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章
第 17 章
周五下午,臨近放學前,童父開着三輪車,來到南中校門口。
他往常的開檔地點,被一個賣琅琊土豆、烤腸的商販占據了,童父移到了離學校門口更遠一點的地方。
這個位置不太好,學生都是在校門口上車,經過他這裏的只有少部分坐地鐵的學生和一些行人。
但沒辦法,擺攤就是這樣,沒有開店鋪那麽穩定。
童父剛停好三輪車,口袋裏的電話響起來。
他放下手中的攤餅鏟子,接了電話。
來電的是女兒的心理醫生,常悅。
常醫生建議童父明天帶童倚過去複診。童父算了一下上次複診時間,确實已有一個月了,童父自作主張和常醫生越好複診時間,挂了電話,學校的放學鈴聲剛好響起。
童倚從宋榆那兒得知了在學校網絡論壇上,有人造謠她在以前學校霸淩同學的事。
并且開貼的那位同學,說的有理有據,很多人都信了。
童倚對宋榆表達了感謝,表示自己知道了。
童倚在學校門口和宋榆告別,宋榆笑的甜兮兮的,“今天我爸來接我放學。”
童倚看到了宋榆的爸爸,是一個頭發烏黑濃密、五官立體端正、成熟穩重的中年男人。
看到宋榆那一刻,男人平和的臉上揚起一抹寵溺的微笑。估計知道她是宋榆的同學,宋榆上車後,還對她點頭微笑致意。
童倚回以禮貌性微笑。
Advertisement
宋榆離開後,童倚溜達到童父的小攤幫忙。如童父所料,換了一個位置後,生意差了不少。
學生都散去後,童父例常詢問女兒這周在學校學習情況。
童倚挑了一些說了,說的內容大部分有關學習,包括她課間去老師辦公室問問題的事。
童父記起上周,女兒還說到和同桌一起去食堂吃飯,同桌每次都和她分享自己的肉菜。
這周,童倚沒有提到和同學相處的事宜。而且,沒有了上周那種開心、活力。
童父摸了摸童倚的頭,“一一是不是和同學吵架了。”
童倚心一驚,以為是自己和羅玉蘭吵架的事被父親知道了,腦裏快速轉動,想着怎麽說這件事。
只聽童父道:“一一這次都沒有提到你那個同桌,你們中午不在一起吃飯了?”童父擡起粗糙的大掌,幫女兒整理耳鬓邊亂飛的碎毛。
“沒有吵架。”童倚搖頭,直視童父,“我這周作業沒寫完,中午留在學校寫作業,很晚才去食堂吃飯,沒和我同桌一起。”
童父松了一口氣,沒吵架就好。“下次你可以吃了午飯再回去補作業。覺得吃別人的菜不好意思,你也可以打一些她喜歡的肉菜,和她一起分享。”
童倚點點頭,“我知道的,爸爸。”
童父:“剛剛常醫生給爸爸打電話了,要你明天過去一趟,爸爸剛好也可以休息,陪你去。”
童倚:“爸爸,我自己去就可以了。”
童父:“你自己去爸爸不放心。”
周六上午,童父出了早上的攤,中午回家給女兒做了一頓好吃的飯菜。
稍加休息後,帶着童倚到南城市中心醫院。
到約好的時間,童倚進了常醫生的咨詢室。童父坐在門口等女兒。
……
葉子穆今天也在南城市中心醫院。
他家老太太早上出門遛彎時,不小心踩到一顆石子,崴到腳。
老太太回家後,也不告知兒子和兒媳婦,覺得是小傷,自己擦了點藥油完事。
葉子穆從冰球訓練場回來時,聞到家裏有藥油的味道,以為他奶奶又有哪裏不舒服了,忙問他奶奶為什麽要擦藥油。
葉老太太起初還拉着孫子的手,東拉西扯鄰裏之間的趣事,被孫子問到藥油的問題,還支支吾吾地說,人老了,習慣性的擦點藥油塗個安心。
葉子穆可不是能被他奶奶忽悠的人,“你不是很讨厭身上有藥油味嗎?”他奶奶覺得那是老人家才會用的東西,她還年輕,拒絕身上有這種味道兒。
他奶覺得自己廣場舞可以再跳三十年。
葉老太太知道瞞不住這個從小聰慧的孫子,只好把早上散步踢到石子的事說了。
葉子穆聽了,忙拉開葉老太太的褲腿查看情況,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腳踝都腫成饅頭了,還說沒事!
葉子穆不顧葉老太太的阻攔,給她挂了一個專家號。
這個專家號是主任醫師周末值班特意開的就診室,因為價格高,沒排滿號。
挂好號後,葉子穆立馬陪着葉老太太到市中心醫院就診。
做了一番詳細的檢查,醫生說只是簡單的扭傷,沒什麽大問題。醫生開了些藥油,叮囑葉老太太回家一天擦三遍,注意時間,不要長時間站立。
葉子穆扶着葉老太太從專家門診室出來,葉老太太得意洋洋道:“我就說我沒什麽問題的,你奶我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這點常識性的判斷還是有的。”
葉子穆笑笑,“奶奶您說的對,但遇上這種情況,還是找專業醫生看看比較保險。”
奶孫兩人有說有笑走在走廊上,葉子穆還得幫他奶奶去拿藥,便要她奶坐在休息椅上等。
專家門診在醫院六樓,童倚去的精神科也在醫院六樓。
葉子穆扶着他奶奶坐下,旁邊座位上坐着一個頭發漸白中年大叔。葉子穆擡眸瞥了一眼,有些詫異,這不是童倚的爸爸。
瞥了一眼男人一條伸直的左腿,葉子穆确認了中年男人的身份。
中年男人靜靜地坐在椅子上,黑眸深邃明亮,緊盯着眼前就診室緊閉的房門。
葉子穆特意擡頭看了一眼,只見幾個大字,精神病科。
葉子穆心突然像被針紮了一下,隐隐作痛。
他俯身對葉老太太說了幾句,目不斜視離開,十分鐘後拿藥回來。
童父已經不坐在椅子上,葉子穆擡眸往走廊盡頭看去,一個身穿喇叭袖襯衫,緊身牛仔褲,紮着蠍子辮的女孩,扶着一個左腳行動不便的男人慢慢往前走。
葉子穆下意識地跟了上去。
葉老太太見自家孫子目不斜視路過自己,往前走,急的站起身,叫住他,“木子,你去哪呢?奶奶在這兒呢。”葉老太太聲音洪亮,中氣十足。
葉子穆回神,靜靜看着那個遠去的背影一會兒。轉身往回走,扶着葉老太太,“奶奶,不好意思,我剛記錯了,還以為你還在前面那個等候室呢。”
葉老太太不怪孫子,反而沾沾自喜,“好在你奶我眼神好,不然有你好找的。”
“奶奶,你說的對。”葉子穆趁機問,“奶奶,你知不知道剛剛坐在你旁邊的那個叔叔是看什麽科的。”
“哦,那個男人啊,他不是來就診的,他陪她女兒來的。”葉老太太有現在年輕人說的,社交牛逼症,和誰都能說的來。
“她女兒看起來挺乖巧的,但就是有些問題想不通,需要找醫生問問。”這當然不是童父說的,而是葉老太太猜測的。
精神病科那麽大個子,她能不認識嗎?
但她一看就知道,那個女孩沒什麽大病。
女孩看到她和她爸聊天,還乖巧的喊了一聲奶奶好,離開的時候還跟她揮手告別來着。
自己父親一條腿不好使,還知道攙扶他爸走路。
這樣的女孩能有什麽問題,估計就是現在年輕人說的那什麽壓力病。
葉奶奶不得不感慨,現在的年輕人學業壓力确實大啊!像他孫子,從三歲開始就學什麽鋼琴、武術、冰上曲棍球、籃球。上小學後,還參加什麽圍棋班、象棋班、奧數班。
一連串,聽起來都覺得腦仁疼。
葉老太把自己的觀察、加上分析一一告知了自己的孫子。說完後,還問:“你覺得我分析得有道理不。”
葉子穆伸出大拇指,“奶奶,我覺得您分析得十分正确。”
“小時候,我媽還想給我報更多的輔導班,都是你在一旁說服我媽,要幫我減負來着。”
“可不是嘛!”葉老太太在孫子的攙扶下離開醫院,“還是你奶我英明。”
把葉老太太送回家,葉子穆叮囑她奶要好好休息,便上了樓上的書房。
他覺得他要弄清楚一些事。
葉家書房裏,葉子穆利用python制作了一個小程序,輸入童倚的名字開始爬蟲。
半個小時後,爬蟲結束,葉子穆把搜索出來的信息下載、保存。
他打開文檔,很快定位到她認識的“童倚。”
一個文檔中列出了有關童倚,從小學到高中的所有信息。
從入學照片看,确實是他認識的童倚。從稚嫩的小孩,到越長越精致漂亮的少女。
葉子穆确認了童倚沒轉學前,在南城第十二中學就讀的信息。
他再次使用搜索軟件,搜索童倚,十二中。網絡爬蟲再次幫他精準定位信息。
搜索出來的信息很少,有高一、高二數次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成績。
葉子穆仔細查看童倚的成績記錄,穩定保持領先優勢。
只是,高二期末考試成績如九七年港城樓價,直線下跌。
事出反常必要蹊跷。
很快,葉子穆查看到一些關于童倚零零碎碎的閑言碎語,其中不乏美女、校花、霸淩字眼。
葉子穆神色冰冷,如冰刃摩擦冰面,一貫溫和的臉出現讓人如墜冰窟的冷然。
對照了一條條線索,根據自己的判斷,邏輯推理,葉子穆基本對童倚先前遭遇的事情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他神色肅穆,靠在人體工學椅上,目露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