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你說誰回來了?
第3章 你說誰回來了?
放歸當日,飼養員們一大早就來到了餘年的圈舍外,三名飼養員合力,從外面擡進來了一個結實的鐵籠子。
因為餘年性格溫順得深入人心,所以基地很幹脆的放棄了給葉餘年打麻藥,選擇了用食物的方式誘導他進籠子。
甚至為了放歸途中餘年能更舒服一點,飼養員還貼心的在下面墊了一塊結實的木板。
木板上面則鋪了一層竹子“地毯”,擺滿了切好的新鮮蘋果和窩窩頭。
将籠子大門的這一面對準圈舍的出口擺好,飼養員們才離開。
原本飼養員們還擔心葉餘年會抗拒進入籠子,所以特意早上沒有給葉餘年喂食。
結果不想他們才剛遙控操作打開圈舍的門,葉餘年就邁着晃晃悠悠的步子走進了籠子,整個過程格外順利。
監控室裏,飼養員們自然沒有錯過葉餘年一進籠子就直奔窩窩頭炫飯的畫面。
看着葉餘年進了籠子也沒有半點不适,努力幹飯的模樣,飼養員們懸着的心才稍稍落了下來。
基地早在半個月前就開始着手準備餘年的放歸工作了,前天的采訪被發到網上後,也引來了不少網友和熊貓粉絲的關注。
今天一大早,基地門口就聚集了不少媒體記者以及愛好大熊貓的個人博主攝影師們。
為了保護自然保護區內的所有動物,也是為了最大程度保護餘年在保護區內的安全,野外放歸活動是不允許實時跟拍,所以大家只能在基地門口蹲守消息。
整個放歸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就不少,時間可能長達一兩個小時,衆人也等得甘之如饴。
甚至還有博主開了實時的直播,直播間瞬間就湧入了大批網友,一躍成為平臺實時熱門直播間。
直播間內,網友們讨論的最多的問題便是——他們今天有機會見到餘年嗎?
Advertisement
畢竟餘年真的長得太好看了!
圓嘟嘟的大臉盤出現在鏡頭裏格外憨态可掬,許多熊貓粉絲只看了餘年的照片,就對餘年念念不忘。
今天到場的人群中就有将近一半的粉絲是特意從外地趕來的,只是為了能親眼目睹餘年的美貌。
畢竟餘年放歸之後,恐怕就再也沒有機會見面了。
大家都不願意錯過這次可能見面的機會。
但可惜的是,門口的衆人等了一早上都沒有等來餘年,只等來了運送餘年的車已經從側門離開的消息。
只因為今天來看餘年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并且還在源源不斷增加中。
基地也沒想到餘年的人氣竟然會這麽高。
偏偏餘年又和其他習慣展出的大熊貓不同,他從小到大都沒見過這麽多人類,更何況此時他還被關在籠子裏沒有自由,若是被吓到應激會影響到今日的放歸。
基地出于對餘年的情緒考慮,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沒有人的側門。
得知這個消息後,聚集的人們都很是遺憾,直播間的粉絲網友們就更失落了。
甚至有網友沒忍住發彈幕哭嚎:
“餘年這麽可愛漂亮的小熊,基地真的不能把他收編嘛?!”
這條彈幕一發出,很快就有粉絲道:
“雖然基地的生活确實好,但餘年是一只野生大熊貓啊,他怎麽可能适應得了圈養的生活?”
“是啊,餘年肯定也一直在期待今天的放歸吧。”
也得虧葉餘年現在沒有手機,否則他看到這條彈幕肯定會氣得跳起來。
偏見!都是偏見!
他期待個毛線自由啊!
他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混吃等死,誰期待野外的自由生活啊!
葉餘年恨不得這輩子都賴在基地不走了。
可誰讓大熊貓和人類語言不通,小熊熊的胳膊也拗不過人類的大腿。
葉餘年會走進這籠子裏,只是暫時的妥協。
暫時的!
哼,等待會兒工作人員一離開,他就馬不停蹄地跟着一起回基地。
葉餘年進了籠子後,沒多久飼養員就将他運上了一輛小型貨車,載着他朝着放歸地駛去。
這一路上,飼養員一直很照顧葉餘年的情緒,擔心他被關在籠子裏會不安,隔三差五就會停下車查看葉餘年的情況。
讓所有工作人員欣慰的是,餘年這一路上都沒有表現出半點不适。
他一進籠子後就乖乖坐着開始吃窩窩頭,吃完窩窩頭炫小蘋果,最後就連飼養員給他準備的竹子“毛毯”都全部進了餘年的肚子。
工作人員啞然失笑:“餘年是真的心大,一直在吃。”
葉餘年聽到這句話,嚼嚼嚼的動作微頓了一下,有些不滿在心裏嘀咕,他才沒有心大,他這是未雨綢缪,提前儲存體力。
畢竟葉餘年也不清楚基地會把他放歸到什麽地方,更不清楚野外的環境有沒有吃的。
現在不吃飽,待會兒被放歸後哪有力氣趕路回基地?
三輛運送餘年的車往深山裏開了快兩個小時,才終于在一座山頭前停了下來。
基地早在半個月前就在考察餘年的最佳放歸地點了,經過專家讨論,最終他們一致決定,還是将餘年放歸到他之前的領地——也就是最初發現餘年受傷的山林。
這一片山林的植被茂盛,大半個山頭都密布竹林,是最适合大熊貓居住的環境。
并且更重要的是,這片山林附近一百多公裏都沒有發現其他野生大熊貓活動的蹤跡。
大熊貓要直到五歲之後才算成年,而餘年今年剛滿兩歲,在大熊貓界還是一只未成年的小熊。
盡管在基地養傷的兩個半月時間裏,餘年長胖了一圈,可他現在地體型并沒有發育到巅峰,完全比不上其他成年大熊貓,若是在野外因為領地跟其他大熊貓起了沖突,此時的餘年下場會很慘。
更何況熟悉的環境會讓餘年更安心。
所以基地經過考慮後,就決定将餘年放歸在這片山林。
特制的鐵籠下裝了滑輪,幾名工作人員合力,将一百多斤的餘年搬下了車。
然後幾人擡着鐵籠子,又朝着山林深處走去。
整個過程餘年都乖巧得不行,在籠子裏一聲不吭,只是睜着他亮晶晶的眼睛到處看,努力記住周圍的一草一木。
經過半個小時的前進,工作人員們在一片茂密的竹林前停了下來。
“就這裏了,準備放歸,其他人趕緊回車上。”負責人說。
一名工作人員拿着攝像機,記錄下了餘年放歸的最後畫面。
剩下的工作人員全部退到安全距離。
随着“嘎達”一聲,葉餘年面前厚重的鐵門打開。
一陣冷風直接吹到了葉餘年毛絨絨的臉上,三月的天氣還是帶着一絲冷意,更何況這裏還是深山。
但大熊貓厚厚的皮毛很好的抵擋住了寒風。
葉餘年知道自己“演戲”的時間到了,他緩緩站起身,伸出吻部,仔細嗅了嗅空氣中的味道。
大熊貓的嗅覺很靈敏,葉餘年也沒有聞到什麽令他不安的味道。
也是,基地怎麽可能會将葉餘年放歸到一片危險的區域?
葉餘年安心很多,這才邁着不緊不慢的步子從籠子裏面走了出來,朝着前方的竹林深處走去。
工作人員一直看着餘年的背影,直到黑白色的團子和竹林的深綠色徹底融合在一起,再也分不出區別,他們才響起一陣歡呼聲,慶祝這次放歸的圓滿成功。
當日下午,核桃坪基地的官博放出了一段經過剪輯的視頻,視頻內容包含了餘年從基地離開到放歸的完整過程。
蹲點了半日的熊貓粉絲終于在視頻裏再次見到餘年,紛紛激動不已。
“不是我吹,餘年真的是我見過的最好看的大熊貓!”
“真的,他太好看了。”
“餘年寶寶性格也很好啊,今天放歸的路上他一直都在吃東西。”
“越看越喜歡餘年,好舍不得他啊。”
“是啊,也不知道以後還沒有機會再見到餘年。”
聊到這裏,粉絲們都有些感慨。
他們這群熊貓粉絲,甚至都沒有親眼見過餘年,就已經很舍不得餘年了,那一直照顧餘年的飼養員豈不是比他們更舍不得?
網上的讨論持續了半日,第二日一早,核桃坪基地又迎來了一批記者,其中就有上次拍攝餘年的女記者。
這次采訪內容是圍繞“野生大熊貓救助與放歸”這個專題展開的直播專訪,照顧餘年最久的飼養員也接受了采訪。
因為昨日餘年放歸的熱度在,今天的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依舊很多。
直播的最後,女記者想到自己昨天在網上看到的評論,沒忍住問了飼養員:“餘年從北救助回基地到放歸,一直都是你在照顧他,昨天他放歸的時候,你心裏難受嗎?”
提到這個話題,飼養員臉上明顯閃過一絲難過,他沒有猶豫地點頭:“當然難受啊,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放歸也是為了餘年好。”
女記者點點頭,想到記憶中那個可愛的小熊,有些感慨,問了一個直播間所有粉絲都很關心的問題:“确實。那以後你、還有我們,還會有機會再見到餘年嗎?”
飼養員聽到這裏,毫不猶豫地搖了搖頭:“盡管我們會時常監測餘年的活動,但見面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概率非常小。”
話音落下,女記者還沒來得及開門,門外就傳來另一名飼養員慌張的聲音:“糟了糟了!”
女記者納悶朝外看去:“怎麽了?”
同事急匆匆地推門而入,一臉焦急地對還在接受采訪的飼養員說:“完了!餘年跑回來了!”
女記者懷疑自己聽錯了。
飼養員大腦更是嗡嗡作響,過了好幾秒才不可思議地問:“你說誰回來了?”
同事聲音慌亂重複:“餘年。”
???
等等,餘年不是昨天才被放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