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36、一些錯覺
第36章 36、一些錯覺
在脫離自己比較熟悉的環境之前,吳知眷一鼓作氣接連超越了五輛汽車,讓自己暫時處于一個還不錯,進可守退可攻的位置。
這個做法是很明智的選擇。
在脫離她所比較熟悉的環境之後,路有了不少的變化,開始進行爬坡,可以感到高度在漲,海拔逐漸升高,雖然這個高度和含氧量還不算是很影響發動機的運轉,但速度依舊被迫降了下來些。
等高度漸漸穩定的同時,開始進入了峽谷地帶,兩邊的路途從平坦條條都是大路的狀态,變成了狹窄路面,肉眼可見的小塊岩石鑲在地上,只留下的中間的路。形成峽谷圍繞着賽道兩邊的大岩石略微遮住陽光,但溫度卻沒下降多少。
-
進入了新的環境,速度不可避免又降了降,盡管如此,車輛也依舊保持着盡可能高速地行駛,不讓速度掉下80公裏/小時,免得在這裏耽擱太長的時間。
在狹窄的路面行駛了約莫十分鐘,吳知眷看到了其他車輛的尾燈。
又一輛前車。
在超越了一共五輛汽車之後,她終于再次看到有目标車輛了,實在不容易。
畢竟每一輛車都開得那麽快,導致自己對自己的排名是沒多少譜的。但是內心很明白一點,後發車的自己只要把前車超越,那自己的排名應該算得上是不錯的。
看來這個峽谷路段讓對方耽擱了些許時間,不然不至于被追上。
吳知挺想超越前車,可惜這裏确實是沒有合适的超車路段,這種地方亂超車很容易碰到什麽石頭然後翻車,她膽子是大,但還不至于覺得自己會飛。
吳知眷只能耐心地把速度再降了一下,跟在對方後面等待着可以超越的時機。
前車看到後車前來,挺想讓個位置給對方超車,不要擋住別人的路——故意擋路事後引發矛盾這種事可太常見了——可惜的是經過肉眼确定,這條路的寬度并不太合适讓路,而後車也沒瘋狂催他讓路,那只能盡量讓自己的速度提起來。
想要非常快那是不太可能的,他的車胎會受不了。
Advertisement
兩車一前一後地在路上(算是)和諧地前進,既然沒法超車,路就只有一條,吳眷就提起了別的事情來打發一下時間。
“剛剛你有沒有留意到?有一大群駱駝。”
吳知想了想說:“沒太留意,畢竟它們沒擋路。”
當車速已經開到接近180公裏時,車手的注意力哪能關注那麽多,配備領航員就是因為車手沒法關注那麽多,只集中在眼前的路,故而才外置一雙眼睛替車手看東西。
吳知沒看到,“眼睛”就給她解說一下:“就在進來前峽谷前,有一些植被和岩石為伴,那裏就有一群的駱駝,加起來應該有近20只。看着都不怕車的樣子,是野生駱駝嗎?”
“我感覺沙特人大概也不會把駱駝放養到這裏來……”
仔細想想,那也十分有道理。
“那還真是野生駱駝,我頭一回看到。”
一大群“遲鈍的”駱駝對從身邊咆哮而過的賽車毫無反應,優哉游哉地行走的畫面,自然世界和人造機械形成鮮明對比,如果有無人機,或者直升機拍下來,估摸着還是個挺不錯的宣傳畫面。
這麽一想,吳知不禁怨念起來了:“我沒看到。”
“你說比完賽之後再回來旅游如何。”
雖然比賽還沒結束,但這些天都是看着這黃沙漫天的賽道,讓吳知實在是有點……不太想再來一次。
-
吳知說:“還是換個地方吧,找個動物園好了。”想看駱駝哪裏不能看,野生不野生都一樣,她又不是動物世界專欄組的。
在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之中,吳眷眼睛還是認真地看着路書,在閑聊中途報個路。
聊了好一會,吳眷說:“峽谷段快離開了,接下來準備好超車。”
剛剛放松了一下算是進行中斷休息的狀态重新緊繃起來。
吳知将自己的姿勢調整了一下,也沒能調整多少,這五點固定的安全帶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把人死死固定在位置上,在出事故的時候會降低傷害。
這動了一動自己的身體,只是為了讓自己更加警醒一些。
前方的光亮多了一些,顯然前方沒有了峽谷遮擋住部分陽光導致亮起來,也告知吳知眷,前面就是峽谷的出口了。
吳知将油門踩下一些,貼近了一點對方。
對方也踩下了油門,看得出來對方同樣也想盡快離開這段賽道。
對方一提速,吳知并沒有所想的那樣很靠近對方,中間還是留了一點距離。
但這樣更好,貼得近觀察可能不夠到位。
光亮越來越近,吳眷敏銳地發現問題,提醒:“先不要超車,前面有灌木叢。”
剛出峽谷的峽谷口,有些許植被,吳知眷也不是什麽植物學家,不清楚沙特這邊的植物類型,只能判斷是不适合被汽車碾過去的灌木叢——至于到底是不是真的灌木誰知道呢。
吳知聽此,穩了穩速度,繼續等待着超車時機。
正式離開峽谷,頓時豁然開朗。
依然是達喀爾的主色調——土黃一片,肉眼可見不斷連綿的沙丘,以及無比适合超車的寬敞道路。
不用吳眷過多提醒,吳知看清前路在心裏已經給接下來的步驟做好一切的想法。
吳知下踩油門,把變速杆往前一推,繼續踩油門,速度瞬間上升。
從德國來的發動機的性能足夠厲害,如此短時間內速度瞬間就上去了,從不到八十公裏到超過一百公裏每小時也只花了不到一秒鐘。
一越過了那灌木叢,就天高路闊,哪裏都是路。
并沒有超過時速100公裏之後就保持速度平穩不變,車輛的速度依舊在漲。
105,110,110,120……
在絕對速度和路面平坦之下,313號賽車輕易就越過了前車,并且迅速甩開一段距離。
又一輛!
前面只剩下四輛車了。
面對沙丘,吳知眷并沒有任何放慢速度的打算。
在被系統的進階培訓之後,不得不說沙漠路段如今已經是她過分熟悉的路。
一上細軟的沙子之上,就跟回了家一樣。
好吧,新疆的沙子和沙特的沙子還是不太一樣的。
沙丘起起伏伏,現在吳知眷不能說百分百了解沙丘,不過惡魔鍛煉之後,對于怎麽選擇好路線翻越沙山确實有了點玄之又玄的經驗,313號賽車的速度并沒有降低太多,在沙漠段快速地翻閱一座座沙丘,并且努力追趕前車。
她或許是除了沙特車手外,最快适應沙漠路段的人了。
在系統的環塔模拟裏面磨煉确實是有好處的。
今天的路線對于吳眷而言并不算太難找,進了标志物不明顯的沙漠後,依舊沒有偏離方向,帶領着吳知正常往前走。
并且在沙漠路段中接連又超越了兩輛車。
只剩下兩輛車了。
他們到底在哪裏呢?接下來吳知眷又順利行駛了接近100公裏,依舊沒有看到前面兩輛車的蹤影,反而自己差點被後車給追上了,給油把對方再次甩開。
追不上前車,又要被後車追上,這兩點讓吳知眷不得不懷疑今天的成績估摸着比前兩次會好,但想拿一個很驚豔的成績估計有點難。
不能,不可以那麽快就下定論,比賽還沒結束呢。
這邊的吳知眷在盡量調整自己的心态,殊不知在大後方看來,他們所看到的實時成績稱得上“奇妙”這個詞。
今天的實時排名實在是很熱鬧。
剛開始的時候,還是那些早發車的達喀爾老鳥們占據着前面的位置。
然後,值得矚目的阿隆索或許是為了彌補昨天損失了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發車後速度飛快,一度把第一的位置拿到手,然後很快又被人搶奪回來。
-
再過不久,313號賽車開始穩定地往上起來,來到第五的位置後,并在這個位置穩定下來。
在313號表現穩定的時候,那邊的阿隆索,老鳥賽恩斯和上屆冠軍阿爾·阿提亞的一二三名位置在不停地更換。
然後就到如今這個時間點了,313號賽車的排名再次上升,成功擠掉了第三名的阿隆索,第四名的波蘭車手戈特沙爾克,來到了第三的位置。
她并沒有穩定在第三的位置很久。
不不不,并不是她掉下去了。
而是因為她甚至再次往上爬,來到了第二,然後第一,直到又被賽恩斯和阿爾·阿提亞反超回來。
實時成績排名裏面看到變成這三個人的位置不停地發生改變和輪換。
拉力賽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在于,你沒辦法直觀地感覺到你對手到底有多強,差距到底有多大。
可以說“你連對方的尾燈都看不到”——在間隔發車的賽制情況下,實在是不太可能看得到,這導致心裏通常會有點沒譜,不像是圍場賽,你看到對方了,你超過對方了,你要贏了,很直觀的畫面。
拉力賽裏面,你超過了對方,所以肯定比對方快?不一定,人家的發車說不定比你晚。你沒看到對方那一定對方比你快?也不一定因為可能自己發車晚。
比如阿隆索,今天數次排第一,但是位置還是比較靠後的,畢竟昨天五十多名的名次讓他起碼在頭車發車後半個小時才發車。
吳知眷一直沒看到前面兩輛車的原因也很簡單,他們都比自己早發車,彼此之間有約莫四五分鐘,算了算可能有差不多□□公裏的物理距離,這哪能輕易就能看得到對方的身影呢。
所以吳知眷在那幹着急,而在大後方的人來看……
“313號車手和領航員的資料有誰知道?誰手頭有資料?”
“又是一對雙胞胎搭檔啊。”
“采訪組準備準備,說不定今天又能看到一個奇跡發生。”
“中國人?女性組合?26歲?中國是不是還沒有人拿到過達喀爾的賽段冠軍。而且那麽年輕的車手好像也不常見吧。”
“不止啊,昨天她第十一,是突破了中國的紀錄了。”
還有人小聲抱怨的:“這麽快做準備有必要嗎?還有幾十公裏距離呢,最後還有變數。”
“做多好過做少,快快快,都行動起來!”
而這邊的賽道上。
313號賽車孤苦伶仃地行駛着,吳知問吳眷:“還有多少公裏?”
吳眷秒答:“約莫六十公裏。”
“只剩下那麽少時間了嗎?還是沒看到前車啊!”
“淡定淡定,今天應該能有個前五吧,大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