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句町古碑(4)
句町古碑(4)
“這宮殿當初是什麽樣子我們現在當然不得而知。但從地基的規模,它那雄偉壯觀的風貌應該不難想見。”
殿基正面不遠處,立着一塊差不多有兩個人高的巨大石碑。盡管兩千年時光的流逝和風雨的剝蝕使它失去了昔日線條流暢的輪廓,但上面深深镌刻着的四大四小八個字依然清晰可辯。四個小字,每兩個成一組分別橫刻在碑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四個大字則奇特地沿右上至左下這條對角線均勻分布。陸千駿從來未見過這種刻法的碑,而且那八個字他一個也認不得。
“這叫小篆,是秦始皇的宰相李斯創造的一種字體。”鄭勁松指着石碑說,“上面兩個小字是【亥子】,……下面兩個小字是【子醜】,中間斜排的兩個大字是【碑之十步】。”
“亥子,子醜,碑之十步,”陸千駿自言自語地問,“這是什麽意思?”
“這裏面隐藏着一個千古之謎。”鄭勁松不動聲色地将一小撮茶葉扔進嘴裏。“千古之謎?”陸千駿驚訝地瞪大了眼睛。“知道完璧歸趙這個典故吧?”鄭勁松問。
“知道。戰國時代秦王知道趙王有一塊舉世無雙的寶玉﹣-和氏璧,便設淹池會。會上,以十個城池的代價作釣餌,想将這塊寶玉騙到手。好在趙國大夫藺相如智勇雙全才使秦王的詭計失敗,和氏璧完好無損地歸還趙國。”陸千駿講完疑惑地問,“這和你的句町國好像沒有什麽關系吧?”
“正是這塊當時就價值連城的寶玉,導至日後句町國的滅亡。”鄭勁松嚼着茶葉打開了話匣子,“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原屬趙國的和氏璧不知怎樣竟流落到了西南夷蠻的句町國,而且被句町王命人制成傳國玉玺。這消息傳到中原時,歷史已演變到漢朝。漢朝皇帝自命為真命天子,怎能容忍西南夷蠻占有這塊舉世無雙的寶玉!于是命令句町王将和氏璧向□□進貢。句町王卻以寶玉已制成傳國之玺為由,對漢朝的命令加以回絕。于是漢朝便派兵讨伐。句町王也不示弱,聯合了鄰國的夜郎王和句漏候抗拒漢朝。這玉玺之戰,從西漢成帝一直打到東漢和帝,歷時一百多年。當然,戰争是斷斷續續并不連貫的,因為句町地勢複雜險要,高山密林間又有瘴煙療水,漢朝遠征軍往往未及句町即被疾病,疲勞和饑餓大大削弱了戰鬥力。”
“東漢和帝永元年間,也就是約公元90年,漢朝軍隊終于滅了句町國,生擒最後一位句町王母莊。勝利者第一件事,當然是要母莊獻出用和氏璧制成的傳國玉玺。母莊把他們帶到這塊石碑前。”
”原來,當一百多年前,玉玺之戰開始時國王母禹知道漢朝皇帝得不到玉玺決不罷休,也估計總有一天弱小的句町會被漢朝所滅,因而在他去世之前,便将玉玺藏到一個除他以外誰也不知道的秘密地點。在他死後立起的這塊石碑只告訴後代:誰能解開石碑之謎,誰便得到這方天下無匹的玉玺。”
“母莊當然拿不出玉玺。漢将也解不開石碑之謎,一怒之下,将母莊滅了九族,句町國也就變成了隸屬洋河郡的句町縣。”
“碑之十步、亥子、子醜,”陸千駿澱吟着,“這字面上倒很顯淺,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小子。你別白費功夫了,”鄭勁松笑着說,“如果有人想得出來,它就稱不上千古之謎了。”
“碑之十步、碑之十步、……”陸千駿仍在苦苦思索。
“碑之十步,都是鐵硬的石頭絕對藏不下任何東西。考古學家認為這四個字應是從四行字中各抽出一個,按第一行第一個,第二行第二個的順序排列起來的。”
“有道理,有道理!那麽,亥子。子
Advertisement
醜又是什麽意思呢?”
“這都是表示地支的,沒有與天幹相配顯然不是表示年份。我覺得若是表示時間只有月、日、時辰能用。但到底對不對,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
“看來,這個千古之謎是要持續到地球毀滅那一天了!”陸千駿不由得嘆了口氣。
“不,曾經發現過線索,……可惜後來又斷了!”鄭勁松拉着陸千駿在碑前坐下。
“怎麽,斷……斷的,”陸千駿顯得很激動。
“據說1989年的時候鄉裏修公路時,有民工在離虎跳岩不遠的地方挖出了一副銅棺材。”鄭勁松語調深沉:“這銅棺究竟是個什麽樣子,不得而知……”
“那你怎麽懂得這麽詳細。”
“傻子。我查過的有關檔案!”
“噢。噢。”
“如果這事出在文化發達的地區,該引起多大的轟動啊!可在這個落後的山溝,盡管現場離天桃市不遠,可人們并不知道它有什麽價值,只是當成一個古董,扛到鄉委會辦公室旁的一間空房子放了下來,便沒人理會了。”
“不久,聽說有一個叫岑壽山的毛賊想偷棺材裏的殉葬品,被當時的鄉委會主任兼民兵營教導員羅衛東發現并當場擊斃。後來羅衛東又以農械廠缺乏銅料制造零件為由命令将銅棺砸碎、熔掉了。”
“後來馱龍鄉發現銅棺的消息不胫而走傳到省裏,省博物館派了一支由專家組成的考察隊飛速趕來。但銅棺已變成銅錠再也無法恢複原狀。省有關部門又婉惜又震怒,要追究毀棺者的責任。羅衛東不知是否事先得到了消息,在省文物考察隊到達之前就失蹤了。有人看到他向雲南方向走去,估計是以雲南逃出國外了。”
“文物考察隊收集到的只是一些零星的殉葬品,如銅騎馬俑、銅六博俑、銅羊甬紐鐘,及幾條玉石及瑪瑙串珠等。簽定的結果是驚人的:這些文物,屬于兩千年前的句町國!”
“這與千古之謎有什麽聯系呢?”
“正當文物考察隊為弄不清墓葬主人的确切身份而苦惱時,廢品收構站意外地收到了一塊銅棺的碎片……這是一個叫田維新的人,也就是現任騰龍貿易公司經理……他當時是個普通農民。他在銅棺已被破碎而還未熔掉時,從馱龍鄉農械廠偷出來的。”
“得到這塊碎片,墓葬主人之謎便揭開了。因為它上面保留了一個完整的之字,請注意,這個【之】字,和石碑上的【之】字大小樣子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