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章
第 52 章
這一路下來,沈彧薇發現城中不少百姓背着一筐筐木柴草末自城外而歸。
打聽之後才知道,原是這場突如其來的凍雨竟然臨城中的木炭價格短短幾日間就翻了數倍!
盡管有的炭商從外地運來炭火,可仍不能解城中困境,加之炭價暴漲,臨城之中普通一點的家庭根本負擔不起,因而不少百姓只得出城數裏上山撿木柴取暖。
沈彧薇一邊走着,一邊召出系統,買下了一個氣象保護罩應用在臨城上空。
可是并未出現她預想的效果,看起來想要解決此地的凍雨問題,首要一點必須得找到形成這種氣象災害的主要原因。
沈彧薇收了保護罩,擡頭看了看天空。
冰冷的雨點落在半空時就已凝結固化,而冷風則是從北邊的方向直直吹來。
【叮——!系統已檢測到您已抵達任務地點臨城,請領取以下任務!】
【任務一!幫助當地菜農解決因凍雨氣象問題造成的困境。】
【任務二!解決江南臨城當地突發的凍雨氣象災害。】
沈彧薇點進系統領取了這兩項任務,卻發現上面還有一個待觸發任務,便問道:“這個待觸發任務是什麽?與下一個任務地點相關嗎?”
【回複宿主:是的。等宿主完成此地的兩項任務之後,則将觸發下一個任務地點,宿主抵達下一個地點時則會發放餘下任務。】
沈彧薇想了想,臨城中這兩個任務聽上去并不算兇險。那麽很可能那個待觸發任務就是難度飙升的那一個。
“好,”沈彧薇道:“在解決這裏凍雨災害之前,我需要先了解這場凍雨的成因,系統,請幫我搜集一下此地的氣象數據!”
【好的,已為您選定氣象采集器,當前是否選擇應用?】
Advertisement
沈彧薇選定了應用,這個氣象采集器是以往的升級版本,無需特殊放置,提取出來就能夠準确捕捉當地的氣象信息。
沈彧薇等待着氣象采集的數據,目光正好被一個婦人的身影吸引。
那婦人背着一個竹筐,步履蹒跚地走在結冰的路上,腳下一滑一滑的,沈彧薇與她相隔不遠,趕忙上前扶住了她背後的筐。
“啊!”婦人吓了一跳,回頭看見沈彧薇在幫她擡着竹筐,心頭湧上一股感激,說道:“謝謝你了,這位姑娘。”
“舉手之勞而已,”沈彧薇教她放下竹筐,由兩人提在冰面上拖着走。
兩人寒暄了兩句,沈彧薇從她口中得知這位婦人名叫陳姑,是個寡婦,幾個月前男人被征走到京都一旁的靈山修造靈臺,此後便沒了音信,獨留她一人在城中以種菜為生。
沈彧薇看那竹筐十分沉重,還以為裏面是木柴,便随口問道:“你也是到城外山上砍柴來燒嗎?”
陳姑搖了搖頭說道:“哪還顧得上那些,這背簍裏是我種在城邊的菜,怕凍壞了全折在地裏,緊着先摘些回來準備賣的。”
沈彧薇有些驚訝,一只手掀開苫布,只見竹筐內全是被這場凍雨打蔫的青菜,而這些菜還未長成便被陳姑摘了下來。
“這……”沈彧薇不由得說道:“可惜了呀。”
“沒辦法,”陳姑道:“若再不摘只怕要凍爛在地裏了。”
沈彧薇看她腿腳不好的樣子,想來她一人守着寡,日子一定不好過,便道:“你也別急,說不定過兩日這場凍雨就停了,天氣就回暖了呢。”
陳姑苦笑了一下,沒有說話。
江南之地在這個時節突發凍雨,還是千百年來的頭一遭,而城中傳聞更令百姓人心惶惶。
是以聽到沈彧薇的安慰,陳姑卻一點也樂觀不起來,甚至連她都聽信了妖物的傳言,覺得那些人以訛傳訛的話說不定都是真的。
“為什麽僅僅只是氣候異常,大家都在傳妖物作祟呢?”沈彧薇問道。
她覺得,古時的百姓雖有些愚昧,可總不至于下了三五日的凍雨,就鬧出這樣的傳聞吧。
“你是有所不知,”陳姑小聲道:“聽說啊,就在一兩個月之前,京都靈山的靈臺一夜之間竟然倒塌了……那靈臺可是先帝朝征了數十萬工匠更卒修建的!誰能想到,一夜之間竟然倒塌了!”
沈彧薇聽後問道:“你所說的那個靈臺,是……?”
“朝中的靈臺府啊!”
陳姑說着,聲音逐漸更低了些,道:“那是天啓國都的天子向神靈祈福的聖地,由靈臺府主掌;每一年四時,天子都會登臨靈臺,向上天祈求連年風調雨順。”
沈彧薇聽後沉思片刻,陳姑所說的這個靈臺,應該就是古時觀測氣候變化、占蔔災害的觀星臺一類。
而看陳姑神色似有悲戚之狀,沈彧薇想到她的丈夫正是被征去修造倒塌的靈臺,此後才音信全無的。
沈彧薇道:“不好意思,提到你的傷心事了。”
陳姑搖了搖頭,眼神堅定道:“不、我不相信我的夫君會死,我去京都找修造靈臺的監工,想要回我夫君的屍骨,那人卻支支吾吾不肯正面作答,所以我信他一定還活着!”
沈彧薇見她越說越激動,便輕聲安慰了她幾句。
兩人說話間,陳姑已到了家門口,沈彧薇幫她将竹筐擡進一方陳設素淨的小院中,轉而便要告辭。
“貴人先別走,”陳姑挽留道:“這天寒地凍的,你幫我擡了一路的菜,好歹讓我給你燒一杯熱水暖暖身子。”
沈彧薇推辭不下,便進屋坐了會。
這間堂屋連通這兩間房間,一間為陳姑日常所住,另一間堆放着一些雜物,同樣也放置了一張床。
陳姑用堆在一旁的一小捆幹柴生起火,搬了個矮凳,招呼沈彧薇坐過來取暖。
“謝謝,”沈彧薇接過陳姑遞過來的熱水,抿了一小口,問道:“我看你家中就只剩這一捆柴了,此刻拿來給我燒水取暖,晚上可怎麽好?”
“不妨事,将就一晚明日再去城外撿,”陳姑也坐了過來,說道:“這還是昨個買的,炭火實在太貴了。”
說到這裏,陳姑又嘆了口氣,道:“哎,別說城裏的木炭,就是普通的幹柴都貴了好幾倍呢!”
沈彧薇想了想,據她的了解,古代的木炭資源屬于稀缺資源,一般會由朝廷委派給官員對煤炭進行統一的管控和定價售賣。
這場凍雨災害突發,不知給了多少炭商以及貪官墨吏中飽私囊的機會。
沈彧薇随口問道:“請問你們這裏,負責木炭買賣的可是朝中的哪位高官嗎?”
陳姑聽後微怔,随即道:“怎麽突然問起這個,我一個婦道人家知曉并不多,聽說各地的炭商都是從朝廷大臣郭碌郭大人那裏進炭的。”
沈彧薇點點頭,将此人的姓名默默記在心裏,說道:“沒什麽,就是随口問問。”
喝完熱水,沈彧薇起身準備走了,陳姑見她也背着行囊,應當不是本地人,便說道:“左右也是我自個兒一個人,你要是沒處落腳,不如就在我家中住着。”
沈彧薇猶豫少許後答應了下來。
反正她現下不缺銀子,與其花錢住店,倒不如用這錢給眼前這個孤苦的婦人渡過難關。
“行,那我在這住下,這房錢你可一定要收。”
沈彧薇說着拿出碎銀來,陳姑一番推拒後才肯收一半,沈彧薇只得随她去了,想着用餘下的錢去城中先購買炭火。
正巧陳姑的菜也擇的差不多了,正打算到城中售賣。
兩人結伴,來到城中繁華的街道,沈彧薇逛了一圈,發現攤子上多是賣柴火的,而木炭卻是少之又少。
末了沈彧薇只提了兩捆柴火回來,而陳姑的菜也賣的差不多了。
沈彧薇道:“雖然聽說如今的城中炭價如金,可怎麽賣炭的這麽少?”
“哎,”陳姑道:“都這個時辰了,早被搶空啦!”
竹筐裏剩了一些上凍的青菜,陳姑将這些菜收拾到一處,背起竹筐準備回去,見沈彧薇買了炭,頓時道:“哎,怎麽好讓你破費。”
說罷便要将賣菜的錢拿來給她,沈彧薇推辭着沒有收,陳姑轉而要留她一起吃午飯。
兩人一道回到家中,沈彧薇生起炭火,卻發現這木炭嗆得很,還冒出了不少黑煙。
“咳咳咳——”
沈彧薇與陳姑都被嗆得不行,推開窗放了放屋內的煙,沈彧薇道:“這、這木炭怎麽這麽難用!”
“這都是陳炭,不是新炭,”陳姑苦笑着說道:“好的炭哪會賣給普通百姓?這都是不知哪年積攢下來,有就很好了,将就着用吧!”
沈彧薇拿起一塊沒有點燃的木炭,發現果然不是新炭,也不知陳放了多久,還隐約地散發着一股黴味。
而正因這些陳炭,讓沈彧薇對這場凍雨災害有了新的思路。
若按照陳姑所說,這場凍雨盤活了江南這一片的木炭生意,那麽最終的受益人便是朝廷欽派管理民間木炭生意的郭碌。
不過短短數日,臨城中炭比金價,竟然連這種陳年的劣質木炭都能賣到如此高的價格。
難道說,這一切的背後是有人操縱?這場氣象災害并非天災,而是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