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轉學(二)
轉學(二)
三天後。
搬到普陽市的城關鎮後,宋沅就參加了普陽市一高的插班生考試。
每年三月末都有這麽一場考試,說好聽點是招納優秀學生,實際上不過是為某些人提供便利。
這個節點,恰好讓宋沅趕上了。
結果在第二天就出來了,宋沅第一名,足足拉了第二名三十六分。
去領檔案的時候,招生辦老師頗為激動對蔣素英說:“你們家孩子真是優秀啊!以後能成大事,一定得好好把握,上一個理科這麽有天賦的插班生,還是那個沈家的兒子來着……”
宋沅正在填寫表格,正值下課時分,辦公室裏有些嘈雜,他沒聽清招生辦老師的話。
“不過,唉,高一卓越班和實驗班的名額都滿了,只能進普通班,但咱們學校普通班的水平也比其他學校尖子班強,這點還是可以放心的。”
老師很和善,為蔣素英介紹。
蔣素英感激地道:“謝謝老師。”
宋沅填好了申請表,忙完學籍檔案的事後,已經是下午兩點,老師跟他說了明天正式入學的安排和準備,他聽得很認真。
“去教務部領校服,5號樓312。”
恰好這時蔣素英接到裝修師傅的電話,定制的櫃子到了,她必須得回去一趟。
宋沅看出了母親的不放心,便主動說:“媽,你忙你的去就行,我在學校随便看看,待會兒就回家。”
其實他也無意逗留,待會兒領了校服就走就好了。
蔣素英有點猶豫,但看自家兒子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也就還是離開了。
畢竟是個十五歲的少年了,她也該放心了。
宋沅一路走着,拐了好幾個彎,偌大的校園裏,他一個不穿校服的學生顯得很突出,招來了不少打量的目光。
他來到五號教學樓,按照老師說的那樣,走近312號辦公室領校服。
辦公室裏的老師進了倉庫,按照他的尺寸尋找。
此時突然有人推門而入,“砰”的一聲,力道很大,帶着明顯的急躁。
老師拿着校服出來,擡眼看了看門口的少年,見怪不怪,無奈道:“同學,這已經是這個月你第五次來這裏了。”
少年“啧”了一聲,大搖大擺地坐到一旁的辦公室軟椅上,翹起二郎腿,漫不經心地說:“高一實驗班沈沐,春季校服一套。”
他無疑是已經熟悉了這裏的流程,所有動作都一氣呵成。
“沈沐同學,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一周前好像剛領了一套?”
老師查閱了記錄本,打量着眼前的少年。
沈沐翻了個白眼,“又不是不給交錢,就這麽點錢至于嗎?還不夠我一天零花的……”
“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老師無奈道。
“那還廢什麽話?趕緊給我就行了,告訴你個好消息,我馬上就要轉學了,你們這兒屁事那麽多,以為我樂意在這兒待啊?”
老師推了推眼鏡,好半天還是嘆了口氣,認命般在記錄本上寫下來,“行行行,領多少套都行,就是千萬別把校服借給校外的人,要不然要捅出大簍子了。”
沈沐不耐煩地“嗯嗯”了一聲,等待的空隙,餘光瞥到了站在一旁的宋沅。
少年面容白淨俊秀,在室內明亮的光線下,皮膚近乎透明,柔順的黑發垂在眉梢,整個人站得筆直如松柏。
“嘶……”他心裏有些納悶,怎麽這個人這麽眼熟呢。
沈沐忘性大,又一向不正眼看人,以至于記憶裏搜羅了一番,毫無所獲。
宋沅領了校服就道了聲謝謝,推門出去了。
沈沐一臉奇怪地看着他,直到他單薄的背影徹底消失在門外。
老師幫沈沐拿來了新的校服,他才回過頭來,忍不住問道:“他誰啊?”
“什麽他誰。”
“就剛剛那個人啊,沒穿校服的那個。”
“哦,人家是插班生,明天才來上學的。”
“那他是從哪兒來的?”
沈沐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追着問。
“這我就不知道了,什麽時候你還關心起陌生人了?”
老師忍不住吐槽,要知道,沈沐跟他那個沉靜的哥哥可不一樣,一天到晚咋咋呼呼,還目中無人不可一世,哪裏有閑心關注一個陌生人,現在他這樣實在是反常。
“沒事,就随便問問而已。”
沈沐煩躁地抓了抓頭發,到底見沒見過那個人呢。
第二天早上,宋沅六點半就起了床。
他們所租住的地方是在城關鎮,房子是清一色是四層小洋樓,不過年代久遠,外表看上去很是破舊,磚紅色的樓身都斑駁不堪。
好在離學校近,交通方便,房租也便宜。
徐芬和柳謙就住在樓上,彼此之間也好有個照應。
搬來了這裏,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環境,新的鄰居,新的心境。
一切的舊事物和煩心事好像都一掃而空,這裏的空氣都要熱鬧快活許多。
經過好幾天的裝修與打掃,兩居室的房間也頗有了幾分家的感覺,雖然小了一些,但勝在幹淨整潔。
宋沅起床洗漱完後,就來到餐桌前吃早餐。
蔣素英還沒起,她勞累了這麽多天,睡得很沉,留給宋沅的早餐很簡易,就是包子和豆漿,包子加熱一下就可以,而豆漿是用暖壺裏的熱水沖泡的。
宋沅吃好後收拾了餐具,背起書包就輕手輕腳地出了門。
市一高的節奏比平安鎮的佳成中學要快得多,每個學生必須六點五十之前到教室,經過半個小時的早讀後,再給二十分鐘的早飯時間。
時間緊張,大部分走讀生都選擇在家事先吃好飯,利用學校規定的早飯時間來預習功課。
宋沅也是如此。
他步行十分鐘就到了學校,天剛明,淡淡的霧氣中和校門口暖黃的路燈下,全是穿着市一高校服的學生在穿行。
整座城市逐漸蘇醒過來。
校門口停了一輛黑車,這個年紀的學生對車牌已經有了敏銳的感知力,其中有人認出,那是一輛奔馳,屬于九十年代末的頂尖品牌。
他們有的忍不住駐足觀看,有的則見怪不怪——畢竟沈家的那兩位少爺天天都這副架勢。
有時他們都在讨論,出身自這麽有錢的家庭,何必還來受這上學的苦。
不過也就只在背後說說罷了。
宋沅對身後的嘩然渾然不知,他早在奔馳停下之前就進了教學樓。
市一高的班級分為卓越班、實驗班、普通班。
卓越班和實驗班實行小班額教學,一個班僅有三十到三十五人,一共有三個卓越班和一個實驗班。
卓越班彙聚了全年級的前一百名,而實驗班僅有幾個百名左右的優秀學生,剩下的全是關系過硬塞進來的。
校方為這兩種特殊的班級安排的師資也是最好的,每年都等待卓越班的人為校争光,以及實驗班的人大手一揮“回報母校”。
剩下的,就是八個普通班了。
普通班的容量達到了五六十人,實際上的數目比這還要多,學生質量和師資力量也完全比不上卓越班。
宋沅所在的七班,就是一個普通班。
對外招收的插班生名額本就少之又少,能進普通班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八個高一普通班和其他年級的普通班占一棟教學樓,那些所謂的尖子班跟他們相隔很遠,大概是一個操場的距離,平時根本都接觸不到。
某些方面來說,這也是幫助學生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種。
宋沅跟在班主任身後走進教室,嘈雜的環境因為他的到來瞬間安靜。
簡單的自我介紹後,宋沅根據班主任的指示,坐在倒數第三排靠窗的位置。
這個座位倒和他在佳成中學坐的挺像,宋沅心裏沒什麽抗拒的。
很快就開始早讀,宋沅努力靜下心來,念出書上那枯燥的內容。
一串又一串的字符在嘴中過去,卻根本不往腦子裏進,宋沅一直很不喜歡大聲念這種形式的學習方式,毫不誇張地說,這讓他的腦子嗡嗡作響。
一連四五天,他都在盡力适應這所學校的高壓節奏,以至于連吃飯都提不起胃口。
太卷了!真的太卷了!
宋沅在心裏默默哀嚎,這只是1998年而已,要不要這麽卷。
周一回到學校的時候,一進班就發現氣氛有些奇妙。
宋沅一頭霧水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這時班長葉婉心湊過來,笑得一臉神秘,“宋沅同學,你有這樣的榮譽你早說呀,害我找國旗下講話的人找了半天。”
宋沅不明白她在說什麽,“榮譽?”
“對呀,你獲得了化學競賽一等獎這回事!oh my gosh!你簡直是個天才!”
葉婉心誇張地吹捧道。
她不給宋沅絲毫反駁的機會,“那衆所周知,咱們班一向是能者多勞,宋沅同學,雖然你剛轉進咱班,但每周一度的國旗下講話這件事正好輪到咱班了,你說你是不是該發揮一下你的奉獻精神?”
“我……”
沒等宋沅說出什麽來,就被無情打斷,葉婉心“啪”的一聲合上筆帽,把一頁打印好了的演講稿丢給宋沅。
“就這麽定了!兩小時後你就能代表我們班去發表國旗下講話!這份稿子你趕緊結合你的感人經歷改改,看你表現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