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長公主的本性
長公主的本性
鳳儀宮·寝殿
“母後可是醒了?”李璟站在門口問道。
宮人躬身回道:“娘娘已經醒了,方才用完藥。”
李璟點了點頭準備進去,就見李淼站在原地,并沒有打算跟進去的意思。
“郡王也随本宮一起,殿外請安母後是看不到你的。”李璟說着便先一步進了殿。
李淼愣了一下,随即忙是跟了上去。走進寝殿就見李璟撲向殿中一靠坐在軟榻上的女子。一身雍容紅色皇後朝服,即便是透着些許蒼白,可依舊十分美麗的面容上帶着溫和慈愛的笑容。
見對方将視線投向自己,李淼身形一震,忙是跪伏施禮道:“李淼見過皇祖母,敬叩皇祖母金安!”
只聽對方輕笑着說道:“免禮!好久沒見,燕郡王也長大了呢!”
李淼盯着地面,回道:“謝皇祖母。”
李璟招了招手。“你過來。”
李淼猶豫的看着皇後,但見對方和善的笑容,便往前走了兩步。
“讓你過來,磨磨蹭蹭作甚?”李璟走過來拉着李淼的手,往皇後身邊走。
李淼慌張的低頭看着握着的小手,掌心傳來的溫度讓他有種久違的感覺。就在想要抓住對方的時候,對方已經将他的手放了開來。
“母後,宗清園裏的人還沒有選好,所以這兩天女兒就留他在翊宣宮裏待着。也不知道內務司搞什麽,皇族六歲就要進學,二侄兒這都八歲了,也沒有上報給父皇。女兒也已經派劉玉去問了,看看是誰管事,竟是這般失職。”李璟将人拉到皇後面前,然後自己坐到軟榻上挽着皇後的手臂嬌嗔的說着。
皇後點了點李璟的額頭,笑道:“倒是知道替你父皇分憂了。”說着,皇後打量着面前另一個孩子。
Advertisement
燕王的孩子啊!想着一早宮人的禀報,皇後也是有些無奈。她身體不好,內宮中饋原本是想着讓皇貴妃和敏貴妃偕同管着,可陛下卻是不放心。
不放心又能如何呢?她并非菟絲花,內宮中的那些腌臜事兒自是能夠處理。但最後陛下還是讓吳勤和她的大宮女柳嬷嬷做了協助。
柳嬷嬷的重心放在了鳳儀宮,而作為陛下身邊的近侍,大太監吳勤自然也是最了解陛下的人。
所以将這個孩子放任不管,怕也是因為燕王被陛下所厭棄的緣故。然而不管如何,也是她的疏忽。
不過,這孩子和璟兒還真是有緣呢!
李璟聽皇後誇獎她,仰起小巧的下巴,面上帶着一絲得意。“這是自然。內務司的人失職,卻是要讓女兒的侄兒受罪,這可不行。以後二侄兒會經常和女兒一起陪母後說話的,母後可開心?”
李淼聽到李璟這話,下意識的兩手緊攥,眼睛往地上瞧。他知道這代表什麽,即便是這一年來他一直在角落,卻也是知道皇後因為身體不适,內宮妃嫔也都是五日一請安,其餘時間是不能來打擾皇後休息的。
而皇祖父每天都會來皇祖母這裏,那這樣一來,自己就有機會經常見到皇祖父?!
經過這一年,這孩子竟是能夠試着掩藏自己的情緒,倒也不枉費遭了這些時日的罪。皇後唇角笑意又添了幾分:“好啊!t人多了熱鬧。”
這時,宮人來報:“娘娘,時辰到了。”
“今天要随着母後去見其他娘娘嗎?”皇後緩緩站起身。
李璟嘟着嘴,本想搖頭,但她看到一旁默不作聲的李淼之後,換了念頭。
“二侄子一起。”
皇後聞言一頓,有些無奈的笑了。璟兒的脾氣還真像陛下,然而也是那個孩子的運氣。
外殿之中,各宮妃嫔本是如往常一樣等着皇後。然而,今次卻是讓她們吃了一驚。不僅是長公主難得的一同出現,那位燕郡王竟然也跟在身後。
規規矩矩的請過安之後,衆人雖然同皇後說着別的話題,可視線時不時的卻是往李璟和李淼所在的位置撇。
任誰都明白皇後此舉代表着什麽?原本在宮中像個隐形人一般的小子,因為得了長公主的眼緣便能随着皇後站在這裏。
今次是特意領着讓她們看呢!
雖然說陛下忘了這燕郡王,可那幾位世子在內宮裏做的事兒哪裏能逃得過皇貴妃她們呢?畢竟都是自己孫兒做的好事。
如今人站在皇後身邊,那就表示不僅是翊宣宮,鳳儀宮這裏也是認了長公主的做法。
原本以為僅僅就是長公主一時興起罷了,沒想到……
在說完內宮事物之後,李璟看着在座的這些宮妃一個個的不停的找話題攀談,故意的拖延時間,不禁輕哼一聲。
站在李璟身後半步遠,身形僵的像個樁子一般的李淼聽的真切,他下意識的往其他人的方向看。可似乎好像就自己聽到了一般,其他人還是繼續說着昨天宮裏為了慶賀長公主生辰,賜了什麽禦膳這件事。
然而這只是似乎,雖然聲音不大,可卻是逃不過殿中關注着她的衆人的耳朵。這一聲就像是一個巴掌,殿中那些宮妃的臉上。
人人都知道邵陽長公主備受陛下寵愛,朝中大臣都說邵陽長公主聰慧,并不恃寵而驕。可也只有她們知道,這位邵陽長公主的真實性情并非外界傳言那般。
除了陛下與皇後,殿中所有妃嫔都不被她放在眼裏。無論她們背後代表着朝堂之上哪一個世家,無論她們的兒子是否已在朝堂立足,其中更可能有将會成為未來儲君,這位長公主殿下也從不在意。
她是皇後的女兒,是本朝唯一一位嫡出皇嗣,自是有藐視所有的資本。可是……
可惜她不過是一個公主!
終有一日本宮定會讓你好看!敏貴妃眼底閃過一道狠利,她餘光向李璟那裏掃去,卻是與李璟的目光撞了個正着。
李璟唇角一勾,回了一個微笑給她。“母後,敏貴妃娘娘似乎身體不适呢!還是早早休息的好,不然累的父皇和兩位皇兄擔心,耽誤了政事可是不好了。”
敏貴妃出身南境,在妃嫔之中身形最為嬌小柔弱。生安王的時候,以為胎兒過大更是傷了身子。自此之後,便經常傳喚太醫。李璟稚嫩的童音雖然透着關心,可在場所有人卻都不由的想起了半個月前陛下本是有意派衛王去邊關犒軍,卻是不想敏貴妃病重,陛下憐憫便換了泰王前去。
誰知道泰王代陛下巡視邊關的時候,遇上敵方殘軍反撲,險些命喪與北。然而,也是泰王命不該絕,在随行小校的保護之下,泰王不僅安然無恙,更是将殘軍全部殲滅,救回了被挾持的邊關百餘百姓。
這功勞自然是算在了從未上過戰場的泰王身上,邊關守将更是上奏描述泰王是如何英勇,讓朝中武将連翻稱贊。
邊關戰亂,敵軍流寇不時襲擾。敏貴妃擔心衛王自然無可厚非,只是皇儲之争如何能夠婦人之仁?泰王年紀小,比不得衛、騰兩位王爺身負軍功,各自都有軍方支持。武将慕強,自是不會支持一個軟弱的君主。清繳敵軍流寇對衛、騰兩位王爺而言算不得大功勞,但卻是給朝中武将一個信號,那就是這位泰王比起其他兩位僅僅是缺少機會。
聽聞,衛王對此很不開心,好幾日都不曾進宮。
“多虧了太醫院盡心,我的身子已然大好,多謝殿下關心了。”敏貴妃面色一僵,拿着絲帕的手似做無意的輕撫過自己的發髻,試圖掩飾自己的情緒。
然而李璟卻像是忘了自己方才說的話一般,轉過視線一臉天真的望向皇後。“昨兒女兒生辰,也不知道是哪位大人的女兒,說是要給女兒獻舞。只可惜女兒不懂呢!不過瞧着那個姑娘長得很好,敢在殿前獻舞,應該也是不凡的。三皇兄的庶妃前些日子沒了,女兒覺得那位姑娘和三皇兄正合适呢!”
原本還在看敏貴妃笑話的皇貴妃,聽自己的兒子被突然點到名,猛地轉頭看向李璟。“多謝殿下關心,只是王氏剛走沒有幾日,你皇兄重情義,咱們也不好硬送一個人過去。”
昨日大殿上發生的事情,內宮之中多多少少自然會有聽聞。身為皇貴妃,消息的來源自然更多,有朝臣之女試圖在禦前獻舞的消息更是不可能避過去。那女子的父親是前來述職江南州府官員,是敏貴妃母家的戚族。這樣一個人進了滕王府,那豈不是按了一個釘子在她兒身邊?
這丫頭雖然心眼不少,但不可能對朝堂上的事情一清二楚才對。究竟是誰?是否有人指使?皇貴妃腦海中将懷疑的人一一略過,最後将視線定在了皇後身上。
皇後唇角微動,看着李璟稚嫩的小臉,有些無奈。璟兒這般年紀,又何必讓她這麽早的接觸朝堂之事?那劉玉得是要敲打一番了。
“皇貴妃和敏貴妃都謝本宮關心,可都不願意承情接受。母後,女兒是做錯什麽了嗎?”李璟一臉的委屈和無辜,卻是讓那兩位恨的咬牙切齒。
不等皇後說話,皇貴妃先一步開口道:“殿下關心滕王,我自是開心不已。兄妹感情好,陛下也開心不是。只是,這人沒了滕王心裏難過,哪裏來的心思再往府裏添人?況且,那姑娘說不定也是早有婚約,貿然拆散一樁婚事可就不好了。”
皇貴妃說完,狠狠的瞪了敏貴妃一眼。若非他們溫家想要借機送人進宮,又怎麽會有這一出?
敏貴妃也是鬧心,禦前獻舞這件事她事先也是不知。這下好了,不僅是沒有将人送進來,更是被李璟這個丫頭給盯上了。如是真的得了她的願,那這一支戚族怕是要被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