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章
第 5 章
老爺子和蘇老太太自然是不同意分家。
他們兩個現在日子過得很是舒坦,
地裏的活有兩個兒子和兒媳去幹,家裏的活有幾個孫女去打理。
家裏還有讀書人。
無論是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得聽他們兩個的話,而若是分了家,他們的權力便沒有這麽大了。
蘇老爺子開口道:“分家是不可能的,你要是想分家,就從這個家裏滾出去,家裏的屋也不給你們分,地也不給你們分,你們就出去要飯去。”
蘇老爺子認為這樣就能吓住蘇二河了,正常分家肯定是要給蘇二河分兩間屋分上一些地的,房和地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按照大周朝的律法,兄弟幾個分家,一般都是大房贍養父母,大房便該多分,剩下的兄弟少分。當然,大房只是有優先贍養權,若是別的兄弟贍養父母,別的兄弟便該多分。
按照蘇家這樣的情況,蘇大河贍養父母,一共該得財産的七分,蘇二河則該得三分。
蘇二河卻開口道:“就算是父親母親什麽都不給我們,那我也要分家。”
蘇老爺子沒有想到,蘇二河竟然為了分家能夠什麽都不要,當即也生氣道:“好,這可是你說的什麽都不要,我這就叫來族長和族裏人給做個見證。”
蘇家一陣雞飛狗跳,最後決定下來第二天叫來族長和裏正還有村子裏一些德高望重的人過來見證分家。
第二日,族長、裏正和一些村裏有威望的人都來到了蘇家。
大家都坐定,蘇老爺子率先開口:“大家夥都瞧瞧,我這個不孝子蘇二河鬧着要分家,這是有多嫌棄我們兩個老的。”
族長蘇老太爺摸了摸胡子對蘇老爺子道:“賢侄,話可不能這樣說,現在成了家的兄弟,的确多數是分開過的,二河提出要分家也不算過分。”
Advertisement
蘇老爺子又道:“現在大房已經有兩個在念書的了,文升也馬上去念書,家裏正是需要人幹活的時候,他現在提出要分家這不就是只顧着自己嗎。”
卻又有一個村裏人說的話:“叔,話可不是這樣說,老大家的兒子要去念書就該是老大兩口子幹活供着才是,老二得去管他自己的兒子呀。”
還有幾個村裏人也紛紛附和是這個道理。
蘇老爺子氣結,他沒有想到村裏的人竟然都不幫着自己,反而是幫起蘇二河了。
蘇老爺子不知道的是,除去蘇二河要分家這個要求并不是什麽過分的要求之外,蘇二河這個人在村子裏平時也總是十分的樂于助人,大家都和蘇二河的關系不錯。
蘇二河現在提出了合理的訴求,大家自然也不會去給蘇二河增添障礙。
蘇大河夫婦當然也在這裏,蘇大河見所有人都支持蘇二河分家便不樂意了,蘇大河開口道:“現在父母也逐漸年邁,二河,你現在提出分家也有些太不孝順了,看把爹都氣成什麽樣子了。”
蘇大河又轉身對衆人道:“他的要求就算是再合理,那也不能不管父母的死活呀。”
蘇大和拿出了孝道來壓蘇二河,在這個時代,孝道大于天,就算是蘇二河分家的理由再合理,只要蘇老爺子和蘇老太太不同意,那他分家的要求也是不合适的。
蘇二河面不改色道:“為了孝順爹娘,我決定分家的時候,不分走一畝地,不分走一間屋。”
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不可思議的瞧着蘇二河。
這不分一間屋不分一畝地,接下來的日子一定會非常難。
蘇大河卻開口道:“這可是你說的,你不能在父母跟前出力,留下一些地供養父母也是應該的。”
裏正開了口:“大河,你這話就不對了,按照大周朝的律法,你是大房,贍養着父母所以多分給你兩分財産,所以你一共能分七分,你的七分裏有兩分就已經你弟弟孝敬父母留下的供養了,那三分還是該分給你弟弟。”
蘇大河正不知道如何反駁的時候卻聽見蘇二河道:“裏正,我願意把剩下的三分也留下,只求能夠分家。”
蘇然也是在場的,若不是昨日晚上已經聽過父親給分析過的一些利弊,蘇然就要認為父親蘇二河傻了。
這不分走該得的三分財産,還是有必要的原因在的。
蘇大河媳婦蘇秦氏原本也是不贊成分家的,但是現在聽蘇二河說不分一畝地走,蘇秦氏趕忙開口道:“那既然二河要分家,那就分了便是了。”
蘇大河也道:“二河要分家,那便分了是了。”
蘇老爺子和蘇老太太見蘇二河不要房不要地,且老大一家也是支持分家的,便同意分家。
但是蘇老爺子和蘇老太太讓蘇二河一家,分家走的時候只能帶走鋪蓋卷還有一些必要的鍋碗瓢盆。
蘇老爺子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要求,為的就是日後還能拿捏得住蘇二河。
蘇二河想把家分出去再并回來可就難了,若是什麽都不給他們,以後老大一家人,念書需要錢要人種地,再把蘇二河叫回來也能叫的回來。
在族人的見證下,蘇家分家了。
蘇二河一家回到了居住的屋子裏,開始收拾東西。
蘇二河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對妻子兒女道:“其實我琢磨分家的事情也琢磨了好久了,大哥和大嫂一家人都好吃懶做,這個家一直都是我們一家多幹活,若是不放棄屋和地,就是再過三年五年大哥大嫂也不會同意分家的,這樣你們就得一直過這樣的憋屈日子,所以就算是不要屋,不要地我也得分家,不能讓你們再受大哥一家的氣。”
“現在我們沒有屋子,你們也不用擔心,村口有間破屋我們能先在那裏面對付一段時間,在這期間我去城裏找活做,若是能找到活,我們就在城裏租個房子住下來,這些年我出去打散工也攢下了一些錢,夠我們住一段時間房子的,不過就是住的簡陋一些罷了。”
蘇二河提出分家也并不是盲目的毫無計劃地就提出了分家,他對未來還是有規劃的。
蘇二河帶領着一家人搬到了村頭的破屋。
這間破屋并沒有主,以前住在這間破屋的人家搬到別的地方了,因為搬走的時候屋子太破也沒有賣出去,所以就一直在那裏了。
這個破屋雖然破,但是卻很寬敞,比他們在蘇家原來的房子還要寬敞上一些。
蘇二河一家到了這間破屋,就開始,修整房子和大掃除。
蘇二河和村子裏的人要來了一些修補房頂的工具和材料,爬上屋頂,修補了房頂。
接着又用泥漿把破廟裏破了縫的地方塞上,把破廟的地面進行了一番平整,把上面的雜草拔掉。
蘇二河的媳婦蘇段氏,則是把窗子都修補好,然後往上面蒙了一層油紙。
這樣也算是能夠遮風擋雨了。
蘇然帶領着弟弟妹妹,把破屋裏面所有的地方都擦拭一番。
一家人整整的收拾了一天,中間只停下來喝了口水,吃了幾口幹糧,就接着去收拾房子了。
等到天色晚了,一家人才把破屋修整好和收拾幹淨。
原本破敗的破屋竟然也被收拾的非常幹淨整齊。
蘇二河家原先的房子只有兩間,這間破屋卻有三間房,且每一個屋都很寬敞。
以前一家人都是睡在一間屋子的,現在多出來一間,便是可以蘇二河夫婦住一間,蘇然和弟弟妹妹住一間,中間的那個屋子可以用作堂屋和吃飯的地方。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這間破屋裏面并沒有床,蘇二河便找來了兩塊木板當床,一家人是把床鋪鋪在地上的。
說也奇怪,雖然是把床鋪都鋪在了地上,但是整間屋子看着要比以前的那個屋子住起來寬敞,舒服多了。
收拾好了屋裏的蘇二河和蘇段氏又借着月光在破屋的側面,壘起一座竈臺。
蘇段氏一邊壘着竈臺,一邊對蘇二河道:“說也奇怪,今天明明幹了一天的活,卻也一點都不覺得累。”
蘇二河開口道:“其實和爹娘大哥大嫂他們住在一起,我們每天幹的活要比這多多了以後我們分開過了再幹,所有的活都是為自己幹的了,為自己幹的活哪裏會覺得累呢。”
蘇二河又對蘇段氏道:“這些年和大哥大嫂他們住在一起,沒少讓你和孩子們受委屈,以後我會想着法子好好掙錢好好彌補你們。”
蘇然打了水讓弟弟妹妹們洗漱,她也聽到了父親說的話。
蘇然嚴重懷疑蘇二河也是穿越過來的,要麽就是重生的。
不然的話,這種受封建禮教思想和孝道約束的人很難這麽快就做出分家的決定。
第二天一早,就陸續有一些村民來到破屋看看蘇二河一家。
看到蘇二河一家把破屋收拾的這麽利整,都紛紛開口誇贊。
“還以為你們得在這破屋裏受罪呢,沒想到你們把這破屋收拾的這麽好。”
“我怎麽看着你這破屋比你們以前的房子還要好呢,我看你們也不用另尋房子了,就一直住在這裏,也挺舒服的嘛。”
“這破屋好,以前我們怎麽竟然沒有發現這破屋能這麽舒服,要是早知道我們早就搬過來了。”
大家夥誇贊蘇二河一家把這破屋收拾的好,同時也誇贊了蘇段氏和蘇然心靈手巧。
“以前只知道蘇依依幹活幹的好,沒想到二河媳婦和蘇然幹活也幹得這麽精巧。”
“都說蘇依依做家務做得好,我看蘇然也做得也很好嘛,做的比蘇依依做的還要好。”
其實以前的那些活計也都是蘇然幹的,以前活太多,倒是沒有現在幹的這麽更加精細。
大家被蘇二河一家收拾的房子震驚到,也誇起了蘇二河家的女眷。
以前蘇然和蘇顏兩個人在家,幾乎也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村裏人去了蘇家見蘇家裏裏外外收拾的井井有條誇贊他們的時候,大伯母蘇秦氏說,這都是蘇依依打掃的,大家便紛紛認為蘇依依是一個心靈手巧的人。
不只是蘇秦氏在說家裏井井有條都是蘇依依的功勞,蘇老爺子和蘇老太太出去也說蘇依依貼心,把家裏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而且還能教幾個妹妹做事。
所以一直在大家的心裏是蘇依依比較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