈住的地方通知他的家
人,然後昂首挺胸的帶上老對頭回京。
連夜趕路,片刻不停。
他迫不及待想成為朝中地位最高的大臣,不是憑借武力值打來的,而是皇上親口所言、名正言順的地位最高。
這次升官加爵之後,什麽索尼什麽蘇克薩哈都會被他遠遠甩在身後。
鳌中堂美滋滋想着,恨不得立刻帶上蘇克薩哈進宮受賞。可惜他得先和皇上打聲招呼,然後梳洗一番換上朝服才能入宮。
希望蘇克薩哈別再拖後腿,不然他非但把這人揍老實。
隊伍分頭行動,幾個士兵進宮回信,鳌拜親自送蘇克薩哈回他在京城的宅子,把人從馬車上拽下來交給留守的門房,惡狠狠的留下一句“趕緊換朝服準備進宮領賞”,然後轉身幹脆利落的上馬回他自己的府邸。
蘇克薩哈:???
這家夥腦袋被門夾了吧?
留守的門房看到鳌拜上門已經吓傻了,他們兩家不對頭是衆所周知的事情,主家已經被逼到離開京城,府上難得安穩一段時間,鳌拜怎麽又來了?
門房很震驚,看到被鳌拜從馬車上拽下來的蘇克薩哈後更加震驚。
老天,他們家爺怎麽被捆着回來了?
蘇克薩哈也很懵,可是他的嘴巴被堵着,等身上的繩子被解下來,鳌拜和他的人已經大搖大擺走遠了。
鳌中堂進城的動靜不小,街上不少人都看到了威風凜凜的騎兵策馬穿過正陽門。車隊路過的時候沒人敢出聲,最後幾匹馬一離開視線,街上立刻熱鬧了起來。
什麽情況什麽情況?又要出什麽事兒了?
正陽門這邊的店鋪大多是老字號,剩下一小部分是新開的,掌櫃管事都是漢人,不過大家心知肚明,他們背後的正主兒身份不一般。
經常來這邊找樂子的除了外城的富商大戶,還有就是內城出來的八旗子弟,沒見過鳌拜也聽說過鳌拜的名聲,傳起八卦來那叫一個百無禁忌。
反正鳌拜已經進城,八卦也不是一個人說的,法不責衆,他已經得罪了那麽多人,難道還要把說過他壞話的人全殺了不成?
有些消息靈通的知道鳌拜去了什麽地方,坐在茶館裏點了茶水開始添油加醋。
——聽說了嗎,鳌拜親自帶人去孝陵把蘇克薩哈逮回來了。
——可憐呦,人家都跑去給先帝守陵了還要被抓回來,多大仇啊?
——以鳌拜的脾氣,這回估計要算總賬了,蘇克薩哈堂堂輔政大臣也逃不脫被抄家的下場,時也命也。
……
茶館酒樓到處都是在讨論的都是鳌拜和蘇克薩哈之間的恩怨,這對兒女親家如何從親家變成死敵,又如何發展到如今這般不死不休,其中心酸不足為外人道矣,不過兩家結親的那幾對将來的日子估計不太好過。
隆禧豎起耳朵聽外面的八卦,在二樓聽不清楚,索性拉着兩個哥哥去下面聽。
他是個善變的小阿哥,現在不想逛街了,他只想聽鳌拜和蘇克薩哈之間的二三事,八卦比逛街好玩多了。
話說這些人把他們家鳌中堂想的也太壞了,人家去孝陵把蘇克薩哈逮回來只是想升官,他三哥那個強迫症對整整齊齊有着非一般的追求,人到不齊就不肯下诏書。
蘇克薩哈一直在孝陵不回來,他們鳌中堂就只能眼睜睜看着升官的機會卻拿不到手,不着急才怪。
他只是想升官,有什麽錯?
回頭得和鳌中堂說說,不能只顧着自己開心,也得顧忌名聲好壞。讓他往日裏嚣張得罪人,現在可好,明明沒想幹壞事,落到別人眼裏也是壞事做絕的樣子。
這樣不行。
七阿哥吃着茶果,壓低了聲音和兩個哥哥說名聲有多重要,鳌拜就是反面例子,別人踩過的坑他們不能再踩,要是再在這上面栽跟頭,那會顯得他們很傻
。
福全和常寧一個端茶一個拿點心,堵上他們家小弟那張叭叭個不停的嘴。
小小年紀哪兒那麽多話,人家七老八十了都沒他那麽能說。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你們以後吃虧了別來找我哭。”隆小禧哼哼唧唧,吃飽喝足拍拍手,提議提前結束他們的宮外之旅。
不知道鳌拜和蘇克薩哈他們什麽時候進宮,他們準備準備好去武英殿看熱鬧。
“你說他們會不會在禦書房打起來?”常寧快樂的加入讨論,“鳌拜能在安親王府和安王伯打架,脾氣上來應該想不起來他們在哪兒,禦書房和王府差不太多,打就打了,大不了事後治罪就是。”
之前他和安王伯打架,最後鬧的那麽大不也是不了了之?
哦,可能因為事情鬧的太大,其他人只顧得琢磨怎麽保住這些年圈得的田産土地,沒工夫管他們倆打架的事情。
隆禧不太贊同的搖搖頭,“不會,鳌拜只是嚣張,又不是傻,他們進宮是接受封賞,又不是問罪,打什麽架啊?”
“反正到時候就知道了,我們偷偷去看熱鬧。”常寧摸摸腦袋,又戳戳他們家二哥,“二哥,要一起嗎?”
福全無奈的嘆了口氣,“二哥有別的事情要忙,你們在宮裏也注意着點兒,別看見什麽熱鬧都想往上湊。”
他們不是兩三歲什麽都不懂的小孩子了,做事要有分寸。皇位上坐着的是他們倆的哥哥不假,但是也要記着君臣有別。
隆禧聽出他們家二哥的言下之意,捂住他們家五哥的嘴忙不疊點頭,“二哥放心,我們知道輕重,不該摻和的事情堅決不摻和,三哥讓我們向東我們絕不向西,三哥讓我們追狗我們絕不攆雞。”
福全:……
算了,和小孩子講不通道理,左右他們兄弟幾個還沒有生疏到那個地步,随他們去吧。
茶館裏的八卦已經從鳌拜和蘇克薩哈之間的恩怨情仇發展到蘇克薩哈回京對京城的局勢有什麽影響,圈地的事情還沒着落,如今皇上親政,應該不會誇張到把他們這些年奮鬥來的家産全部沒收吧?
朝中除了打急眼了的鳌中堂和安親王,其他滿洲勳貴心裏都憋着火氣,如今蘇中堂回到京城,就是為了他們自己,其他大臣和王爺也不會允許鳌拜對他下殺手。
先帝爺保佑,趕緊讓皇上熟悉朝政吧,他們皇上英明神武,肯定不會像鳌拜和安親王那樣火氣上頭什麽都不管。
無辜受害的魚有意見,他們不想成為別人争鬥中的犧牲品。
宮外的流言沸沸揚揚,當事人卻沒什麽反應。
鳌拜是不在乎別人怎麽說他,蘇克薩哈是不知道外面怎麽說他,安親王則是早就做好挨罵的準備,不管別人怎麽罵,他都能當成聽不見。
事實也的确是這樣,別人罵也是私底下罵,沒有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說一個不好的詞兒,聽不見就相當于不存在,等皇帝把圈地令帶來的隐患徹底解決,他死了到地底下也能在先帝爺面前炫耀。
看吧,他們倆當年沒幹成的事情現在幹成了,先帝爺您還沒小輩厲害,這不行啊哈哈哈哈哈。
隆禧和常寧的心思都跑回宮裏,福全拿他們沒辦法,還得把人平平安安送回去。
倆小的是真不拿自己當外人,這次沒有逛進行還有下次,馬車還沒回到紫禁城,他們倆已經商量好下次什麽時候出門了,聽的福全額頭青筋直冒,“二哥接下來有正經事情要忙。”
他帶了十幾個佐領到鑲白旗,旗下事務都得他來處理,雖然以前在幾個王叔王伯跟前學過一段時間,但是讓他自己獨自處理還是有些手忙腳亂。
富绶堂兄這時候還跟着搗亂,說什麽連他都能處理的事情,對他來說肯定不在話下。
他連自己帶到鑲白旗的佐領都沒梳理清楚,哪兒有時間管原
本鑲白旗的旗人,這不是胡鬧嗎?
新晉裕親王臉色越來越沉,隆禧腦海靈光一閃想到是怎麽回事,臉上笑的更開心了,“能者多勞,二哥是最厲害的,隆禧相信你能行。”
“就是就是,大不了我們找別人帶我們出去玩,不妨礙二哥辦正事。”常寧跟着點頭,那話怎麽聽怎麽幸災樂禍。
福全冷哼一聲,“你們也就剩下這幾年的好時候,等到你們出宮開府,看你們上哪兒哭。”
鑲白旗是下五旗中最好插手的旗,他過去之後尚且一堆事情要管,将來輪到正藍旗、正紅旗,有的是時候讓這倆臭小子頭疼。
常寧聽到這話倒吸一口涼氣,唉聲嘆氣也笑不出來了,“有二哥珠玉在前,我到時候會不會天天被三哥拎回宮罵啊?”
隆禧安慰的拍拍傻哥哥的腦袋,“五哥不要妄自菲薄,你一定可以的。”
小家夥搖頭晃腦,安慰完之後繼續說道,“等哥哥們都在外面站穩腳跟,隆禧就不用擔心啦。”
有問題就找他哥幫忙,不幫忙他就抱着大腿哭,反正他不怕丢臉。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有話要說:隆禧(自信):人不要臉,天下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