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四大文明古國1
第1章 四大文明古國1
鹹陽宮,嬴政正在宴請衆博士。
首席博士周青臣剛站起來吹捧嬴政一統天下、驅逐匈奴的功績,淳于越便起身潑冷水,同時大聲斥責郡縣制。
“分封制為祖宗之禮,禮不可廢!”
周青臣被淳于越罵做奸臣,不悅地反駁道:“諸侯并立的局面剛剛結束,博士已經忘了諸侯們是怎麽來得嗎?”
“商、周禮施行分封制才延續千年,乃是正統!”淳于越為儒家在朝堂上的領袖,看到領袖受到質疑,其他儒家博士也開始激烈反駁。
“陛下乃開天辟地第一位皇帝,施行開天辟地第一個新制度有何不可!”
淳于越:“周王室分封子弟、貴族、功臣輔助王室,若是不分封,若是出現田氏代齊的情況怎麽辦!”
你來我往的駁斥聲中,位于上首的嬴政面色越來越沉。
原本他大宴群臣是心情不錯才有的舉動,沒想到淳于越這時突如其來的斥責上谏,讓嬴政什麽心情都沒有了。
李斯察言觀色,見到嬴政不悅地表情,心裏蓄意已久的念頭頓時通達。
他知道,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刻。
“陛下,臣請求,焚百家之書,以統一思想!”
未央宮,劉徹正在因為馬邑之圍的失敗大發雷霆。
元光二年,飽受匈奴之害的劉徹發誓拒絕和親,要通過戰争一血白登之圍的恥辱。
盡管朝臣大多數反對,禦史大夫韓安國以高祖白登之圍的失敗來拒絕出兵,王恢以戰國時期燕國和趙國抵抗匈奴來争辯。
Advertisement
韓安國不知,白登之圍在劉徹看來,正是需要雪恥的黑歷史,越提越想出兵。
在一番唇槍舌戰後,劉徹選擇采納了王恢誘敵深入的計謀,任命王恢、李廣、公孫賀等将軍,前往馬邑來一場誘敵殲滅戰。
起初,軍臣單于貪圖馬邑城的大批財物,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前來。
可惜,誘敵的商人演技不夠,軍臣單于很快發現大批的牛羊卻沒有牧羊人,後又抓捕漢雁門尉史審問,立刻審訊出來漢人的計謀,當即給尉史加封為天王,立即撤軍。
而等王恢得到匈奴撤軍的消息時,一切已經遲了。
漢軍出動三十萬精兵,一路上消耗大量的糧草辎重,最終卻無功而返。
馬邑之圍的失敗後,這次朝會上,劉徹心情沉郁。
戰敗的壓力,糧草消耗國庫空虛的負擔,讓劉徹既不甘又憤怒。
屢屢争鋒後,劉徹選擇了讓王恢背黑鍋。
他看着負荊請罪的王恢,再看着朝臣們對戰敗的後果争論不休,冷酷地宣布了王恢的未來命運:
“王恢臨陣脫逃,來人,将王恢下獄!”
太極宮,李世民剛通過玄武門之變上位,李淵不情不願當上了太上皇,父子倆關系微妙,朝廷中原屬于李淵的一派與原屬于秦王的一派同樣關系微妙。
再加上還有曾經的太子舊臣,李世民這位新皇做得壓力極大,看着衆臣言不由衷的吹捧與冷眼旁觀的冷漠,明顯對新上司還在試探觀察期,李世民有些心累。
內憂還未解決,外患又起。
突厥的颉利可汗趁虛而入,兵臨城下。
盡管李世民機智地布下疑兵之陣,又率領高士廉、房玄齡等大臣,親自渭水河畔,與突厥人簽訂下了《渭水之盟》,暫時穩定敵人,讓突厥人退兵離開,但是這對李世民皇位的穩固顯然是新的挑戰。
李世民能清晰地感覺到,人心動蕩,表面壓抑的平靜下是暗潮洶湧。
李世民的目光從衆臣一一掃過,擡頭看向殿外一碧如洗的天空,第一次露出疲憊:
難道他殺兄逼父退位,真得是激起衆怒萬民不服嗎?
洪武年間,朱元璋正在奉天殿與大臣商議禁海之事。
張士誠、方國珍戰敗之後,餘部逃到海上,時不時騷擾大明百姓繼續作亂。再加上鄰國的倭寇之患,朱元璋派出使者譴責多次也沒有結果。
張、方餘部甚至勾結上了倭寇,狼狽為奸的騷擾侵犯沿海百姓,劫財掠奪,屠戮百姓。明軍不擅海戰,多次打退後都被對方逃到海上,下次繼續卷土重來。
朱元璋決定,直接實施海禁。
在朝堂上,朱元璋連下幾道聖旨:
禁止漁民私自出海,禁止漁民私聯諸國,禁止兩廣、江浙、福建等沿海地區漁民私自出海進行貿易,禁止民間百姓使用番貨、番香,也禁止外國民間商人來華貿易。
并不是所有大臣都認可朱元璋的海禁貿易,尤其是來自閩海地區的士大夫。
他們據理力争,試圖說服朱元璋開放商貿。然而,閩海地區的文人本就稀少,在朝廷上力量單薄,根本無濟于事。
朱元璋進一步實施海禁政策,頒布新的政令:“關閉市舶司……”
康熙二十四年,康熙平定三藩之亂的第二年,在北方,另一個陌生的民族侵占大清的北方領土尼布楚地區和雅克薩地區。
愛新覺羅·玄烨親赴關東東巡,派出将軍彭春等人從瑷珲起兵,率領三千人攻入雅克薩。
幾番艱苦鬥争,雅克薩戰争取得勝利。
勝利後,玄烨回到京城,留下大臣處理後續事宜。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即使已經戰勝,清軍勒令侵略者離開,那蠻夷之人卻流氓一般,完全不肯離開,反而再次派兵來騷擾搶掠瑷珲地區,煩不勝煩。
已經回到京城的玄烨看着手中的奏折,狠狠皺起眉頭。
難道,那蠻夷之人還想繼續打?
正在這時,玄烨聽到殿外一陣喧鬧,正心情不悅,傳喚小太監進宮詢問,就聽到小太監帶着些許慌張的語氣說道:“陛下,天,天上出現了畫……”
“什麽?”玄烨首先想到的就是會不會是蠻夷的陰謀詭計,在虛張聲勢做什麽吓人的玩意。
看到小太監吓得說話都結巴了,玄烨直接走出大殿,緊接着,他看到天空上的畫面,不受控制的瞳孔放大。
如果蠻夷能有本事在天空上做出這樣的生動逼真的畫面,早把雅克薩城民直接吓跑了。
這,定然是神跡!
與此同時,在鹹陽宮、未央宮、太極宮、奉天殿等等,不同時空不同位面不同地方,都出現了同一幅畫面。
不論原本是豔陽高照藍天白雲,還是秋高氣爽萬裏無雲,一概被一條大浪滾滾的河流所覆蓋。
河流滾滾而來,蔓延向四面八方,吓得不少民間百姓大喊:“天河要發大水了!”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天河”并沒有流向人間,只在天上流瀉之後,出現了一行行文字。
即使許多百姓不識字,許多文人識字也發現這些字體與現行的文字完全不同,但是在看到之後意外地發現自己能看懂。
下一秒,就聽到一個清揚的女聲悠悠響起:
【5000年前,我們和埃及人一起直面洪水;】
【4000年前,我們和巴比倫人一起鑄造青銅器;】
【3000年前,我們和希臘人一起思考哲學;】
【2000年前,我們和古羅馬人一樣骁勇善戰;】
【1000年前,我們和阿拉伯人一樣無比富足;】
【現在,我們正在和美利堅人一較長短;】
【五千年來,我們一直站在世界的牌桌上,注視着一個又一個對手的崛起與消亡。1】
伴随着文字的誦讀,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天幕上快速閃過。
滔滔不絕的洪水,形式各異的青銅器,身穿古希臘長袍的哲學家與春秋戰國時期名家的畫像,身穿盔甲沖鋒陷陣的戰士……
平行時空的不同天空下,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民間百姓看得目不轉睛。
盡管不同時代的不同物品與現代稱呼不同,在看到了圖片後,大家相繼将天幕中的物體與自己時代的物品對應起來。
【最近網絡上很流行這段話,荊咕看到了也是深受鼓舞,特意做了這一期視頻。在這五千年內,我們經歷了什麽,對手們又在做什麽呢?】
【本視頻将為您快速解答~】
“埃及人?巴比倫人?希臘人?古羅馬人?”
嬴政在天空出現的那一剎那,敏銳地感受到了變化,擡手制止了因為李斯提出“焚百家之書統一天下思想”的争論,手按在腰間劍上,警惕地看着天幕。
聽到內容,嬴政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腰間的青銅劍。
大秦如今依然使用青銅器,和巴比倫人一起鑄造青銅器,難道在大秦的另一邊,還有一個名叫“巴比倫”的強國?
“五千年前,四千年前。”未央宮,主父偃敏銳地從只言片語的信息中發現了說話人的身份,“這是後世人在評論歷史!”
劉徹默然颔首。
只是不知,後世人在評論歷史時,會不會點評他,又會如何評論戰敗的他?
【我們都知道,四大文明古國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華夏】
天上出現了一副簡略的世界地圖,在地圖上把四個文明的位置标記了出來。
天幕下,一片吸氣。
“快!把輿圖畫下來!”不同位面的帝王們着急着做了同一件事,吩咐文臣小吏記錄,有的直接自己上手。
只有看到了這遼闊的世界地圖,才知道原來華夏之外,還有如此之大的世界。
嬴政看着上面華夏的輪廓,再看看全世界的輪廓,野心的煙火再次熊熊燃燒。
【今天,我們就第一個講述的,便是古埃及與華夏治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