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6】
【16】
閉門思過的一月裏,宮裏頻頻賞賜名貴藥材至林府,尤其是皇後娘娘,時不時差人問:“身子可好些了?”
每每見到皇後的貼身嬷嬷,江知微的臉便會冷靜得可怕。
想起上次入宮,臨出宮時被喚至太後宮裏,一同在場的還有一臉不情願的定陽侯夫人以及端莊高貴的皇後娘娘。
皇後對着江知微笑道:“世子妃,本宮已說了侯夫人,左右不過是兩個孩子間的小打小鬧,鬧到朝堂來平白讓人看了笑話,指不定日後還能結為親家,你說是不是?”
江知微乃商賈之女,按理是成不了世子妃的。
可林慕峰憑一己之力排除萬難,不但許其正妃之位,更是在婚後未納一妾,還替她求了诰命,曾讓都城裏的姑娘豔羨不已。
而江知微呢?
雖然是商賈之女,長得卻異常清雅秀麗,身材高挑纖長,性格更是恬靜溫婉,聰慧過人。
自進了王府,府中事務無一不打理得井井有條,讓林慕峰豪無後顧之憂。
江知微起身,對着皇後行禮,而後低頭淺笑道:“皇後娘娘說得是,可到底還是我家豎女有錯在先,我在這裏給定陽侯夫人賠個不是。”
江知微轉身,準備對定陽侯夫人行禮時,皇後娘娘站起身,施施然地走到她身前,拉起她的手,道:“世子妃,不過是玩鬧罷了,你要真行了禮,母後該怪我喊你過來是為了開罪你了。”
此時太後慈愛道:“聽說林大姑娘已及笄,也是時候選個夫家了。成天打打鬧鬧終歸不好,姑娘家到底是要成家的。”
江知微道:“是。”
皇後道:“本宮的睿王雖納了側妃,但這正妃之位還一直空着,不知世子妃意下如何?”
江知微微愣。
Advertisement
睿王。
皇上有七個兒子,長得最俊的當是嘉辰王,品性最良善的當屬還未出宮的七皇子,最富有才情的當是四王爺,能力最出衆的當是三皇子秦王。
這個睿王,相貌普普通通,能力普普通通,至于品行更是一言難盡,自幼被皇後保護太好,養成了毫無主見、毫無城府、驕慣的性格。
江知微道:“皇後娘娘擡愛,豎女自幼在邊疆長大,毫無規矩,只怕勝任不了王妃一位。”
皇後娘娘淺笑道:“規矩可以學,世子妃可以再想想,不必急于回我。”
出了宮門,江知微才松開緊握成拳的手。
皇宮內,一名老嬷嬷問道:“娘娘為何要許林家正妃之位?國舅爺不是掌管着西中部的一百三十八處衛所。”
“秦王也掌管着都城中四大衛所,還有西南部兩百四十一處衛所。”皇後娘娘搖了搖扇子,繼續道:“可這些衛所不過是有名無實,都不如林家真正握着的兵權來得有用。”
嬷嬷道:“若是林家想要扶賢妃娘娘的養子嘉辰王任太子呢?”
只見皇後娘娘溫婉綽約的眉梢變得犀利起來,冷冷道:“嘉辰王十歲搬出皇宮,一直都老老實實地當着一個閑散王爺。若他們真有這個想法,又或者選了秦王,那本宮只能......”
她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拿起飼料,一點點地扔進白色陶瓷缸裏。
日子過得飛快,轉眼便到乞巧節,再過兩月,便是三年一次的秋闱。
自打被打了板子,江知微便時時讓春蘭守着林桑晚,有時深夜也會進房裏看上兩眼,搞得她只能整日待在林府。
她每日的期盼便是林窈幾人能多來幾次林府。
景仁十六年七月初七,天晴。
月朗星稀,微風裹着院中草木氣息,吹散了白日的餘熱。
林窈進了鎮北王府,跟江知微通了氣後,便将林桑晚帶了出去。
“你是如何讓我母親放行的?”林桑晚望着眼前充滿煙火氣的街市,心情難以言喻的興奮,感嘆道:“我多久沒出來逛了。”
林窈微低了頭,滿臉通紅。一旁的林宜笑道:“喏,我姐與戶部侍郎的張二公子的親事定在了下月初三,以後可不能經常來林府了,嬸嬸自然就放行了。”
“這是好事。可喜可賀。”林桑晚盯着林窈,面露喜色道:“屆時我定送一個大大的禮。”
“大大的禮”說得格外響。
“小娘子要送誰大禮?”一道清脆的聲音自後方傳來。
三人轉身,只見陸家三公子眼含秋波的對林桑晚傻笑,他的身邊還站着沈氏兄妹。
雙方互相行完禮後,陸岑盯着林桑晚晃了神。
皇城初見那日已是驚豔,可燈火下的她,卻又別有一番風味。
可林桑晚看了一眼陸岑那張泛桃花的臉,腦子裏有一個想要踩上兩腳的沖動。
沈司遙見到林家姐妹高興不已,當即小跑了過去,道:“出門前我就在想會不會遇上你們,結果真遇上了。”
“說明我們心有靈犀。”林宜将手裏的糖畫拿下說道。
“這不就是有緣千裏來相會嘛。”陸岑也走了過來,盯着林桑晚道。
登徒子。
林桑晚無語凝噎,望了一眼他身後的沈辭,目光落在他的手上,不見狼骨發簪。
當即轉身,狠狠撞了一下陸岑,自行往前方走去。
陸岑趕忙追了上去,笑道:“林姑娘,我們還未正式介紹過自己。”
未等林桑晚回話,陸岑自顧自說道:“我叫陸岑,榮國公府裏的三公子,未婚,雖養了幾房小妾,但也只是欣賞欣賞,未有肌膚之親,聽聞林府在各處相看人家,不知林姑娘覺得在下如何?”
說完,他擺了一個自認為特迷人的姿勢。
林桑晚停下腳步,手握成拳,瞪着他。
你莫不是有病。
眼見林桑晚的拳頭要擡起,沈辭緩緩地走了過來,低聲道:“陸三。”
聽到聲響,陸岑當即變得正經起來,默默跟在四位姑娘身後。
許是乞巧節,街道兩側的商鋪大多挂着各式各樣的明燈。
在大堰,她見過類似的燈籠,可到底沒有眼前這些精美奪目。
這些燈籠由一層薄如蟬翼的紙張精心糊制而成,其上繪有不同的圖案,有龍鳳呈祥的,有雲紋瑞獸的,有郎情妾意互望的。
街市的人逐漸多了起來,漆黑的夜空上已有了零星散散的明燈。
一位膚色稍黑的少年拿着一盞燈,在林窈身前立定,對着衆人作了一個文士揖,而後帶着羞答答的林窈走了。
至于林宜和沈司遙,則在仆從的跟随下,走進了一家胭脂鋪。
而林桑晚依舊目不暇接的盯着燈籠,清亮的眼睛睜得大大的,腳步慢慢的,拖拉在一行人最後面,對前面之事毫無察覺。
陸岑見她甚是喜歡,十分豪氣的讓仆從買了各種樣式燈籠。
誰知林桑晚卻一直盯着前方酒樓挂着的那盞畫有女将彎弓射猛獸的明燈。
可那盞卻要猜中所有謎題才能得到,林桑晚自知才學薄弱,定是拿不到,可還是微仰頭,豪邁地走了過去。
她不會,可身後的沈辭會。
他可是天下第一才子,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若是時間可以重來,她是斷不會走過去的。
毫無懸念的,沈辭肩背挺直,一襲淺藍色外袍泛着點點銀光,雙手捧着明燈,緩緩朝她走來。他的身後是燈火璀璨的酒樓,他背光而行,一雙眸子清越如山,步履間竟有一種踏過山河般的氣勢,沉穩而舒緩。
林桑晚一時愣了神。
見她遲遲不接,沈辭低聲說道:“你不是想要?”
一股暖流劃過,林桑晚接過,眉眼彎彎,笑道:“多謝。”
陸岑見他兩對自己視若無睹,頓時憋了一口氣,看了看仆從手裏的燈,再看看自己手裏的燈,心中怨氣更甚。
此時,沈司遙和林宜挑好了胭脂,尋了過來,見陸岑買了許多燈,便提議去空曠之地将燈給放了。
臨走之前,林宜順手買了可以現寫的筆墨。
一行人拿着自己挑好的明燈,在空白的地方提上字,只有沈辭靜靜地立在稍遠處,望着他們。
林桑晚朝他揮了揮手,見他沒有過來的意思,便想過去。
沈司遙嬌聲道t:“我哥從不許願,他不信這些。”
林桑晚嗯了一聲,而後低頭,認認真真的寫上“願為西南風,山海任我行。”
星空寧靜深邃,明燈帶着期盼、祝福、願望,緩緩升起。
林桑晚仰頭望去,想起邊疆的遼闊草原,大漠孤煙,忽感悵然。
“阿姐。”一道溫潤的聲音自遠處傳來。
衆人回頭,只見曠野路邊停着一輛極其講究有極其奢華的馬車。其車身雕刻着精美的龍鳳圖案,車輪邊緣鑲嵌着金邊,連馬車的門扉上都鑲嵌着鵝蛋大的寶石,就算是在暗淡的月光下,也閃耀着別樣的光芒。
龍鳳圖案,只有皇親貴胄才能用。
車旁,站着一位錦衣少年,腰系白玉,雙手放在袖袍裏,身架高挑纖長,如墨般漆黑的頭發被玉冠高高束起,額前幾縷碎發随風飄動,說不出的慵懶閑适。他就靜靜站着,嘴角帶着笑意,看着林桑晚,連同身邊的八位護衛,皆是靜默沉立。
景仁帝的一衆兒子中,也只有蕭逾白還能在俗不可耐的華貴裝飾下顯得風度翩翩。
認清來人,曠野中的數人紛紛行禮。
蕭逾白擡了擡手,對着林桑晚笑道:“阿姐。”
語氣帶了些撒嬌。
每次看着蕭逾白,林桑晚只會想起家中的小弟,所以從未将他當過一名男子般看待。也就不在意他長得是美是醜,只要是自家弟弟,那就都是好的。
所以在林宜她們欣賞得忘了姓甚名誰時,林桑晚将雙手放在嘴邊,喊道:“好弟弟,要不要一起。”
在場其他人皆是汗顏。
其實她也沒想過自己為何會同蕭逾白自來熟。
或許是賢妃寄往大堰州的信中,會提及這位養子,也就對他有了些喜愛,畢竟愛屋及烏。
可這個蕭逾白,也确實太愛笑了,每每見到她,都是帶笑的。
“恰好路過,看到阿姐,就想着過來打聲招呼,一會便走。”說完,準備上馬車之際,蕭逾白望了沈辭一眼,而後消失在衆人眼前。
沈辭同樣看了回去,仿若琉璃的淡眸中看不出任何情緒,依舊散發着冷淡疏離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