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随着那句, “感謝大家收看今天的《午間新聞資訊》, 我是主持人紅霞,我們明天再見”的話音一落, 今天最主要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 剩下的工作時間就是為第二天的直播做準備。
“餓了餓了,不知道今天食堂有什麽菜, 我今天特想吃那道紅燒醬肘子。”
“你想吃今天應該不會有,往常都得等到周五才上呢。”
“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不管多大年紀、做什麽工作,總免不了要聊兩句吃的, 再說大家忙活了一早上,早已經餓的饑腸辘辘, 現在全靠一口仙氣吊着呢。
“走吧, 一起吃飯去, 什麽事等吃過飯再說,我已經能吞下兩頭牛了。”
“我覺着你不是能吞兩頭牛,你那是吹牛。”
第一天在食堂吃飯, 還沒辦理就餐卡的褚欣然,全程跟在付辛身後, 和《午間新聞咨詢》的工作人員一起, 一路說說笑笑, 浩浩蕩蕩地往食堂走去。
“食堂的飯菜還不錯, 每天都是固定的五葷五素, 一個星期是不重樣兒的。有湯也有飯後水果,你們年輕人想喝汽水什麽的也可以另買。”
“員工吃飯免費,不過要出出示就餐卡,今天我先帶着你,你下午趕緊去後勤部辦一張。另外臺裏還有個小食堂,可以點菜現做,你要是哪天想要打個牙祭就可以去點兩個菜吃。平時大家工作太累,或者有什麽請客之類的,也會在小食堂訂兩桌飯。”
“我們電視臺的食堂同時也是對外營業的,那就是要收費,不過對外窗口和我們吃飯的不是同一個。還有整個臺裏大家吃飯的時間都不固定,一般都是等手裏的事忙完了才會過來,所以食堂是全天候不間斷營業,包括晚間節目,或者晚上加班加點,只要餓了都可以過來。”
付辛确實是個不錯的帶領者,從褚欣然到了這個欄目組,不管遇到什麽大事小事,她都不忘和褚欣然交代一番。而褚欣然出于尊重,也很認真的跟着後面聽,重要的內容會用筆記錄下來。
首都電視臺現在的辦公大樓還不是二十一世紀的那款秋褲,而是八七年新建的一棟,位于海澱的辦公樓。他們欄目組在十一樓,食堂在五樓。
乘坐電梯時,遇到了不少電視臺的工作人員,有人會相互間打個招呼,也有人僅僅點頭示意。像褚欣然這種新來的實習編導,大家并不認識,就需要褚欣然自己主動去問好。
他們來貼玩笑說,“別人你不認識也就算了,可臺長你不能不認識,等會兒我們指着臺長的照片給你認認,下次見着真人了才不耽誤事。”
到了員工食堂後,褚欣然發現這會在食堂裏吃飯的人并不多,顯然大家的用餐時間已經錯開了。
“呦,這是你們組新來的小姑娘?”
Advertisement
“是,過來實習的。”付辛說完後,又幫褚欣然介紹了一遍,“這是《曲藝雜談》的編輯李義成,這是我們組的實習編導小褚,褚欣然,還是個大學生。”
“李主任好。”
“恩,年輕人,好好學習,以後前途無量。”
電視臺的編導負責的工作包含前期策劃、寫稿,一些節目還包括了中期拍攝及後期剪輯,像《午間新聞策劃》這種直播節目,編導只要做好前期工作就行,當然還有應對突發狀況的臨場反應能力要強。
新人進入電視臺,一般也都是從最基本的拍攝、策劃開始。褚欣然作為還沒畢業的大學生,實習階段就能進直播新聞欄目,也算是對她能力的一種肯定。
今年人事部主任和她談話時,也說起了其他實習生的安排,都已經分配在了各個不同的節目組裏,有做實習編導的,也有做實習主持、實習記者的。
中午的午飯挺豐盛,褚欣然點了一葷一素加一個蔬菜湯。
“你的飯量挺小啊,是在減肥呢?”
付辛看了一眼褚欣然的餐盤,相比其他人動辄三四個菜相比,褚欣然确實打的不多。
“我一頓吃的不多,打多了也怕剩下,反而浪費了。”
其實是她的腸胃不大好,吃多了胃會發脹,不消化,她習慣了少食多餐,今天已經算是吃的多的。
“這個習慣好,不能浪費糧食,老祖宗都說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那哪是老祖宗說的,那明明就是唐朝李紳的詩,《憫農》,小心你小學語文老師過來找你啊。”
“那李紳不算老祖宗嗎?他都死了多少年了”
一邊吃飯一邊聽着他們鬥嘴還挺樂呵,電視臺的人大多能說會道,又有挺多北平本地人,說起話來真就跟說相聲一樣。
“小褚,是這樣,我們吃完飯會回家睡個午覺,下午上班的時間是兩點鐘,你看你要怎麽安排時間?要不下午你去辦就餐卡的時候,順便問問能不能申請一個宿舍,這樣以後你也能有個宿舍能休息。”
他們的房子大多是電視臺分的房子,現在還屬于福利分房階段,電視臺很多老員工的住房都屬于分配的。因為離單位近的緣故,一般有房的員工中午會選擇回去休息。
福利分房制度,等到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後,才逐漸消失,改成了集資建房。一直到兩千零六年,國家停止審核集資建房項目,之後就是房價的一路飙升。
現在電視臺的政策是,只要是正式員工,就享有申請福利分房的福利,相關部門會按照申請順序進行住房分配。
褚欣然現在還沒有畢業,也不屬于電視臺的員工,分房的政策肯定是無法享受的。不過她并不擔心住房問題,不要說現在分房的單位挺多,就說這幾年家裏給的零花錢、過年的壓歲錢,還有學校的獎金,她存折上的總額也已經好幾萬了,在房價上漲前,她自己都能買一套房。
之前唐彩琴和她聊天時,談到了褚欣然以後工作和生活的事,意思是他們不會幹涉褚欣然的工作安排,以後不管她在哪裏工作,他們做父母的都會幫她打點好一切。
所以不管是以後單位分房還是父母幫她安排,在房子這一塊褚欣然不大擔心。
吃過飯後褚欣然回節目組辦公室午休,等到了上班時間,才去後勤部辦理了就餐卡,也詢問過了申請宿舍的事。
“理論上員工宿舍只針對正式員工,不過我們臺也講究人性化,這樣,你先填一份申請表,讓你們部門的領導簽個字,我這邊再給你安排一個。”
褚欣然拿着填好的申請表回了節目組,和付辛說過後,付辛讓她去導演的辦公室。
導演先把申請表放在了桌子上,笑着對褚欣然說,“小褚,今天第一天過來,感覺怎麽樣?有沒有什麽收獲啊?”
“挺好的,大家教了我不少東西,現在我已經大致了解了節目的流程和一些注意事項。”
“恩,好,就是要有這樣的學習能力,也要有這樣的自信,我們做新聞的,要實事求是,也要有自己的氣節,不管什麽時候,這個範兒不能丢。”
人事部在安排褚欣然時,也說了一些褚欣然的個人情況,對她的期望絕對不是一個編導而已,所以導演對褚欣然也頗為客氣,知道她就是來走個過場,鍍個金,以後有什麽造化那也是說不準的事。
等褚欣然辦好了宿舍申請的事,付辛給她拿來了一沓材料。
“這些都是新聞編輯的常用資料,你拿過去好好看看,這幾天就讓你先熟悉情況,等下周就讓你上手操作。”
下班前,褚欣然在座位上研究着付辛給的材料,其他人有條不紊的進行着自己的工作。
材料裏詳細說明了各種語境,各種情況下,該怎樣站在客觀立場進行表達。這些內容按理說在學校都是學習過的,可這裏是首都電視臺,要求自然更加嚴格,因為很多時候,新聞表達的意思,就代表了國家的立場。
下班時間是晚上六點,褚欣然專心的看着資料,等付辛讓她下班時,她看了看手表上的時間,已經七點一刻了。
“今天一天辛苦了,你還要坐車回去的吧?那趕緊走吧,女孩子太晚回家了家裏人也要擔心呢。”
褚欣然現在住在大院,從電視臺坐車回去得要一個小時的時間。今天是她第一天實習,邱靜婷肯定在家裏等着,聽了付辛的話,她也不矯情,道了聲謝後,就收拾東西準備離開了。
“辛主任,今天真的非常謝謝你,我跟在後面學到了很多東西。”
“你有這樣的學習精神就好。”付辛對她笑着說,“還有,以後直接叫我付姐就行,我比你大幾歲,就托個大吧。”
說完,她挑了個最大招呼,大家也都很表示了關心,讓她路上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