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口價
第14章 一口價
肖瑤趕在周末前,把店裏全都安置好了。
頭花按價格整齊的排列在貨架上,另一邊的絲巾,按照顏色深淺,材質的不同,也分開擺放。
肖瑤在店裏還裝了鏡子,有全身的,還有小塊小塊的。有了鏡子,店裏空間看着更大了,又更上檔次了。
全身的鏡子裝在牆上,這個準備以後賣衣服的時候用。
小塊的鏡子就裝在貨架的背板上,肖瑤設計貨架的時候特意留了裝鏡子的位置。
女孩子選這些裝飾品的時候,肯定要戴着試的,那就一定要照鏡子的。
商場裏有鏡子,但是所有東西都放在櫃臺裏,你也不好意思讓人家給你拿十個八個試戴。
外面擺地攤的,你倒是可以随便挑。但是擺地攤的又沒鏡子,好看不好看的,你回去照了鏡子才知道。
像肖瑤這種,又可以随便挑随便試,又可以在亮堂堂的店裏仔細照着鏡子選東西的店,這周圍是沒有的。
周日開門沒多久,就來人了。
“哇,這麽多頭花啊。”幾個女孩結伴過來,進門就被貨架上各種漂亮的頭花吸引了。
同樣的東西,随便堆在地攤上的和整齊的排列在幹淨精致的貨架上,再打着耀眼的燈光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
“美女姐姐們,這麽早啊,我們才開門呢,吃過早飯了嗎?”肖瑤笑着打招呼。
那個時代還不流行叫美女,幾個姑娘被肖瑤說的有點不好意思,臉頰都飄上了粉色。
“吃過了,那天聽你說今天有新貨,所以來看看。”有一個穿格子襯衣的姑娘對着肖瑤笑了笑,“老板,這些都可以試戴嗎?”
“可以可以,貨架上都有鏡子,随便挑啊。”肖瑤穿着校服站在一邊,手裏還拿着書。剛剛沒來人的時候,她看了會兒書。
她要做生意,但也不想丢了學習。
肖瑤站在貨架旁邊,指着貨架上标的價格,介紹道,“價格在這裏,随便試,有喜歡的拿着到我這來結賬就行了。”
“老板,什麽叫一口價啊?”一個看起來年齡偏小,皮膚黝黑的姑娘看着标價前面寫的“一口價”,問肖瑤。
肖瑤解釋,“一口價就是我标出的價格,是我的底價,不能還價。”
“啊?不能還還價?”那個小姑娘眼睛睜大,“可是別人家都能還價,為什麽你家不給還價?”
肖瑤笑起來,露出小白牙,“因為我已經幫你們把價還到底了。”
肖瑤拿起了一個帶珍珠的頭花,解釋,“比如說這個頭花,在批發市場開價10塊。不會還價的人,還一塊錢,最後9塊買走。會還價一點的,還個2-3塊,最後7塊或者8塊買走。”
“可是在我這裏,我給你們出的價,就是最低價6塊。我為什麽不标虛價,一是節約大家時間,二是為不會還價的顧客謀福利,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擅長讨價還價的。”
小姑娘聽了點點頭,低聲說,“我就不會還價,所以我都不敢去批發市場,怕被人騙。但是商場裏的東西又太貴了。那我就在你這買幾個。”
三種頭花她的進價是2.5塊的100個,3塊的50個,4塊的20個。她賣4塊,5塊,6塊。
絲巾兩種60條,她花了400,進價平均一條6.7塊。她分別賣9塊,11塊。
這個零售價她很有信心,她相信大部分人去批發市場,費半天勁兒,也只能砍到她這個價格。
就算砍到和她一樣的價格,如果再算去批發市場來回路費和花的時間,那還是沒有在她這買劃算。
姑娘們挑的時候,肖瑤就坐在旁邊,給她們寬松的環境,随她們怎麽挑。
姑娘們見肖瑤并沒有盯着她們,也放開了,覺得好看的頭花,圍巾都試一試,美美的照鏡子。
作為老板,肖瑤也不能完全不理她們,時不時和她們聊天,“你們都住在附近嗎?”
“她們幾個住附近,我家離的遠一些。”
“哦,你們平時有什麽娛樂活動嗎?”這個年代沒手機,電視節目也沒什麽好玩的。
肖瑤不知道這個年代的年輕人喜歡做些什麽。
“嗯。。也沒什麽娛樂,”穿格子衣服的姑娘對着鏡子在系圍巾,“一會兒我們去逛公園。然後再去書店逛逛。”
“你們都上班了還看書啊?”肖瑤問。
“看些閑書。”格子衣服的姑娘笑笑,“有些小說還挺好看的。”
說到小說,有個姑娘接了話茬,“我朋友托人買到了臺灣的小說,你們要不要買?”
“多少錢一本?”
“書後定價是12,但是他們賣13一本。因為我們這裏書店都沒得賣。”
“這麽貴啊,不買不買。”
“要不我們幾個合買一本,大家輪流看。”
“那看完了書給誰呢?”
幾個姑娘你一言我一語,熱烈讨論起小說來,最後也沒讨論出什麽結論。
最後幾個姑娘買了5個頭花,2條絲巾。
3個4塊的,1個5塊的,1個6塊的,絲巾是一條9塊,一條11塊的。
肖瑤進賬43塊,盈利15.1塊。
肖瑤握着花花綠綠的票子,心裏那叫一個舒暢。
這幾個姑娘走了沒一會兒,又來了兩個姑娘。
肖瑤還是一樣的招呼,不過聽說不能還價,一個姑娘對另一個姑娘說,
“她這裏也是批發市場的貨,今天休息沒事,我們去逛逛吧,估計會比她這裏便宜些。”
另一個姑娘本來是想買個帶珠子的頭花的,聽她這麽說,就放下來了,“那也行,我們去看看。”
肖瑤笑着送客,“沒關系,你們去看看,價格不合适再來我這看。”
肖瑤有店在這裏,做的是長期的生意。只要她價格公道,她也不怕別人不來。
上午陸陸續續的有人來,有人說貴了,也有人說便宜。
不管說什麽肖瑤都笑臉相迎。
說貴的人,肖瑤也很和氣的說歡迎比價,也歡迎随時再來。
一個上午,肖瑤賣掉了4塊的頭花20個,3個5塊的頭花,3個6塊的頭花。9塊的圍巾賣掉5條,11塊的賣掉3條。
進賬191塊,盈利66.4塊。
肖瑤800多塊的成本,半天就回來快200,肖瑤太驚訝了。
她知道這個時代的錢好賺,但不知道這麽好賺。
中午的時候奶奶來了,肖瑤今天來店裏早,就讓奶奶晚點來。
下午來了些街坊鄰居,這些人和奶奶相熟,肖瑤就沒有去接待,搬了個凳子在旁邊寫作業。
初三的作業可真是不少,重回到這個年代,什麽都好,就是要寫作業不好。
老鄰居們選了些圍巾,圍着奶奶讨價還價,奶奶笑着解釋,“這半邊的鋪子是瑤瑤的,價格都是她做主,我可不管這些。”
一個阿姨走到肖瑤面前,笑着問,“小老板,這個圍巾能給阿姨便宜點嗎?”
肖瑤正鎖着眉在解決一道物理題,聽見有人問她,秀氣的五官立刻舒展開,笑的很讨喜,“阿姨,我這裏的價格是一口價,都是最低價,保證你買了虧不了。”
見阿姨不是很明白,肖瑤又解釋,
“如果一個店鋪能還價,會還價的人占不着便宜,畢竟只有錯買沒有錯賣的。不會還價的人就是吃更大的虧。所以我标的價格就是我的底價,這樣大家都不吃虧。”
“您可以在我這先試,有喜歡的可以再去別的地方看看有沒有我這種款式,價格是多少。價格合适您就在那兒買,不合适再回我這兒買,我歡迎的。”
肖瑤的這番話,把那個阿姨逗笑了。
那個阿姨笑着對旁邊的人說,“看看,人家小姑娘,才這麽大說起話來就有條有理的。難怪小姑娘在學校成績好,還是學生幹部。孫大娘,你真有有福氣。”
奶奶被誇得嘴都合不攏了,拿了個小風車玩具塞給她,“真會說話,拿回去給你小孫子玩。”
阿姨和奶奶很熟,也沒推辭,哈哈笑起來。
阿姨笑眯眯的拿了11塊錢給肖瑤,“小老板,阿姨就要這條圍巾。阿姨去商場裏看過的,比你這貴好幾塊呢。”
“我們買東西還價就是怕別人買的比自己便宜吃虧。既然你這都不能還價,阿姨買的也舒心,反正誰也不吃虧是不。”
肖瑤點頭,“是的,您在我放心買,保證不讓您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