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破敵
抽噎的西軍擡頭看向高臺上的年輕天子,明黃的四團龍袍,雖然偏瘦卻依然挺拔的身材,清亮的眼睛平靜的神色,臺下的西軍們慢慢停下哭泣。
“沒參軍前你們是朕的子民,朕是你們的天子。因為朕的诏令你們拜別父母遠離家園,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守衛邊關。”李慕君清靜的眼神慢慢掃過剩下的幾萬西軍。他們無不發髻淩亂面目污黑,哪個身上沒有血跡。
“是朕識人不明,用蔡元聰為西境總兵,讓你們蒙冤受屈成為叛軍,是朕之過……”
蔡元聰在西境十多年,當然不是李慕君任命的,可是李慕君怎麽肯讓她的父皇承擔錯誤。
“陛下!”李慕君的話讓跟來的将士紛紛跪地。
‘“陛下何錯之有,是蔡元聰貪得無厭沒有忠君忠國之心。”周厚德連忙跪地啓奏。
“就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還說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陛下千萬不要自責。”武元通也跟着抱拳啓奏。
李慕君看着滿地跪着的人,對西軍說道:“你們原本十五萬,如今呢”如今加上傷員不過堪堪七萬。
西軍的将士們低下頭臉色沉痛,誰沒有戰死的熟人。劉運通雙膝跪地,把頭磕在地上:“是罪臣等沒用,當時就該随那幾個反抗的校尉一起拼死才對。”
李慕君已經知道拼死的是派到西軍的第一批武進士,他們一直處在下層位置,最多不過百戶副千戶。人的本性到底怕死,城門已開西蕃和花刺已到,西軍沒有準備只能跟着稀裏糊塗成了叛軍。
李慕君輕輕嘆息一聲:“都起來吧地上涼,你們沒了铠甲怕是會凍着。”
“皇上……”陛下這樣體諒他們,西軍的将士又感動又愧疚。
“起來吧,朕之前說過願意投降的,朕送他歸故鄉,殺一個蠻夷十兩銀子,殺了靈郡王封西平侯。”說到這裏李慕君轉向劉運通“既然你是起事的領頭人,朕就封你西平侯。”
“罪臣不敢,若是罪臣當初帶着手下拼死反抗,若是整個西軍還記得自己是大夏的軍人,敵人怎麽會怎麽能那麽容易攻破十二關,讓大夏的百姓遭人屠戮?”
“朕是天子,一言九鼎。”
劉運通默了默又磕了一個頭:“末将想用西平侯這個封號,換一個馬前卒的位子。末将想要沖鋒陷陣,末将一時軟弱害了大夏的百姓,求陛下給末将一個贖罪的機會。”
Advertisement
李慕君淡淡的看着臺下恭敬跪伏的劉運通,停了一會說道:“既然如此劉将軍就依然做一個千戶,随朕西征。”
“陛下,陛下!我也要去。”臺下的西軍忽然一個個嚷了起來。
“将士們,想一想你們家鄉的爹娘親人,你們不想回家嗎?”
李慕君神色一直是平靜的,可是平靜下的那份關切和寬容,讓原本愧疚的西軍感受到了天子的胸懷和博愛。西軍的将士們真真切切的找到了主心骨,找到了依靠,有個膽大的在臺下喊道:“陛下!我們還有什麽臉回去見父老鄉親,就算有銀子那也是叛軍,連累親人都擡不起頭。”
其餘的也紛紛擡起頭,看着他們的皇上高聲附和:“陛下,就讓小人去打蠻人,将功折罪!”
“陛下,小人要找蠻人報仇!”
“讓小的做先鋒!”
“陛下,小的要殺光蠻子!”
李慕君看着臺下變得神情激昂的西軍将士,微微勾了勾嘴角,她擡起手向下一壓,數萬将士立刻安靜下來,用充滿希望的眼神看着皇上。
“大夏的兒郎,朕和大夏的父老兄弟等你們的捷報!”
西軍的将士激動不已,這一去建功立業洗刷恥辱,他們身不由己的站起來高呼:“皇上萬歲!”
“萬歲!”為十二關戰死的兄弟報仇。
“萬歲!”為大夏遭□□的父老報仇。
“萬歲!”為自己洗刷叛徒的恥辱。
李慕君嘴角含了一點微笑,看着臺下士氣高昂的西軍。
劉運通想了想單膝跪地啓奏:“陛下……”臺下的西軍看着跪地的劉将軍,有些奇怪的安靜下來“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裁奪原西軍總兵蔡元聰,末将帶原西軍十五萬将士,請求陛下将他淩遲處死,為西軍十五萬将士報仇。”
所有的人聽到劉運通的話沉默下來,然後便是憤怒:“把他千刀萬剮!”
“千刀萬剮!”
李慕君臉色微微肅穆,她止住下邊的西軍,語氣平淡:“靈郡王,蔡元聰以及其他幾個叛國的大将,自然要千刀萬剮。等到了西境十二關,用他們的血肉祭奠戰死的将士和大夏的百姓。”
安撫好西軍,李慕君帶着周厚德,張萬興以及其他幾位大将商量下來的行動。最後周厚德帶着連西軍在內,二十萬大軍去追趕西蕃右将軍,李慕君領着十萬大軍在後邊慢慢押運糧草。
這一去不比通州關內,通州外被敵人燒殺搶掠,不說提供糧草只怕自己吃飽都有問題。張萬興則率領剩下的十餘萬大軍繼續守衛通州,給他留下這麽多人是因為還有花刺的十多萬俘虜,怕生出什麽意外。
不說李慕君一行慢慢往西境壓近,只說京城的楊士誠收到通州大捷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被皇帝的一封密信砸蒙了。
他揉揉眼睛又把信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沒錯是皇帝的親筆信,措詞也是以往的平穩明朗,可這內容……楊士誠放下信頭疼的按住太陽穴。考慮再三楊士誠還是對外吩咐:“去請禮部尚書韓大人,戶部尚書劉大人來。”
“是”公房外的差役應聲。
頓了頓楊士誠又補充:“等等,翰林院學士黃大人也請來。”
“是”差役拱手接完差事就要走,又聽到裏邊的首輔大人似乎有點豁出去的吩咐“鴻胪寺卿李大人也請來。”
“是”差役一邊應聲一邊想,這是出什麽事了怎麽把這些人請到一塊?難不成是皇上給大人出了什麽難題?
京城裏幾位重臣看着皇上的密信,有激動地,有吃驚的,有反對的,楊士誠看着他們等他們慢慢消化皇上的命令。
瓦刺的皇宮裏,季賢達坐在汗王的虎皮榻上,微笑着把玩汗王的匕首。那匕首是精鋼所鑄,雪白明亮,在季賢達的手上忽高忽低飛轉,帶來陣陣奪目的明光。
忽然季賢達往前一抛‘嗖’的一聲狠狠紮到階下囚——瓦刺大汗——身邊的柱子上,因為用裏過猛,那匕首紮進柱子還發出‘嗡嗡’的蜂鳴聲。
季賢達微笑的看着汗王哆嗦一下,然後和氣的問他:“诏書你寫不寫?”
瓦刺的漢王五十出頭,身體是魁梧後的發福,他打起精神挺起胸膛:“如果是下令撤軍的诏書,本王立刻寫給你,可是季将軍要求的……哼!本王就是死也不寫。”
“好”季賢達笑了,笑的十分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