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狼煙四起
李慕君躺在溫暖的被窩裏,看向懸在自己上方的人,她伸出一只撫上季賢達的側臉。季賢達的笑意要從眼裏溢出來,他收回一只手包住李慕君的手笑道:“君君的手真暖和。”
李慕君抽出自己的手環上季賢達的脖子,緩緩的用力把他壓向自己。橘色的燭光裏,季賢達順從的慢慢俯下來:“君君……”一聲呢喃從他唇邊逸出。
李慕君慢慢的閉上眼睛,任由季賢達越靠越近,彼此的呼吸交融在一起,皇帝低低的開口:“把禁軍裏的人全部撤走。”
“好”季賢達沒有猶疑的回答,順勢吻上那張柔軟的雙唇。君君你不信我,我信你,我把我的命交到你手上。禁軍裏沒有季賢達的人,那麽他住在宮裏就是案上的魚肉。
溫暖的燭光下,皇帝的寝室開始散發出春的氣息,被子被一點點揭去,兩個年輕的男女越靠越近。
突然一陣‘噠噠噠’疾馳的馬蹄聲打破了慢慢陷入沉睡的宮城。
“八百裏加急、阻者死、逆者亡。”
一個滿身風霜,背上插着紅色令旗的驿兵,騎着一匹滿身汗的快馬,奔馳在宮道上一路狂喊。
“八百裏加急、阻者死、逆者亡。”
季賢達渾身肌肉肅然繃緊,他閃電般起身,拉起李慕君先給她穿衣袍:“有十萬火急的軍情。”
李慕君楞了一下,室外傳來宮人們急促的腳步聲,和張來順的啓奏聲:“陛下有軍情!”随着聲音室外的燈燭一一燃氣。
李慕君低頭發現季賢達已經幫她穿好裏襯,這會在給她的外袍系帶子。驿兵的聲音越來越近:“八百裏加急、阻者死、逆者亡,陛下在哪裏?”
然後聽不到別的聲音,就聽馬蹄聲‘噠噠噠’急雨般往天順宮來,應該是有宮人指過路。
李慕君迅速定下心神對室外的張來順吩咐:“即刻傳內閣首輔楊士誠、兵部尚書吳嘉谟、戶部尚書劉慶、五軍都督府的五位都督文華殿見駕。”
“是”随着張來順的應聲是急促的腳步聲。
“回來”李慕君又吩咐“順便傳中書舍人蘭靖遠一同見駕。”
Advertisement
張來順轉身應是,然後立刻出去安排,他剛出殿門就看見天順宮門外奔進來快馬,宮門是他在聽到‘八百裏加急’的時候命人打開的。
“陛下在哪裏!?”張來順指指身後的殿門,來人滾鞍下馬一路疾跑“陛下西境十二關破!”
李慕君已經在季賢達的照顧下紮好玉帶,她聽到驿兵的呼喊就要出去,結果卻被季賢達拉住低語:“君君你披着頭發太像女子。”邊說邊把她的頭發攏到身後,幫她戴上翼善冠。然後季賢達幾步走到門口替皇帝拉開屋門,自己随即掩在門後。
李慕君快步走到正堂,驿兵已經跪在大堂上,看到皇帝出來連忙呈上戰報要啓奏,卻被李慕君擡手制止:“來人,立刻去太醫院傳太醫前來。”
“是”
“你起來坐着喘口氣”皇帝神色平靜的對驿兵說道,可是驿兵卻急得要死:“皇上……”
李慕君再一次擡手制止:“你面色潮紅呼吸不穩……”
“陛下,涼州十二……”驿兵快要急死了,卻再一次被皇帝制止:“你是最知道軍情的人,活着比光帶一封信有用很多。”
驿兵這才回過味,他也是這時才發現自己胸口火辣辣的疼。一路喝着涼風高吼來京,他的心肺早受不了了,驿兵捂着胸口蜷縮到地上。
不用皇帝吩咐,內侍們連忙扶起他坐下,宮女到來溫茶給他喝。這麽幾句話的功夫季賢達已經穿好外袍出來,他看到驿兵坐着喝茶開口說:“喝完茶,讓人扶着慢慢在屋裏走十來圈,等太醫來了給你看看,暫時不要說話。”
說完不在裏這邊,而是走到皇帝身邊一起看戰報。原來靈郡王拿着一封蘭太後親筆寫的信,說是要替天行道讨伐不孝忤逆的皇帝李慕君。他聯合花刺、西蕃,及西境總兵蔡元聰,號稱百萬大軍勢如破竹,西境門戶大開,四天前已經到達通州。
“拿輿圖來”李慕君吩咐宮裏的內侍。
“竟然已經到了通州”季賢達皺眉,到了通州等于到了大夏腹地的邊緣。
宮人們腳步快捷的把輿圖抱來鋪開,李慕君準确的指出通州的地方:“這裏陳粱山可以依靠,只是……”
“陳粱守将張萬興雖說也是世襲的職位,倒也算得上果敢忠勇,只是……號稱百萬,又是乘勝的敵軍,他怕是撐不了多久。”季賢達平靜的開口。
李慕君神色肅穆的指着地圖:“過了通州便是中原腹地,再沒有天險可依,這號稱百萬的敵軍一旦在中原肆虐……”
那被架起來慢慢轉圈的驿兵忍不住過來說道:“那些蠻子行軍快如風,早上收到狼煙,下午便打到關前。他們根本沒有多少辎重,都是一路搶過來,西邊四五十城池據說被洗劫一空,不光官倉,富戶門也被洗劫殺戮。”
看着捂着胸口,一會功夫臉色變得煞白的驿兵,李慕君和藹的說:“辛苦你了,在堅持一會讓太醫幫你看看,等大臣們來了,很多事你慢慢說。”
“陛下……小的家人就在通州外,如今生死不明,陛下……”驿兵的眼裏滾出淚水。
皇帝拍拍驿兵的肩膀:“所以你要挺住,活下去和家人團聚。”八百裏加急,不說累死的快馬,累死人也不奇怪。
說話間小錢太醫已經來到天順宮,他一看驿兵的裝扮就知道怎麽回事,沒有號脈先給他心肺間紮了幾針,吃了一顆藥丸,然後說:“先去睡一覺,完了再慢慢診脈。”
驿兵看向皇帝,李慕君淡笑着說:“你先去文華殿裏眯一會,等大臣們來了有事再叫你。”
好在大臣們都住的不太遠,快馬宣召快馬趕來,這樣的時候哪怕他們有的年過花甲,也不能耽誤一刻。
文華殿裏燈火通明,戶部尚書劉慶氣的胡子發抖:“蘭氏好歹一門忠烈,怎麽會有蘭慧貞這樣的逆賊。”
這是休息過後的驿兵說的,說靈郡王起兵的借口,是蘭太後幾個月前的一封信。信裏蘭太後指責李慕君為帝霸道強行奪民田産,對自己忤逆不孝,因此請靈郡王到京城,她會想法子讓靈郡王登基為帝。
蘭靖遠羞愧的跪下低頭不語,他不知道他姑母竟然早就和靈郡王有往來。楊士誠說道“蘭氏一門還是有忠烈的,蘭氏的血性都留在了蘭舍人的骨子裏。”
季賢達皺眉:“現在是計較這些的時候嗎?先說對敵之策,戶部三日內能抽出多少錢糧,通州一帶能征調出多少糧草?還有兵部,能征調的兵士有多少?”
李慕君接着安排:“明日命周厚德率領京師左右營二十萬大軍急行千裏,去解通州之險。後續将士迅速跟上,決不能讓敵軍進入大夏腹地。”
兵部尚書吳嘉谟雖是文臣,到底在兵部多年,好歹知道一點戰事,他遲疑的說:“通州不過五萬守将,就算有陳粱山之險可依,就算周厚德明日出發,這一去少說也得半個月……”
等于五萬人要守二十天,能守住嗎?這是吳嘉谟的懷疑。
李慕君淡淡的開口:“報信的驿兵說,張将軍要領五萬人馬,戰死到最後一個,還說就算死了,也要用屍首擋住敵人的馬蹄。”
她平靜的看向吳嘉谟:“所以救急要快,最快。”
“是”吳嘉谟被皇帝無意中的霸氣震到,他穩穩亂跳的心說道:“從京城往通州最便利的征兵可以征調十八萬。”
“從京城往通州,最快可以沿路征調五十萬大軍三個月的糧草。”戶部尚書劉慶連忙補充,雖然戰事在即,他還是忍不住高興“核查田産的好處顯現,雖然打仗不是好事,可是陛下糧草方面盡管放心。就是附近的官倉一時不濟,百姓們家中都不缺糧,養得起。”
“咱們大夏共有近百萬将士,這一次周統領先領三十五萬大軍過去,後期再派遣增援,一定可以把敵人趕回邊境之外。”兵部尚書吳嘉谟對皇帝揖手。
楊士誠也贊同的點頭:“周将軍原本就和花刺交過手,老臣覺得就以他為元帥沿途征調兵馬,救通州之險。”
李慕君說道:“在諸位愛卿來之前,朕已經命人傳周将軍整兵待發,兵貴神速不如咱們現在就送他們出征。”
也是,通州一旦被破,大夏再要驅趕敵人就難了。救兵如救火,一群人立刻上馬出宮,可是剛剛出午門,一人一騎在黑夜裏狂奔而來:“八百裏加急、阻者死、逆者亡。”
‘噠噠噠’的馬蹄聲,在黑夜裏急急敲在人心上,還有那凄厲的高呼;
“八百裏加急、阻者死、逆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