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22章 第 22 章
書院午休的時間到了。
賀辭的貼身小厮白竹費勁的拎着個大食盒進了書院。
“小侯爺, 這是夫人叫我送來的。是侯爺從山裏獵來的兔子,又肥又大。府上廚子做了小侯爺最愛吃的麻辣兔肉。”
賀辭本不想吃,一聽說是兔子, 又停下了腳步。
“帶去珍馔樓。”
白竹有些意外, “不在書院的曲荷亭?”
之前每次府上送來的吃食, 都是直接在書院的曲荷亭用餐的。
“那就去曲荷亭。”
賀辭無甚異常的轉了個彎。
他只想着去珍馔樓的雅間瞧一瞧黎家小飯館, 倒是忘了這茬。
曲荷亭這邊白竹提前叫人備好了冰盆。
午休的時候, 各府的小厮是可以進來伺候那些在院中休息的公子們的。
賀辭到曲荷亭的時候,已經有兩個小厮在對着冰盆扇風。
踏進亭子的那一刻, 一陣涼爽之意襲來, 驅散了燥熱之感。
一直到白竹布好菜,賀辭才捏着筷子對他道:“你去一趟飯堂。”
白竹等了一會, 也沒等到下文, 不得不主動詢問, “小侯爺有什麽事要小人去做?”
“算了,沒什麽事。”
想到黎小魚那張假笑的臉, 裝的像只兔子似的。
賀辭夾了一塊麻辣兔肉, 塞進嘴裏, 用力的咀嚼。
此時的書院飯堂。
讀了一上午的書,學子們早已饑腸辘辘。
聽說飯堂的廚子帶着不少人出走,他們有些擔心後面的飯菜會不合口味。
倒也不是他們挑食,而是今年有科考, 不少人是要參加的。
突然換廚子,對他們來說, 并不是一件好事。
要是吃不慣, 多多少少是會有影響的。
學子們來的路上,都在默默地祈求。
也不圖這飯菜有多好吃, 只求能下咽吧。
科考花費頗多,書院的飯菜對他們來說,是便宜又能吃飽,還有肉菜的。
要是難以下咽的話,為了養身體,肯定要出去下館子。
他們實在是不想将本就沒多少的錢財,耗在吃食上。
不僅學子們擔憂,孔山長也一樣的擔憂。
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廚子要走,他留了沒留住,總不好将人綁了。
魏有風看起來是有些粗犷不着調的樣子,但落在他手上的事,總是能辦成的。
孔山長想知道飯菜到底怎樣,步伐不免加快了一些。
身邊跟着的幾名夫子,也不好慢悠悠的走,全都暗暗提速。
可憐他們一把老骨頭,快步走到飯堂的時候,都累得氣喘籲籲。
“山長來啦!”
相處多年,魏有風的大嗓門一亮嗓,孔山長就知道,這外面買的飯菜肯定不差。
他也暗自松一口氣,“有風啊,飯菜都安排好了?”
“好了好了。”
魏有風上前迎接,攙扶着孔山長。
孔山長雖說從魏有風的狀态已經看出這次的飯菜味道定然是不錯,沒有出問題。
但他還是想要聽魏有風親口說,才能放心。
“這黎家小飯館的飯菜如何?”
“孔山長放心,我那大舅哥拍胸脯擔保的,那能差了?”
魏有風笑呵呵的說着,不忘将這份功勞往大舅哥頭上算些。
他在分裝飯菜的時候,已經知道黎家小飯館送來的飯菜味道有多好了。
他壓根就沒忍住那香味,先吃了自己的那份。
怎料吃完猶覺不夠,可他的分量已經沒了,再吃其他人怕是不夠分。
只能等着分完之後,要是有剩下的,他再吃。
正饞着呢,去送黎小魚的夥計回來了。
還揣着些東西回來。
打開包在外面的油紙包,露出了裏面柔軟的點心。
味道那叫一個好聞,奶香氣十足,捏着軟乎乎的。
是他在辭州從未見過的點心。
聽他大舅哥說,這黎家都是從京城來的辭州。
以前是在京城開大酒樓的。
随着家裏的頂梁柱大哥被貶官到辭州,黎家在京城無人庇護,只能一路跟随來辭州讨生活。
想來是京城那邊的吃食點心。
不得不說京城的東西就是好吃啊,是他們辭州不曾有的風味。
就是忒小,瞧着多大的,結果一整個塞嘴裏,也就夠他一口的。
一口氣吃了三個,魏有風想着帶回去給妻兒也嘗嘗,硬是咬牙忍着沒有再吃。
本來是靠着這點心解饞,誰知道越解越饞了。
書院飯堂的飯食,都是分裝好,用托盤裝着。
來一個,端一個托盤走。
飯菜都熱着,散發着菜香。
孔山長和幾名夫子進了飯堂後,就聞到了不同于往日的肉香。
幾人都是老人了,早已不形于色。
只是擡腿時,步伐都默契的跨的更大一些。
孔山長在最前頭,沒有人越過他去。
就連魏有風都有意的落後孔山長一步,跟在他身側。
随着距離的縮短,菜香也越發的濃郁。
孔山長率先端了裝着一菜一湯一碗白米飯的托盤,後面的夫子們一個接一個。
找了個臨近的空位坐下,孔山長聞着那近在咫尺的香氣,也有些忍不住的吞咽着口水。
“諸位快吃,快吃吧。”
照舊說了一句後,孔山長就用筷子夾起看中許久的炖土豆。
他年紀大,牙口不好。
最喜歡的就是軟糯些的東西,不費牙。
而且這土豆裹滿了湯汁,看着就好吃。
果然不出他所料,這土豆炖的綿軟,沒有外面糯,裏面還夾生的情況。
鹹香濃郁的湯汁帶着肉味,完全浸透了土豆。
不會吃着吃着,就覺得幹巴無味。
土豆夾碎,帶着濃香醬赤的湯汁,攪拌着米飯,孔山長吃的都停不下來。
別說是孔山長,跟着來的夫子們,也都埋頭吃飯,沒人能将頭從碗裏擡起來。
要不是還有理智,時刻注意着儀态。
這會早就端起碗來摟飯了。
學子們也很快就進了飯堂,同樣在第一時間就聞到了不同于以往的菜香。
誰人能不愛美食。
被香味勾引着,學子們的腳步都無意識的變得迫不及待起來。
一一領了飯食後,飯堂很快就只有咀嚼聲。
食物入口的一瞬間,他們就知道,此前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沒想到,辭州竟然還有這樣物美價廉的小飯館!
這樣程度的飯菜,要是放在其他的飯館裏,可不是這個價格。
或者說,其他的飯館,根本就做不出這樣好吃的飯菜來。
得是酒樓的大廚手藝。
魏有風見孔山長他們還有學子們都吃的滿意,他也算是将這事辦的圓滿了。
還是大舅哥靠譜啊。
這人情賣的值當。
……
黎家小飯館後廚。
柳玉攀照例蹲在地上,用大蒲扇給黎小魚還有盧大海扇風。
他時不時的擡頭看向黎小魚的手臂,皺着眉頭,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黎小魚早看出他的不對勁,不過也沒有過問。
眼下正是忙的時候,他沒那心思和時間去分析柳玉攀心裏在想什麽。
不僅是柳玉攀,情緒稍微穩定些的淩少卿也很不對勁。
總是偷摸的看過來,和他表弟一個模樣。
想說什麽又不敢說的樣子。
也不知道這表兄弟二人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黎小魚專心的做菜,心裏算着時間,明日可以去拿鐵鍋了。
有了鐵鍋,小飯館可以推出新菜色。
總是這一個,再好吃,食客也會膩的。
現在又有了書院的單子,用鐵鍋炒菜也能快點。
節省下來的時間,用來休息多好啊。
中午的飯點過去,淩少卿和柳玉攀也到了時間該離開。
二人心事重重的吃完飯,又心事重重的要走。
黎小魚心知他們心裏都藏着事,還是和他有關。
只是他一句沒問,等着兩人哪天自己憋不住再說。
小飯館新來的兩個夥計,一個叫孫草,一個叫方石頭。
尋常百姓家,給孩子起名,都求一個賤名好養活。
淩少卿和柳玉攀都走了,這兩個夥計還蹲在後院,吭哧吭哧的刨飯。
東家說了飯管夠,兩人逢年過節的都吃不上的大米飯,在這竟然算做包飯的夥食裏。
不僅有白米飯,還有肉吃。
雖然量少,可那也是肉啊。
而且小東家的廚藝也實在是厲害,就連他們吃夠了的土豆,都能做的那麽好吃。
只配着土豆吃,都能吃下兩碗大米飯。
十幾歲的年紀,又正是能吃的時候。
兩人看着瘦瘦的,實打實的吃了三大碗的飯。
還不算一堆的土豆塊。
黎九州夫妻二人也是苦日子過來的,他們見倆個夥計這樣的吃,沒有覺得不舍,倒是觸景生情,想起了早些年餓肚子的時候。
一個沒忍住,又給兩個夥計添了滿滿一勺的大米飯,“多吃點,千萬別餓着肚子幹活。”
餓着幹活,是會暈的。
孫草和方石頭都有些受寵若驚,他們早就出來幹雜活了。
包吃包住的不是沒有,但還是第一次遇見,一個勁給他們添飯的主家。
其他的,不克扣飯食,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二人誠惶誠恐的彎腰感謝,黎九州和周珍娘慈愛一笑,只叫他們不夠再添。
淩少卿和柳玉攀剛進書院,就見白竹過來,“兩位郎君總算是回來了,小侯爺叫我在這等二位,他尋二位有事相商。”
兄弟二人面面相觑,一頭霧水。
什麽事這麽急,連等午休結束,去學室裏的功夫都等不了?
淩少卿有些擔憂的問,“白竹,小侯爺不是要和玉攀算賬吧?”
今天踢蹴鞠的時候,因為他走神失誤丢了蹴鞠。
被小侯爺搶走了,結果他表弟犯軸不服輸,最後撞到了小侯爺,導致蹴鞠沒進,還砸了黎小魚。
這會換白竹懵了,“應該不是,小侯爺瞧着沒有生氣。”
淩少卿這下放心了。
到了曲荷亭,淩少卿兄弟二人拱手行禮,“小侯爺,你找我們何事?”
賀辭手裏正捏着小細枝,一下一下的投進湖中。
每投一下,就有一條魚翻肚皮。
白竹離開的這會功夫,水面上已經翻了一片的魚了。
賀辭轉着手中尚未投擲出的細枝條,“白竹,帶人将那些魚撈上來。下午的時候,買些差不多的魚投放進來。”
“是。”
白竹應聲後,去尋撈魚兜。
賀辭摸了一下左耳上華麗的寶石耳飾,看向湖面,“黎小魚做的菜,很好吃?”
淩少卿和柳玉攀都愣了一下。
有事相商,難道是這事?
淩少卿反應快一些,“嗯,是很好吃。辭州境內,沒有廚子的手藝能比得上。”
說着,他的語氣中有了些向往,“他是從京城來,師承應是也在那。我要是也能去京城就好了。”
賀辭聞言,将手中的最後一根細枝投了出去,一條紅色的鯉魚,在不久後翻了肚皮。
他起身離開,心情明顯不好。
經過淩少卿的時候,冷哼一聲,“京城有什麽好的,別什麽地方都想去。”
淩少卿自知失言,連忙告罪。
賀辭卻沒有再聽,很快便消失在淩少卿的視線中。
柳玉攀抱着手臂撞了他表哥一下,“表哥你是想學做菜想瘋了?在小侯爺面前提京城。”
辭州誰不知道,定安侯有妻無妾,侯夫人婚後誕下雙生子。
雙生子五歲那年,因為弟弟體弱多病,被皇室接去京城将養。
明面上是養身體,可誰心裏不跟明鏡似的。
那是去京城做人質的。
對辭州的其他人來說,京城或許是天堂一樣的好地方。
可對賀家人來說,那是一座關押着他們親人的牢獄。
讓他們生不能相見。
淩少卿也是無奈,“我不是一時間忘了嗎。”
“走吧,待會遲了,夫子又要罰站。”
本來給書院的飯菜,只有中午的一頓。
下午的時候,萬多寶來了。
書院飯堂早晚會自己蒸饅頭,也有配着的鹹菜。
足夠學子們裹腹的。
因為早晚吃的不好,所以中午那一頓比較重視。
夫子們今天吃了黎家小飯館的飯菜,就尋思着能不能早晚也在小飯館訂餐送去書院。
學生們為了省錢,不會點。
但夫子們不缺錢啊,他們就想吃口好吃的。
早上那頓黎小魚沒辦法,只能婉拒。
這要是真做,得淩晨就開始忙活,實在是太早了,直接都不用睡覺。
晚上的那頓,黎小魚同意了。
下午有空閑,可以做。
只有晚上那頓也行,萬多寶樂呵呵的說了要求,“夫子們年紀大,做些好入口易克化的。一份五十文,這價錢內的,做什麽都看郎君的安排。”
“好,我後面會提前一日給第二天的菜單。要是有不能吃的,正好在我送飯菜的時候告知我。”
黎小魚想了一下說:“現在時間還挺多,晚上就熬個魚片粥,配饅頭還有一碟子的肉鲊。”
萬多寶聽着菜名,撓頭問了一聲,“這魚片粥倒是能懂,肉鲊是個甚東西?”
黎小魚回憶了一下肉鲊的做法,“是南邊的一種吃法,用豬肉或是羊肉做的。如今正值夏季,肉鲊酸鮮,正好做開胃下飯的涼菜。”
“聽說京城那邊,有大俞各地的菜色彙聚。小郎君不愧是京城來的,知道的真多。”
萬多寶流露出對京城的向往,黎小魚摸摸鼻子,其實京城也沒有這道菜……
“對了黎小郎君,送晚飯的時候直接去後門就可以。我算着時間,會叫人提前去那等。”
“好,我知道了。”
送走萬多寶,黎小魚就準備起晚上要給書院送去的飯菜。
羊肉燥,且這會辭州也沒有什麽好羊肉賣。
黎小魚就選了豬肉,正好能将成本控制一下。總不能辛苦一場,最後一文沒賺。
除了早市,也有個晚市。
盧大海熟練的挎着籃子,去買了魚,豬蹄,還有配菜用的草果,砂仁。
黎小魚先将米淘了放砂鍋裏面煮上,又去熬花椒油。
他熬的多一些,存着後面都能用。
市面上花椒油沒得賣,也省的後面需要又要現熬。
肉鲊還需要的芝麻油倒是有現成的,互市開通,芝麻油也是外商交易的貨物之一。
辭州這邊賣的還便宜一些,京城那邊芝麻油的價格是翻倍的。
也是因為運輸路途遙遠的緣故。
盧大海很快就将需要的東西都買回來,洗幹淨手後,鑽進後廚給黎小魚打下手。
黎小魚讓他處理豬蹄,剔出整張肉皮。
盧大海手藝雖然比不少酒樓大廚,但是基本功是有的。
那豬蹄剔的完整又快速,十個豬蹄,沒多大功夫就全都剔好了。
豬皮切成肉粒,燙的時候要注意時間,觀察豬皮熟的程度。
太久會變硬。
別說是一群老夫子吃了,就是牙口好的年輕人,那都難嚼。
這個盧大海做不來,只能黎小魚來。
燙好豬皮,黎小魚讓盧大海将它們用幹淨的紗布包着攥幹水分。他正好處理草果、砂仁。
等豬皮粒放涼後,加入處理好的配料,淋上花椒油,芝麻油,再加上适量的醋。
攪拌均勻後,醋的酸加上肉香,芝麻油和花椒油的香氣也相互碰撞,激發。
豬皮晶瑩剔透,色香味俱全。
魚片粥煲的正好,米香四溢,夾雜着魚鮮味。
饅頭個頭大,又暄軟無比。黎小魚在裏面适量的添加了一些牛奶,除了面粉的香還有隐約的奶香。
晚上的這頓因為只供夫子,量少。
只有黎小魚和方石頭兩人去送。
黎小魚按着萬多寶說的,直接去了後門。
門是虛掩着的,黎小魚敲了一下,就見今日送他回去的兩個夥計探出頭來,喜笑顏開的上前搬飯桶。
這次方石頭沒有走,在後門那等着。
不然又要飯堂那邊的人幫着送飯桶,黎小魚覺得怪麻煩的。
這會學子們都還在上課,校場有人在騎馬射箭,但不是賀辭那一夥人。
一路順暢的到了飯堂,魏有風先給了今天晚上這頓飯的錢。
然後用商量的語氣對黎小魚道:“本是一日一頓,一日一結倒也方便。如今一日兩頓,我也尋思着一日一結。在晚上那頓結了如何?”
黎小魚對此也贊同,“可以。”
要不是小飯館才開始有收益,賬面上的錢不算多。而且識字的也只有他一個,每天記賬麻煩的很,他都想一月一結。
二人商議好後,魏有風拿出備好的契書。
黎家小飯館做的飯菜口味,出乎意料的好。
魏有風實在怕沒個契約約定,只靠着人情約束不足夠。
最後人再和廚子一樣跑了,那他可真是一點轍都沒有。
有了契書,是約定雙方,彼此也都能放心些。
黎小魚也正有此意,魏有風先提出來,倒是不用他再費唇舌。
簽字畫押後,契書一式兩份。
魏有風也叫人洗幹淨了木桶,知道小飯館的夥計在後門等着,就只派人送黎小魚去後門。
正要走,就見一個小厮模樣的人,身後跟着兩個人,擡着什麽東西來了飯堂。
白竹瞧見魏有風,立即上前拱手道:“魏管事,這是小侯爺給書院飯堂送的魚。”
魏有風不看都知道是曲荷亭池塘裏的魚,賀小侯爺無事就會射魚玩,死掉的魚都會送來飯堂,給學子們加餐。
以前他倒是歡迎,能省一筆錢,還能吃上肉。
現在飯堂連個廚子都沒有,誰做啊?
又都是死魚,即便是冰存着也放不了多久。
黎小魚瞅了一眼,這些魚個頭大,魚肉多。
如果是活魚能養一陣,做烤魚最合适。
可惜死了,現在還是夏季,天氣炎熱,得盡快做。
飯堂沒廚子,黎小魚是知道的。
看魏有風有些為難,黎小魚道:“魏管事,明日的菜我做魚丸,正好需要魚肉。這些魚個頭大,做魚丸正好。”
他上前一步聲音壓低了一些,“既是小侯爺送來,也不好拒絕。你若是放心,就交給我。我只收個加工費,也能給那些學子們省一些銀錢。”
魏有風哎呀一聲,高興道:“好!都聽小郎君你的。這麽些你也弄不回去,我叫人給你搬回去!”
說罷他也小聲的對黎小魚說:“這魚丸聽着應該和肉丸差不多的做法。魚肉難處理,咱們書院也不能貪你個小郎君的便宜。就按着昨日那價格來吧,要是有剩下的,小郎君就自己家留着。”
魚肉處理起來,确實是比較麻煩。哪怕按着昨天的價格來,黎小魚也賺不了多少。
應下這事,主要是為還魏有風的人情。
魏有風既然那麽說,黎小魚也就沒拒絕。
走的時候,看向正悄悄打量他的白竹,對其微微一笑。
白竹帶來的魚,連飯堂的門都沒進去,就被飯堂夥計提着走了。
看着黎小魚的背影,白竹問道:“魏管事,這位小郎君看着面生,是誰啊?”
白竹是小侯爺的貼身小厮,從小一起長大的情誼。
魏有風沒敢忽視他,及時回道:“黎家的,叫黎小魚。飯堂不是廚子跑了嗎,咱們飯堂在他們家的小飯館訂了中飯和夫子們的晚飯。”
白竹輕輕點頭,這小飯館他倒是知道。
去珍馔樓的時候見過。
也看見不少熟悉的小厮丫鬟們會進去吃,只是他沒得空去詢問那些人。
這會他問魏有風道:“味道怎麽樣?好吃嗎?”
魏有風已經被美食深深折服,他一拍胸口,“好吃啊,不是我說,珍馔樓的大廚做同樣的菜,那都不一定有黎小郎君做的好吃。”
這讓白竹對黎家小飯館的菜,好奇心達到了巅峰。
改明兒得空,他也要去買點嘗嘗。
……
魚被弄上了獨輪車後,飯堂的夥計就被黎小魚打發回去了。
方石頭是個話少的,也沒問怎麽進去一趟,弄出這麽多魚出來。
只是老實的推着獨輪車往小飯館走。
剛到地方,黎九州就迎了上來,看到獨輪車上的桶裏全是魚,有些奇怪,“兒啊,你去的是書院還是魚塘啊?咋弄這老些魚回來。”
個頭還都大得很。
黎小魚簡單的說了經過,“爹,辛苦你和娘幫着一起剔魚鱗,去腮和內髒了。”
黎九州嗐了一聲,“成,做飯爹不在行,處理魚那是沒的說。一準給你弄幹幹淨淨的。”
黎小魚笑了一下,又問方石頭,“石頭,你和孫草會處理嗎?”
“會的,小東家。”
“那就都幹起來吧。”
魚太多了,一起弄的話,能節約不少的時間。
黎小魚中途和盧大海去了後廚忙活,黎九州夫妻二人帶着兩個夥計繼續處理。
晚上淩少卿和柳玉攀來,也沒讓他們幹別的。
叫他們搗處理好的魚肉,要搗成魚糜。
這活沒什麽技術含量,有一身蠻力就可以。
黎小魚以為柳玉攀要和他鬧一下,結果這次竟然一聲沒吭,直接就去搗魚糜了。
整的黎小魚都有些不适應了。
書院飯堂裏,孔山長和夫子們也吃上了黎小魚給他們做的魚片粥,饅頭和肉鲊。
魚片粥細膩,魚肉鮮嫩,粥稠微甜。
饅頭也不知是怎麽做的,比起他們之前吃的,要更加的軟,也更加的香甜。
那沒吃過的肉鲊,更是酸香開胃。豬皮連着些瘦肉,增添了口感不說,他們吃起來也一點也不費牙。
整道菜椒麻酸鮮,雖是豬蹄做的,卻一點也沒有膩味的感覺。
又是道涼菜,夏日裏能吃上這麽一道菜,就連燥熱感都被驅散許多。
值!這五十文真是花的太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