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與你比肩
李晃僵住了。
她擡頭看向程生,程生定定地看着她,臉上表情有些慌亂,眼神卻很堅定。
“湛青,你...”
李晃話還沒有說完,就被程生打斷。
“第一次在園裏遇見你的時候,我就感覺你跟其他的權貴不一樣。我以前聽過關于你的傳聞呢,後來見到你,我就想那些傳聞真是不可信,你那麽剛正赤誠的人。我這半生飄零,從沒敢想今生,還能遇見像你這般美好的人。”
程生繼續說道:“你身上的溫暖總讓我忍不住想靠近,但我總是想,你我身份天差地別,如何能在一起呢?”
李晃看着程生的臉,靜靜地聽着。
“可是現在,我不想再懦弱下去。”程生說着低下頭,與李晃四目相對。
李晃伸手緊緊環抱住程生的腰,心髒像是已被烈火煉化,熔成一團。
兩人站在回廊上緊緊擁抱,再也沒人說話。秋風過庭,吹得廊下一顆古凰木飒飒作響,火紅的落英缤紛。
不知過了多久,李晃想起自己還沒交代全福買線的事,擡起頭對程生說道:“我要去找全福買線了。”
程生笑了一下,放開了她,“我跟你一起去吧。”
李晃點點頭,兩人并肩往大門去了。
到了大門,正好碰到幾個婦人詢問小厮,王府是不是真的在招人做衣服。
李晃走上前,笑着說道:“這位大嬸,是的,王府在招人做衣服,做完交了成衣就結算工錢。”
那婦人聽了一臉驚喜,旁邊幾個婦人也是一臉喜色。
李晃問道:“不知幾位可帶了針?”
婦人笑着回道:“帶了帶了,不過針容易損壞,不知王府可有備用的?針貴,我只有兩根針,斷了可就沒有了。”
李晃蹙了蹙眉,這小小的一根針,怎麽這麽麻煩。
剛好全福來了,程生就上前來,引着幾個婦人往裏面走,邊走邊給她們講解。
“王爺。”
李晃轉過身,“驚蟄說線的用量估計不了,你去何家問問,看看他們能不能估算一下,實在不行就跟他們商議,線先多拿一點,用不完再退回去,這是小事,想必何家布行的人會同意。”
全福點點頭,說道:“王爺,我已經派人去買針了。”
李晃點點頭,說道:“尚衣局雖然人少,但是聊有勝于無,我這下就進宮去,跟皇上商量下,讓尚衣局的人出點力。”
全福又派人給李晃備了馬,李晃上馬就往宮裏去了。
李晃進了宮就去了禦書房。
皇上正在批改奏折,宣了李晃進來後,指着禦案下高高一摞奏折,笑道:“晃兒來得正好,你看這些折子都是彈劾你的。”
李晃給皇上見了禮,走過去随手撿起一本,上面的大致內容是彈劾李晃無官無職,不堪委以總調度使的重任雲雲。
李晃又翻了幾本,竟然還有舊事重提,彈劾她打趙立榮的事,指責她太過暴虐雲雲。李晃看了眼署名,譚信,尚書省郎中。李晃嗤笑一聲,趙正雍還在耿耿于懷她打了他兒子的事。
李晃沒有再看奏折,轉頭對皇上說道:“兒臣進宮是有要事和父皇商議。”
皇上擡起頭來,“說吧。”
“父皇,要趕制十萬件棉袍,兒臣缺人缺得緊呢,想讓尚衣局分着做一些。”李晃說道。
皇上點點頭,“辛苦你了,太子早上進宮的時候還跟朕說起你廣貼告示的事。”
李晃笑了笑,“兒臣最近有些忙,很久沒有見過皇兄了。說起來,兒臣也很久沒見過皇奶奶了呢。”
皇上說道:“既是很久沒見了,你一會就抽空去看看你皇奶奶吧。再忙也不在這一會兒。”
李晃應下了。
從禦書房出來,李晃就往慈寧殿去了。
到了慈寧殿,太後正在午睡,玉淩輕聲跟李晃回完話,就聽見裏面傳來聲音,“晃兒來了?快進來!”
李晃對玉淩笑了笑,就進去了。
太後從榻上做了起來,見李晃笑嘻嘻的進來,笑罵道:“今兒是打哪吹的風啊?晃兒都想起我這老婆子來了。”
李晃差不多是壽宴見過太後來的了,确實很久了。
李晃趕忙上前賠罪,幾句話又将太後逗得笑了起來。
李晃陪着太後說了大半個時辰的話,正想告退,玉淩就進來傳話。
“太後娘娘,崔尚宮求見。”
太後沉吟片刻,“讓她進來吧。”
一會兒,就有一個四十左右的女官躬着身低着頭進來了。
“奴婢參見太後娘娘。”女官跪在地上行禮。
“平身吧。”太後溫和地說道。
那女官沒有起來,繼續說道:“承蒙太後娘娘多年恩惠,以後奴婢不能再伺候您了,奴婢回鄉之後,一定給您設立香堂,晨昏為您祈福。”
太後嘆了口氣,“崔尚宮一定要出宮,哀家也不好阻你前程。這麽多年,崔尚宮為哀家打理這麽諾大的慈寧宮,管着三五十個宮女,也辛苦了。哀家也沒別的好賞賜給你的,”說着讓玉淩取了一個首飾箱子,挑了幾件首飾,“這幾件首飾,哀家就賞給你做體己銀子吧。”
李晃沒注意後面她們說了什麽,李晃聽着那一句三五十個宮女,腦子裏閃了一下。
皇宮裏少說也有七八千宮女。
崔尚宮告退後,李晃就笑嘻嘻地抱上了太後的胳膊。
太後一看她這個樣子,就笑着說道:“莫不是晃兒看上什麽首飾了?”說着将榻幾上的首飾盒推給她,“想要哪件,自己挑。”
李晃搖搖頭,嘿嘿笑道:“皇奶奶還不了解晃兒嗎?我哪對這些東西感興趣。”說着就将自己最近負責為北疆将士趕制棉袍的事說了。
太後睜大了眼睛,感慨地說道:“晃兒真是長大了,能為你父皇分憂了。”
李晃一挺胸,“可不是嗎!”
太後又笑罵道:“誇你兩句,尾巴都要翹上天了。”
李晃嘿嘿一笑,又正色說道:“晃兒遇到難題了呢。江寧織造府指望不上,北疆天氣又一日寒過一日,趕制棉袍迫在眉睫,但是十萬件棉袍想要一下做出來,人手就是個大問題。”
太後聽完也蹙了蹙眉,這确實是個棘手的問題。
“所以想請皇奶奶幫晃兒個忙,皇奶奶您看,這宮裏宮女不說一萬,□□千是有的,這不就是現成的人手嗎?晃兒想,能不能請皇奶奶出面,讓宮女們一人做個幾件的,幾萬件棉袍就趕制出來了。衆将士們十幾年不能歸家,在苦寒的北疆保衛着大興,才換來大興國內的和平,難道我們在享受着将士帶來的安寧時,不應該為他們做點什麽嗎?”
太後沉吟片刻,笑着伸手點了點李晃的腦袋:“晃兒真是長大了啊,跟皇奶奶都耍起小心眼來。”
李晃一臉無辜,“晃兒真是特意來看皇奶奶的,剛剛晃兒才想起這個主意來的。”
身為大興的太後,這種利國利民的事,太後自然是同意的。
“哀家會将各宮的妃嫔召過來,跟她們交代的。”
李晃伸脖子在太後臉上親了一下,“親奶奶,晃兒謝謝您了,等晃兒忙過這段時間,就天天進宮來陪皇奶奶。”
太後笑開了懷,“你能隔幾天就進宮一次,哀家就很高興了。”
李晃笑了笑,又跟太後商量發放布料等事宜。
直到酉時,李晃才出了宮。出了宮門又想起來戶部還有事情沒做完,好在戶部就在宮門邊,就打馬過去了。
到了戶部,戶部的大門已經關上了,大門前只有幾個羽林軍,李晃皺了皺眉。
李晃上前敲開門,開門的還是那個門房。
一見李晃,門戶跪下行了禮就說道:“王爺,戶部一幹大人正在廳堂等您呢。”
李晃點點頭,往廳堂去了。
李晃一進門,就見裏面一幹人正在忙碌着。一見李晃進來,都停下來給李晃見禮。
一邊的全順見她來了,忙湊過來,叫了聲“王爺。”
這時有個官員過來,躬腰說道:“王爺,商戶的戶籍信息我們正在整理,今天收到的捐銀賬單在這裏。”說着将案上的幾本賬目呈給李晃。
李晃就過來随手翻了一下,上面記錄着人名和銀兩。
“今天捐銀的總人數多少?”
官員回道:“共八百四十一人,一共收到捐銀三十四萬六千四百兩。”說着又補充道,“一多半的商戶一家捐了兩三個名額,四五個的也有。”
李晃點點頭,這個她倒是沒有想到,“很好。”
官員心下一松,又說道:“銀子都已經送到了銀庫。”
李晃偏頭問道:“送到了銀庫?”
官員點點頭。
李晃皺了皺眉,“銀子跟賬目清對過了嗎?”
官員一愣,他們一直忙到未時,想到酉時中就要散值,就關了大門,交代門口的商戶明天再來,他們這才整理了賬本,三十多萬的銀子,光箱子都裝了幾十個,哪裏來得及清對。
李晃沉吟片刻,“諸位大人,今晚大人們怕是不能回去陪夫人用晚膳了。賬目銀兩要一致,當日帳,當日清。這個道理本王相信諸位大人比本王清楚。若是以後才發現賬目或是銀兩數目有問題,這個責任算本王的,還是算諸位大人的?相信諸位大人也不想以後這麽麻煩,今天諸位大人就跟着本王把賬清了再散值,大家都沒意見吧?”
衆人心下當然有意見,但是誰敢說自己有意見,大家身上都還有二十板子沒打呢。
李晃帶着戶部衆人将銀兩清對封箱後,已經是亥時。
一衆官員都累得腰都快直不起來,勉強跟李晃告辭,坐着轎子各自回去了。
全順駕着馬車,李晃騎着馬跟在後面,往王府趕去。
作者有話要說: 我感覺感情戲真的是要人命,四五百字,寫了一個小時。
我覺得本文還是适合無CP嚯?
嗯,今天我又想到了一個新坑,突然就很想要寫那樣的。
名字暫定《隔壁書生》 應該是重生古言類型的,但是要等女王爺完結再開吧。
大家有興趣嗎?嘿嘿,評論區等你哦。
最後,慣例。
祝大家周末吃雞,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