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從天而降的小仙女
09 從天而降的小仙女
看完電影順理成章地就一起吃飯,江峰邀功說:“南京的教育展我推薦了你,多好的出差機會。”
“謝謝。”
“上海也要出個人,你覺得誰合适。”
“那當然是小餘啊。”
江峰想了想:“沒印象上海有姓餘的啊?”
“剛來,才兩三個月。”
江峰琢磨了一會兒:“不太可能,就算是新員工我也都認識。”
那是,陳茉在心裏吐槽道,哪個妹妹你不認識。
“叫什麽?”
“不知道,沒問過全名。”
“你真厲害!對接了兩三個月連叫什麽都不知道!”
“有什麽知道的必要嗎?”陳茉漫不經心地說,“同事關系而已,異地,還不是一個部門。”
“冰山。”江峰感嘆說,“我的外號沒取錯。”
這個外號傳播很廣,并不只有江峰這麽認為,陳茉在男同事之中的風評是出了名的冷淡,但是她在女同事們的口中又是另一個樣子——人很好玩愛吐槽,常常有驚人之語,也很合群,經常參加聚餐和活動,和大部分有工作聯系的女同事都很處得來。
陳茉并不在乎自己的風評兩極分化,反而可以毫無愧疚感地承認,她确實雙标,對待同事的态度不同。
Advertisement
但雙重标準并不來源于性別,而是自身體驗的直接反饋,用人話來說,就叫做你給我臉,我給你臉,你什麽态度,我什麽态度。
女同事對接工作時更客氣更有禮貌,更願意考慮對方處境,文件梳理的更細致,而男同事能做到這些點的概率相對較低。
并不是說所有女同事都好所有男同事都不好,哪個性別都有讨厭的人和很好的人,陳茉對事對人不對性別,但是卻形成了這種分化的印象,她也沒有辦法,這是她感受到的客觀概率。
多數男人渾然不覺,他們總是能坦然地說出一些令人不舒服的話,然後驚訝地發現陳茉并不像其他人那樣容忍,而是尖刻平靜地反擊。
在某些工作環境當中,任務的分配似乎天然帶有性別屬性而不是個人屬性,陳茉會指出并且拒絕這一點。
就比如說在參與展會時,負責人會安排男同事搬貨和協調場館,讓陳茉和女同事打掃展位衛生、訂餐訂酒店和布置展廳。
陳茉找到負責人,很誠懇地說:“王總,我實在不太擅長這些,怕影響效果,要不我去搬貨吧?或者我來做場館協調,這個我擅長。”
如果負責人只是讓她按任務分配盡量去做,那麽陳茉也會接受,出來打工不好挑三揀四的,但是負責人的眼神和下一句話讓她如鲠在喉。
那是一個震驚和不可接受的眼神。
“你一個女的有什麽不擅長的,在家都不做家務嗎?”
陳茉不接受這種震驚,硬邦邦地回答:“不做。”
“那你以後嫁不出去。”負責人說,“不會就學,不然以後你們家誰搞裝修?我家都是我老婆弄的,知道不?”
陳茉只是回答:“這不是我崗位要求的技能。”
負責人不是陳茉的直系領導,而是展覽臨時小組的領導,複盤時狠狠告了陳茉一狀,陳茉的直系領導因此找她談話,不過談話內容卻不是批評,而是走個過場,順帶一起吐槽。
直系是位女領導,無語地說那個王總平時有意無意把一些邊角任務安排給她,即使他選的那個男的把事情做得一塌糊塗,也不想把機會放出來給別人。
“只是我不好怼他,陳茉,幹得好。”
陳茉咧開嘴笑了一下,同時心想——原來她并不是格外敏感的極少數人。
職場中的女性難免有着能感受到“玻璃幕牆”和“潛在規則”的時刻,她們常常會感到不舒服,只是她們往往不說罷了。
不說,不代表不存在,房間裏的大象,它沉默地站在那裏。
陳茉有一項讓她非常頭疼的日常工作,那就是每周定期的經營彙報,因為要抄送董事會和股東會,所以 CEO 非常重視。
事情不難,但是數據和報表收集卻總是特別麻煩,特別是上海分公司的數據。
公司把各個模塊拆開,分散各地,節省成本,總部和運營中心放在人力資源最便宜的江城,市場中心放在上海,産品研發則放在教育資源比較豐富的南京。
江城的數據和報表陳茉可以親自去催,催不到就站在人家電腦後面發射哀怨眼神,軟磨硬泡使出十八般武藝,但是南京和上海就鞭長莫及了,只能在線上一遍又一遍地詢問。
上海市場部和銷售部的這幾位大哥大姐總是特別難抓,交個表跟要了他們的命一樣,動不動就玩消失,陳茉隔着網線找不到人,恨不得順着長江游到黃浦江去敲他們的窗戶。
直到小餘來了,一切終于不一樣了。
小餘是兩三個月前剛進上海分公司的數據分析師,新入職沒多久就主動在 OA 系統裏面找到陳茉,客氣禮貌地自報家門:“你好,以後我來負責上海這邊每周的數據彙總,請問有報表模版嗎?有什麽具體要求?每周提交時限是什麽時候?”
小餘的頭像是一只蹲在綠草坪上毛茸茸的小兔子,可愛的頭像在陳茉電腦屏幕的右下角閃爍起來,陳茉頭一次在上海分公司遇到講話這麽有條理的人,差點熱淚盈眶,熱情地打招呼:“小餘你好!”
上海小兔子在 OA 系統裏的昵稱是“YU”,所以陳茉先入為主地認為人家姓餘,當然也可能是實在太激動了所以來不及細想,因為這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解救她的小仙女啊!
以往和上海的大哥大姐們對話,總像是對着一群耳背的老年人,明明發過去的數據要求裏清楚地标明了一二三四的要點,還标紅加粗,卻仍然無濟于事,陳茉總是要一遍又一遍的解釋和修改。
對面講話也像在聊天一樣随意,沒有一點工作對接的自覺,信息含量極低,陳茉覺得自己每周都在“馬什麽冬梅”?
“表格格式不對,麻煩重傳一下。”
“什麽表?”
“那個數據為啥非填不可啊?我們這個月沒有咋辦?”
“哪個?”
“那個嘛!”
小兔子沒有否認陳茉的問好,發了一個請多指教的表情包,陳茉太感動了,心想小仙女居然還會客套,太可愛了!
上海的其他大哥大姐們就絲毫沒有這種邊界感,動不動就把命名奇怪版式稀爛的報表直接甩給她,然後口氣特別親熱地來一句“幫我改下”“你看着弄”。
不是大哥大姐你們是誰啊?
要是這些人站在陳茉眼前她早就怼了,但是隔着一條網線實在發揮不出來,而且萬一怼了更找不到人怎麽辦,只能忍氣吞聲地狂翻白眼。
人就怕對比,新來的這位小仙女在陳茉眼中的第一印象簡直就是滿分,陳茉激動完了趕緊打字,把對應要求和文件等等材料都發過去,最後還忍不住關懷感爆棚,親切地提示道:“市場的人很難催的,你剛入職,有什麽問題和我說,我們一起解決。”
對面道謝後,回複道:“我會盡量處理,一定按時。”
看看!陳茉心想,多麽認真有擔當的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