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陰謀
陰謀
陳安安在朱笑等人的護送下,終于有驚無險地回到了軍營。她的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焦急,一心想要将寧王的罪行告知皇帝。于是,她顧不上休息,立刻前往皇帝的營帳,啓奏皇帝表明奸細就是寧親王。
然而,皇帝卻對陳安安的話半信半疑。在他看來,寧親王一直是自己的心腹重臣,為朝廷立下了不少功勞,怎麽可能會與漠北勾結,意圖謀害自己呢?皇帝認為陳安安是在污蔑功臣,而且在行軍期間如此擾亂軍營,簡直是罪不可赦。于是,皇帝一怒之下,下令以淩遲之刑處置陳安安。
這一決定讓在場的衆人都驚呆了。聶紫衣和朱一品紛紛跪下求情,他們深知陳安安所言非虛,寧王确實心懷不軌。聶紫衣言辭懇切地說道:“皇上,陳安安絕無半句虛言,她所發現的罪證确鑿,請皇上明察。”朱一品也磕頭如搗蒜,說道:“皇上,此事關系重大,切不可草率行事啊。陳安安一向忠心耿耿,絕不可能做出污蔑之事。”然而,皇帝卻不為所動,堅持要執行自己的命令。
朱一品見求情無果,心中焦急萬分。他深知,如果不能讓皇帝相信陳安安的話,那麽不僅陳安安性命難保,整個大明王朝也将陷入巨大的危機之中。突然,他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計策。
朱一品對皇帝說道:“皇上,微臣有一法,可證明陳安安所言屬實。”皇帝聽後,微微皺眉,問道:“什麽方法?”朱一品回答道:“皇上,您可還記得那只走失的‘羊貴妃’?此羊乃是千年難遇的牧羊神,它具有一種神奇的能力,能夠準确地找到奸細。”皇帝聽後,覺得朱一品的話荒誕不經,但又有些好奇,便問道:“此話當真?”朱一品連忙點頭道:“千真萬确,皇上。”
于是,朱一品令人畫了衆多畫像,其中包括寧王以及其他一些将領和士兵的畫像。然後,他趁機把吸引山羊注意的草藥抹在了寧王的畫像上。一切準備就緒後,朱一品讓人将“羊貴妃”帶了過來。
“羊貴妃”被帶到營帳中後,開始在衆多畫像前徘徊。衆人都緊張地盯着它,大氣都不敢出。只見“羊貴妃”慢慢地走到寧王的畫像前,停了下來,并用鼻子不停地嗅着畫像上的草藥味。
皇上見狀,心中不禁有些動搖。他開始意識到,也許陳安安所說的并非毫無根據。就在這時,朱笑也站出來為陳安安求情。他說道:“皇上,微臣認為此事疑點重重,不可輕易下結論。陳安安一向善良單純,斷不會無緣無故地誣陷寧親王。還請皇上三思。”
在朱笑的求情下,皇帝終于有些猶豫了。他思考片刻後,無奈地說道:“好吧,朕暫且相信你們一次,暫時放了陳安安。但此事朕一定會徹查清楚,如果發現有人膽敢欺騙朕,定不輕饒。”
聶紫衣和朱一品聽到皇帝的話,心中懸着的石頭終于落了地。他們連忙謝恩,将陳安安帶出了營帳。
經過這次事件,皇帝對寧王的信任已經大打折扣。然而,寧王卻并未察覺到皇帝的變化,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陰謀之中。
不久之後,皇帝出征。在行軍途中,寧王再次向皇帝進讒言,聲稱漠北的老弱殘兵不堪一擊,只要皇帝率領少量人馬進山攻打,必定能夠大獲全勝。皇帝聽信了寧王的話,帶着朱一品和朱笑,率領一小隊人馬向山中進發。
朱笑和朱一品心中十分擔憂,他們覺得此次行動太過冒險,但又不敢違抗皇帝的命令。當他們進入山中後,果然中了漠北小王子的埋伏。一時間,喊殺聲四起,無數漠北士兵從四面八方湧了出來。
朱笑和朱一品都十分緊張,他們緊緊地守護在皇帝身邊,準備與敵人拼死一搏。然而,皇帝卻顯得淡定自若,絲毫沒有驚慌失措的樣子。他甚至還跟朱一品等人聊起了天,仿佛眼前的危險并不存在。
原來,皇帝早已在放飛鴿子的時候,暗中通知了聶紫衣前來護駕。就在漠北士兵以為勝券在握之時,柳若馨率領衆多官兵及時趕到。他們如神兵天降,迅速沖入敵陣,與漠北士兵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漠北小王子見勢不妙,想要逃跑。然而,他卻發現自己已經被包圍了。就在他絕望之時,突然看到了博爾忽悠。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博爾忽悠是大明錦衣衛之人,自己一直被他蒙在鼓裏。
深知自己逃脫不掉的漠北小王子,心生絕望,欲跳崖自殺。就在他即将跳下懸崖的那一刻,聶紫衣飛身而出,一腳将他踹到了樹上。随後,官兵們一擁而上,将漠北小王子綁回了軍營。
經過這場戰鬥,皇帝對寧王的疑心更重了。回到軍營後,皇帝決定試探一下寧王。于是,他邀請寧王下棋。
兩人在營帳中相對而坐,棋盤上黑白棋子縱橫交錯。然而,他們下棋卻彼此都醉翁之意不在酒。聊天之際,皇帝看似不經意地說道:“寧王啊,朕一直對你信任有加,可你不要讓朕失望啊。”寧王心中一驚,但臉上卻依然保持着鎮定,說道:“皇上放心,臣對皇上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皇帝微微一笑,說道:“那就好。朕聽說,最近軍營中有些傳言,說有人與漠北勾結,意圖謀害朕。寧王,你對此事怎麽看?”寧王連忙說道:“皇上,這一定是有人故意造謠,想要挑撥皇上與臣之間的關系。臣願以性命擔保,絕無此事。”
皇帝看着寧王,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他知道,寧王還在試圖掩蓋自己的罪行。就在這時,太監進來宣讀聖旨。皇帝把寧親王發配到宣化以北,并表示沒有皇帝指示禁止入京。
寧王聽到聖旨後,頓時臉色大變。他氣憤不已,心中明白自己的陰謀已經敗露。他預借拿聖旨之際行刺皇帝,企圖做最後的掙紮。然而,他的一舉一動早已被朱笑察覺。就在寧王抽出匕首,向皇帝刺去的瞬間,朱笑從後簾中飛身而出,一腳踢飛了寧王手中的匕首,并将其制服。
寧王的刺殺并沒有得逞,而皇帝也通過這次事件,看清了寧王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