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章節
的女子人頭一樣,黃教教主說這狐貍道行不深,所以要借了別人的頭顱才能化為人形。人頭中的腦髓早就沒了,只有頭骨外撐着一層皮肉,當時丁川也未多想,就連同那人頭一起都埋了。
後來把家宅變賣了,恰好買他宅院的是當今國丈王大人的一個親戚,這個人也是王大人府上的虞侯。他買了丁家宅子之後,家中連連鬧鬼,有時候院子裏有個無頭女鬼哭着喊着要找自己的腦袋。這虞侯久在王大人府上,看那女子衣服身形就像是王大人家的二小姐。
于是他找了幾個道士和尚驅鬼,有個道士說你這院裏埋了個人頭,所以冤魂總來找自己的頭。
挖開花園果然找到一個骷髅頭,這虞侯不敢隐瞞,如實告訴了王大人。
當年王家二小姐被殺,人頭一直下落不明,經過仵作檢驗,這個骷髅頭正是王二小姐的。
王樞密使認定了這宅院的前任主人丁川就是當年行兇殺死王二小姐的歹人,但是現在丁川遠在太原,而且手握重兵,輕易動他不得,于是就同殿帥府合謀把他诓回東京,并上上下下打點,定要除了丁川報仇。
丁川大呼冤枉,細說了當年的經過。府尹道:“賊子胡言亂語,想假借怪力亂神之事推脫自己的罪過。你既如此說,可有何人證物證?”
丁川說城中黃教教主黃瘋子可以作證。
府尹厲聲道:“想那黃教蠱惑人心,意圖造反,早就被清剿幹淨了,黃瘋子本人也被枭首示衆。你這兇徒竟然還與亂黨有勾結,二罪并問,決不容赦,快快畫押。”
丁川冤氣沖天,初時不肯認供,但是又被拷打一番,心想:“若抵死不認,也不過多受幾番折磨,想不到我沒死在千軍萬馬的戰陣之中,最後竟然蒙冤而死。想必這次是脫不開身了,也罷了,認了就是。”
開封府依律判決:賊人丁川夜入民宅,意圖不軌,王小姐奮起反抗,丁川逼奸不成,行兇殺人,被判了個“斬決”。
報到上邊,又被駁回,再加一條罪名:勾結邪教,蓄意謀反,忤逆之罪,誅九族,按律當于市曹“碎剮”。
宋代最高刑罰就是剮。常言道: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剮就是一刀一刀零割了罪犯,也有割一刀撒一些粗鹽增加犯人痛苦的。
丁家沒有親屬,最後都只着落在丁川一人身上。
不容丁川多辯,将他打入死牢之中。行刑的當天,先讓丁川吃了些魚肉酒飯,再把丁川五花大綁披紅挂彩,用糨糊刷了頭發,這是為了防止罪犯頭發散亂,遮住了臉,監斬官無法驗明正身。
押赴市曹,觀者如牆。那些往日相識的,還有受過丁家恩惠的都來送他。
Advertisement
午時三刻已到,監斬官扔下令牌,兩聲梆子響,一道碎鑼鳴,劊子手唱起惡殺咒來。
劊子手抄起器械正要動手碎剮丁川,忽然間天地變色,飛沙走石,日月無光,法場上圍觀的百姓大亂,數百名大漢手挺刀槍殺散了守法場的官兵,搶了丁川就走。
丁川恍惚間看到擡着自己的人中有黃教教主黃瘋子,便問:“教主是人是鬼?”
黃瘋子大笑說道:“閣下真是豪膽,鬼門關上走了一遭還有心思說笑。我當然是人了,前年被官府砍了的只是我用法術變的一根木樁子。我聞知好漢有難,特率衆前來相救。”
這時金兵又再次南下,兵貴神速,本來以為怎麽也要一兩個月才能打到汴梁,沒想到這時就已攻到城下。守禦的宋軍大亂,忙于應敵,此時也管不上這些劫法場的亂匪了。衆人搶出城門,落荒而走。
他們遠遠地逃到了一處僻靜的山坡,回望汴梁,已經被金兵合圍。黃瘋子嘆道:“這次金人南下的速度好快,大宋毫無準備,看來宋室确實是氣數已盡了。”
經歷了這一場變故,丁川心灰意冷,便求黃教主帶自己去瓶中仙境隐居,再也不想理世上這些俗務了。
黃瘋子帶了丁川進入瓶中仙境養傷,并給他引見了早他一年就住在瓶中仙境的千年花仙。
丁川一見那花仙,正是在黃河中所見的藍衣仙子。黃瘋子說:“她雖然是千年修煉的花仙,但是也實在是個苦命的人。有個妖魔非要強行娶她為妻,她逃到我處求救,我就讓她先進到這仙瓶之中避難。那個妖孽其實也是我的死敵,早晚要跟它有個了斷。”
黃瘋子請花仙照料丁川,自己不肯留在瓶中,還要繼續在世上救民于水火之中。随後帶了教衆南下。這日路經洞庭湖,白日裏,忽然漆黑一團,天空上有一顆流星墜落,眼見就要砸在岳陽城中,如果真要落下來,滿城百姓無人能活。
情急萬分,黃瘋子只得把寶瓶扔在半空。他胯下的青驢本是一頭老龍,他自己騎了老龍飛到空中施展出扭轉乾坤的仙術,把天墜的流星引入了瓶中世界,瓶子也就剛好落在洞庭湖中。
第十二話 馮先生劍
再後來外界的事情丁川就不知道了,也不知道黃瘋子的死活下落。那顆突降到瓶中的巨大流星剛好砸在了山下的一個村子中,那村中的數百居民大半也都是成仙得道的,全被流星砸死。随後在這一地帶産生了厚重的濃霧,既不消散,也不擴大,霧中詭異無比,誰也不知那裏面究竟有些什麽東西。
丁川曾在路上聽黃瘋子講過一些自身事跡。原來黃瘋子以前曾是一個家財萬貫的讀書人,雖然學得滿腹經綸,但生性狂放不羁,飲酒千杯不醉,擅跳快如疾風的舞蹈,無心功名,專喜歡行走四方,結交天下名士。
有一年,黃瘋子攜着一琴一劍,獨自到江蘇游覽,晚上就住在虎丘山下的一片破廟之中。據說這座廟以前有個名號,叫做“石人廟”,但年久失修,神像牌匾多已不存,難辨廟名出處。
他白天在破廟院子裏眺望遠山,但見游女如雲,粉白黛綠。黃瘋子那時候正是年輕才俊、風流倜傥,好的是拈花惹草。他見此情形,還以為是遇到了哪個妓館裏的花魁,就信步上山,用輕薄言語調笑。
那群游山賞景的女子見他形貌清爽,風采卓絕,絕非庸常之輩,無不喜愛于他,并相邀去家中飲酒。黃瘋子還道是去妓館裏,那是他慣去的所在,自是欣然應邀。一路繞山而行,走不數裏,來到一片濃蔭蔽日的密林當中,林子裏有片房舍,朱門粉壁,清潔齊整。
黃瘋子心中覺得有些古怪,妓館怎會藏在如此深山老林之中?但他不想流露絲毫膽怯之情,當下從容入門。那群女子獻上酒食,有的舞袖而歌,有的彈奏琵琶,詞曲舞姿極盡纏綿,楚楚動人。
黃瘋子輾轉之際,信疑參半,心想,這不是遇仙便是撞鬼了。但黃某人男子漢大丈夫,氣吞湖海,怕她們什麽?世上男歡女愛,謂之“風情”,把身家性命送在這兩個字上的确也不少。可姓黃的是何等樣人,自然進得去出得來。于是他盡情雲雨,來者不拒,神魂颠倒,直到金雞三唱,涼風飒飒。黃瘋子猛然一驚,發覺自己身在荒山野嶺,哪有房舍花園,更不見半個人影。他念及前事,恍然如夢,自知不祥,急忙覓路返回破廟,收拾了行囊回歸故裏。
誰知等他到了家中,每天晚上仍是夢到虎丘山下的女子們來與他相會,調笑間時來時去,如影随行,百計驅之不去。黃瘋子食不知味,寝不安席,被耗費得心神散亂,骨瘦如柴,遍請名醫,也看不出是得了什麽病,不得不坐家中閉目待死。
忽然有一天,來了一個老尼叩門求見,那老尼虬衣百結,對黃瘋子說:“見貴宅邪氣遮天,故此冒昧求見。閣下,人也,為何情願與邪祟為鄰,使得自身陽氣盡消?”
黃瘋子見那老尼出言驚人,忙以實情相告。那老尼點頭道:“這就是了。”解下背後所負的一柄古劍,囑咐黃瘋子把此劍懸挂在床頭,即可除去大患;但倘若聽得古劍鳴響,則務必牢牢握住劍柄,別讓它自己飛了出去。
黃瘋子心亂神疲,唯唯諾諾地答應了。他按那老尼所言,将古劍挂在床頭,果然神情有所清醒。到了夜深人靜之時,就見房中燈火忽暗,一群女子在嬉笑聲中推門而入,要求魚水之歡。這時候,那口古劍發出一陣虎嘯龍吟般的震顫,一道紅光貫出門外,劍光閃爍吞吐,黃瘋子看得心旌神搖,竟忘了伸手去握住劍柄,空見其飛騰沖天,卷住了那群女子,随後疾馳而去,滿室寂然,再也不見什麽動靜了。
當天晚上黃瘋子雖然得以安然入眠,但丢失了古劍,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