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漏魚
第14章 漏魚
綠豆冰棒沒凍實,拿出來就見了水汽,化掉的速度特別快。
來喜說:“姑爺另凍了些在冰窖,晚間再送就凍實了。 ”
江知與用小碟子接着吃,涼涼沙沙的口感,味道偏甜。
他問家裏情況,“來人多嗎?”
江致微幾口吃完綠豆冰,拿筷子吃涼粉。
農莊有菜有肉,主食依着江知與,煮了粥。
客觀評價,謝星珩這頓飯沒必要送,單一份涼粉,寒酸。多幾個菜,又沒必要。
有了冰棒和綠豆沙冰,心意就可人。
他誇了句,順着接話:“放心吧,他應付得來。”
來喜說上午只有李家來人了,“李家大少爺李玉陽帶着請柬來的,他幼子六月初九辦周歲酒。姑爺接了帖子,說到時一定去。”
送帖子再留茶閑聊,問起這次接收難民的事,謝星珩車轱辘話,問就是響應朝廷號召。
細問什麽號召,他就謎語人,講來講去只有一句“你懂的”。
“姑爺說,我們家已經牽頭了,別家再來都是學人精,成不了氣候。要詐他們一筆,緩解經濟壓力。”
李玉陽走的時候很憋悶。
一問一答間,江知與找到熟悉感,成親之前,也是來喜答話,說着謝星珩的為人處事。
Advertisement
江知與低笑。聽得認真,飯都沒吃。
江致微催他吃飯,江知與說過會兒吃。
“小魚粉”太顯眼了,他心裏喜歡得緊,到底害羞。在人前不好意思揭蓋。
江致微是個玲珑人,看看瓷盆上貼的名字,就知道堂弟那碗另有乾坤。
他搖頭失笑:“吃獨食啊?”
江知與紅了臉,想着飯後還得抓緊落實計劃,就把蓋子揭開了。
最先入目的是兩條橙紅的胖錦鯉,兩尾相對做“年年有餘”造型。
勺子一碰,軟彈爽滑,甚是精巧。
兩尾錦鯉之下,是些“小魚”。
尖頭尖尾胖肚子,每條都不盡相同,并非模具制品。
江致微給看愣了。
他低頭看碗,裏邊是吃了一半的寬條涼粉,這番對比,顯得他的午飯非常樸素無華。
再看江知與羞澀又壓不住喜悅的樣子,一時無言。
謝星珩,真是好可怕一男人。
他弟弟都被哄迷糊了。
江致微問來喜:“這是怎麽做的?”
來喜說是找了大眼蒸籠“漏”出來的。
“姑爺說這叫漏魚。”
江致微:“……”
不知道為什麽,突然間能理解大伯的心情了。
“花裏胡哨的。”他銳評。
江知與不理解他們對小謝的态度,有些好笑:“你等着吧,父親要說你的。”
要他好好跟小謝學着點,成親指日可待。
江致微不愁親事,“怎麽叫他他都不來,這又顯擺。”
江知與垂頭悶吃,不答話。
難民都是楓江來的,謝星珩也是楓江來的。
他來了,見面的都是故裏鄉親,說不定還有從前的鄰裏親友。
謝星珩性格再是外向豁達,陡然從傲氣才俊,變成商戶贅婿,心裏也有落差。
不方便來,也丢人。
他心裏嘆氣。
希望三叔的人來晚一點,或者進城聽說他招婿了,就不要上門叨擾了。
他想着,這幾天忙完,就跟小謝坦白。也再勸勸。
愛讀書就去讀,沒必要為面子誤了前程。
他們吃完,來喜等了回信兒,歇了腳又回江府複命。
江知與洗臉,把頭發梳得一絲不茍,對鏡重新戴上抹額,把孕痣遮得嚴嚴實實,臨出門前,喝口茶潤喉,跟江致微一塊兒,帶上陳大河,去棚屋那邊,将楓江百姓的安置問題落實。
早上細化了計劃,對着名冊做了一輪整理。
下午過來,他每戶叫了個一到三個人,排除小孩、孤老,只需面對成年人。
陸續到場以後,莊裏小管事給他們盛綠豆沙冰喝。
江知與粗略看了眼兩條長隊,來的人有一百五十左右。
壓力驟減。
他清清嗓子,提高了聲音,跟他們打招呼。
“楓江的鄉親們,我是農莊的主家江知與,今天叫你們過來,是想跟你們說一下安置問題。”
人群有騷動,零零碎碎都是“不當佃戶”。
若非走投無路,沒人願意當佃戶。
朝廷的赈災還沒來,他們想再盼盼。
江知與點頭,首先就回應了這個問題。
“你們來農莊,不是來當佃戶的。我家需要蓋些房子,也有些地要開荒,就想借這次機會,幫縣裏做點事,給你們一個活計,先把眼前的日子過下去。”
蓋房子和開荒,是農家常做的事,不算為難他們。
江知與看他們安靜了些,繼續道:“你們人多,我想盡可能的把你們都安置下來,所以找了好些活計,待會兒我會一個個的說,你們家裏有擅長的人,就舉手,過來登記。”
江致微在旁坐着,擺開了筆墨紙硯,邊上還有名冊比對。
陳大河看他倆都文文靜靜的,辦事能力有,經驗頗為不足,不由急了。
這明面上的事兒,怎麽就不知道唱個紅白臉呢?
當管事的,可不能只有和氣。
這不擺明了是個面團子,可以随便捏嗎?
好話被江知與說了,歹話就要江致微說。
陳大河給江致微暗示:“大少爺,要是有人不老實?”
江致微:“……”
忘記了。
光想着安置與規劃,沒想到獎懲制度。
他腦子轉得快,到這一步,一刀切的狠話也說得。
他站起來,把鎮紙當驚堂木用,大力一拍,棚子裏陡然一靜。
江致微有着江家男人的顯著特點,體貌豐偉,劍眉星目,雖是書生,舉止斯文,言語又頗為豪爽利落。
“大家夥兒都知道,蓋房子和開荒是用不了這麽多人的,你們有什麽本事別藏着,留下來幹活也別想着耍滑頭。都在縣裏留了名冊,我們管不了,只好原址送回,讓縣裏管了。”
原址是豐州縣城門外的空地。
那邊草根都給挖完了。
他們手裏還捧着粗陶碗。
有些人是空碗,唇齒間都是綠豆沙冰的綿密清甜與清涼。
有的人惦記着拿回去給家裏人嘗嘗,手裏僅捧着一碗綠豆沙,都感覺沉甸甸的。
才來農莊兩天,他們依然睡不好,心裏不踏實,對未來充滿迷茫。
可他們能結伴去池塘裏洗澡,可以一天吃兩頓飽飯。
他們看農莊裏佃戶的精神面貌,也看青黃無際的麥田。
這才是生活的希望。
早有人動搖。都活不下去了,哪管活得好不好。
農莊收不下那麽多佃戶,到時他們想當佃戶還沒機會。
只是沒到宣布的那天,心裏猶存抗拒。
現在塵埃落地。不是要他們當佃戶,給他們活幹,還給工錢。
工錢低了些,可這裏包吃包住。
江知與注意着他們的神色,都是面黃體瘦的人,臉上密密麻麻,全是歲月與烈日刻下的溝壑。
聚在這裏的人,多數是男人,少部分是女人和夫郎,更少數的是未婚的哥兒姐兒。
他們都是一家之主,掌握着自身與家人的命脈。
他們站原地,神情緊張的聽着江知與喊出所需的人才類別。
先是書生,再是各類技術工。
然後挑選壯漢,優先考慮家裏有兩個勞力的門戶選護衛。
當護衛隊,不可能經常回家,屋裏也得有人照看。
後邊再照着計劃清單念,養鴨的、做飯的,送茶水的、還有草編的、照顧孩子的。
越往後,人群熱情就越高。
翻山越嶺來豐州的人,多數是臨近雲臺山的村落,互相沾親帶故,平時有往來。
登記中,他們會互相提名舉薦。
經久枯麻的臉龐,也生出了笑意。
這頭順利,只是登記核對很瑣碎。
早選出來的書生跟江致微輪換登記,寫到了日落西山,每一項活計都落實到了個人。
往後,就以活計名來分組,吃飯、發工錢,都按照這個來。這樣好管理。
頭幾天先混住,棚屋搭建完成,再根據各戶情況,把住處重新安排。
現下分得粗糙,家裏有男人的和沒男人的,分開住。以免吃飽了惹事。
晚上,江知與還要趕場子,去他父親組的局,見見族親。
來喜又一次來農莊,給他送“涼爽”。
晚間是凍實的冰棒,口味多了些。
紅豆的、綠豆的、牛乳的、糖水的、凍了西瓜汁的。
牛乳裏邊放了些花生碎,江知與拿了一根咬,冒火的喉嚨潤潤的。
他問來喜:“家裏冰還有多少?”
現有冰塊,都是冬天取了,放窖裏藏着的。
往年他們家都夠用,家裏人少,晚間一屋放一盆。
江致微要讀書,怕他心燥,白天也會在書房放冰盆。
平時取冰時,會順手放進幾壇酒,能喝個冰酒。
平日裏,瓜果之類的吃食,就放井下涼着。
謝星珩用冰大方,他确認存量,要想法子去買些。
來喜說:“還有一半。”
夏季才剛冒頭,的确不夠。
他咬着冰棒,牛乳和花生碎絕配,不見腥味,只有鮮香。
江知與一根吃完,沒看見來喜有別的表示。
他直接問:“姑爺有寫信嗎?”
江致微差點噴茶。
“小魚,你早上出門的,中午才看了信。”
江知與:“……”
“哦。”
謝星珩沒有寫信。
江知與失望。
冰都送了,舍不得幾個字。
他中午還回信了。
來喜說:“姑爺說上午都寫完了。”
江知與想了下,晚上才是硬仗,小謝不可能不鼓勵他,便從懷裏掏出皺巴巴的信紙看。
一張信紙,兩面寫字。
背面寫着:建議書是我為了求娶你寫的,它是你憑本事得到的,那就是你的。
下邊寥寥幾筆,勾勒了一只狗狗的樣子,側面打箭頭,圈出一個魚形空格,裏邊留言不是“汪汪”,而是“爹爹加油”。
好吧。
那就滿足一下小謝的喜好,認汪汪當兒子。
他憑本事得到的東西,他愛給誰就給誰。
有這封明言,他才算是有了十足的底氣。
遇到刁難,能理直氣壯的殺雞儆猴。
夜路難走,縣內還有宵禁,來喜留宿農莊。
江知與換了身衣服,重新束發。
穿玄色豎領短衫,配同色褲子,外面套一件牡丹紅圓領袍,蜀錦配蜀繡,上有如意填花紋。穿長靴,腰環寬條黑革帶,黑麻編繩,扣一枚金環在腰帶中心。
頭紮高馬尾,系紅牡丹發帶。發帶穿金,兩頭懸珠。
再戴黑革滾銀護腕,腰間配飾,換镖局的“江”字銅牌。
他洗臉,坐妝臺前,對鏡把眉毛修得立挺,顯得又精神又飒爽。
眼睛稍帶幾筆,把略顯圓潤無害的眼型修得有棱角,一看就不好欺負。
臉上多撲幾層粉,以免臉色轉變被人一眼窺見。
這番打扮完,他才出門,與堂哥結伴,去參加晚宴。
江致微側目:“你這身打扮很少見啊,氣勢洶洶的。”
江知與緊張,說話生硬:“之前見二堂哥,他一身黑紅配色,看起來很兇。”
二堂哥是三叔家的長子。
這衣服是模仿。
江致微轉了話題:“爺爺的壽辰已經過了,我娘跟阿晖叔也該回豐州了。”
江知與垂眸:“在他們回來前,三叔的人會先到。”
讨厭鬼最會趕場子。
希望他知情識趣自己走。
農莊有主宅,院牆包不住千畝良田,裹着幾間房屋,算郊外的一處小宅院。
兄弟倆到了,還在外面逗留。
江致微讓江知與再緩緩,“你真的太緊張了。”
接話快,不穩重。
江知與深呼吸調整,眼看裏邊有小厮出來迎,才長出一口氣。
“走吧,我好了。”
另一頭,豐州縣。
謝星珩獨守空房太孤獨,惦記着大哥大嫂孵小雞的進度,也想小豆子,送走來喜,他帶着汪汪,準備回“娘家”住一晚。
前腳到,晚飯才吃了一半,孵小雞的事兒剛起頭,府裏就來人叫他回去。
“來客了,貴客!”
豐州能有什麽貴客?
“常知縣來了?”謝星珩問。
來寶:“……不,是三老爺家的賀管事來了!”
哦。
江老三。
他派人來做什麽?
他另一個岳父跟二嬸還在京都呢,江老三有話不會跟他們說,大老遠派人來豐州,有病?
謝星珩繼續吃飯:“有說什麽事嗎?”
他太淡定,顯得來寶更加着急。
“沒呢!他找老爺,老爺不在。找少爺,少爺也不在。管家說少爺招婿了,讓您去接見,賀管事拉拉一張臉,可黑了!”
“興許是少爺招婿,沒給京都下帖子,三老爺生氣了。主君也生氣了。”來寶猜測。
謝星珩聽着,覺得有理。
關系近的親友确實會在意喜宴不發請柬,尤其是,來寶口裏的“主君”,是江知與的爹爹宋明晖。
出門一趟,小哥兒招婿了。
莫名其妙。
這得見見。
大哥大嫂沒理清楚關系,單知道江家三老爺是個大官。
聽起來是生氣了,對謝星珩不滿意,他們坐不住。
謝星珩安撫道:“沒事,小魚又不是江老三家的哥兒,我岳父都沒意見,輪得到他收拾我?”
來寶:“……”
算了,姑爺是讀書人,還有功名,比他更清楚五品官代表着什麽。
謝星珩帶着汪汪,跟來寶回府,路上趕着收攤的小販,買了個肉夾馍啃。
他大方得很,給來寶和汪汪都買了一個。
來寶接了馍,想到狗跟他吃的一樣,心情難言。
看謝星珩也跟狗吃得一樣,更是無言。
他步調都是焦躁的,又不敢催,眼看着嘴巴上急出了水泡。
謝星珩:“……”至于嗎。
天色到入夜這陣,黑得很快,幾條街走完,外邊已有暗色,府上亮了燈籠。
謝星珩站門房,把肉夾馍吃完,交待來寶把汪汪帶回聽風軒。
“記得喂它吃晚飯。”
來寶:“……”
記得了,記得了,祖宗你快點走吧!
謝星珩心裏翻了個白眼。
江老三好歹是江承海的弟弟,派個小管事來大哥府上,都讓主家畢恭畢敬,這是什麽道理?
當然,心裏這樣想,真去堂屋見了賀管事,謝星珩禮數周到,笑意融融。
“不知有貴客來,未能遠迎,還望……”
他的鳳姐臺詞還沒模仿完,賀管事就不耐擺手,搶話道:“你就是那個贅婿?算了,不重要。你寫和離書,我們老爺給江小公子安排了一門頂好的親事,等着走禮過門的!”
謝星珩:?
草。
給我老婆安排親事,還叫我和離?
“你沒事吧?”