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宮門之前
良久,李晃放開了程生,“湛青會不會覺得待在府裏有些枯燥?”
程生執起李晃的手,笑道:“還好,每天想着你什麽時候回來,就不覺得枯燥了。”
程生的手骨節分明,纖細修長,李晃能清晰地感覺到他掌心的柔軟。李晃因為常年握槍,掌心磨得很是粗粝。
李晃笑了笑,“湛青這話裏怨氣甚重呢,像是獨守空閨的小媳婦。”
程生眼裏帶着笑,偏頭看着李晃。
“不早了,我送你回去吧。”月上中天,已經快到亥時了。
李晃點點頭,兩人往中院走去。
到了垂花門,程生放開手,“進去吧。”
李晃深深抱了抱程生,進門去了。
第二天。
卯時起,全福就帶着一衆小厮将府裏剩下的棉花布匹裝了車,拉進宮城南門,又在廣場上鋪了油布,将布匹卸在上面。
昨天府裏來了三百來個婦人,擠滿了前院。昨天全福就交代她們今天來的時候自己帶上凳子。
辰時不到,就有婦人帶着凳子上了王府,各自取了昨天沒做完的衣服,跟着全福浩浩蕩蕩地往宮門去了。
這些婦人都是平常百姓,很多大半輩子都沒敢打宮門走過,今天卻跟着全福進了宮門,一個個臉上既害怕又興奮。
有些新來的沒帶凳子的婦人,全福便安排她們坐在布料棉花上。婦人們也都自覺,小心不弄髒布料。今天來的人數又多了幾百人,而且人還在源源不斷地增加。布料不夠,幾家布料商又拉來幾百匹布料。
李晃到了文昌門前,便看到六七百人坐在一起縫制衣裳的場景,稀稀拉拉地快将廣場占滿,場面十分盛大,引得守軍不斷側目。
全福見李晃來了,連忙跑過來,“主子。”
李晃點點頭,“目前已經做好多少件了?”
全福答道:“大概有兩三百件。”
李晃蹙了蹙眉,這效果沒有她想象的那麽好啊。
全福又說道:“對了王爺,昨天有個婦人送來幾百匹布,說是您吩咐過的,說只要她送過來,我們就會收,我看她形容的人像是您,就收下了。”
李晃點點頭,“那是我吩咐的,沒想到那個店主真的送過來了,我還料想她不會相信呢。”
“主子,現在城裏議論最廣的事,就是您奉旨趕制軍袍的事了,那個店主應該也聽到了消息。”全順說道。
李晃點點頭,不再說她。
這邊一幹大臣下了早朝,三三兩兩的出了文昌門,就見到文昌門前的廣場上坐着近千人,正在縫制衣裳。一些大臣還以為是眼花,伸手揉了揉眼睛。
幾個大臣呆立當場,弄不明白眼前這是什麽情況,怎麽會有婦人進了宮門來縫制衣裳?
這邊還沒驚訝夠,李晃就突然出現在眼前。
“諸位大人好啊。”李晃笑着打招呼道。
“下官見過寧樂王。”幾個大臣行禮道。
李晃擺擺手,“諸位大人不用客氣。本王欲請諸位幫個忙,不知可方便?”
工部尚書因為那次赈災,算起來跟李晃打過交道了。這會便問道:“不知王爺想讓下官們幫您什麽忙?”
李晃指着廣場上的人說道:“想必諸位大臣也聽說了本王奉旨趕制軍袍的事,本王若不是實在缺人,也不會麻煩諸位大人。是這樣,本王府裏的丫鬟們一人分了三四件的量,本王就想到,諸位大臣家中不是也有丫鬟嗎,就厚着臉皮來請大人們幫幫本王了,想必能為邊疆将士出一份力,諸位大人應該不會拒絕。”
李晃都這麽說了,大臣們還能說什麽,說自己家丫鬟很忙怕是幫不上忙嗎?王爺家裏的丫鬟都一人做三四件了,你家丫鬟事再多還能多過王爺家的去?再說李晃都說了這是為邊疆将士出的一份力,拒絕的意思就是不願為邊疆将士出力。這事要是傳出去,那些個文人大儒的墨水都能淹死個人。
衆官員連忙表示能為将士出一份力,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李晃笑了笑,“很好,本王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諸位家裏應該有一百個丫鬟左右,我也不要求多了,就跟宮裏的宮女一樣,每人分三件。諸位大人沒異議吧。”
大家都是男人,誰知道做衣服是怎麽回事啊,也都不知道府裏到底有多少丫頭,聽着三件不算多,就點頭同意了。
李晃記下官員名字,笑了笑,“本王在此替北疆将士們謝過諸位大人了,那本王就不打擾大人們了,諸位請。”
李晃懶得一個一個的解釋,直接攔下一群官員,重複解釋了,記下名字,再将人放走。
大員家裏丫鬟幾百的也有,四五品的官員就少一些,李晃嘴裏說着是估算,其實暗衛們早就将衆官員家裏的情況打聽過了。
如此幾波官員過去後,幾個壓軸的三省尚書便踏出了宮門。
趙正雍看見李晃,眼裏的笑意就斂去了,面上卻不動聲色。
李晃又将話重複說了一遍,中書門下兩省尚書都點頭表示同意。他們都不是傻瓜,前面的官員就算是清廉的小小的監察禦史,都同意讓家裏的女眷為将士們添置幾件棉袍。他們作為官員的中流砥柱,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李晃轉向趙正雍,笑着問道:“尚書大人可是有難處?有也沒關系,邊關的将士想必會體諒大人的,畢竟大人為了百姓嘔心瀝血,家裏的丫鬟們自然要以照顧好大人為首任。”
趙正雍聽着李晃擠兌他的話,旁邊兩個同僚又一副看好戲的樣子,心裏深吸了一口氣,勉強說道:“王爺這話本官不敢茍同。邊關的将士為了大興可謂是破家為國,大義面前無私事,本官自然願意為将士們聊表一點心意。”
李晃點點頭,“很好,邊關将士一定會銘記尚書大人的大義!尚書大人家一共有四百五十多個丫鬟,本王就取個整,四百五好了。到時候布料本王的管家會送過去的。”
趙正雍睜圓了眼睛,“本官家中丫鬟有多少,寧樂王如何知道得這麽清楚?”
李晃一攤手,“哦,趙公子偶爾告訴我的。”說着也不管趙正雍聽到趙立榮,立即變了臉色的樣子,繼續說道:“請諸位大人交代丫鬟們用心做,可別到時候好心幫忙還弄出不愉快來。”
兩個尚書自然知道李晃這是拐着彎在提醒趙正雍,便笑着應下了。一山不容二虎,三省尚書自然是誰也看不慣誰,這會能借機踩一腳趙正雍,自然不會錯過。
作者有話要說: 分享一件事。
今天去練車,自己騎了小黃車回學校。
路上迎面遇到一個騎電動車的中年大叔逆行,速度還很快。我就往裏面讓,他也往裏面讓,我又往外面讓了。
沒想到快擦肩而過的時候,那大叔沖我罵了一句:“哈婆娘!”
我.....
回寝室跟室友一說,全員爆笑.....
也沒有多生氣吧
先不說罵人素不素質的問題,大叔眼瞎吧,我無敵青春美少女,誰是婆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