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入守燭堂
入守燭堂
但蘇望笙卻沒有任何害怕的感覺,只覺得恍若隔世,好似很多年以前,自己就看過這一幕。
她忍不住伸手,指尖撫過惡鬼的利爪,青色的皮,微微發黑,帶着幾縷鮮紅,似乎是人血,指尖往上,到了手腕,那裏卻拴着鐵鏈。
這似乎不是惡鬼圖,而是收惡鬼圖……應該還有個人的……
蘇望笙心裏忽而多了幾分急切,她的目光從屏風上仔細掃過,但只有那只惡鬼,再無其他。
她心裏忽而多了幾分說不出的難過,好似丢了什麽,可她又實在想不起來,最後只能深吸一口氣,轉過身去。
書架上的書排列得整整齊齊,沒有落上一絲灰,足以看出屋子的主人有多愛惜這些書。
蘇望笙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本,封皮是暗黃色的,似乎是年代久遠的古籍,上頭用小篆寫着《百鬼錄》。
她來了興致,仔細翻看,沒有圖畫,一眼看去密密麻麻全是字。
蘇望笙眉間微攏,仔細看下去,片刻後,她了然于心,面上不由得失笑,一面為姜燈的“機靈”感到無奈,一面又為的姜燈的喜好感到一絲絲歡喜。
不過這本書中所講的故事倒是極好看的。
她坐到鼓凳上,捧着書,專心致志的看了起來。
隔壁的姜燈對此一無所知,她只是覺得眼皮直跳,但她掐指算了半天也沒算出個所以然。雖然自己的蔔卦之術一般,但總不至于一點苗頭都算不出來。于是她不再多想,只當自己是累着了。
她放眼看去,目光一頓,而後走過去敲了敲一個紙人的頭,厲聲道:“十二,不許偷懶!”
伏在茶壺上的小紙人急忙起身,拖起一旁的抹布,忙不疊擦起茶壺來,嘴裏嘟嘟囔囔道:“十二沒有偷懶,十二只是在看看茶壺有沒有漏水。”
姜燈失笑,輕輕拍了下它的頭,拍得它一踉跄,“就你借口多。”
Advertisement
十二不敢接話。
五個紙人雖然有些喜歡偷懶,但在姜燈的監督下還是很快就完成了打掃,屋子裏的家具用品倒是一應俱全的,不需要重新置辦,故而蘇望笙可以立馬入住。
姜燈囑咐了小紙人們好些話,大意是不許欺負蘇望笙,必須聽她的吩咐,她若缺什麽了,也須得馬上置辦,不許拖拉。
“你們平日裏懶散,我可以不管,但對蘇姑娘可不許。她脾氣好,也許會縱容你們幾個,但我不行,若讓我知道你們怠慢她,我可饒不了你們!”姜燈挨個點了點它們的頭,而後用力戳了下十二,戳的它向後退了好幾步。
“尤其是你,十二,聽到沒?”姜燈緊盯着揉腦袋的小紙人,語氣嚴肅。
“知道了,”小十二捂着腦袋,委委屈屈道,“點燭,你戳疼我了。”
紙人哪兒曉得疼?不過是這群家夥通靈久了,将人樣學了個七七八八,本也沒什麽,有姜枥在,它們翻不出什麽大浪,只是也學了人性中懶散賣慘的惡劣面。
姜燈雖然知道,卻也還是軟下聲音,哄道:“好了,我的錯,只不過是太心急了,你莫要生氣。”
“這還差不多。”十二叉着腰,輕哼一聲。
這家夥!
姜燈心裏覺得好笑,但怕她它生氣,也沒表現出來,只是道:“時候不早了,你們去準備晚飯吧。哦,對了,我的馬車停在外頭的棚子裏,你們可以借用。”
“是。”它們異口同聲道,而後四散開來,各自忙活去了。
姜燈走回自己屋子,然而一進門就看見蘇望笙在看書,嗯,那本書……她心一緊,仿佛回到了兒時在姜枥面前背書的場景。
聽見腳步聲,蘇望笙放下書,擡頭看來,面色如常,輕聲道:“抱歉,未經過阿燈的允許,動了你的書。”
“沒事,我說過,你可以随便動的。”姜燈見蘇望笙面色如常,心裏越發緊張,但她還是強撐着走過去,讪讪道:“這書……它是我不懂事的時候買的。”
不懂事的時候……還換了書皮?
但蘇望笙只是淡淡一笑:“劇情很好看。”
“欸?”姜燈茫然,“你、你喜歡嗎?不覺得很奇怪?”
“為何?”蘇望笙坦然道,“只是喜歡一個人而已,有什麽問題嗎?我覺得只要是真心喜歡,男女無所謂,生死亦無所謂。”
姜燈松了口氣,坐在她對面,“我師尊不同意看這些,許是年紀大,他為人古板,說是玩物喪志。”
蘇望笙突然發現一點,插話道:“姜門主似乎同意這種感情。”
姜燈一愣,而後恍然大悟:“好像是的,師尊只是不喜歡我看閑書,但卻從未指責過書中的感情,也從未罵過我有病,他……他竟是同意的?”
姜燈覺得稀奇,蘇望笙卻只是笑:“阿燈,姜門主或許只是嚴厲些。”
姜燈撇撇嘴,嘟囔道:“他就是看我不順眼。”
她擺擺手,“好了,不說這些了,我帶你去逛逛守燭門吧,雖然不算特別大,但路還挺繞的,有些地方設了陣法,需要小心留意。”
蘇望笙颔首。
守燭門建的位置獨特,正好背陽,四周又多樹木,也好在清源的樹木不似曲幽那般粗大,否則宅子中将沒有半點光。
大多地方都是可以去的,只是偶爾有幾處畫了陣法,姜燈說是為了防賊和防妖鬼,雖說對人傷害不大,但是碰着了,也不好受。
走了半晌,到了宅子最後一個地方,別的地方雖陰森,但還是能落點碎光,但這個院子真的沒有一點光,也沒有種花草樹木,只是鋪了一層幽青的石板,似有青苔,空氣中彌漫着淡淡的草腥味。
“看得見麽?若是看不見,我就去拿個燈籠。”姜燈貼心地問了一句。
光線雖然特別黯淡,但到底是白日,還是能看見的,所以蘇望笙搖了搖頭,“可以的。”
姜燈點了下頭,自然而然伸出手,“牽着我吧,裏頭不算平坦,你初次來,莫要摔了。”
“多謝。”
蘇望笙輕聲道謝,把手搭了上去。姜燈的手有些涼,但她毫不在意,只是輕輕笑着,跟随姜燈走了進去。
院子裏很暗,也很小,竟是只有兩間屋子,正對着一間大的,右手邊一間小的。小的屋子門扉半掩,隐約可以看見裏頭的東西,似只是個雜物間。
正對着的那間屋子門關得嚴實,門上還貼了張符。往上是塊黑黝黝的牌匾,似乎有幾個字,但光線黯淡,實在看不清。
姜燈指着正對着的屋子,正色道:“這是我們守燭門的重地,非必要莫要來。”
“那我們還是……”
“其實也沒啥,看看也無所謂,”姜燈打斷她,毫不在意地笑笑,“只是周圍畫了不少陣法,碰着了會受傷的的。”
“來都來了,去看看也無妨。”
她如是說着,牽着蘇望笙到了屋子前,松了手,掐了一個訣,低聲念咒。蘇望笙趁此機會,擡頭看過去,卻見三個暗紅色的大字:守燭堂。
姜燈念完最後一個字,符紙無風自動,飄落到地上。
“走吧。”
她擡手一推,門“吱呀”一聲,開了。
入目是一根青色的蠟燭,燭光黯淡,微微泛青,擺在一張供桌上。蠟燭後面是一尊塑像,端坐于蓮花臺上,兩手掌心交疊,平放于腹部,然而頭上卻蓋着一塊黑布,看不出塑像的容貌。
“小心些,莫要碰到蠟燭。”姜燈小聲提醒一句,而後率先邁步進去。
經她這麽一說,蘇望笙才注意到屋子左右兩側擺放了許多沒點燃的白燭,擺的很整齊,只在中間留出一條一人寬的小道。
蘇望笙小心翼翼地跟在姜燈身後,來到塑像面前。
她仰頭看着塑像,忍不住問了句:“阿燈,你知道這塑像是誰嗎?”
姜燈不好意思地笑笑:“說來慚愧,雖然在這兒住了二十年,但我并不知道,我師尊從不說這個。我若問起來,他只就說‘時候未到,難以告之’。總之,就是我不想告訴我呗。”
她頓了頓,又道:“不過我猜應該是閻君像,因為他身穿百鬼夜行袍,腳踩百鬼擡棺靴。”
蘇望笙若有所思。
姜燈又指了指那根青色的蠟燭,輕笑道:“其實最讓我好奇的還是這根蠟燭,我先前和你說的就是這根。托它的福,我還得了個诨名。”
蘇望笙沒說話,只是看向那根蠟燭。
尋常的燭光皆是黃色,但它卻黃中帶青,就算周圍沒有一絲風,它還是一副快要熄滅的樣子,微微顫動着,像是一個遲暮老人在費力地喘着氣。
蘇望笙突然覺得心裏一陣悸動,她愣愣地盯着燭光,隐隐約約間似看見了什麽,而後又如煙火般消散了,只餘下一陣難言的酸澀。
“阿笙,你怎麽哭了?”姜燈驚訝地開口。
蘇望笙摸了摸自己的臉,果然有淚。
“我、我不知道……”
姜燈正要說什麽,身後卻突然有了動靜。
“點燭,蘇姑娘,吃飯了。”十三站在門口,大聲喊着。
“來了。”
姜燈皺了下眉,見蘇望笙一副不願多說的樣子,也不細問,只是掏出帕子為她擦了擦淚,而後牽着她走出去,若無其事道:“走吧,去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