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章
第 20 章
将四人送走後,周冬冬興高采烈。
他覺得自己好厲害啊,爹以前玩的是“周家屯基建小游戲”,但現在冬冬玩的是“封地建設大游戲”,足足有三個村子呢。
等建好了,肯定吓爹一跳!
不過在這之前,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比如昨晚跟爹提到過的,要做一輛刻着老虎的滑板車送給尚寅,這樣他們兩個人就可以一起玩滑板車了,不用再輪流玩。
好朋友就要一起玩,兩個人玩還能比賽看誰滑得快呢!
下午敲門進來的尚寅得知自己就要有滑板車了,高興得跳了起來。
“真的嗎?冬冬你真的要送我滑板車嗎?”
“太好……”
“哎呦……疼疼疼疼疼!”動作太大不小心扯到傷勢的尚寅疼得龇牙咧嘴。
而周冬冬則吓了一跳,眼睛瞪得溜圓,“尚寅你怎麽了?”
“我爹打我了!”尚寅捂着屁股,不解地道:“我爹中午突然回來,問我昨天是不是爬牆了,然後就把我打了一頓。”
“可我明明跟書童說了,不讓他告訴我爹娘的。而且昨天我也沒有跟你玩多久啊,還不到半個時辰呢,娘那個時候睡着了不會發現的。”
“真奇怪!”
“我爹怎麽會發現呢?”
Advertisement
尚寅撓着腦袋,“而且他還趕走了我的書童,換了個小厮跟着我,說我再往牆上爬,爬一次就打一次,爬兩次要打三次,爬三次就打斷我的腿!”
“那你要不要喊大夫呀?”
周冬冬偷偷瞄了好朋友的屁股一眼,覺得肯定很疼,“我認識了一個醫術很好很好的大夫爺爺,他藥到病除哦。”
那個大夫爺爺雖然沒有治好爹的失憶,但治好了自己的肚子疼,如果尚寅需要大夫,周冬冬覺得可以将上次的大夫爺爺介紹給他!
尚寅搖頭,“我娘給我擦過藥了。”
提起娘,他想起了一件事,忙對着新換的小厮招手,“平樂,你快過來。冬冬,這是我娘親手做的燒餅,她聽說我跟你約好了今天要一起玩,就下廚做了燒餅給我們吃,裏面可多肉了,我爹想吃都沒給!”
食盒裏的燒餅用油紙包得整整齊齊,都還熱着,散發出濃郁的香味。周冬冬學着尚寅的動作,伸手拿了一個,然後打開油紙一咬。
“哇,好好吃!”
又香又酥又不油膩,是他吃過最好吃的燒餅!
“是吧!”尚寅見周冬冬吃得高興,自己也咬了一大口,然後含含糊糊地道:“我外祖家以前就是做燒餅的,大家都去買。後來我表姑奶奶做了皇後,就帶着親戚們雞犬升天了,唔,我外祖私底下說是‘雞犬升天’。”
“反正就是大家都發財住新房子了,于是燒餅也不賣了。”
尚寅三兩口吃完,抹了抹嘴遺憾地說道:“我外祖還說等我長大了就教我做燒餅呢,可惜我娘都沒同意,不然我以後就能天天吃燒餅了。”
“可以讓廚房做呀。”
周冬冬也咬了一大口燒餅,給好朋友出主意,“我爹說想吃什麽就讓廚房做,廚房沒有就去外頭買,不要委屈自己。”
“小孩如果受委屈了,大人要傷心難過,所以我們小孩不要讓自己受委屈。如果不小心受委屈了,就要告訴大人。”
“對哦,”尚寅點頭,“我回去就告訴娘!”
兩個小朋友頭挨着頭,湊在一起嘀嘀咕咕。
……
另一邊,只是逗逗兒子,根本沒有想過要将那幾個村子視作退路的周遇之,下朝後便來到了東廠,埋首于卷宗、書冊之間。中間因為信息不足,他還招來了闳司,讓他去戶部走了一圈,抱了一堆陳年的資料回來。
因為昨晚周冬冬的話給了他很大震撼,所以他想再确認一下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确。
朝中官員的俸祿,有爵者的俸祿、食邑,将士們的響銀,逢年過節的賞賜,災年減免的賦稅,修堤壩,赈災,修繕宮室……
算完後,他心情沉重。
因為這些零零總總加起來,的确高于賦稅了。
至于朝中大部分人為什麽到現在都沒有發覺,依舊歌舞升平,一方面是近些年沒有大的災禍,且戶部瞞得好,未有傳言流出,另一方面則是先帝留下的積蓄,以及近三十多年來的獻金填補,讓朝廷在大部分年份裏都沒有缺錢花。
以至于如今滿朝上下都覺得朝中只是黨争嚴重了些、重文輕武了些、貪腐厲害了些、各地刁民多了些,沒有什麽大問題。
但事實上問題可大了!
大到周遇之看完後都沉默了許久,最後默默地将冊子合上了。
這不是他能管的事。
周遇之心裏很清楚,別看他現在是東廠督主,就連劉首輔也會賣他幾分薄面,但那只是因為自己沒有觸及到對方的核心利益。
之前的廢太子事件之所以如此地幹淨利落亦是如此,一方面是證據确鑿,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趙熙不是陛下的親兒子,陛下也不喜歡他。
所以當趙熙說出那句“孤即位後,陛下當以皇考尊之”之後,太子之位就坐不下去了,這一點他很清楚,求情不成後與趙熙撇清關系的劉首輔也很清楚。
因此事情才會如此順利。
但這個不一樣。
爵位改革是劉首輔提出來的,是他的功勞,是他政績所在,否定了爵位改革就是否定了他的功績,會使他相位不穩,不能再像現在這樣號令滿朝文武。所以任何一個敢提出此項政策有錯的人,都必定會受到劉黨的猛烈攻擊。
絕沒有可能例外!
而他周遇之,平生所願不是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而是坐穩東廠督主之位,今日如此、明日如此、往後日日亦如此……
他想要的是富貴無極。
不過這件事,也不是不能給自己謀一些好處……
周遇之想到即将到來的萬壽節,以及明年秋天的壽陵大祭,腦海中頓時湧現出了十幾個主意。最後他一一排除,提筆寫了個折子。
……
第二天周遇之奏請修路。
他的理由很充分,“陛下,再過兩月便是您的萬壽,屆時不但外地的王爺們會入京,其他的屬國們也會派人給您賀壽。”“朝廷的顏面不容有失。”
然後周遇之話題一轉,說起了京城的路。
京城除了宮門外的那條禦街及其他少量幾條街道外,其餘都是泥土路。這些泥土路一下雨便泥濘一天晴便塵土飛揚,別說百姓了,就連某些朝臣上下衙門的時候,一不小心也會踩一腳泥,非常地不方便。
不如全部換成水泥路!
水泥的好處之前已經試驗過了,和磚石一般無二,而且制作的速度比磚石快多了。如今負責制作的工匠已一分為二,一部分連夜送去壽陵一部分則留在了京城,修路的話留在京城的這些正好能派上用場。
只需一個多月,便能讓京城煥然一新!
天佑帝聽得很心動,要說他現在有什麽心願,明年的壽陵大祭算一個,今年的五十歲萬壽也算一個。若有可能,兩者他都想盡善盡美。
但在京城修路這樣的大事,和封賞一個奉恩将軍的爵位不同,并不是他一個人能夠決定的,工部得安排人手,戶部得拿出銀子來。
于是他看向了朝臣。
但朝臣們反對的很多,非常多。
因為水泥是周遇之這兩天在私底下進獻的,大部分朝臣們都沒有見過,只聽說是一種能很快做成的磚石,至于成本也是不清楚,都以為它的價格和青磚差不多甚至會更貴,畢竟更快做成的東西哪有不貴的?
甚至有些人覺得這就是周遇之為了給兒子鋪路折騰出來的東西,為了換取爵位,嘩衆取寵罷了,實際上的效果根本沒有那麽好。
于是工部說我們很忙沒人手,戶部不肯拿錢。
而一直看不上東廠覺得他們搶了功勞的禦史們則說此事不歸東廠管,周遇之這是越刨代俎,有謀權篡位之嫌,應該嚴懲。
就連幾位閣老也不贊成。
零星幾個贊成的朝臣覺得修路雖然好,但現在修實在是太冒險了,萬一沒能在兩個月內修完,豈不是會誤了萬壽節?
不過這些都在周遇之的預料之中,于是他沉下臉,倨傲地擺出一副“就連太子都被我拉下馬,你們算什麽東西”的姿态,應下由東廠和錦衣衛負責此事。當然為了方便修路,水泥不但可用于買賣,而且工坊及相應的礦山也被安排在了東廠名下。
這正是周遇之的目的之一。
打着“修路”的名號,城外某座戒備深嚴的莊子以最快的速度建起了十幾座窯,一道又一道的濃煙不分晝夜地向上升起。
而在有心人的宣揚下,修路的事也迅速傳遍了京城。
不過在正式開始修路之前,還發生了一件事——臨川郡王帶着禮物前來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