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101章
方水子的事在一條街鬧得紛紛揚揚,一大早來買包子的客人擠在一起說話,“昨天你是沒看見,哎呦,真的是呀。”
“哎,真的是不知廉恥,周大攔着,還給他留了幾分面子。”
石小柳聽得一愣一愣的,竟然是這麽回事!
林漁走了過來,“月娘,小柳,你兩回來。”
趙月月聽話地回來了,石小柳也過來了,“林小嬷咋了,我正在賣包子呢。”
“你兩今天在院子裏包包子,讓吳娘子去前面賣包子。”
吳娘子擦擦手去鋪子前面賣包子去了,林漁坐在高凳子上幫着收銅板,林漁是怕有些人胡言亂語的,讓月娘和石小柳聽了不好。
石小柳包包子的時候還在和趙月月說話呢,“原來是偷人啊,昨天我睡着了被吵醒,還以為怎麽了呢。”
“兩人就這麽,就這麽,咦!”
“我看方水子就不是個好的,以前還想勾引魏叔來着。”
順子輕咳了一聲,“小柳,快些包,一會兒供不上前面賣的了。”
“哎。”
石小柳這才不說了,趙月月聽得臉紅,低着頭默默包着包子,石小柳倒是覺得說上兩句有什麽,這有啥呢,他當小乞丐的時候聽那些乞丐說出來的話比這下流多了。
買包子的人說着這香豔的事很是起勁,“周大這綠帽子不知道帶了過久了。”
“也就你們不知道,邱老六那一條街的人都知道,方水子經常趁着王寶兒去鋪子的時候過去,青天白日的也敢過去。”
“聽說是邱老六家的鋪子關了,王寶兒日日在就家,兩人這才出來了,王寶兒是個厲害的,這要知道非揭了他一層皮。”
“你昨天是沒見,咦啧啧啧。”
不少人都在說方水子和邱老六的事,昨天不少人過去捉賊人,這事想瞞都瞞不住。
“也不知道周大會不會休了方水子。”
“休了呀,一早就有人看見方水子往鎮外面跑了。”
“我聽說昨天邱老六半夜回去,被王寶兒拿着雞毛撣子抽得暈了過去,怕兩人也過不成了。”
方水子的事鬧得實在是太大,這幾天都有不少人議論着,林漁就沒讓趙月月和石小柳去前面賣包子,等沒人說閑話了,才讓兩人接着去前面賣包子。
下過幾場雨之後天氣漸漸涼快了下來,林漁也覺得好受多了,地裏的莊稼該收第二茬了,幾人關了鋪子就走了。
石小柳依舊跟着林漁,林漁現在肚子大了,走動起來也不方便,石小柳就跟着他照顧。
旱田的棉花一朵一朵的,幾人就拿着麻袋摘棉花,等曬幹了彈出來給小家夥做小棉襖和被子這些東西。
一畝地的棉花收下來不少呢,林漁現在有事幹了,棉花彈出來之後他就開始裁小衣服了。
林漁做了兩身小棉襖,又做了兩個襁褓,趁着現在天氣不冷得趕緊做出來,要不然冬天在做針線活就凍手了。
林漁滿臉笑意地拎着做好的小衣服看,好小呀。
今年自己種的棉花多些,又一人給做了一身厚襖子,往年大家都是一身,今年家裏富裕了也能換着穿。
秋收之後大家就回去了,周大的布鋪也重新開張了,盡管還有說閑話的,但誰也不會傻到跑帶人家臉上說去。
轉眼就到了過年的時候,林漁裹得厚厚地坐在屋裏烤火,他現在行動越發不方便了,穿得又厚,他摸了摸肚子,等過了年肚子裏的崽崽就要出來了。
眼看就要除夕,今天都二十八了,魏青山賣完肉今日就要關門回家過年了,家裏過年要用的東西都已經備好了。
臨近過年肉鋪的生意格外的好,一天就能賣上一頭豬,上午賣完之後兩個鋪子就關了。
每個人臉上都挂着喜色,林漁給鋪子裏的一人封了二兩的銀子又給了一條肉,順子高興地連連道謝,就連那個幫工的夫郎拿着銀子都愣在原地,“怎麽這麽多呀。”
這雖是過年了,寬厚的東家會給一些銅板,但也都沒多少,這林夫郎一出手就是二兩的銀子,一院子四個人呢,這可是足足八兩銀子呢!
“大家今年都辛苦了,等過了十五咱家在開鋪子。”林漁笑着和大家說話。
石小柳拿着銀子也滿臉的笑意,這次過年他就沒在跟着林漁回去了,留在鎮上和吳娘子一起過年。
東西都已經收拾好了直接搬上騾車就行了,魏青山扶着林漁上了騾車,又拿來厚被子給他披上,裏面還給放了兩個湯婆子,林漁坐在裏面覺得一點都不冷。
一車上都是魏青山買的各種吃食,今年掙了銀子,吃食買的也格外豐厚些。
魏青山牽着騾車穩穩地出了巷子,街角的馄饨鋪子也關上了門,夫妻兩背着背簍也出來了,翠娘打了聲招呼,“林夫郎你們也是今天回去呀。”
林漁哎了一聲,這臨近過年了,每個人臉上都喜氣洋洋的。
外面雖然有風,但林漁裹得厚實,坐在騾車上一點都不冷,趙月月跟着走在一旁,她走累了就上來坐坐,趙月月穿着紅色的襖子,走得她都熱了。
林漁看着趙月月嘴角帶着笑,過了年月娘都要十五歲了,也是個大姑娘了。
到了村子之後順子就把他的背簍給拿了下來,和魏青山道了別就走了,他今年攢下了些銀子,家裏的日子也好過起來了,今年過年還在鎮上買了只燒雞回來,家裏都沒吃過這東西,過年了買回來高興高興。
魏青山牽着騾子進了院子,他先把林漁給抱了下來,“冷不冷?”
“不冷的。”
魏青山把人放了下來扶着人送到了屋裏,“先抱着湯婆子,我去把火桶給點上。”
屋裏一進來有些冷,魏青山先點了火桶放在堂屋裏,沒一會兒屋裏就暖和了起來,趙月月進來烤了下手,“哥,看着要下雪了。”
“嗯,幸好咱回來的時候沒下,要是下了路就不好走了。”
林漁現在幫不上什麽忙,家裏就魏青山和趙月月在收拾,鋪了床掃了院子,剛收拾好外面就開始落雪花了。
晚上的時候三人圍着火桶吃了炖羊肉,吃完身上都暖和了。
夜裏林漁擠着魏青山睡,魏青山火氣大擠着他睡暖和,魏青山摸了摸林漁的肚子,小家夥隔着肚子踢了他一下。
林漁推了推魏青山的手,“別鬧了,鬧醒了一會兒又不好睡。”
魏青山這才有些不舍得挪開了手,小家夥不常動,有時候他摸的時候才動動,小懶蟲一個,“這麽安靜的性子,怕不是是個小哥兒吧。”
“誰知道呢,鬧是不怎麽鬧騰。”
“等三月了就回來,那會地裏沒什麽活計,肉鋪就請大柱或者二柱過去幫忙看上一兩個月,我兩天送一頭豬過去,包子鋪也有吳娘子他們在呢,都不用擔心。”
林漁嗯了一聲,“還有得給小家夥買頭羊回來。”
“都記得呢。”
林漁一回來何冬冬和石頭過來串過一次門,何冬冬又有孕了,被石頭扶着過來了,雲哥兒和磊子大了,石頭和石頭娘照看着。
何冬冬帶了一些家裏的紅棗過來,“都安排好了沒有?”
“青山說等過了年就找穩婆。”
何冬冬點了點頭,“你家也沒個能照顧的,月娘也是個小姑娘,到時候忙不過來讓我娘她們來照看照看。”
林漁連連搖頭,“不用,不用,哪裏需要這麽麻煩,青山在呢,青山說請人過來照顧。”
石頭娘照顧兩個孩子呢哪裏有空,何大娘也是,今年家裏又添了口子人,哪裏忙得過來。
“那就好,這天天洗尿布換尿布的挺累的。”
何冬冬在這坐了會兒就回去了,他家兩個小的現在大了也能挺能鬧騰的,他要是在外面待久了一準又要哭。
今年的對子魏青山一個人給貼了,紅豔豔的格外的好看,林漁在堂屋和趙月月包着餃子,廚屋裏炖着的一只老母雞飄出香味。
不僅是他家,這過年呢,在窮苦的人家也會割上一些肉回來,家家戶戶都飄着肉香味。
林漁家也沒什麽親戚要走動,家裏買的羊腿燒鵝這些東西都是自己吃,倒是清淨了不少。
魏青山初三的時候拎了封果子去和鄰村的穩婆打聲招呼,告訴她林漁大概什麽時候生,省得到時候找人的時候找不到。
穩婆沒見過還沒生呢就先送了禮了,這一封果子可不少銀子呢,在鄉下算是厚禮了。
穩婆高興地連連應了下來,誰不知道魏青山在鎮上開了鋪子,這給他的夫郎接生肯定能得不少銀子呢。
魏青山和穩婆說好之後就回來了,林漁生了之後這坐月子可馬虎不得,月娘還是個姑娘也不知道該怎麽照顧月子,什麽能吃什麽不能吃兩人也都不知道,還得請一個有經驗的過來照顧。
兩人想了一圈覺得隔壁的桑娘剛好合适,兩家住得近,桑娘又是生養過的,自然比他們都懂。
林漁和魏青山一起和桑娘說了,桑娘自然是應了下來的,林漁那會沒少幫她,就算是不給銀子,她也會去照應照應。
過年的時候順子和連哥兒也專門過來送了禮,是連哥兒自己做的棗子糕,雖不是什麽昂貴的東西,但勝在是自己弄的。
兩人在這坐會兒就走了,今年因為順子有個包子鋪的活計,他家今年過年日子也好過了起來,兩人也都有了笑。
過了十五天氣就暖和了起來,林漁也換上了薄夾襖,這才覺得好走動些了,回到鎮上之後就喜歡坐在院子裏曬曬太陽。
聽見有人敲門,林漁想站起來開門,吳娘子忙過來了,“我去開就行。”
門外面站着的是張婆子,張婆子手上拿了一把野菜過來,“我昨天去鎮外面弄了些野菜,給林夫郎你送過來嘗嘗些。”
“張婆婆來了,快點坐吧。”
張婆子臉上帶着笑進來了,“呦,漁哥兒肚子都這麽大了,快生了吧。”
“嗯,過些日子就回去了。”
“你這都回去了,鋪子可怎麽辦呀?”
“沒事,有吳娘子她們照看着呢。”
張婆子坐過來和林漁套近乎,說了幾句無關痛癢的閑話,林漁聽得有些聒噪,但也不得不耐着性子陪她,兩家沒什麽來往,張婆子過來幹什麽。
林漁本來懷着孕就辛苦,聽張婆子絮叨着閑話有些打不起精神,張婆子說了半天終于問道:“林夫郎,你那個妹子今年多大了,我看不小了也是個大姑娘了。”
林漁一聽她提起趙月月就微微掙大了眼睛,“月娘還小呢。”
“不小了,不小了,我看都有個十五六了吧。”
“沒有呢。”
林漁一直沒有接張婆子的話,張婆子尴尬地笑了兩聲,“還是你家生意好,你看每天都有不少過來買包子的,買肉的,生意真的是紅火。”
“還行。”
“嗐,不像我們家賣香油,這人家一年頭道都不過來打兩次呢,我要是有林夫郎這麽好的生意做夢都得笑醒,不管怎麽說呢,我家也算是有點家底,這我家的鋪子和院子可都是之前掙下的。”
林漁喝了口茶水沒有接話,張婆子的意思在明顯不過了,這擺明了想給月娘說媒,但他一是覺得月娘還小,二是看不上張婆子。
張家有院子鋪子經營着香油鋪子,家裏肯定是有家底的,林漁覺得他家雖然沒有置下院子鋪子這些,但他家日子過得也不錯。
而且張婆子對生了兩個閨女的老大媳婦兒并不好,若是有人嫁到她家了怕是日子也好過不到哪去。
張婆子接着說道:“林夫郎這鋪子租了兩年吧,不如趁着現在手裏有銀子給買下來了,總比回到鄉下種地強多了。”
林漁有些不想理他,“沒銀子買鋪子,太貴了。”
林漁不想在應付張婆子了,叫了吳娘子過來,“吳娘子,這日頭太大了,麻煩你扶我起來一下。”
吳娘子忙把林漁從竹椅上扶了起來,“快晌午了,這會兒日頭大了,快進屋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