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0章
“弘晝侄兒是有大福之人。”他拍拍侄兒的肩膀,一本正經,“日後二十皇叔就跟你混了。”
弘晝拱拱手:“不敢當,不敢當。”
可不是有福之人嘛!爺爺是皇帝,爸爸是皇帝,弟弟也是皇帝,一家子皇帝。
胤祜和胤禧覺得好玩兒,“日後二十一/二皇叔就跟你混了。”
弘歷樂呵呵的跟着湊熱鬧:“日後四哥就跟你混了。”
以前都是他這個當哥哥的帶着弟弟,但弟弟這次生病醒來後,靈智開了,比他厲害多啦。
小孩子慕強,他十分自然的讓出了自己“哥哥”的位置。
弘晝:……
乾小四你個小心眼子跟着湊什麽熱鬧?
若是這輩子你還是皇帝,很多個若幹年後記起了這句話,不得給我下絆子,治個“欺負君”之罪?
不過,日後是日後,現在能“欺負”先“欺負”!
下午聽高僧講經,上書房五名學生齊齊整整坐到了大師面前。
弘晝盯着他瞧了半天,也沒聽到一句“既來之則安之”“從來處來,到去處去”“一切自有天意”之類的話。
哎,高僧還得多多念經。
風和日麗,梵音悅耳,聽經的小施主們慢慢閉上了眼睛。一排小腦袋瓜這個才擡起來,那個又點了下去,此起彼伏,十分的和諧。
Advertisement
高僧嘴角微翹,轉瞬間又肅了神色,一心念經。
晚間弘歷、弘晝回乾清宮,一人得了康熙帝一串一百零八顆佛珠,“都是高僧開光,供在佛前七七四十九天的寶物。你倆平日裏戴着,晚間也放在床邊,保佑你們平安長大,可別送人或是弄丢了。”
弘晝當即就拿起自己的那串,纏了兩圈,戴脖子上。
開玩笑,這一顆金字梵文紫檀珠子,就值老多銀子了,他才不會弄丢!
“皇瑪法賞的東西,我們當然不會送人。”弘歷也喜滋滋的戴上,認真回話,“還是不要常戴了,傷了珠子就不美了,晚間睡覺放在枕邊。”
康熙帝瞥一眼低頭一顆顆細看佛珠的弘晝,微微颔首,“叫小圓子和小丸子也記得提醒着點。”
弘晝翻看了幾顆,只覺得佛光普照有了具象,那些金色的梵文,在陽光下真的會熠熠生輝。
他不知道,那一百零八顆佛珠裏頭,有一顆不是紫檀木。是潭拓寺的鎮寺之寶,在佛前供了上千年的舍利子。
傳說,這種舍利子能讓人逢兇化吉,邪祟之物觸之即死。
第二日上午散學後,弘歷和弘晝主動前往寧壽宮“要飯”。
也不知弘歷說了什麽,皇太後樂得不行,連連吩咐擺飯。
弘晝酸了。
你一個三歲小孩,這麽能讨長輩歡心,同齡人怎麽高興得起來!
難怪歷史上的弘晝不光直接放棄奪嫡,還當了擺爛王,可勁兒放飛。
弘晝滿腔羨慕嫉妒化為幹飯力量,扒飯,扒飯!
碗裏多了一塊炙烤羊肉。
弘晝擡頭,皇太後正含笑的看着他。說了什麽,他聽不懂。
“皇太瑪嬷說多吃肉長得結實。”弘歷看看弟弟嘴角邊的飯粒,才開始吃就空了一半的飯碗,微微頓了頓,“還說,草原上的巴圖魯,就是像弟弟你這樣大口吃飯吃肉。”
“你跟皇太瑪嬷說,我要當皇太瑪嬷的巴圖魯。”弘晝豁出去了,不要臉了!
三歲小孩要什麽臉!
果然。
仁憲皇太後開心了,又是給弘晝夾肉,又是遞奶。
“皇太瑪嬷也吃。”弘晝沒忘了來寧壽宮吃飯的使命,就是不會滿語,影響他發揮。
弘歷原話翻譯。
哎,他就說不出來弟弟那些“勸飯”的話,翻來覆去就“味道鮮美”“鮮香可口”“香酥可口”幾個詞兒。
莫名郁悶了的弘歷,學着弟弟的樣子,大口幹飯。
皇瑪法要求他們吃飯細嚼慢咽,皇太瑪嬷似乎更喜歡豪邁的吃法。
不過,雖然“勸飯詞”沒發揮好,仁憲皇太後見兩個小重孫吃得香甜,也跟着多用了半碗飯。
皇太後身邊的嬷嬷喜不自勝,直誇兩孩子孝順。
用的是漢話。
弘晝小小的心虛了下,他不是因為孝順來的,他是想刷皇太後的好感度。
皇太後雖然不問前朝的事,但康熙帝遇到猶豫不決的大事時,會來跟皇太後念叨幾句。
例如:二立太子。
在仁憲皇太後眼裏,老二胤礽還是那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她極力贊成,康熙帝這才幹脆的二立太子。雖然,沒過多久又廢了……
不管怎麽說,康熙帝是個孝順兒子。
若是有仁憲皇太後罩着,他和弘歷在宮裏就可以橫着走了。
“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弘晝擡起小胳膊,扶住仁憲皇太後的一只手,“咱們去外頭看花。”
弘歷忙跑到一邊,扶住皇太後的另一只手,兼職翻譯。
弘晝:“皇太瑪嬷,你教我說滿語吧!”
弘歷抿了抿唇,語調平穩的轉述。
他覺得弟弟不會說滿語也挺好的。他不知道該跟皇太瑪嬷說什麽,弟弟會說但皇太瑪嬷聽不懂,他替弟弟說,皇太瑪嬷聽了高興,兩人都在皇太瑪嬷面前盡孝了。
但他也覺得自己這樣想不對。弟弟想學滿語是好事兒,額娘也說過,他們愛新覺羅氏都要學滿語的。
只是,每次跟皇瑪法在一起,弟弟有很多話說,他只能附和幾句,就覺得失落委屈。
這種不高興的小情緒偶爾冒個頭,在他自己都沒覺察的時候沉在了心底。
小孩子的情緒一陣一陣的,沒有明确的表現在臉上時,沒人覺得需要關注。仁憲皇太後只覺得他是吃完飯困頓了,才不像剛才那樣興致昂揚。
“好啊,你來,太瑪嬷就教你。”她眼睛都亮了幾分,久違的有了被需要的感覺,只覺得全身上下都多了幾分精神。
只不過,“太瑪嬷身子重,容易累,怕是教不了你多少。”仁憲皇太後看一眼弘歷,笑呵呵道,“你哥哥滿語說得好,你多跟他學。”
被誇了!
弘歷猛地擡頭,仁憲皇太後慈愛又滿意的看着他。
皇太瑪嬷誇他滿語說得好!
額娘誇過,阿瑪也誇過,皇太瑪嬷第一次見面也誇過,但哪一次都沒有這次讓他高興。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跟弟弟說:“皇太瑪嬷很願意教你,但她怕自己精力不濟,讓你多跟我學學。”
弘晝湊到他耳邊,小聲道:“本來就是要跟你學,我讓皇太瑪嬷教我,是覺得跟皇太瑪嬷沒話聊。”
而且,仁憲皇太後不笑的時候看着太沉靜了,幾十年無聊的深宮生活耗空了她的精氣神。有點事做,被人需要,或許能讓她剩下的日子多幾分快樂。
弘歷睜大了眼,弟弟也有沒話說的時候!
埋在心底的小情緒轟然散去,他又找回了當哥哥的感覺且大受啓發。
“我跟皇太瑪嬷一起教你滿語。”這樣他跟皇太瑪嬷就有講不完的話啦。他可以問皇太瑪嬷他教得好不好,對不對,還可以和皇太瑪嬷商量怎麽教,從哪教起呢!
“那皇瑪法教我們什麽好?”弘歷問這話的時候十分坦然。弟弟誇飯菜的詞總有用完的一天,教導一門技藝的話題,幾年都夠了!
弘晝:……
又來了,又來了!
乾小四你這樣好學,同齡人很難高興得起來!
“教射箭吧。”卷王屬性啓動,弘晝不叫思索的說出口。
兩小孩兒旁若無人的說着悄悄話,仁憲皇太後沒有打擾他們,自個兒看花賞景。
五十年了,宮裏的花花草草每年都是一個樣,十八羅漢松都是她看着長起來的。還有那幾棵桂樹,忘了是哪一年了,中間那棵突然就死了,小五不讓花匠動,自己補了棵梅樹進去,說是“太規整了不好看”。
活了一大把年紀,在宮裏見多了戴着面具說話的女人。讨好奉承的話聽了幾十年,誰對她有一分真心,誰眼裏全是假意,她一個照面就能明白。
從前,宮裏的阿哥們時常來請安,除了自己一手養大的小五真心敬她,都是例行公事罷了。她是高高在上,需要供着的皇太後,和祖宗的牌位沒甚兩樣。
倒是眼前兩個小的,一個是真孝順懂事,一個赤子心腸,當她是他們的太瑪嬷。
她這輩子沒有生下一男半女,倒是有一個孝順兒子,一個孝順孫子。一只腳踏進棺材了,又多了兩孝順重孫子。
“回吧。”皇太後低頭,看向倆孩子,“你們兩就在寧壽宮歇晌,下午還要去讀書呢。”
等他們慢慢走回去,寧壽宮已經收拾好了房間。
跟在乾清宮一樣,兩人共用一間。
陪皇太後吃飯的差事就此定下來,弘歷和弘晝在紫禁城有了第二間房。
寧壽宮清淨已久,多了認真教學滿語,一刻不停聒噪的兩個小阿哥,空氣都輕快起來。皇太後也每日飯點沒到,就在檐下等着兩個小身影飛奔回來,還沒到院門口,就嚷嚷着“今天吃什麽好吃的?肚子餓扁啦!”
宮裏重規矩,皇子們自生下來,一言一行都有宮人勸導。兩個宮外來的小阿哥整日咋咋呼呼,奔來跑去的,康熙帝沒有訓斥,皇太後沒有說不好。
有宮裏權勢最大的兩位護着,其他人心裏再不忿,也不敢說什麽。
只不過,四妃中三妃心裏都不怎麽舒坦就是了。
惠妃是無所謂了,兒子胤禔被削爵囚禁,誰當皇帝都一樣兒,皇上喜歡哪個小輩更是與她無關。
宜妃和榮妃不得不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