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公主離開
阿離一口一個價值一座城池的玉佩,此刻更是有諷刺的意思,惹得粉蝶等人紛紛捂嘴竊笑不已。
若阿離真是偷盜玉佩的話,怎麽可能離開的時候不帶走呢?粉蝶等人一聽阿離這麽說就猜到是琅琊王栽贓嫁禍,又因為阿離風趣而輕笑。
而琅琊王冷飕飕一掃,粉蝶等人連忙低下頭,剛才輕輕的笑聲也戛然而止。
這麽一個大漏洞,琅琊王居然沒考慮到,看來他雖然不是豬腦子,但智商也不是高的離譜,智商一般般吧,或者比一般人好上一點。
此刻只能寄希望于琅琊王自覺理虧,乖乖放人了。
鳳羽聽阿離這麽一說之後,也道:“沒錯!阿離妙手空空,偷別人東西的時候別人都不會察覺,太子府那麽多珍貴的東西阿離都沒拿,怎麽就會拿你的東西呢?”
顏爍和阿離手一抖。
鳳羽,做個安靜的美女子吧!
不要說話!
琅琊王呵了一聲,盯着阿離道:“看來你還真是個小偷。這玉佩也許是你忘記放到包袱裏了。難不成是我的玉佩自己長腿飛到你房間的?多說無益,來人啊,把這三個小偷帶走。帶他們見識見識大晉二十八般酷刑。”
接着,這琅琊王看着阿離冷冷的說:“我早說了,有人敢惹本王,本王就讓他見識大晉二十八般酷刑。”
咦?這話他什麽時候說過的?她怎麽不記得了?
他昨天說的不是有人敢跟他提條件,他才讓他見識大晉二十八般酷刑的嗎?怎麽一天才過,原話就變了……
看來是真的要見識到大晉二十八般酷刑了。
不過一個人見也是見,三個人見也是見。
先護住顏爍和鳳羽再說。
那群侍衛還沒動,阿離就說話了。
“殿下,東西是在我房間搜出來的,跟顏爍鳳羽無關。”
司馬澤拿出一塊和琅琊王的雕花羊脂玉佩一樣的玉佩,道:“等一下。”說完他看向琅琊王。
雖然琅琊王與司馬澤不和,但顧忌長幼身份,只得敷衍,道:“大哥有何吩咐。”話問的不失禮數,但語氣卻并無幾分恭敬。
“你前些日子來我府中與我切磋劍術,忘記把你的玉佩拿走了。”
這算是出手相救?阿離看向司馬澤,他面色淡然如水,即使是說謊也是面無表情。
也是,這玉佩共三塊,琅琊王有,司馬澤也應該有。
只要強行說司馬澤手裏的玉佩是前些日子琅琊王司馬岳落在這裏的,那麽琅琊王誣陷阿離偷他玉佩的前提就不成立。
因為那根本不是他的玉佩!
司馬澤果然聰明!
琅琊王惡狠狠的瞪了阿離一眼,心中疑惑為何這司馬澤包庇這個家奴。如今他自覺理虧,不宜多做糾纏,若此事鬧大,鬧到父皇母後耳中,他們必是更不喜他。
司馬澤此舉分明是要插手此事,若不承認司馬澤手中的玉佩是他的,他也擔心此事會鬧得人盡皆知,他大哥司馬澤絕對能讓他被朝中禮部、刑部彈劾。若承認,這無疑是吃了個啞巴虧,此行虎頭蛇尾,自己并不能報昨日之仇,傳出去也是個笑話,真窩火。
琅琊王前後一掂量,就擠出一個笑容,道:“原來是這樣,那這家奴偷的玉佩是誰的呢?”說完他看了看他手裏的那塊雕花羊脂玉佩。
哼,便宜誰也不能便宜那個叫阿離的狗膽包天的家奴!琅琊王在心裏恨聲道。
慕容千雲雖然不希望用一座城池換阿離他們,但自然也不希望阿離他們落在如此心胸狹窄的琅琊王手裏,便道:“這還用得着說嗎?自然是太子殿下的了。既然阿離偷的是太子殿下的玉佩,阿離等人就只能交給太子殿下處理了。望殿下善待他們。千雲返回大燕之後,擇日就會派人把這三人的賣身契送給太子殿下。”
說完慕容千雲微笑着看了一眼阿離,臉上寫着:你不用感激我。
阿離無言以對。
落在司馬澤手裏和落在琅琊王手裏區別真的不大,要說區別的話,恐怕只有一個,就是見識大晉二十八般酷刑的時間不一樣而已。
落在琅琊王手裏,應該是馬上就能見到大晉二十八般酷刑,落在司馬澤手裏的話,多半是日後被司馬澤識破身份,司馬澤認出她就是嘉定公主,然後再見大晉二十八般酷刑……
這區別應該算不上大吧……
聽說琅琊王讓一個敢跟他談條件的人見識過大晉二十八般酷刑之後,琅琊王賜那個人一死,那個人還感激他。
阿離斂氣,臉色蒼白,這大晉二十八般酷刑究竟會是何等疼痛呢?
太過分了,琅琊王冤枉她偷玉佩也就算了,現在她還要接着留在建康城……
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死亡,而是時時刻刻提心吊膽,時時刻刻努力活着,最後卻死了,白努力了。
最後,琅琊王拿過司馬澤手裏的玉佩,臉色鐵青的走了,臨走前還言不由衷的說:“真抱歉,把大哥你的大門踢壞了,我賠。”
司馬澤聽完,道:“好。”
慕容千雲充滿歉意的看了阿離等人一眼,道:“今天很抱歉。”
阿離正沉浸在暫時無法離開建康城的悲痛之中。
這兩天來,支持阿離的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馬上可以離開建康城了。
每當想到這個,阿離就會高興個半天。
今天在琅琊王沒來之前,阿離打包袱的時候還一陣欣喜若狂,仿佛看到幸福的日子在向她招手。
只是,現在阿離心碎了。
就好像饑腸辘辘的人看到一道美味的紅燒肉迫不及待的撲過去,還沒碰到那道菜,菜被人輕描淡寫的端走了一樣……
落差太大,阿離表示接受不了。
但阿離也不是那種拿不起放不下的人,離開建康城嘛,有的是機會,只要她人不死……
她還就不信她出不了這建康城了!
“無妨,今日多謝公主。”阿離淡笑着。
慕容千雲點點頭,又與鳳羽顏爍兩人說幾句就走了。
司馬澤也安排一些人護送慕容千雲。
阿離目送慕容千雲等人離開,等她走了很久,阿離才抓住一根桃樹枝。
午時,許久不見的桓溫也來這裏了,他今日心血來潮,想要找司馬澤切磋一下劍術。
桓溫比司馬澤大兩歲,但小時候卻是太子伴讀,他自小對各種儒家典籍沒什麽興趣,司馬澤從小又天資過人,兩人作為同窗,一起學習倒也是相安無事。鑒于同窗之情,長大之後,兩人關系自然就好一點。
他遠遠的看到朱紅色的大門以及大門不遠處的一棵桃樹,一大群人圍着桃樹不知道說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