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找上門的“親戚”
找上門的“親戚”
等到第二日一早,李璟他們便離開宮中,往城外西山的慶光寺而去。
這慶光寺據說是因為百年前有一位皇子,一日醒來說自己受到了佛祖感召,非要吵着出家。皇帝不允,那位皇子便絕食明志。眼見着自己的兒子就要把自己餓死,皇帝無奈只得是在離京城不遠的西山建了這座慶光寺,更是請來不少當時的高僧為這座寺廟加持。因為是皇家所建,又是得了皇家供養,這慶光寺也就成了皇家寺廟。雖然這寺廟裏面供奉着皇家牌位,皇家卻并未有阻止百姓前來進香,所以除卻京城中的達官貴人,百姓們也都為了能夠沾染皇家的威儀前去參拜。
如此一來,這慶光寺變成了京畿一帶香火最為旺盛的一座寺廟。
慶光寺建在山頂,所以馬車最多也只能到山腰處,登不得頂。不過長公主出行,寺中早已經在山腰準備好了軟轎。
李璟他們去往西山一路上見到不少前去進香的香客,更是能看到幾個行腳打扮的僧人和居士走在山路上。
待李璟和李淼他們的馬車停在山腰休息的地方時候,周圍不少人都不停的往他們這邊打探。
李璟他們雖然并未有打着皇家的旗號,可能夠帶着攜帶兵器的護衛,就已經表明對方并非尋常官宦人家。再仔細看主人家乘坐的車攆,想來也定是王公貴族。
一些官家女眷在得知對方身份似是不凡,便往李璟這裏投來了打量的目光。一些曾見過李璟的人等看清面容之後,險些驚呼出聲。
“這不是長公主殿下嗎?”一中年婦人低聲道。
身旁同行年齡較為年輕的婦人點了點頭。“那位護衛似乎是禁軍副統領陸生陸大人,那方才上轎的定是邵陽長公主了。”
她兒子成親之時,在宴席上她是見過陸大人的。如今這天下,能讓陸大人做護衛的女子,怕是也只有這位邵陽長公主了。
“那方才扶着長公主下馬車的那位公子,難不成就是那位燕郡王?”中年婦人輕聲道。
年輕的婦人點頭道:“瞧着是。聽聞邵陽長公主對那位燕郡王很是寵愛,一應用度比之皇子王爺不遑多讓。”
“那又如何?也不過是郡王罷了。現在這年紀也就罷了,可等到日後……”中年婦人話未說盡,可未盡之意兩人卻也都是明白。
在看有些耐不住性子的看出李璟他們的身份之後,想要借機上前搭話,結果被護衛一一攔下。兩人暗自嘲諷之餘,也是慶幸自己并未有上前自讨沒趣。
Advertisement
來西山的路上,李璟和李淼分別坐在兩個馬車之中,而上山的軟轎雖然也有幕簾,但在這個回暖的季節都是能看到外面景色相對較為薄一些的料子,仔細看雖然看不清裏面人的模樣,但也是能隐隐看到身形。
比起自小生活在宮中的李璟,李淼看到山上的景色似乎很是興奮。李璟雖然很少出宮,卻不會對宮外有所懷念。
李璟看着李淼撩起轎簾興奮的左右看着,想着自己帶他出來的決定的确是對的。等李淼回過神,卻是發現旁邊轎中的李璟竟是一直端坐着,并未有任何動靜。
李淼見狀,原本興奮的心情也減淡了不少。想着姑母這次是來給皇祖母進香的,自己這般樣子的确是沒有體諒姑母的心情。
待快要到山頂的時候,李璟方才發現李淼突然安靜了下來。“阿淼是累了?”
因為要出宮進香,今天起的确實比以往要早半個時辰。
一直關注李璟的李淼聽到她問話,趕忙回道:“沒有。”
聽着李淼聲音不似疲累,李璟放下心來。不過阿淼這兩天果然是有些不對勁,方才還一副高興的樣子,不到一會兒就安靜下來了?
難道真的是如張嬷嬷說的,這個年紀的孩子有些情緒變化是常見的事情?年僅八歲的邵陽長公主為正在成長中的侄兒操着心。
到了慶光寺門前,寺廟住持已經早早在寺外等候。而在寺廟門前的香客見住持親迎,自然也就明白他們一行定然是身份不凡,忙是讓開了路,一些見過李璟的官家權貴更是一一向李璟行禮。
護衛在兩旁開道,周圍的香客即便是好奇,也如之前一般被護衛一一擋去。
住持從外表來看,約有四旬的年紀,面上的長髯也不過是些許花白,然而他的實際年齡已經是年逾六旬有餘。
見李璟下轎,住持上前念了一句佛號,恭敬的說道:“貧僧見過邵陽長公主。”
李璟微微颔首。“方丈有禮。”
“殿中已經準備好了,殿下可是要先稍作休息?”住持說道。
李璟搖頭道:“不用了,本宮想先去祭拜母後。”
住持點了點頭,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殿下請。”
既然是皇家寺廟,自然有供奉皇族靈位的大殿,平時百姓也會t經常來供奉香火。
他們來到大殿前,随行的一幹宮人護衛都候在大殿之外,殿中傳來陣陣誦經聲。李璟走進殿中,殿上兩側坐着近五十餘名僧人,手裏持着念珠、木魚以及金剛鈴等法器,整齊且莊嚴的念誦着經文。
在住持的引領下,李璟走到皇後的靈位前,上前接過住持遞來的香恭恭敬敬的向着牌位拜了三拜。
之後跪在蒲團上,雙手合十,阖眼低聲在皇後的靈位前說着什麽。
一直跟在身側的李淼在随着李璟向靈位進香之後,又對着擺着燕王和王妃靈位的位置拜了三拜之後,跪在李璟身側,也如李璟一般雙手合十,小聲的祈願。
他希望列祖列宗能夠保佑姑母平安順遂,康健無憂……希望姑母一直能夠陪在自己身邊,不再留自己一人……
待到誦經結束,已然快要到正午。住持請他們去客房休息用膳。
跪經很是消耗體力,李璟起身的時候有些站不穩,李淼立即上前将人扶住。
後在殿外的張嬷嬷見李璟出來,忙是上前想要将人抱起。李璟搖了搖頭,不過是半日,哪裏來的那麽矯情?方才不過是跪久了腿有些發麻罷了。
等到李璟他們随着住持來到寺廟後院招待客人的地方,發現在那裏逗留的香客比想象的要多。
劉玉瞥了一眼那些打探的視線,走到陸生面前,小聲的說了些什麽。
陸生點了點頭。雖然說慶光寺的香火一直旺盛,但在這并非任何佛節的日子,這麽多逗留的香客,不用想也是知道他們是沖着誰來的。
長公主殿下如今只有八歲,此次又是來給先皇後進香,哪裏有功夫搭理他們這些人。若是被陛下知道在自己守衛下,還讓一些莫名其妙的人接近殿下,自己這個副統領也別幹了。
然而他們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李璟身上,卻是疏忽了李淼。
因為是寺院,所以男女香客休息的地方各自分為兩個院子。住持本想特意為李璟單獨安排一個院子,但卻是被李璟拒絕了。不過是午休片刻,何必要太過打擾。
待用過齋飯等着李璟休息之後,李淼正要打算離開,一中年貴婦領着一個八九歲的女娃站在他們路過的涼亭旁,而她們周圍立着幾個下人。他們似是知道李淼正往這邊來,早早候在那裏。
“老身齊國侯常劉氏見過燕郡王。”那婦人施禮道。
李淼一愣,齊國侯?瑜貴妃的母家?雖然說當初自己年紀還小,但是卻依舊記得父王母後先後故去之時,瑜貴妃的兄弟齊國侯借口病重,只是派了一個族中子弟前來祭拜母妃。
他母妃本家兄弟遠在地方任職,如此每年回京述職,都會往宮中為自己送一些東西,即便是一開始自己幾乎要被人遺忘。
而這齊國侯府卻是在自己遇到姑母之後,方才想起他這個人似的。
跟紅頂白本就尋常,李淼也不願去計較一些小事,卻也沒有大度的要去搭理眼前這個算起來是他長輩的老婦人。
而就在李淼想要擡步走人的時候,那老婦竟是往前一步。“燕郡王……”
管從中在齊國侯的人出現的那一刻臉色就已經不好,作為李淼的貼身近侍,他又如何不知道這常家人是個什麽模樣?只是在李淼未有表态之前,管從中只能是忍着不快。
現在見李淼是不願搭理常家,便在那婦人往前的那一刻,立即護在李淼身前。
“齊國侯夫人,您失禮了。”管從中冷聲道。
跟在他們身後的禁軍護衛見狀,也是立即向前一步,怒視着那常劉氏。
常劉氏身後的丫鬟婆子驚呼出聲,跟在常劉氏身邊的小姑娘更是吓得往後退了一步。
這時,一個婆子上前道:“我家夫人是燕郡王的長輩,想與燕郡王說說話,何來的失禮?你們身為下人卻敢冒犯侯夫人,還不快退下!”
管從中冷笑一聲。“小的雖然是下人,那也是皇家的下人,這兩位更是禁軍護衛,身負品級,莫說你這麽一個老東西,就算是齊國侯在此,也不敢這般妄言。侯夫人,你們府上的規矩還真是讓小的長了見識。”
那常劉氏今次本就是想要示好李淼,哪裏肯為了一個婆子得罪?她忙是厲聲将那婆子喝退,而後對李淼致歉道:“是老身管教無方,還請燕郡王贖罪。”
“既然知道管教無方,那還請侯夫人把人帶回去好好調、教之後在領出來,本王先行一步。”李淼微微颔首,稚氣的臉上透着毫不掩飾的冷淡。
那位齊國侯夫人瞧着李淼的冷臉,心裏自然是郁悶的不行。想當初還是齊國侯府庶女的瑜貴妃被擡進今上潛袛為妾,這本就是老齊國侯為了攀上皇族的一個法子。卻是無人想到,最後是今上得了天下,而那無人在意的庶女不僅育下了大皇子,更是被今上封為了貴妃。
既然是貴妃,齊國侯府無論是誰都要跪拜行禮,這本是禮數倫常,但常劉氏清楚的記得每次進宮回來,她的丈夫、當年的侯府世子,是如何的不忿,卻又如何安心的享受着瑜貴妃為常家帶來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