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
魏青山嘗了一口,他絲毫沒有吝啬對林漁地誇獎,“嗯,比以前味道更好了。”
林漁也覺得好吃了不少,而且賣相也更好了,“我盛一些給冬哥兒嘗嘗去。”
林漁還沒出門呢,桑娘就端着碗過來了,“漁哥兒是不是又在家煮豬肥腸了,我早就在家聞到味道了。”
今天的香味實在是霸道,聽見兩人說煮好了她就趕緊端着碗出來了,林漁手藝好,雖然是豬下水,但做起來絲毫不比肉差。
以前賣的豬肥腸都是一節一節賣的,林漁發現現在切成小段更入味了,鍋裏飄着一層透亮的紅油,看起來格外的誘人。
林漁給她舀了一勺子,“嘗嘗,我改了一下配方,試試味道怎麽樣?”
桑娘嘗了一口連連稱贊,“嗯!還是漁哥兒有法子,連豬下水都能做這麽好吃。”
林漁得了誇獎眼睛亮晶晶的,就兩人說話這會又有人端着碗過來了,“漁哥兒今天又弄啥呢,香的我在家都聞見了。”
是住在他家屋後的婆子,家裏的老頭喜歡喝點小酒,之前來買過幾次,林漁給打了滿滿一勺子,這一勺子裏面肥腸加黃豆能有一碗,林漁給的實在。
“大娘,我改了一下配方,價格和之前一樣,還是六文錢一碗。”
婆子給了銅板,“這聞着比之前更香了,我家老頭子剛就催着我快去買些給他下酒吃呢。”
婆子歡歡喜喜端着碗走了,林漁這才得了空,打一碗給何冬冬送去,冬哥兒喜歡吃這些,這次他改了配方,冬哥兒一定更喜歡。
林漁端着碗走了,來的時候石頭娘正在做飯呢,何冬冬坐在院子裏正在剝着石榴吃,“冬哥兒。”
何冬冬看見林漁給他送吃的,眼睛一亮忙站了起來,“漁哥兒,你端的啥,好香啊!”
何冬冬起身的動作太猛,在做木工的石頭吓了一跳,“慢些。”
Advertisement
“嘗一嘗味道怎麽樣,我今天試了新方法。”
剛出鍋的耙肥腸現在碗都是燙手的,何冬冬聞着香味直咽口水,他不等石頭給他拿筷子就伸手捏了一塊,他眼睛都亮了,“好吃!”
石頭忙把筷子給了他,“慢些吃。”
林漁見何冬冬喜歡也很高興,“我吃着比之前的好吃了些。”
何冬冬吃的腮幫子鼓鼓的,“何止是好吃些呀,簡直是太好吃了!”
“春哥兒生了,生個了個小子,給你說沒?”
何冬冬嗯嗯點頭,“說了,說了,等三日後我兩去看看他。”
“行,我也是這個意思,特意過來問問你。”
石頭娘正在廚房炒菜呢,見何冬冬吃上了給忙給盛兩碗飯端出來,“冬哥兒,來,配着米飯多吃些,漁哥兒也先吃些,不要走,在這吃飯,菜馬上就炒好了。”
何冬冬最近胃口不佳,吃得飯都少了,以前還愛吃肉,現在看見肥肉就吃不下去,只能吃些清淡的,這小臉都瘦了些,可把石頭娘給心疼壞了,見冬哥兒有個喜歡的,忙端了飯出來讓他配着多吃兩口。
“謝謝娘。”何冬冬鼓着腮幫子把飯碗給接了過來。
石頭娘還在讓着,“漁哥兒,你也先吃着,大娘馬上就把飯給做好了。”
“大娘不用了,青山還在家等着我回去吃飯呢,我先回去了。”林漁推拒着沒有在這吃飯。
石頭娘趕忙兜了幾個石榴給他,“拿回去吃,家裏還有不少呢。”
林漁道了謝兜着幾個石榴走了,石頭家的石榴樹照顧的格外好,結出來的石榴每個都和魏青山的拳頭一樣大,甜中帶着一絲酸,林漁很是喜歡,上次石頭拿過來那幾個他已經吃完,這次又給了幾個,林漁決定慢慢吃。
他回來的時候魏青山已經把那頭豬給收拾好了,林漁塞了一個石榴給魏青山,“石頭娘給的,你先吃着,我去做飯。”
林漁晚上用野蔥炒了個豬血,在來一碗耙肥腸,魏青山配着吃了兩碗米飯。
第二天一早兩人天不亮就吃了早飯,然後推着車子往鎮上走去,架子車上裝着半扇豬肉,案板,還有一桶的耙肥腸,因為今天要來鎮上扯布買棉花,林漁就一起跟着過來了。
一路上林漁都幫着推着架子車,這一車的東西推着還挺重的,魏青山心疼林漁不讓他推,林漁笑笑說不累,推着走得快些。
林漁不常跟着魏青山來鎮上,因為他還要照顧家裏的幾頭豬,空了他還想多繡點東西,他的繡花生意不錯,但繡的娃娃絹帕最近不太好賣了,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了一條,倒是有兩家明年要出嫁的,過來問了讓幫忙繡喜服。
林漁推着車子走在集市街邊的時候,就看見了有兩家的鍋裏煮着肥腸,魏青山和他說過了,他家豬下水雖然被搶了些生意,但也是好賣的。
林漁經過的時候聞見了,腥氣太重,而且看起來烏漆嘛黑的,零零散散地也沒幾個人買。
兩人來到了攤位那,魏青山在支起攤子,林漁就把火桶給升了起來,他正在忙活呢,他家攤位旁賣餅子的老婦人就和他打招呼,“漁哥兒今天來了。”
“哎,今天得了空就過來了。”
林漁來過幾次,這對賣餅子的老夫婦都認得他,兩人格外的喜歡魏青山夫夫,因為每次他家賣豬下水的時候,他家賣炊餅的生意就格外的好。
林漁這邊剛把火升起來,那邊就有人端着碗過來問了,“好了沒,好了沒,先給我一碗。”
見他家攤子都還沒支好呢就有人來買了,林漁很是高興,“您稍等下,馬上煮熱了就先給您盛。”
火升起後林漁把一桶耙肥腸給倒在了鍋裏煮,經常來買的都知道,之前的豬下水都是一條直接煮的,顏色也有些深,今天的豬下水和之前的不一樣,上面的紅油油亮油亮的,而且還加了黃豆在裏面,賣相看起來比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
“林夫郎,你家豬下水改方子了?”
“嗯,先嘗嘗,要是好不喜歡不收銅板。”
沒一會兒小鍋裏的肥腸煮的噗嚕噗嚕直冒泡,香味立馬飄了出去,已經有七八個人圍在攤子前面了,“先給我盛,先給我盛。”
林漁就一人一勺子給盛了起來,林漁的豬下水生意看起來比魏青山的賣豬肉生意都好,魏青山看着小夫郎如今熟練做生意的樣子勾起了嘴角,他的小夫郎真厲害。
“哎呦,這是什麽香味,怎麽這麽香!”
“啥東西啊這麽香?”
早市上來買菜的人聞見香味了就走了過來,一看不少人排着隊端着碗在等呢,沒吃過的伸着頭問,“買啥呢,買啥呢這是?”
“豬下水,吃不?”
那人面帶鄙夷咦了一聲,“那東西有什麽可吃的。”
“那你就不知道了。”
排隊的人不在理他了,眼看着林夫郎一勺接一勺地給人家舀,他都急了,別輪到他的時候沒了。
林漁知道他家豬下水的生意還不錯,之前他也來過幾次,但都是零零散散地買了就走了,哪像今天直接排起了隊。
“魏老板,別看了,給我割吊肉來。”那人手上端着一碗剛打的耙肥腸,這會又過來買肉,魏青山看他的小夫郎有些出神,一時沒有注意到。
他收回目光斂下心神,手上麻利地給客人割了一條肉。
兩人今天的肉攤生意格外好,特別是他小夫郎那邊,忙得頭上都出了一層薄汗,魏青山這邊來割肉的也不少,今天肉賣得快了不少。
有的人聞見了香味就想嘗嘗,但沒有拿碗,就直接在隔壁的炊餅攤子賣上幾個餅子,然後讓小老板直接給打到餅子裏。
別說林漁了,就連隔壁做炊餅的老夫婦都累得一頭的汗,就這還有人催呢,“老漢,炊餅打出來沒呀,快輪到我了,這沒碗怎麽賣呀?”
“不急,不急,馬上就好,馬上就好。”
今天林夫郎的生意太好,他這做餅子的速度趕不上人家要買的,兩人既高興又着急,聽着銅板落在木盒子裏噼裏啪啦的聲音,老兩口又忙加緊做餅子了。
姚金鈴今天回娘家呢,經過早市的時候就聞見了香味,想着她家那個表弟夫不是在鎮上賣肉嗎,剛好去他那買還能便宜些。
姚金鈴大老遠就看見前面在排隊呢,“什麽味道這麽香。”
姚金鈴走近了一看,呦,這不是她家那表弟和表弟夫嗎?
“呦,原來是表弟夫呀,生意這麽好呢。”姚金鈴走上了前,“給我割一吊肉,肥肉多些瘦肉少些。”
魏青山挑着一塊不錯的位置給她割了一條下來,林漁看見姚金鈴過來了朝着她笑了笑,“嫂子來了。”
“漁哥兒這是賣啥呢?”
“一些豬下水,大嫂我給你盛碗,你拿回去嘗嘗。”
姚金鈴已經把那吊肉給裝在了籃子裏,魏青山收她銀子的時候一點都沒少,哼,還以為在這買能便宜些呢,趙大志說得沒錯,都是些上不來臺面的窮親戚。
姚金鈴聽說是豬下水就面露嫌棄之色,她家好歹是鎮上的人,誰吃這東西呀,但又想着既然有便宜為什麽不占,她擡着下巴指了指,“ 那就來點吧。”
林漁給她打了一碗耙肥腸,姚金鈴聞着挺香的就給端在了手上,林漁知道姚金鈴對月娘不好,但現在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
他後來又去看了月娘幾次,月娘說她的日子好過了一些,就是全家都靠着她一個人伺候着,林漁之所以對姚金鈴這麽大方,就是希望她能看在這些小利的面子上對月娘好些。
“哎,不是,我還排着隊呢,憑什麽她來了就先給打了。”排隊的人群中有人發出不滿的聲音。
“是啊,是啊,我這都排了這麽久了,憑什麽先給她啊!”
林漁連忙解釋,“各位,這是我家嫂子,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聽說是小老板家的親戚,衆人這才沒有在吵嚷了,但都還是不滿,這給了她了,要是輪到他們的時候沒有了怎麽辦啊?
盡管大家有人不滿,但也不敢鬧事,人家旁邊可是站在自己的相公呢,手上提着刀人高馬大的,一看就是練家子,這誰敢惹呀。
姚金鈴得了便宜還賣乖,“吵什麽呀,不就是一碗豬下水,有什麽可吵吵的。”
“那你就不要拿了,幹脆那碗賣給我算了。”
姚金鈴哼了一聲端着碗走了,憑什麽呀,這一碗看着也好幾個銅板呢,她為什麽不要啊。
打過最後還有不少人沒打到,不少人第一次買,聞着香味就過來了,但輪到自己了沒了,“小老板,怎麽就做這麽些呀,輪到我們就沒了。”
“抱歉,抱歉,一頭豬就只能做這麽多出來,大家下次早點來早點來。”
沒吃上的這才遺憾地離開了,今天買上的在路上就用手捏着嘗着吃了,這味道和之前的比起來更好吃了!得趕緊端回家給家裏人嘗嘗。
魏青山抱拳說話,“各位明天早些來,多謝各位的捧場了。”
林漁的耙肥腸從支起攤子到賣完半個時辰都沒到,不管之前吃過的沒吃過的,這香氣實在是太霸道,大家都想過來嘗嘗啥味道。
鍋裏的耙肥腸賣完了,林漁這才坐下來喘了口氣,“沒想到今天生意這麽好。”
“是我的小夫郎厲害,大家都喜歡吃。”
林漁笑了笑,之前一鍋的煮肥腸估摸着能賣個快二百文,這次他在裏面又加了黃豆,不僅味道更好了,還能多賣些,估摸着得有個小三百文,這營生可比他繡花掙銀子快多了。
魏青山用袖子給自己的小夫郎擦了擦汗,“辛苦了。”
林漁笑着搖了搖頭,“你更辛苦。”
旁邊賣餅子的老婆婆也端了碗熱水給林漁,“林夫郎喝口水歇歇。”
“哎,謝謝。”
林漁端着熱水喝了幾口,剩下的讓魏青山給喝了,現在日子雖然辛苦了些,但看着錢匣子裏的銅板落下,林漁就覺得充滿了幹勁。
賣完了耙肥腸林漁這才得了空歇着,今天家裏的肉攤生意也不錯,這會已經賣了一小半了,魏青山從架子車上摸出石榴給林漁,“吃些東西,今天應該能早些收攤回去。”
林漁就坐在一旁剝石榴,一顆一顆的吃着,見魏青山騰不出手就背着人也喂他吃些,小兩口恩愛的樣子羨煞旁人,旁邊賣餅子的婆婆偷偷捂着嘴笑了起來。
姚金鈴這邊提着一吊肉回家去了,姚金鈴喊了一聲,“爹,大哥,我回來了。”
姚麻子伸出了頭,“金鈴回來了。”
姚金鈴把手上的東西給了她嫂子,“中午拿去做了。”
姚金鈴拍了拍衣服進了屋子,姚家雖然是鎮上的人家,說出去比鄉下那些泥腿子強些,但姚家幾口人都擠在兩間破房子裏,她爹和大哥平時在一家富商家給人家做短工貼補家用,真要比起來,家底還不如趙家,趙家起碼有幾畝地。
她嫁給趙大志也是看中了他讀書人的身份,姚家一家人都大字不識一個,就指望着這女婿能考上個秀才,他們也能跟着沾光,為了不讓自家女兒被瞧不起,姚麻子還把家裏攢的十兩銀子給陪嫁了過去。
姚麻子一上來就問,“大志他怎麽樣了?讀書是不是上進了?”
“誰知道呢,我也不懂,就是隔三差五地給我要銀子,不是去鎮上買書呢,就是去鎮上和同窗小聚呢,哪次不得個三五百文的,我手上的銀子已經花了不少出去了。”
“姑爺他讀書人嘛,在說了紙筆啥的本來就貴,說不定明年就能考上秀才了,到時候我們家也能出個秀才老爺了。”
姚麻子一想到這就臉上露出笑容,仿佛趙大志已經考中,他現在就是秀才的老丈人了,這出門的時候誰不得給他幾分面子。
姚金鈴磕着南瓜子,呸得一口吐掉了皮,她都沒和她爹說,其實她陪嫁過去的十兩銀子已經快沒了,不僅趙大志要着花,她有時候還得開個葷吃點好的啥的。
中午的時候姚家大嫂炒了個肉,還有那碗豬下水,兩個葷腥端上了桌,雖說是鎮上的人,但中午還是發黃的雜面窩頭,這夥食連在趙大志家都不如,起碼她能吃上蒸得幹飯。
但家裏什麽情況她也知道,要不是那十兩陪嫁,估計她也嫁不了趙大志,她現在在趙家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吃得好喝得好,有個讀書人的相公,還有個伺候自己的小姑子。
姚家人加上姚金鈴一家七口圍在桌子面前,姚金鈴對家裏三個小孩還不錯,夾着肉給他們吃,“多吃些,下次姑姑來了在給你們帶。”
姚家大哥生了三個孩子,這家裏也沒個地,日子過得也不是很好,就連吃的面都是雜糧,姚金鈴想着下次從家裏背些米回來,家裏的日子也寬松些。
姚麻子吃了一口桌子中間那碗紅豔豔的菜,他嗯了一聲,“金鈴,這是個啥菜呀,味道不錯不錯。”
“不值錢的豬下水,就是趙家的外甥那拿的,聽大志說這個哥兒在他家住了七八年呢,嫁給了一家窮獵戶,現在兩口子在做屠夫呢,那,就在咱鎮上東集市那賣肉呢。”
“人家做屠戶的家裏最不缺的就是肉了,妹妹你可看不起人家,聽說一頭豬都要四五兩銀子呢,你說他家窮?”姚老大插了一嘴。
“誰知道呢,趙大志說的,我看趙家人都不太待見他兩,趙大志說那個漁哥兒忘恩負義,嫁了人就翅膀硬了,忘了他家的養育之恩,我看着那個哥兒脾氣挺軟的,誰知道呢。”
“反正拿了人家的東西就對人家好點,以後少不了能跟着沾點葷腥。”姚麻子很是喜歡那碗肥腸,他連吃了好幾口。
家裏有些日子沒開葷腥了,三個孩子也搶着吃碗裏的肉。
姚麻子不知道,姚金鈴還能不知道,那個漁哥兒對自己這麽大方,還不是為了趙月月,來過兩次每次都沒搭理過趙家柱兩人,都只和趙月月說上兩句話,看來回家對她這個小姑子好點,人家也能過來送些東西。
兩人今天賣到晌午過後就收攤了,魏青山托隔壁的老夫婦幫忙看着點架子車,兩人就逛集市去了。
魏青山帶着林漁去羊肉面館吃了碗湯,林漁喝着味道很是鮮美,出來的時候還有些回味,好吃就是有些貴,這一碗羊肉湯都要二十文銅板呢。
兩人吃了飯就在集市上找賣棉花的,林漁沒有冬衣,今年得做兩身出來,兩人買了一包棉花,林漁不想要這麽多,但魏青山堅持讓林漁把冬衣給做成棉袍,這樣冬天穿着暖和。
棉花價格昂貴,又去扯了些布料,這一會兒三兩銀子出去了,林漁心疼的不行,怎麽這麽貴呀。
魏青山知道自己小夫郎心疼錢,趁着沒人揉了一把小夫郎的臉,“不高興了?”
“高興,就是太貴了,你得賣兩頭豬才能把這這些銀子掙回來呢。”
“又不是就穿一年,以後年年冬天不都得穿。”
林漁抱着棉花露出了笑容,既然買了那就高興地拿着,“嗯!”
他在趙家那幾年身上穿的都是他小時候那件棉襖,穿小了之後他就給改改,導致棉襖越來越薄,他最不喜歡的就是冬天,天氣太冷,他還要用冷水洗衣做飯,他的手上都凍出了凍瘡,天氣熱了就又癢又疼。
為了能暖和一些,林漁常常會撿些春天的柳絮或者秋天的蘆花來填衣服,總比單薄的冬衣暖和些,他就這麽熬了八個冬天過來,今年他也能穿上厚厚的棉袍了,林漁抱着棉花心裏暖暖的。
兩人回去時又在鎮上提了兩桶的豬下水,很便宜,一桶也就十個銅板,本來就是沒人要的東西,那家肉店的老板直接便宜給了他們。
兩人買好了東西就推着架子車回去了,一到家兩人又忙活了起來,一人一桶豬下水洗了起來,林漁把這兩桶豬下水給煮了出來,院子裏都是香味。
“明天就不要去了,我一個人就行了。”
“能忙得過來嗎?我看來買的人挺多的。”
“沒事,你在家照顧豬就行,我一個人照顧的過來。”
“要不我還是跟着在去一天吧,我怕你忙不過來。”
魏青山拗不過林漁只好答應了,這天天往鎮上跑挺累的,魏青山怕自己的小夫郎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