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年
大年
沒多久,平安鎮就迎來了真正的春節。
大年三十這一天,宋沅特意起了個大早,幫母親将房間裏裏外外大掃除了一遍,他又找來漿糊,和沈利一起貼春聯和窗花。
當他問沈利沈家要不要也貼一下時,冬日陽光下少年的黑發泛着冷光,臉上淡淡的疤痕若隐若現,他搖搖頭說:“不用。”
破敗的沈家房屋就由它破敗下去吧,注入任何新春的活力都是無用功。
宋沅點點頭,繼續撫平玻璃上的紅窗花。
他透過擦得幹淨的玻璃向外看去,發現院子裏許多人來來往往,都笑得一團和氣。
不論他們秉性如何,可到了年節,都戴上一層笑意盈盈的面具,對誰都是客客氣氣的。
1998年會是充滿希望的一年嗎?
下午三四點,蔣素英就包好了餃子,招呼宋沅沈利一塊來吃。
餃子不鹹不淡,味道一般,宋沅卻吃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屋外鞭炮聲噼裏啪啦的響起,還有一些大人和小孩的歡呼聲。
按照平安鎮的習俗,下午半晌時放了鞭炮吃了餃子,孩子們就可以去撒歡了。
宋沅想起那盞蓮花燈籠,幫蔣素英洗了碗後,便飛奔回裏屋,把燈籠拿了出來。
蔣素英見兒子還是一副小孩兒樣子,便從布兜裏拿出幾塊錢交給宋沅,“你和小利也上街玩兒會去吧,但是不要太晚,一會兒春晚該開始了。”
宋沅“哎”了一聲,拉着沈利一起往外走。
冬季的天黑得格外早,他們走出去十幾分鐘後,天色已經漸漸暗下來了。
還好有燈籠,打開開關,蓮花便綻放開來,散發出柔和暖黃的燈光。
街上還有很多提着不同樣式燈籠的小孩,皆是三五成群,嘻嘻哈哈地在他們身旁飛奔而過。
星星點點的燈光,在平安鎮的大街小巷裏彙聚成一條條湧動的河流,緩緩流淌。
“糖葫蘆!賣糖葫蘆喽!”一個推着老式自行車的老爺爺吆喝起來,自行車後座上綁着一個大大的稻草垛,上面插滿了紅彤彤的冰糖葫蘆。
立馬有一群穿成了球的小孩如小麻雀一樣滾過去,紅通通的小手舉起一張張五角鈔票,圍着老爺爺叽叽喳喳:
“我要一個!”
“我也要!”“我要那串最大的!”
宋沅眼睛一亮,拉着沈利擠過去,在一群矮矮的小孩中間,兩個人顯得很突出。
他遞過五角錢,脆生生喊道:“爺爺,麻煩來兩串糖葫蘆,要大的!”
“咦~要大的?你一個大人還吃糖葫蘆呀?”一個紮着雙馬尾的小女孩一手提一個燈籠,一手拿一串糖葫蘆,吸了吸鼻涕望着他說。
宋沅俯下身,學着小女孩的腔調笑道:“我是大人呀?那我是大人,更得吃大的了!”
沈利把糖葫蘆遞給宋沅,宋沅接過來,朝小女孩晃了晃自己手裏的糖葫蘆,吐舌扮了個鬼臉。
小女孩傲嬌地“哼”了一聲走了。
宋沅又看向手裏的冰糖葫蘆,顆顆爆滿的山楂上裹着一層糖衣,散發出誘人的光澤。
他咬了一口,酸甜的口感立刻在舌尖上散開,這種純手工制作的老式糖葫蘆真的好吃到心裏去了。
宋沅眯起眼睛享受,餘光瞥到沈利正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
“沈利,你不吃嗎?”他又咬了一口,邊吃邊問。
沈利這才收回了目光,小口咬下自己的那串。
此時,“轟”的一聲,夜空突然被照亮,街上的人紛紛擡頭看,原來是有人放起了煙花。
五光十色的煙花綻放在夜空中,給1997年最後一個夜晚染上了絢爛的色彩。
光線照亮了宋沅的臉,他笑眼彎彎,對沈利說:“回家喽!看春晚去!”
*
大年初一,宋沅一睜眼,嘴裏便被塞了一口冰涼的東西。
嚼下去,是酸甜的橘子。
“好困啊……”宋沅吞下沈利遞來的那瓣橘子,嘟囔着靠在沈利的肩膀上。
窗外漆黑一片,淩晨五點,已經有人結伴去拜年了。
“小利,沅沅,快起來吃餃子了!”
蔣素英在卧室外敲敲門。
北方過年,一天三頓都是餃子,吃不完的餃子曾一度是宋沅年少時的噩夢。
他伸了個懶腰,抱着沈利的胳膊,以一副極為依賴的姿态靠在沈利懷裏,柔軟的發頂蹭了蹭沈利的頸窩。
他大概是睡蒙了,絲毫不覺得這般親密有何不可。
沈利也沒推開他。
宋沅打了個哈欠,懶洋洋地回答:“來啦來啦。”
剛起床的聲音微微沙啞,尾音卻又帶了點撒嬌的意味,可愛得緊。
沈利空着的手擡起來,輕輕拍了拍宋沅的背,沉聲說:“先去吃早飯,待會兒還能再睡。”
宋沅卻不聽勸,耍賴般抱緊了他的胳膊,搖頭道:“不、不要,我太困了……”
沈利無奈道:“乖一點,我給你穿鞋。”
這話一出,宋沅一個激靈,瞬間清醒了。
他沒想到沈利會用這種近乎于“寵溺”的語氣對他說話,總有種小狼狗大佬養成忠犬型總裁的感覺?!
宋沅的兩頰隐隐發燙,他從沈利懷裏直直地坐起來,擺擺手,“不用不用,我現在就起,現在就起。”
他打着哈哈,手忙腳亂地穿襪子穿衣服,卻沒注意到身後沈利越來越幽深的眼神。
早上五點半,無精打采的宋沅準時出現在飯桌旁。
蔣素英把一碗餃子推給他,“快吃,吃完得去你姥姥家拜年去。”
說到這裏,她下意識擡眼打量了一下沈利的臉色,後者神色如常,幫宋沅倒醋。
沈利的家人全都不在了,他只是一個半大小孩,按平安鎮的傳統,自然也不需要四處去拜年。
蔣素英唯一擔心的是,沈利會難過。
可看他那樣子,應該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蔣素英松了口氣,卻見困得迷糊的宋沅去觸碰滾燙的湯碗,他吓了一哆嗦,瞬間收回了手,可指尖還是被燙得通紅。
他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憤憤地把手伸給沈利看。
沈利皺着眉,滿眼都是心疼,捧過他的指頭,輕輕地向宋沅燙痛了的位置吹氣。
“這樣好點了嗎?”
“嗯。”
本想起身去拿藥膏的蔣素英又坐下了,她吃了一口鹹菜,內心卻有種奇異的感覺。
沅沅和小利日夜相處下來,比一般的朋友要親近些,也是應該的。
可她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一頓飯下來,她的眼神總落到兩人中間,饒是宋沅再遲鈍也看出來了,開口問道:“媽,你怎麽了,好像有話要說?”
蔣素英頓了一下,連忙找補道:“哦,沒什麽,我就是想去你姥姥家拜年的時候,得買點兒什麽。”
說着,她去裏屋拿來兩個紅包,分別遞給宋沅和沈利。
“你們都不許不收,這是學業紅包,督促你們新的一年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
宋沅和沈利飛快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道:
“謝謝媽。”
“謝謝阿姨。”
好像是意識到同時開口有點搞笑,兩人又一起偷笑起來。
蔣素英看着這副場景,只能欣慰地想:宋沅能有個知心好友,确實也不錯。
收拾了碗筷,又問好了順風車的價格,蔣素英便帶着宋沅一起回娘家。
沈利一個人待在家裏,臨走時宋沅還拉着他的手說:“我會很快就回來的。”
蔣素英只能感嘆他們感情好。
經過五六個小時的路程,轉過一片雜樹林,遠遠地看見一處村落。
袅袅炊煙升起,各家各戶都彌漫出飯食的香氣。
蔣素英拉着宋沅的手,從三馬車上下來,向開車的人道過謝後,就進了村口一處人家。
門口,幾個小孩提着不亮的燈籠來回跑,看到蔣素英,就一起叫起來:“姑姑來啦!姑姑來啦!”
一個不過三十歲的婦女穿着棉麻粗布棉衣褲,肚子隆起,顯得很臃腫,忙着從廚房往外端碗,她聽見動靜探出半個身子往外一瞧,看到來的是蔣素英,面上便挂了笑容,道:“姐,咋這時候來了?快來坐。”
這是蔣素陽的媳婦,王春菊。
她已生了三個女兒,現在肚子裏又懷了一個,預産期在兩個月後。
三個丫頭都長得白嫩可愛,像極了她,只是穿得破爛寒酸,最小的一個還挂着兩行清鼻涕,臉上髒兮兮的,跌跌撞撞地跟在兩個姐姐後面,傻樂着跑來跑去。
她們的名字分別是:招娣、盼娣和勝男。
三個小姑娘鬧着把蔣素英手裏的禮品提進屋,最大的招娣已經九歲了,懂事了不少,黑洞洞的裏屋還傳來她訓斥妹妹的聲音:
“不可以打開!爸爸還得把這些奶再送人呢,你現在打開,他又要揍你啦!”
這話說着,兩手空空的蔣素陽便伸着懶腰走了出來。
他看見蔣素英和宋沅,皮笑肉不笑地來了一句:“大侄子,恢複得不錯啊?”
他是在說宋沅在山上受傷的事,也因為這個事,蔣素英已經好久不聯系他了。
不就是沒跟着上山找這毛頭小子嗎?至于麽,人沒事不就好了。
蔣素陽對蔣素英的斤斤計較感到無語,也故意憋着口氣,不去找他。
女人就是女人,目光短淺,沒見識,遇見點事就慌得跟什麽似的。
蔣素陽冷哼一聲,不過,有些東西是該要回來了。
想到這裏,蔣素陽堵在門口,也不打算放蔣素英母子進屋,居高臨下地吐了口口水,說:
“姐,你是來把中藥鋪還給我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