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山下游船
山下游船
山下的鎮子倒也算熱鬧,臨河而建,靠河的那側擺滿了小攤,河裏垂着碧綠的葉,三三兩兩的船夫撐着小船在其中游蕩。
姜燈帶着蘇望笙依次沿着攤位買過去,好在大多是些吃的,不占手,而她買的少,兩人倒也能很快吃完。攤主們都認識姜燈,樂呵呵地和她打招呼,姜燈則趁機将蘇望笙介紹給他們。
一些好八卦的大娘們還打趣道:“小道長,些許日子不見,從哪兒回來了個漂亮姑娘啊?”
蘇望笙聽得耳熱,姜燈竟也有些不好意思,連連擺手道:“她是我好友。”
“這樣啊。”大娘搖了搖頭,似乎有些失望。
蘇望笙:“???”
姜燈一面拉着她快步離開,一面低聲解釋道:“清源吧,民風開放。”
蘇望笙懂了,耳尖紅的更厲害了,她不動聲色偷瞄了眼姜燈,卻見她若無其事的樣子,目光只是看着河上的小船。
她突然轉頭,對上蘇望笙的眼睛,眸色明亮,歡快道:“阿笙,要去坐船嗎?”
蘇望笙順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岸邊停了幾艘小船,船夫們或是聚在一起交談,或是用鬥笠蓋住了臉睡覺。
她點了下頭。
姜燈卻突然想起了什麽,不好意思撓撓頭,“抱歉,我忘了你暈船。”
蘇望笙卻搖了搖頭,輕聲道:“這只是坐一小會兒,不會暈的。”
姜燈遲疑着,蘇望笙卻扯着她的衣袖,輕輕搖了搖,柔聲道:“好不好?我在家中時,除了去鄉下,我還沒坐過船。”
“好。”姜燈心裏一軟,牽着蘇望笙過去,但仍不忘囑咐道:“我們只坐一小會兒,你要是覺得不舒服了,一定要說出來。船麽,我自小坐到大,不稀罕的。”
Advertisement
“好。”
姜燈牽着蘇望笙去了最近的一艘小木船,船夫是老大爺,正倚着船艙休息,聽見腳步聲後扶着船艙站起身來,樂呵呵道:“小道長是要帶着這位姑娘坐船游玩嗎?”
姜燈颔首,遞上錢,笑道:“有勞阿伯了。”
“小道長客氣了。”
老大爺接了錢,招呼兩人上船,待她們一坐好,便用竹竿在岸上一磕,慢慢離了岸。
為了方便觀看,姜燈和蘇望笙沒坐在船艙,而是坐在了船尾。
姜燈見蘇望笙伸手去摸花苞,便笑道:“再過些日子,這些荷花便會全開了,到時候我們再來看,保準你喜歡。”
蘇望笙輕笑道:“那麽我們便說好了,到時候一起來看。”
“自然。”
木船行駛進荷葉當中,成了萬千綠色中的一個黑點,昨夜下過一場小雨,荷葉中心都存着幾粒小水珠,木船不小心撞到時,荷葉便會晃晃身子,而小水珠會趁此機會滑落下來。
姜燈低聲問道:“感覺好嗎?若是覺得不舒服,我們就上岸。”
蘇望笙搖搖頭,輕笑道:“阿燈放心,我好得很。”
姜燈颔首,只是不放心地看着她,不再多言。
船不知不覺間慢了下來,蘇望笙以為是船夫年紀大了,累了,沒多想,姜燈卻若有所思地盯着水面。
她悄悄将手探到水中,而後拿起來撚了撚,臉上露出了然的神色。
“怎麽了?”見她神色不對勁,蘇望笙也意識到出事了。
姜燈比了個“噓”的動作,然後指了指她手中的糕點,蘇望笙心領神會地遞過去。她接過,從懷中拿出一捆紅線,牽出線頭,綁上糕點,低聲念了幾句,而後捏着紅線,将糕點丢入水中。
片刻後,系着糕點的紅線動了幾下,姜燈急忙一扯,紅線出水,還帶出一個渾身青白的孩童,身子水腫着,兩只眼睛泛白。
紅線纏到了孩子的胳膊上,它拼命晃動着,嘴裏“咿咿呀呀”說着什麽。
這鬼年紀太小了,姜燈怕他被太陽曬得魂飛魄散,急忙将他甩進了船艙。
但在船夫眼中,姜燈只是甩着紅線,不過他見怪不怪,笑着問道:“小道長可是又捉了一個鬼?”
“嗯,一只小孩,估計不小心摔進河裏淹死的。”姜燈看着小鬼掙紮不開紅線後,就扁着嘴哭起來,雖然沒有眼淚,但這麽幹嚎着還是挺吵人的。
姜燈無奈,找蘇望笙拿了最後一個糕點,遞給小鬼,他用鼻子嗅了嗅,然後眸色一亮,飛快地接過吃起來。
但除非在陽間的食物插上香,否則鬼是嘗不到味道的。小鬼頭嘗了幾口便有些茫然,他低頭看看自己手中一口沒少的糕點,又看看姜燈,咿呀咿呀地要說什麽,幾乎要哭出來。
這鬼大約三四歲的樣子,活着時肯定是能說話的,估計是死時嗆了水,喉嚨發不出聲了。
“你吃飽了的。”姜燈哄騙他,畢竟這小鬼要是覺得餓着肚子,怕是上路時會有執念,給他個糕點騙騙,也能讓他安心。
小鬼捧着糕點,茫然不解,但随着姜燈又笑眯眯地說一句,他點頭了,仿佛真覺得自己吃飽了。
蘇望笙忍不住笑了下。
姜燈摸了摸他頭發稀疏的頭,溫聲道:“溺斃者無法自行投胎,除非尋到替死鬼,可你這麽小,如何會尋替死鬼?遇着我也算一種緣分,我送你去地府吧。”
她低聲念咒,小鬼年紀小,沒什麽執念,很好送,咒聲一落,他就消失了,只留下一節紅線和一塊糕點,
姜燈将紅線收好,嘀咕道:“有些濕了……但曬曬還能用,問題不大。”
船夫搖着船槳,道:“小道長是送走了嗎?”
姜燈颔首。
船夫笑道:“多虧您和姜門主,要不然咱這清源哪兒能這麽太平?聽說有個地方快成鬼窩了!”
“什麽地方?”姜燈看過去。
船夫搖搖頭:“這就不知道了,只是聽說那地方的人都死完了,進去的人也是有去無回。您可以去打聽打聽,應該有人知道。”
姜燈颔首,但她卻并沒有打算去管,一來沒有鬧到她面前,證明和她無緣,二來有萬雲樓在,輪不到她操心。
“阿燈不打算管嗎?”蘇望笙似乎看出了姜燈的想法,低聲問道。
姜燈颔首:“緣分自有一番道理,若真的該我管,不管我如何躲都躲不掉的,若是不該我管,我強求會倒黴的。”
蘇望笙莞爾一笑:“你這說法我倒是頭一聽說,先前見得和尚道士都是以‘救蒼生,除惡鬼’為己任,哪裏出事就往哪裏湊。”
姜燈輕笑:“所以他們大多很苦惱。”
蘇望笙靜靜地看着她,忽而一笑:“你确實灑脫。”
木船穿過荷花叢,撞落一片水珠,水珠沾濕了衣袖,姜燈不禁打個寒戰,她下意識去摸了下蘇望笙的手,無奈道:“冷了怎麽也不說?”
蘇望笙輕笑道:“美景在眼前,便不覺得冷。”
姜燈失笑,但還是低聲問道:“上岸嗎?有些冷了,仔細着涼。”
蘇望笙颔首。
姜燈便叫船夫将船開上岸,見蘇望笙喜歡荷花,便伸手折了一只花苞,輕聲道:“帶回去放在水裏,過不了幾日就會開的。”
蘇望笙小心翼翼地接過,指尖碰了碰花尖,是一種冰涼的觸感,她唇角不由自主抿出一抹笑。
船靠了岸,姜燈小心将蘇望笙扶上岸,沖船夫揮了揮手,然後帶着蘇望笙繼續逛。
日落西山時,兩人才歸返。
馬車行到一半,遇上了下山買吃食的小鬼們。
姜燈掀開車簾,喊停它們,指指紙皮殼子給蘇望笙看,解釋道:“這就是特質的紙皮殼子,水火不侵,小鬼們穿上後,可以像一個正常人一樣。平日裏,它們便穿着這個去買吃的。”
她笑得有些不好意思:“咳咳,畢竟我和師尊都不擅長做飯,而小紙人們雖然燒不壞,但它們天性怕火,鮮少去做飯的。”
蘇望笙看着邊上的紙人殼子,說是紙做的,但看上去和真人皮膚沒什麽兩樣,衣服都是青白色的裙子,樣式大同小異,甚至都在袖口繡了金邊,胸口處也繡了栩栩如生的梅花。
只是帶着幕籬,白紗垂落下來,看不清臉,只能在風吹起時,能隐約窺見一點冷白的下巴。
蘇望笙突然間很好奇它們的臉。
姜燈自然看出了蘇望笙所想,便是主動開口道:“你們把幕籬都摘了吧,讓蘇姑娘看看臉。”
“是。”小鬼們應了聲,嗓音輕飄飄的,有氣無力。
它們擡手摘了幕籬,動作流暢,同真人一般無二。
幕籬下的臉很蒼白,但五官很秀氣,淡淡的眉,粉白的唇,只是眼神黯淡無光,像是失了魂一般。
不過蘇望笙大概知道她們為什麽都戴着幕籬了——她盯着小鬼們光禿禿的頭頂,一時沒忍住彎了唇。
小鬼們也覺得不好意思,撓了撓光亮的頭皮。
姜燈樂的不行:“我師尊偷懶,做的時候懶得畫頭發了。畢竟它們無論如何都戴幕籬的,因為眼睛沒有光,縱使山下的人知道,也還是吓人,只能擋住。”
“戴上吧。”姜燈揮了揮手,示意它們戴上,而後道:“今日不必下山了,我們買了吃的。”
小鬼們點點頭,朝着山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