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葬禮
第021章 葬禮
謝府宅院,此刻挂滿白色喪绫。
陸陸續續不少人,來到謝府吊唁。
謝道彤的棺木停在大廳正中,棺木之前,挂着一白色屏障,屏障前設置殡儀臺。
謝丞相正在屏障後,扶棺哀聲哭泣,還有王琳伫立一旁。
王琳想到謝道彤平日裏明豔活潑、不拘小節,雖偶然有些氣勢淩人,但也從不對人內心記恨,是個光明磊落的好女子,此時此刻,望着那冷冰冰的棺木,忍不住動情落淚。
他在那棺木前哭了一會兒,思量着他身份特殊,原本就與謝道彤有些謠言傳在外頭,若是叫有心人瞧見再散播他失去所愛癡心難忘,對謝道彤名聲有損,便收斂面上悲痛,轉身對謝昆說道:“二小姐雖去了,但她一生炙熱明豔,若璀璨煙火,但凡認識她的,都心中難忘。伯父還有許多葬禮事宜要安排,陛下也不時便會莅臨,伯父不宜為此過于傷懷,若因悲痛過深傷了身體,謝小姐地下有知也不能心安……”
話音剛落,就聽有人來報:“陛下駕到!”
整個院子裏的人聽聞,立時黑鴉鴉跪了一地
謝丞相與王琳也忙轉到外頭。
王琳撩開衣袍跪下,擡頭看去,果然是殷寧陛下。
殷寧身旁跟着一位年歲不大、看起來約十六七歲的少年,穿着一身月白衣衫、發上鑲嵌着粒粒珍珠,雖全身上下十分素淨,卻皎若明月,光輝難藏,叫人移不開眼。
京城裏子弟沒有不認識他的,他就是當年在長明書院被封為“滄海遺珠”的顏家小公子,顏衡,顏昭唯。
之所以叫“滄海遺珠”,是因他的一個經歷。
顏昭唯幼時,父親顏榮就被調遣到海城擔任督軍,母親也随同而去。他思念雙親,得知唐家南下出海,竟偷偷藏在唐家的馬車裏去了海城,後來又悄悄潛藏在出海的船上,陰錯陽差,差點被那海上龍王練空桑殺死,幸得楚天涯大俠所救才幸免于難。
謝丞相掀開衣擺要跪,被上前來的殷寧伸手阻住,“謝愛卿免禮。”
Advertisement
“朕今日罷朝,為謝小姐發喪。”殷寧皇帝說着,紅了眼眶,又說一番話,既感慨謝二小姐往日風采,又傷心她的不幸遭遇。
一旁的顏昭唯從袖中逃出一方錦繡帕子遞給他。
他接過拭淚,聲音變得嚴肅沉重,彷佛壓着千斤之威,“魏典、武濟川、傅雲帆可在?”
大理寺卿魏典、刑部尚書之子武濟川、大名府指揮史傅雲帆一齊出列道:“臣在!”
殷寧威聲道:“那窮兇極惡的殺人真兇呢?還不把他押上來!朕要親眼看他人頭落地,還謝小姐清白!”
三人連忙下跪叩首,齊聲道:“遵命。”
不消片刻,幾個官差果然押上來一人,那人穿着死囚白衣,身形高瘦,頭發淩亂散落遮住五官,手上腳上戴着大理寺的鐐铐。
魏典左右看了看武濟川與傅雲帆,見他二人跪地不語,只好自己出列道:“陛下!陛下貴為天子,臣恐行刑驚了聖駕,且犯人之血污穢,恐髒了陛下的眼。”
武濟川與傅雲帆連忙附和,其他群臣也紛紛請陛下回宮。
殷寧左右瞧了瞧,似是十分為難,最終拗不過這群忠臣的一片愛君之心,側身對一旁的顏昭唯吩咐道:“阿衡,你文采好,替朕拟一篇祭文,由你親自代朕去謝小姐殡儀前致祭,連同你姐姐連夜抄寫的一本佛經,一同祭給謝小姐。”
顏昭唯自然遵命。
殷寧對謝昆又說了不少安慰之言,最末,他傷感道:“待喪儀完畢,将謝小姐丹青畫像送入名姝閣,與謝大小姐的畫像并列一處,供後人紀念。謝丞相為我大殷鞠躬盡瘁,勞苦功高,大殷有如今繁榮,謝丞相厥功至偉,封丞相一等公,與王太公并肩。”
衆人聽聞,都十分震驚。
王太公的“公相”,那是戰馬上拼着命掙來的,不曾想謝昆一個文官,竟然也能封公。
但一個個也都口中稱頌,贊陛下仁義愛臣,贊謝丞相德高望重、忠君愛民。
唯有謝丞相下跪叩頭辭道:“臣謝陛下恤典,只是臣這些年雖兢兢業業,卻也沒建立什麽大功業,愧不敢當。”
“說什麽胡話!你心存忠君愛國之念、為大殷嘔心瀝血經營數十年,堪為百官楷模,從朕到咱大殷天下的每一位百姓子民,沒有不知道的,丞相何必自謙?”
兩人推來推去,最終謝丞相推辭不過,跪着謝恩,殷寧皇帝這才算滿意,傳旨起駕回宮。
顏昭唯被留下,去殡儀臺上寫祭文。
“顏公子且留步!”魏典出聲,打斷顏昭唯的腳步。
“待将那殺人真兇行刑後,再寫祭文不遲。”
顏昭唯退下來,瞧着魏典,似笑非笑道:“魏大人破案之神速,真叫昭唯佩呢!”
他轉頭瞧了一眼謝道彤的棺木,“原本陛下也叫命我暗中查探真兇,只是我這邊尚未開始,魏大人就疾速破了案。”
魏典心下詫異,原來顏昭唯也受了皇命查案?
他那天要走那玉佩,原來為了查案麽?
卻忽聽顏昭唯又道:“魏大人,京郊城南外三十裏有一處莊子,山好水好,是個靜心養胎的好地段。”
魏典心下一驚,猛然看向顏昭唯,顏昭唯似笑非笑盯着他。
魏典有一個相好,是罪臣之女,不好叫外人知道,且他已娶妻,妻子性情潑辣彪悍,更是不敢對人言,便将那相好養在外頭,如今已有身孕,就在城南三十裏外的莊子裏養胎,眼看就要臨盆。
他以為自己做事隐蔽,藏得極好,顏昭唯是怎麽知道?
陛下果真暗地裏培養一批暗兵,交給他統領?
魏典想着想着,腦門上出了一層細密的汗,不知道他還有多少事,被陛下知道的一清二楚。
“魏大人!”謝丞相一臉悲痛,肅聲道,“怎地還不行刑?”
魏典連忙走上祭臺,吩咐官差将犯人帶上去。
此時此刻,原本混在唐家人親眷裏的薛靈均,早早趁殷寧陛下駕臨、衆人低頭跪一地時,就尋機會溜進了大廳,此刻正躲在棺木後頭,隔着屏障望着外頭的動靜。
他對着棺木磕了個頭,心中對謝二小姐萬分抱歉,做出此等非君子之舉,實在是萬不得已。
白色素布屏障外頭,隐隐約約見一個白衣青年被押上來。
薛靈均屏住呼吸,只恨不得扒開屏障瞧瞧那人是不是林岱安。
卻見一個行刑的劊子手,舉起一把大刀,朝着那白衣囚犯的脖頸,一刀劈下!
鮮血嘩啦一聲,噴濺在白色素布上。
“玉郎!”薛靈均心神俱碎,正要悲痛大喊,卻突然背後伸出一只手,将他攔腰攬入懷中,從背後緊緊抱住他,另一只寬大手掌罩住他的口鼻,将聲音嚴密蓋住。
薛靈均奮力掙紮,卻聽背後那人在他耳邊用氣聲道:“寶兒,是我!”
薛靈均猛地僵住,他不敢置信地轉頭。
眼前的青年,骨重神寒,墨瞳若玉,緊鎖的眉宇間有淡淡細紋,雖與他同歲,卻看起來像是個二十出頭。黑得深不見底的瞳仁,帶着與年齡不相稱的機敏和成熟。
林岱安見薛靈均那張臉白得像一張紙,眼圈通紅,卻對着他一句話也說不出,只愣愣盯着他,豆大的淚珠從眼角滑落。
林岱安放開手,去拭去他臉頰的淚珠。
屏障外的官差将那行刑的犯人拖走,大廳內一時寂靜無人。
半晌,薛靈均才艱難地低聲說出幾個字:“你……你是誰?”
“我是玉郎,是林岱安。”林岱安眼神堅定地看着他,透露出絲絲疼惜。
“你……你是玉郎……,那……剛剛外頭那個,又是誰?”薛靈均啞着聲音問。
“是大理寺牢獄的一名死刑犯,原本就該問斬。”林岱安放低聲音,語氣十分輕柔,生怕再吓着他,“說來話長,我回頭慢慢解釋與你聽。”
誰知薛靈均卻哭得更兇,眼淚撲簌簌地落下來,将整張臉都哭花了。
林岱安默默不語,只手上不停地給他拭淚,指腹上的硬繭擦過光滑柔嫩的肌膚,微微有些泛紅。
廳外傳來腳步聲,薛靈均正要蹲下,卻見林岱安推開棺蓋,跳了進去,又将薛靈均也一同拽進去。
薛靈均滿心詫異,這棺木內竟是空的!
棺蓋剛剛合上,就聽見有人進來。
那腳步聲在屏障外止住,片刻後似乎嘆口氣,語氣滿是遺憾,“謝小姐,你落得如今這番境地,真叫人可惜!”
薛靈均一驚,這聲音,正是顏昭唯。
腳步聲又起,顏昭唯似乎越過屏障,走至棺木前。
薛靈均忍不住在黑暗中朝林岱安看去,他怎麽知道會有人進來?
棺木上頭忽然傳來“咚咚咚”的敲聲。
薛靈均心下一緊,便覺林岱安摟着他的手臂也是一緊。
“你對王琅一片癡心,只可惜癡心錯付!”顏昭唯哼笑一聲,手指在棺蓋上敲着,語氣似嘲諷似輕蔑,又似同情,“你如今死了,他都沒來瞧你一眼。”
林岱安在黑暗中微微蹙眉。
他不曾見過顏昭唯,只覺得這人十分奇怪。
“陛下命我寫祭文給你”,顏昭唯又嘆道,“我雙親去世早,如今身邊只剩下一個至親。卻沒想到,我第一次寫祭文,竟然是寫給你。”
片刻後,腳步聲漸遠,想是顏昭唯去殡儀臺上寫祭文去了。
第二個進來的,是王琳。
他的靴子是王家特有的軍靴,靴底材質與別家不同,踩在地上發出的聲音也有稍許不同,尋常人不大能聽出來,但薛靈均與王琳十分熟悉,且那靴子也是薛家旗下商鋪所制,因此一下便聽出來。
王琳在外邊伫立良久,最終長嘆一口氣,什麽都沒說,便又離去。
第三人腳步十分輕,薛靈均聽不出是誰。
直到那人嘆道:“二小姐,你喜歡誰不好,偏偏喜歡王琅?要我說,王家老二就不錯,原與你十分般配,唉!可惜呀!”
竟然是宋徽。
第四個腳步十分快,甚至有些踉跄。
“謝二小姐,你……你……你死得真可憐!”
這人聲音糯糯的,明顯是唐歌。只是他緊張得有些顫音,不似平日那般甜,似乎有些害怕。
“不過,我不知道兇手是誰,你若是死後有魂兒,也千萬別在夜裏來找我,我……我膽子小,經不起吓,而且……我真的什麽都不知道……”
林岱安與薛靈均兩人俱是一愣,黑暗中互相看向對方。
聽唐歌這話,倒似乎他知道些什麽關于兇手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