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讀心震驚
第30章 讀心震驚
太後擡眼看向迎安,那雙歷經滄桑與滿含故事的眼睛,此時盛了些異樣。
兩份殺意,三分好奇,還有五分的審視與懷疑。
她身後的總管太監程林似乎是察覺到太後對迎安的厭惡,連忙上前彎腰道:“太後,長壽宮中您的藥物此時已經熬好了,太監也正在宮外候着要給您請脈,要不……”
太後沒應,擡腿上前:“來,讓哀家抱抱公主。”
淑妃總是千百個不願意,但是在太後面前,也還是只能委曲求全。
她上前一步,屈膝将迎安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太後懷中。
雖是抽了手,但是眼神卻死死盯着迎安。
太後對丞相素來不喜,連帶着,自然也就對她沒什麽好感。
又因為她沒入冷宮之前将皇上迷得無心朝政,前朝動蕩,因此太後對她頗有意見,以至于她懷疑當初她被陷害入冷宮,也有太後的推波助瀾。
再加上自從太後進入廣陵宮後,對迎安就頗為不喜。
此時的親近,只怕對迎安來說,不會是好事。
程林瞧着太後這喜怒莫辨的樣子,也垂下了頭沒再說話。
太後雖是不喜迎安,但她好歹也是皇帝的血脈,是她的親孫女。
抱迎安的時候也還算小心翼翼,甚至于連眼神中,都多出了一分疼惜。
【太後雖然是皇後戰隊,但是她的懷抱好暖和,身上好香,長得也好好看,算了,勉為其難救你一次。】
這樣想着,迎安的小臉開始不自覺往太後的方向蹭着,眼神也頗為軟糯地看着太後。
太後蹙着的眉更緊了。
若說是幻覺,那現在迎安的反應和心聲完全是對應着的。
莫不是,她真的能聽到這小丫頭的心聲?
“罷了,哀家也渴了,就去廣陵宮中坐坐吧,你去把太醫請到廣陵宮,讓太醫在這裏給哀家請脈。”
程林疑惑,卻也沒多問,只低聲道了句:“是,太後娘娘。”
淑妃驚訝于太後的變化,卻也不敢說太多話。
廣陵宮上下都因為太後的到來變得頗為拘束,就連平日裏經常吐泡泡玩的小迎安的安分了不少。
陳嬷嬷和向嬷嬷就站在一邊候着,生怕做出了什麽惹得太後惱了他們家淑妃娘娘。
“哀家剛才看到你在給迎安做虎頭帽?這些東西內務府都有,你貴為淑妃,應當考慮的是如何籠住皇帝的心,而不是把心思放在這些小事上面。”
太後掃了眼一邊的虎頭帽。
淑妃拿起虎頭帽,垂頭望着,眼神中都帶了些憐惜與溫情。
“臣妾初為人母,事事都想親力親為,至于皇上的心,臣妾以為,皇上心裏,江山社稷為重,其次才是後宮嫔妃,臣妾雖身在後宮,卻也明白皇上的不易,所以不常叨擾,總覺得要安分守己,不惹是生非,才能讓皇上少操勞些。”
太後擡頭望向淑妃,眉眼間沒了剛開始的冰冷,卻也頗為不喜。
“你是最懂事的。”
淑妃垂頭含笑:“謝太後娘娘誇獎。”
迎安在太後懷中聽着兩人的談話,心聲不停。
【還好母妃心智夠堅定,沒有被太後拱火,不然若是引得渣爹猜忌厭惡,只怕是不等一個月後,現在就會被三人小分隊害死。】
【那三人小分隊現在瘋狂上分,只怕是再等,就會有人位居妃位,到那時,母妃的地位才是真正受到了威脅。】
【看來,計劃要提前了。】
太後心中驚詫,但卻未表露出來半分。
那眼神中,藏着深意。
程林此時自門外而來:“太後娘娘,趙太醫到了。”
聽到來人是趙太醫,淑妃的臉色沉了下去。
太後自然也察覺到了淑妃的神情,沉聲道:“當日趙太醫所做确實不妥,但是他已經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淑妃,你也別太得理不饒人,在後宮中,還是要寬厚些。”
淑妃垂頭:“臣妾謹遵太後娘娘教誨。”
迎安在心中瘋狂吐槽。
【太後可真會PUA,我母妃做什麽都是錯。】
【先說要去争,再說要寬厚,理都讓你說了,這簡直不給人活路。】
【果然,皇宮中,權利最重要,是非黑白,全憑一句話。】
【皇帝太後開心了,許你說實話,只要不違背原則就好,他們不開心了,說幾句錯幾句,甚至誅九族都不帶眨眼的,喜怒無常,一殺一個不吱聲。】
太後覺得好笑,一個奶娃娃,竟然如此多愁善感。
自古以來便是如此,皇帝是天子,天子有權制定規則,掌管天下,無非是遵循八字法則。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她甚至在想,若是皇帝聽到迎安這番大逆不道的言論,說不準要大義滅親,親手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
“淑妃,你懷迎安時,可覺得不舒服?”
太後垂頭逗弄着迎安,沉聲問起淑妃。
迎安如今的反應已經不是一個尋常的孩子能做到的了。
她懷疑不是她的錯覺,而是迎安本身。
淑妃卻只覺得太後是随便問問,畢竟幹坐在這裏也太過冷場了些。
她便絮絮叨叨地說了起來。
眉眼間盡是溫柔:“臣妾剛懷迎安時,皇上高興得很,臣妾也高興,所以日日都跟迎安說話,但是那時迎安還小,也沒有胎動,只是在每日孕吐之時,臣妾才覺得幸福,之後月份大了,在冷宮中,迎安倒是懂事了些,很少讓臣妾為難,每次一入夜,就安靜的很,白日裏,就動的很厲害,像是在安慰臣妾一般,所以,臣妾能有迎安,已經是後宮中頂幸運的了,除此之外,別無所求。”
太後望着淑妃。
妄圖從她的眼神中看出一絲對權利位份的渴望,可她的眼中,藏着大愛,藏着溫情,藏着愛意,藏着善良,卻唯獨沒有野心和對後位的觊觎。
太後垂下眸子沉沉:“讓趙太醫進來吧。”
程林垂眸:“是,太後娘娘。”
趙太醫進門便開到坐在一邊的淑妃娘娘,當他聽說太後娘娘在淑妃娘娘宮中時,便想打退堂鼓,但是又礙于太後不敢離開。
他自從上次芝昭儀那件事後,便已經被皇上和皇後厭棄,現在好不容易攀上了太後娘娘的高枝,實在是不想失去了這顆大樹。
他規規矩矩地垂頭,跪地請安,磕了一個頭:“微臣給太後娘娘請安,給淑妃娘娘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