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亂起
皇帝清冷的聲音讓幾位重臣有了主心骨,他們橫眉推開禁軍走到院前撩袍跪地:“臣等請見陛下。”聽到院外的聲音,李慕君背手慢慢走過院子,拉開虛掩的院門。
因為是出來秋獵,朝臣們并沒有穿朝服大多是直裰,他們跪伏在地上的身軀雖然恭敬,但是骨子裏卻都有點文臣的傲氣。
“衆位愛卿免禮平身。”李慕君神色一如既往的平靜。可是大臣們卻忍不住了,楊士誠來不及道謝,直接站起來焦急的說:“陛下到底怎麽了?”
這是一句問話而不是責備,李慕君心裏有幾分安慰,自己的作為到底贏得了大臣們的信任。不過她沒有回答楊士誠的問題,而是問旁邊的禁軍小頭領:“你負責的是什麽?”
“回陛下,末将随上官負責朝中文臣的保護。”百夫長單膝跪地行了武将禮“可是這幾位老大人拼死也要見陛下。”
“這位将軍真會說話,不過我怎麽覺得是看押?”禮部尚書韓一燝整整袖子,慢條斯理的說。
張聰文卻心急別的,他對李慕君拱手啓奏:“陛下!為什麽沒有任何程序,就直接斬首所有跟來的蘭氏子弟?甚至許多宮人也無辜慘死?”
李慕君雙手背後,對單膝跪地的小頭領吩咐:“既如此,你和手下守着這座院子,不許任何人進入。”
“是”
楊士誠這時候才發現,皇帝身邊沒有一個伺候的,也沒有禁軍跟随。他心裏一沉,神情肅穆的問道:“太後娘娘呢?”
“蘭氏已經伏法。”
皇帝清冷的聲音讓前來的衆位大臣心裏一突,三年來李慕君一直都是穩重和藹,就算前年核查田産也是多方謀劃平穩處理。這一次卻是雷霆手段,也讓他們第一次認識到眼前的人是帝王。
“陛下一直以國法為先,就算太後謀逆也需有三司會審,宗人府奪金印。”張聰文因為皇帝重視律法而成為天子嫡系,他不敢相信皇帝會如此視國法為無物。
“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衆位愛卿随朕到凝秋宮。”凝秋宮是皇帝的下榻之處,這些重臣們憂心忡忡的跟着皇帝。
一路上都是肅殺的禁軍站崗抓人,看着往日尊貴的蘭氏子弟,連哭帶鬧的被抓走,幾位大臣都心事重重的垂下頭。
凝秋宮裏也有禁軍抓了幾個宮女內侍要拖出去,一個宮女看見皇帝回來,高聲喊冤:“陛下,奴婢自被選到天順宮,一直恪盡職守,陛下明鑒啊……”
Advertisement
“陛下饒命啊”另幾個被抓住的也跟着大喊。
李慕君停下腳步,對那喊冤的宮女說道:“你是父皇再世的時候賜給朕的,伺候朕五年有餘,卻給慈寧宮的大宮女春熙傳朕的日常。”
那宮女吓住了,自己明明做的很隐蔽。李慕君不理會那個宮女對其他幾個說到:“你們身在天順宮,卻做了慈寧宮的眼線。不要想抵賴,沒有明證朕不會讓人抓你們。”
說完李慕君在其他宮人的屈膝相迎下走進殿門,被抓的宮人知道大禍臨頭,被拖着走的時候還在大叫:“陛下奴才知錯了,陛下饒命啊……”
那聲音很快便沒了,可能是被捂住嘴了吧,李慕君神色平靜的慢慢走到主位坐下,立刻有宮女奉上熱茶。
“諸位愛卿坐下說話”
随着帝王的話音,跟來的幾個重臣揖手後坐到堂前的椅子上,陸續有宮女奉上熱茶點心。李慕君看差不多了,再一次清冷的開口“你們都退下,沒有傳喚不得靠近。”
“是”宮女們齊齊屈膝,魚貫而出離屋子遠遠的。
一時間屋裏只剩下大夏的天子,和朝中舉足輕重的大臣。這會倒沒什麽可着急得了,皇上好端端的,不是他們以為的被攝政王挾持,或者忽然失心瘋。
這一次李慕君不等大臣發問,自己從懷裏掏出那份染血的信紙:“朕前幾日收到蘭都尉的密報,太後以此信相約靈郡王,讓他帶兵前來京城,他們裏應外合代替朕成為大夏天子。”
“靈郡王一系遠在貧瘠的西部邊塞,他們憑什麽能得大夏皇位?”張聰文首先質疑,靈郡王沒有這個實力。
“靈郡王自然沒有實力,可是太後在這封信上寫了李氏皇族血脈的秘密,只要有了這個秘密,靈郡王就可以讓朕退位。”
靈郡王一系雖然也是李氏血脈,卻和李慕君這一系有不共戴天之仇。先說封號,‘靈’可不是靈敏的意思,亂而不損曰‘靈’,冥頑不化曰‘靈’,這封號是羞辱。
再說血仇,當年第一代靈郡王得意時,曾以文宗皇帝子嗣零落當朝諷刺攻讦,此外明裏暗裏當面背地,沒少嘲笑文宗皇帝沒兒子。靈郡王失敗後,被封到西部荒遠之地,離京不足百裏三個嫡子,忽然同時身患疾病藥石罔效。靈郡王妃懇求當時說是護送,其實是押解的将軍請太醫前來診治,或者停留數日讓孩子們得以調養。
可惜那将軍以皇命在身為由全部否決,靈郡王夫妻只能眼睜睜看着三個兒子,先是虛弱後是吐血一個一個死在半路上,只是不等靈郡王妃傷心,一直身體健康的靈郡王也開始身染疾病,不到封地也吐血身亡。
這件事要說沒有文宗皇帝的手筆,天下怕是沒人信。李慕君則知道的更清楚,這件事就是文宗皇帝做的,她還知道文宗皇帝當年面對太、祖的質問,說過‘朕如果一生沒有子嗣,寧願皇位讓與他人也不留給靈郡王一系。’
可誰知人算不如天算,靈郡王妃卻懷有遺腹子,而且是男丁。消息傳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三年後,那時候文宗皇帝剛剛得了一個兒子,就當是老天爺不滅靈郡王一系,放過了靈郡王的遺腹子。
可是殺夫滅子之仇,靈郡王妃怎麽會忘記。所以李氏皇朝雖然在西部邊塞有子嗣很繁榮的一支,卻和朝廷這一支老死不相往來。
什麽血脈秘密可以讓皇上退位?能坐到這裏的大臣沒有傻子,他們心裏有各種揣測,包括現在李氏其實是借種而來。
“哪位大人如果想知道是什麽秘密,信就在這裏。”李慕君把信放到桌上“諸位愛卿可以随意看,不過看了的便只有死路一條。”
天下姓什麽其實沒那麽重要,只要皇上聖明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就足夠了。楊士誠很快想通了,他起身揖手:“那麽此信便是物證,蘭都尉便是人證?”
“正是”
張聰文想了想也起身啓奏:“既然人證物證齊全,又牽扯皇室秘聞,微臣不便審理,只是不知陛下要如何定蘭氏刑罰?”
“革爵、查抄、滅三族,三歲以下孩童赦免,由蘭靖遠撫養。”
“那蘭靖遠……”張聰文有些弄不明白皇帝的意思,蘭靖遠不是也知道嗎?
“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忠貞,衆位愛卿不知道,他報信後是準備自裁的是朕救了他。他把自己的性命,家人的性命放在了天下百姓之後。”
朝臣們最後一個個離去,李慕君面無表情的走到院子裏,聞着空氣中飄蕩的血腥氣味。祥泰三年的秋狩,轟轟烈烈的開始,結尾卻是小心翼翼和滿眼血腥。
行宮裏再沒有了喝酒談詩的文人,草場上沒有了身姿矯健竟相射獵的少年郎,李慕君每天神色淡然的聽京城傳來的消息,慈寧宮所有宮人全部斬殺,和太後交好的幾位太妃全部處死,宮人也一律處斬。
京城勇侯府上下三千餘口人全部就地斬殺,勇侯三族……
每每這個時候,楊士誠看着皇帝不動的神色,心裏總有些發虛,果然能當皇上的都不是普通人。
日複一日,李慕君用膳睡覺,聽禁軍的消息:今天又處斬了那些人……直到八日後季賢達被人擡回來。
“君君不怕”季賢達小心的半坐起來,把讓他快要心疼死的女孩抱進懷裏“君君不怕,不怕,我回來了。”
一直神色不動的帝王眼眶開始酸澀,淚水剎那間充滿眼睛。
“不怕,我回來了,君君不怕。”
只殺過雞魚的女孩,在這還有些虛弱的懷抱裏痛哭出聲,哭的渾身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