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同行
第42章 同行
鶴之舟刻意打量了一眼四周,問:“笛盟主确定要在此談論此事?”
笛飛聲冷冷地瞥過來一眼,他心知自己不像李蓮花一樣與這人是舊識,只好又說道:“一般重傷後內力難以恢複,多是因經脈撕裂,或是奇經八脈堵塞所致,我修煉的內功心法特殊,也能算是精通醫術,所以可以試着為笛盟主療傷,只是其中需要的靈藥,需要笛盟主自行提供。至于你體內的蠱……是因為我知道笛盟主出身笛家堡。”
他看着突然像惡狼一樣盯着他開始散發殺氣的笛飛聲,繼續道:“笛家堡慣來是用蠱控制堡內殺手,笛盟主離開後似乎從未與笛家堡對上過,所以我想興許笛盟主體內的蠱并未解除。”
笛飛聲又盯着他看了一會兒,盯得李蓮花都在袖下悄悄地勾住了他的手指,才冷哼一聲。
“你想要什麽?”
鶴之舟暗暗松了口氣,側頭對心上人笑了笑,才道:“此事我們可稍後再論,若要為笛盟主驅除體內蠱蟲,還需要一品墳內的另一樣東西,我們需要返回墓中獲得,不如笛盟主先在此稍候?”
笛飛聲有些不耐煩地點了下頭,背過身走到一旁。
鶴之舟心中有些着急,便打算運起淩波微步盡快趕回墓裏,起步時卻被李蓮花抓住了手。
“搭把手。”
他剛剛為了搶觀音垂淚費了不少內力,這會兒腿都是虛的。
鶴之舟也沒有拒絕,方多病還暈在墓裏,等下如果要跟角麗谯的人打起來,他不一定能顧得上。
他攬着人一路回到陵墓的內室,這一路的人幾乎都死光了,除了一開始被方多病打倒的假刑探葛潘之外,也就還倒在祭臺上的方多病還活着。
将李蓮花放下後,他便彎下腰去看方多病的情況,鶴之舟掃了眼那原本應該在祭壇上放着的囊匣如今已經只剩一個空盒擱在地面。
他已經忘了最後是誰拿走的摩羅鼎,不過他們剛剛一直在墓門前,拿走摩羅鼎的人應該沒有離開的機會。
鶴之舟動了動耳朵,聽到了在左手邊的柱子後面一道極輕的呼吸聲,便安下心來,運起淩波微步的同時順道朝呼吸聲的方向射出一記少沖劍。
Advertisement
丁元子正側耳傾聽着李蓮花喚着方多病的聲音,想看看什麽時機方便離去,肩膀便被突如其來的內勁貫穿,叫他拿在手中的摩羅鼎也砰一聲落在了地上。
他幾乎下意識地回身揮出暗器,只是方才就已經靠近了的鶴之舟已勾起手指,用內力猛地一吸,将落在地上的摩羅鼎牢牢抓住。
知道自己敵不過眼前這人,丁元子當下便決定先跑為上,但即便他在假扮土夫子的時候藏了一手,也不過是普通的二流高手,鶴之舟從後方趕上,一掌拍在他背心上,在将他的內力化走了九成之後,才用力将人震暈過去。
方多病這會兒已經睜開了眼,鶴之舟趕在他看到前拎起這人返回了墓門處,對笛飛聲道:“笛盟主,我想這人應該交由你處置。”
笛飛聲皺着眉,問:“為什麽?”
“這人與角麗谯有關。”鶴之舟直接道:“我想你手上一品墳的堪輿圖,應該也是她給你的吧。”
興許是因為他知道得實在太多,笛飛聲又上上下下地将他打量了一遍,才吹響哨笛,将心腹無顏喚到跟前,叫他帶丁元子回去好好審訊。
不多時李蓮花跟方多病不知從哪裏找來了麻繩綁住了葛潘,三人一同從一品墳內出來。
不知是不是因為笛飛聲一身氣質太過桀骜,再加上對人愛搭不理,方多病打從看了他第一眼,便有些不太順眼,單方面盯了他一路,末了還忍不住靠向李蓮花,問:“喂,李蓮花,我總覺得這個阿飛長得有點眼熟,好像在哪裏見過,你确定他沒問題吧?”
李蓮花想起他不久前在玉城後山跟笛飛聲打的那個照面,鎮定自若道:“他呢,是我的舊識,身世可憐,如今又無家可歸,身上還有病,我自然要收留他一段時日。你大度點,方小寶,跟他計較有失身份。”
方多病撇了撇嘴,一對大眼睛卻還是盯着笛飛聲的背影。
快到山腳下的時候他又問:“喂,李蓮花,你們接下來打算去哪裏?”
“不知道啊。”李蓮花看了眼旁邊的鶴之舟,漫不經心地回答道:“我不過就是一個江湖游醫,自然走到哪兒是哪兒了,怎麽,想讓我捎你一程?”
被點破了心思的方多病索性一手拽着綁着葛潘的麻繩,一手搭住他的肩膀,“你看啊,我們這次不是也合作得很好嗎?不如我帶你們回百川院看一下我師父,順便把葛潘交上去,再跟你們一起闖蕩江湖怎麽樣?”
李蓮花沒好氣地拍開他的手:“不怎麽樣。”
走在前面的笛飛聲回過頭來,朝他揚了揚眉毛:“我倒是覺得去百川院的這個提議不錯。”
心知他是故意調侃自己的李蓮花朝他翻了個白眼。
鶴之舟也在考慮接下來是不是要直接去采蓮莊找單孤刀的屍體,但李蓮花的身體才剛好了一些,他怕短時間內叫這人情緒再有這麽大的起落脾肺的虧損會更嚴重,再加上原劇的劇情裏,這是他們第一次三人同行。
他想了想,側頭對他道:“阿飛的病可能得要一段時間才能解決,你上次不是說想去普渡寺探望一下無了大師嗎?”
普渡寺跟百川院相鄰,如果可以的話李蓮花并不想回去,不過他讓無了惦記了這麽多年,如今解了毒,也确實該告知這個當年就救了他一命的和尚。
而且普渡寺是最适合給從前的手足立長生牌位的地方,他此次前去也可以順道解決這件事。
當然更重要的是,李蓮花發現自己其實并未那麽急迫地想去看單孤刀的那一具假屍骨。
知道一切都是假的之後,他這些年的寄托仿佛一下成了笑話,但即便如此,他也曾是待他極好的師兄,他不願為了對方最後的算計,便徹底抹去那些過往。
人心易變,他們不過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了不同選擇罷了。
所以在方多病的絮叨聲跟鶴之舟關切的視線中,他到底是點了點頭,應下了去普渡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